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文學前沿

物理天文學前沿

弗雷德·霍伊爾(Sir Fred Hoyle‎,1915年6月24日—2001年8月20日),英國著名天文學家。

基本信息


作者: [英]F·霍伊爾 / [印]J·納里卡
副標題: 第一推動力叢書 第四輯
頁數: 551
定價: 35.0
裝幀: 平裝

作者簡介


霍伊爾1915年出生於英國約克郡賓利。青年時期的霍伊爾思維獨特,經常藐視各種規章制度。在當地文法學校畢業后,霍伊爾進入了劍橋大學伊曼努埃爾學院學習。1936年畢業後攻讀碩士研究生,1939年成為聖約翰大學的特別研究生,同年獲得碩士學位。當時他已經具備獲得博士學位的必要條件,但他從未有這念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霍伊爾被征入海軍部研製雷達。1945年霍伊爾獲聘為劍橋大學的數學講師。1957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8年擔任天文及實驗哲學普魯明教授。1967年霍伊爾創建了劍橋大學的理論天文研究所,並成為首任所長。1970年霍伊爾擔任英國皇家學會副會長。1971年至1973年擔任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1972年獲封爵士。次年,與校方維持長期的緊張關係,霍伊爾遂辭去劍橋大學的一切職務,成為獨立科學家。
1948年,霍伊爾同湯米·戈爾德和赫爾曼·邦迪一起創立了穩恆態宇宙模型。1960年代,越來越多的證據令大爆炸宇宙模型為人們廣泛接受,然而霍伊爾一直堅持自己的穩恆態宇宙模型。英文“大爆炸”一詞最初就是1949年霍伊爾在BBC的一次廣播節目中首先使用的,本意是嘲笑大爆炸模型。在他看來,大爆炸模型最初的“奇點”難以令人接受。
1946年,霍伊爾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新理論,認為太陽原本是雙星,太陽的伴星瓦解后形成了行星。1957年,霍伊爾和伯比奇夫婦、福勒四人提出了元素合成理論,即著名的B2FH理論。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福勒,未授予霍伊爾,不少人認為這和霍伊爾與一些機構關係緊張有關。1967年,霍伊爾同福勒和瓦戈納一起以大爆炸理論闡明了輕元素的起源問題。
1960年代,霍伊爾和加揚·納里卡合作,一同提出了穩恆態模型的新版本,加入了局部的快速膨脹區域,並且得出萬有引力常數隨時間減小、地球在膨脹的結論。1970年代,霍伊爾離開劍橋大學后,同昌德拉·魏克拉馬辛格合作,提出星際物質中存在生命所必需的複雜分子。他們認為,生命最早可能是在太空中出現的,地球上生命可能來源於進入太陽系內區的彗星攜帶的有機分子。這個學說是一個自提出以來廣受爭議的話題,1990年代以後發現了一些支持該學說的證據。例如20世紀90年代,射電天文學家在星際中真的發現了某種氨基酸的光譜——這說明霍伊爾關於太空中存在有機生命的猜測是有一定道理的。
霍伊爾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除了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之外,霍伊爾還在巨石陣用途、核能利用、以及冰河時期的相關領域進行過研究。他還寫下多部學術專著、科普讀物、科幻小說、電視連續劇,以及一部自傳。霍伊爾的許多研究成果不符合被認為是正統的學術觀點。儘管如此,他仍然被認為是20世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為紀念這位天文學家,第8077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霍伊爾”命名。

簡介


該書作者就是20世紀的大天文學家,在有關領域貢獻良多(比如關於恆星演化過程中的理論的建立,於超行星和脈衝星中子星的研究,關於宇宙元素丰度的研究,關於大爆炸理論微波背景輻射等效溫度的計算,等等,作者都有非凡的成就),加上作者又是傑出的科普作家,無怪乎該書的許多章節都寫得深入淺出,精彩紛呈。例如第八章中關於恆星演化理論的闡述,從放射性和核聚變原理開始,描繪了恆星能量來源的核聚變機制,進而展示了恆星的演化的整個過程,一直到恆星的終結,收縮為白矮星;或者經過氧燃燒階段,形成所謂超行星爆炸,核心則收縮為奇怪的中子星。整個過程的物理圖像,清清楚楚。中間穿插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種種趣聞軼事,例如巴德(Walter Baade)與泡利(W.Pauli)關於中微子打賭的故事,不僅在該書總的嚴肅的基調上平添了幾分幽默的情調,而且也告訴讀者在科學探索中的艱難和曲折性。再如第四章射電天文學部分也是寫得繪聲繪色。作者介紹了20世紀30年代揚斯基(K.G.Jansky)在新澤西州霍姆德爾的貝爾電話實驗室的早期工作,接著又介紹了1965年彭齊阿斯(A.A.Penzias)和威爾遜(R.W.Wilson)在同一實驗室意外發現微波背景輻射,以及那前後射電天文學一系列有趣的意外發現(太陽射電波發現的故事等),都異常曲折而生動。有關章節是全書最為輕鬆的部分。隨之作者系統地介紹了關於蟹狀星雲、脈衝星、射電星系類星體等的射電天文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其中安排了大量作者在有關領域研究工作的回憶,增添了真實感和閱讀的趣味性,同時也為科學史記錄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