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李良臣的結果 展開
- 現代武術八極拳名家
- 宿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
- 清朝農民軍將領
- 湖北崇陽籍烈士
- 唐朝將領
李良臣
現代武術八極拳名家
李良臣,男,號國棟,生於1917年5月29日,系河北省鹽山縣大姚庄(今屬孟村回族自治縣)人。
1988年5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李良臣,七歲開始隨父、兄去羅疃村向八極宗師李貴章、李萬成父子學習八極拳。從大姚庄至羅疃兩村之間相距十五里路,每天往返兩地,從不間斷。在其父李鳳祥的督導下,兄弟二人每天練著拳去,打著拳回,寒暑不輟,十載有成。一次,兄弟二人下地幹活,到了地里,二人研究起了八極拳,隨即對練起來,練到性起時,全忘了是在莊稼地里,把地里的麥子踏倒了一大片竟全然不知。其父李鳳祥來到后不但沒生氣,反而鼓勵二人教導他們練拳就得悟出拳理,隨時找細,不斷提高技藝。在這篤學不倦的磨練下,李良臣奮進好學,悉心研悟,深得八極拳之精義,功理功法,其基本功、拳、械,對練套絡都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所學十三節鞭,鞭法精湛獨到,多次技較華夏數次,都奪得魁首,人稱“神鞭李”。
李良臣一九三五年參加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將軍)38師(師長張自忠將軍)109旅(旅長趙登禹將軍)組織的五百人大刀隊,教練八極拳。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時,李隨部隊從駐地喜峰口急增盧溝橋,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在盧溝橋戰役中,李公英勇善戰,奮勇殺敵,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浴血搏鬥,光榮負傷。在戰場上他多次榮立戰功。
離開部隊后,他先後輾轉唐山、北票、濟南、北京、周村、張店等地,等地,四處漂泊謀生。在最艱難的歲月里,為增強民眾之體魄,傳播八極拳法,他歷經坎坷,不顧一切。一九四二年某天,他在北票市(屬遼寧省)地界,路經一個日本關卡被日軍攔住問:“你的什麼的幹活?”李公答:“練武術的”。日軍在他身上搜出了十三節鞭,說:“你的練一個我就放你過去。”李公為了過關卡就隨意練了幾下,日本兵沒有盡興,拿起刺刀說:“你的贏了我就放你過去”,說著日本兵端起刺刀就向李公刺去,李公心懷一腔民族仇恨,滿腔怒火,專等日本兵刺刀到了胸前,李公一個斜身鷂步,捋住大槍,一掌打在日本兵頸大動脈上,日本兵就像一堵牆一樣頓時轟然倒地,李公把手中奪過的大槍扔出一丈開外,健步如飛,揚塵而去。
一九五零年解放后,李良臣結束了十幾年的漂泊生涯,定居天津,開始了安居樂業的新生活。李良臣武術技藝精湛,崇尚武德,廣教弟子,不辭家苦,潛心授徒,並在全國多次重大武術比賽活動中帶領弟子們參賽、參演並取得優異成績。
一九五三年,在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上,李公代表華北武術隊參賽,一舉拿下了十三節鞭和八極拳的兩項金獎,並和其兄李贊臣留下了“李氏雙雄”之美名。
一九五六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武術比賽大會上,他代表天津取得了“十三節鞭”“八極拳”優秀獎。
一九七九年,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傳統武術觀摩賽中,62歲高齡的李公與長子李燕俠共同參加比賽,獲得了十三節鞭、八極拳金獎。
李良臣先生一生獻身武術事業,他為了繼承和發展傳統武術八極拳,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武術人才,發揚光大中華武術,早期在天津就創辦了“新青年益友武術班”,並先後任紅旗武術學校、河北區業餘體校武術隊教練,經常奔走於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等學府中傳授中華武術。經他教授的弟子、學生桃李滿天下。
李良臣先生技藝精湛,德高望重,曾任天津市武術協會委員、南開大學武術協會顧問、前天津八極拳研究會會長等職。
一九七八年以後,天津武術運動開始恢復,一九八一年,李公與其徒於治波等人成立了天津市河東區武術館(李良臣任館長),武館內設八極拳、形意拳、劈掛拳、背拳、長拳、散打等拳種,為武術多門派營造了一個和諧發展的氛圍,使武術各門派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為武術事業的發展、推廣、普及盡心儘力。
一九八三年,李良臣及長子李燕俠、次子李劍俠、徒弟趙洪俊、於治波師徒五人,同獲全國千名優秀武術輔導員的稱號。
一九八四年後天津市武術協會也恢復了工作並進行調整李良臣任首屆委員(記載於天津地方志有)。
李良臣一生樂善好施,誨人不倦、勤勉自律,從不居功自傲。文革期間為了不讓弟子們參與社會的不良組織,要求每一名弟子不但要精心學武,還要每人學會一門手藝,給家境貧寒的弟子多方經濟資助。他們的身教代言教,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武術人才。
如:長子李燕俠,文革前在河北省武術隊,十年浩劫中被迫下鄉回原籍,在孟村為八極拳的傳播,走出國門,為八極拳的傳授交流和推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后被任命為滄州市體校武術隊教練。曾多次帶隊參加全國及各省市武術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次子李劍俠,原天津體育學院武術系畢業生,天津武術隊隊員,現天津市和平區體校武術隊教練,天津老年大學武術教練,現任天津八極拳研究會副會長。多次帶隊參加全國及各省市武術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長孫李英傑,自幼在武術之家氛圍的熏陶下刻苦練功,后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現天津體育大學武術高級講師,國家級武術裁判,多次代表天津參加全國青少年及省市武術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弟子趙洪俊,自幼從師,刻苦練武,曾在河西體校、和平體校任武術教練,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武術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弟子於治波,曾任天津市一機局武術隊教練,天津市河東區武術館教練、河東區業餘體校武術教練南開大學八極拳教練、天津市八極拳研究會副秘書長、現任津南區武術協會主席。多次帶隊參加全國及天津武術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再傳弟子孫春和,自五歲師從於治波習武,刻苦好學,從不服輸,曾在河東區武術隊、天津武術隊習武。后選入國家武術集訓隊,代表我國參加了世界各大賽事。曾多次獲全國武術大賽冠軍,國際武術比賽冠軍。曾任天津市武術隊教練並為國際武術聯合會武術規定套路教學片做示範演練工作。
李良臣一生努力向上,敬業樂群團結一切門派共同繼承和發揚武術事業,從不搞門戶之分、派別之爭。他提倡各門派之間互相學習,經常交流,取長補短,博來后發。為我們樹立了典範。他的業績將載入史冊。
今天,在全國上下推動民族武術走向世界,全世界人民多對中國武術著迷,我們要搶抓機遇,促進我國武術事業持續科學發展,在此時機,我們緬懷老一輩八極拳師李良臣之武鬥之一生事迹,我們不但要學習弘揚他的尚武精神和精湛的技藝,更要學習他對中國武術事業充滿信心,不懈追求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要學習李良臣先生一生熱愛武術、獻身武術的敬業精神,團結起來認真繼承優秀傳統武術,為振興中國武術文化走向世界,永遠沿著老一輩武術之路共同做出新的貢獻!
曾任天津市武術協會委員、南開大學武術協會顧問、前天津八極拳研究會會長等職。
李良臣自幼跟隨父親李鳳祥、兄李贊臣習練八極拳。其父李鳳祥乃羅疃八極拳名家。八極拳四世祖李貴章入室弟子。
1988年5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