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邦芑

錢邦芑

錢邦芑(1600-1673),丹徒人。南明永曆中,以御史巡按四川。永曆六年(1652年),受任撫黔。

簡介


錢邦芑(1600-1673),丹徒人。號大錯和尚。南明永曆中,以御史巡按四川。永曆六年(1652年),受任撫黔。拒附孫可望,於永曆八年在貴州修文潮水寺祝髮為僧。是年春移居貴州湄潭西來庵,旋遷貴州餘慶蒲村。從此,隱居僻處,縱情山水之間,潛心以詩文自娛。

相關條目


人物歷史

人物經歷


錢邦芑(1602-1673),字開少,原籍浙江嘉善(今嘉興) ,徙居丹徒(今江蘇鎮江) 。少聰慧,明崇禎時諸生(秀才)。年輕時即有文名,精通書畫,尤以草、隸見長。與張溥(復社領袖)以及徐孚遠、陳子龍、艾南英等詩文大家並稱於時。
南明唐王時,邦芑以選貢上書言事,召對授監察御史。桂王稱永曆帝時,以原官巡按四川,聯絡川中諸將,占守有功,晉右僉都御史。後為權臣馬吉翔輩所妒,兼之孫可望與永曆朝臣不協,稱王自恣,孫封他高官,邦芑堅決拒絕,乃於永曆四年(1650年)隱居餘慶蒲村山中(今貴州餘慶縣松煙鎮境)。永曆八年(1654年),邦芑祝髮為僧,自號大錯和尚。永曆十年(1656年)帝走雲南,次年仍授右都御史,兼掌巡撫雲南。永曆十三年(1659年)邦芑至永平、騰越一帶,后僧服隱雞足山(今雲南大理州境內)。康熙元年(1662年),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邦芑聞之痛哭,乃出滇。康熙三年(1664年)隱居湖南衡山。九年(1670年),永州太守劉道著聘修郡志。十二年(1673年),寶慶(今邵陽)太守李益陽亦延修郡志,僅半年即病歿,終年74歲(據王路平:《長嘯出紅塵,談笑超生死—錢邦芑逃禪出家考記》)。
錢邦芑由仕而僧,僧身儒行,實為謀復明室、不仕新朝的“逃禪”者。在佛教界,大錯與錢邦芑幾近同義語:前者法號,後者文名;二者均如星月垂空,為世人翹首。邦芑自1664年來南嶽,至1673年病故,十年間,均以南嶽為中心,西至寶慶,南至永州,應多次出入南嶽山林。病故時,其侄兒錢點經紀喪事,遵伯父命引柩葬於南嶽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