大張村

福建省連城縣北團鎮大張村

大張村位於北團鎮西北部,與長汀縣童坊鎮交界,距縣城26公里,森林資源豐富,全村造林面積1萬多畝,以墾複竹林為主,村民就毛竹收入盡達幾萬元。

村情村況


大張村,這個山高、路險、氣候寒涼的偏僻村子,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汀州四堡里的上堡村遷入開基。解放前叫“大坑源”,近百戶人家500餘人口分布在狹長的山坳里。78年前,大坑源卻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汀東遊擊支隊的“紅色搖籃”。
村落面積約3.2平方公里,轄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共187戶、904人。全村除種植優質中稻外,還種植水果、蔬菜、食用菌(香菇)、大豆、茶葉、藥材等。
大張村農業基礎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無霜期長達297天,屬典型的亞熱帶天氣,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2200毫米,年均日照1916小時,年均溫度19.5℃,適宜萬物生長;水利條件特好,水源充足。

經濟


農業

全村種植香菇40多萬筒,產量40多萬公斤,僅此項全村增加產值160多萬元。
村民種植水稻、煙草、毛竹、香菇為主。

工業

連城縣北團鎮大張村擁有豐富的石英礦資源,該礦儲量大,品位高、白度好。
大張村境內有連城縣三星精細礦產品加工廠、連城縣北團鎮大張黃獅坑電站、連城縣誌瑞石英礦加工廠等企業。

文化


2012年,大張村被龍岩市環保局關於命名第一批市級生態村。
2013年,大張村被旅遊經典騎行路線之一。
大張村民均為客家人,屬漢族。
大張村境內有大張小學校。

交通


大張村交通欠發達。

村貌


大張村有“三紅”,是紅軍革命時期的產物。保存完整的紅軍樓、紅軍橋、紅軍樹,被人們稱為“三紅”。
我們在一座小樓上看到,至今尚存20多條紅軍宣傳標語,村裡人稱這座小樓為“紅軍樓”。
在村中一山腳下,我們看到一棵高大挺拔的紅豆杉,儼然似一位老將軍。當年,汀東遊擊隊第一大隊官兵,在這棵枝繁葉茂的紅豆杉樹旁的樹林中搭帳篷睡地鋪,住了三天三夜,紀律嚴明的紅軍士兵硬是沒動過村民的半根稻草。因此,村民一直稱這棵紅豆杉是“紅軍樹”。
隨著大張村紅色旅遊的興起,村“兩委”出資重新整修了村口的“紅軍橋”。
大張村貌
大張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