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崩
南極冰崩
南極冰崩,指南極冰架斷裂形成冰山的過程。
又稱“冰瀑”。南極冰架斷裂形成冰山的過程。
南極幾乎為冰所覆蓋,冰依賴積雪補充,正常情況下,冰宛似粘性可塑物質,因受重力形成冰川,由內陸向外海流動,流動過程中再受內陸積雪重力形成的背後推力,使冰川在靠近陸緣線處聚集成陸緣冰架。漂浮在海上的冰架,到了天氣變暖的夏季,其範圍和形狀發生大規模變動,終至失去冰下陸地和島嶼支持,在流、潮、浪共同作用下斷裂成冰山,出現冰崩。冰架遠高出海面,斷裂時居高臨下,猶如冰瀑白天而降。自1980年,南極半島的冰架,平均每年以300平方公里的速度融化。名為“拉森A”的冰架在1992年斷裂,“拉森B”也在2002年斷裂。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南極半島的氣溫在近50年中上升了2.5攝氏度。南極上空不斷增加的溫度直接誘發了這個災難,然而,因為還沒有找到足夠精確的數據支持,目前這個解釋還不能得到全球科學家的認同,但南極上空的氣溫升高,對於南極拉森冰架而言無疑將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