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琪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副總裁

吳徠琪,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代表,羅蘭貝格公司合伙人,現任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合伙人,之前曾任中國光大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高級項目經理。吳琪先生曾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並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人物經歷


吳琪
吳琪
吳琪先生擁有近八年的管理諮詢經驗,主要的諮詢經驗涵蓋了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結構設計、企業重組和扭虧、企業併購后的整合、營銷與銷售戰略等多個領域,在銷售和營銷方面的經驗主要包括:品牌戰略和品牌管理、銷售渠道的創新和渠道組合管理、營銷效率改善/提升和銷售業績的短期改善(“快贏”)等。曾為包括家用電器、航空公司、電信、IT、機械等行業在內的國內外著名企業提供管理諮詢服務。曾服務過的客戶包括:博世-西門子、歐洲機床工具協會、德國VIAG電信、微軟、五礦集團、科龍集團、四川長虹(4.37,0.06,-1.35%)、南方航空(5.19,-0.47,-8.30%)、聯想、通用技術集團等國內外著名企業。
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頒獎典禮也同時舉行。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吳琪致辭。羅蘭貝格諮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吳琪在分論壇“奧運改變中國——我們真的被改變了嗎”上發表了精彩觀點。

現任企業


吳琪現任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合伙人。羅蘭·貝格(全球十大戰略諮詢公司之一羅蘭貝格公司創始人):名望也是資本
吳琪
吳琪
管理諮詢師最重要的三個素質是:一、正直客觀,要告訴客戶有關企業、競爭者的真實狀況。
二、創造性思維,要根據客戶的情況提供富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三、尊重客戶,能夠說服客戶。
企業領導者最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是:首先,必須要有遠見,知道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次,要知道怎麼樣為客戶提供附加的價值;另外,要知道如何鼓舞員工的士氣,讓他們跟隨你的步伐。
人才和成功的項目是羅蘭貝格公司成功的因素。其中,名望對於管理諮詢公司來講非常重要。就諮詢項目而言,我們賣給客戶的是希望,告訴客戶你有能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諮詢公司為他們所創造的價值是客戶不能看見和觸摸的。通常公司以往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實例可以取得客戶的信任,進而願意推薦公司,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公司的名望及人才是我們的資本。

人物看法


吳琪
吳琪
中國將面臨產業結構上的供需矛盾
博鰲論壇於4月17到19日在海南博鰲舉行。新浪財經獨家連線了參會嘉賓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副總裁吳琪。吳琪表示,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本身會使顧客的需求前移,可能會產生一個階段性非正常的需求高峰。金融危機后,中國將面臨一個更大的產業結構上的供需矛盾。
吳徠琪認為,中國在這一次經濟危機過程中將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本身會使顧客的需求前移,可能會產生一個階段性非正常的需求高峰。這意味著中國通過經濟刺激計劃導致一些非可持續性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些非可持續性需求,中國將大幅擴張生產能力,未來有可能導致更大的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差距。“最壞的結果是,我們全球的經濟危機過了,中國面臨的一個更大的產業結構上的供需矛盾。”吳琪說。

精彩觀點


2008年10月25日,由《環球企業家》雜誌主辦的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酒店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蛻變與成長——危機下的領導力。以下為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吳琪在分論壇“危機下的領導力”上的精彩觀點。
吳琪:我覺得羅蘭貝格所處的這個行業是最容易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從羅蘭貝格而言,我們在全球,今天還是有很好的增長,我們預計明年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我們在2000年之前不允許進美國,所以我們帶美國的業務不是很大。第二,羅蘭貝格在67年成立之後,我們預計隨著這個發展,在歐洲企業面臨更多的壓力,面臨更多的可能的合併,可能的訓練成本和大規模的調整自己的組合過程中,我們傳統上的扭虧,形勢上是非常需要的。前段時間全球的合伙人,所有和扭虧相關的課題重新組合了一個產品課,發給全球所有的辦公室。對我們來說,機會也是同樣的。如果從對中國的投資而言,我們看到其實兩種不同的趨勢,前段時間和客戶聊,有些會從中國退出,有的會持續投資,甚至投資更大。跟中國成長的這類企業,需要目標回報的企業是需要持續投資的,而且從我們最近從歐盟商會聯合做的針對歐盟在華企業調查的研究里看到,大多數企業還是對中國有更明確的擴張計劃,包括對於二三線市場進一步的拓展包括研發方面的進一步投入。針對中國消費者,針對中國客戶的針對性也比較大,從這個角度上,我們看到會持續。
另外,從歐洲來看,是他們的戰略性調整,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包括一些大的化工企業,因為歐洲的節能減排國家壓力太大,他們需要把為了達到自己節能減排目標,他們必須把和節能減排相關的領域轉移到中國來,也就是說他們會把歐洲的一些工廠關掉,挪到其他地方去。
從這個來看,是一個混合的結果,看上去退出的更多的是大家對原來是一些非常長期的、戰略性的,可能未來允許十年二十年之後或許能夠看到結果的企業,短期的現金流和經營業績相比,他們會考慮從這裡退出,因為現在不是考慮二十年之後的事,而是考慮明年和後年怎麼健康活下來,渡過這個危機。所以從我們看來,各種情況都存在,只不過背後的原因不太一樣。如果就這場危機對中國企業而言,我們總體的感覺是對中國企業的機會會高過給我們帶來的危險。一方面,中國本身受到的影響相對會小一些,通過這場危機,包括歐洲所有的企業家們,目前經濟危機能造成多大的影響,還看不出來,但是大家能夠預見到,因為這場巨大的變動會非常有可能導致若干行業的結構性的變化和重組。再加上這些資產鏈處於相對比較低價的狀態,這個危機不會導致非常短期的,我們預計可能會更長,至少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從中國國際化併購而言是一個機會,他們相對缺錢,所以會比較便宜。
另外比較值得借鑒的是國外如何渡過這場危機,我自己研究的行業重點是在運輸,我前段時間不斷看全國的跨國公司,他們是如何過冬的,是如何準備過冬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確已經在平時就準備好了,包括把更多的固定成本轉化成變動成本,包括業務組合的重整,他們最大的利潤來源已經不再是貨運了,他們有一套嚴密的運轉方式,使他們能夠應付市場帶來的影響,至少受到的影響比別人低。對中國企業而言,我們一直處在高速成長的狀態,我看中國的航空公司,如果放在國外的環境里,如果政府不出手,我估計沒有一個能活下來。所以在我看來,這對中國企業一定程度上還是一個旁觀者,但是我們能從這個過程中學習如何應付這些危機,他們是如何做的,哪些企業最得活下來,甚至活得更好。這個對我們未來中國企業,有朝一日中國經濟發展不會總維持一種高速狀態,經濟波動總有一天會來,不是說當危機到面前再準備,已經來不及了,最好提前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就要有意識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