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鏞的結果 展開

劉鏞

清代中晚期商人、南潯“四象”之首

劉鏞(1825~1889),名介康,字冠軍,一字貫經,浙江湖州府南潯人,祖籍紹興上虞。晚清實業家、慈善家。

劉鏞初在一家綿綢庄為學徒,後到邱啟昌絲經行當夥計。曾與邢賡星合資創辦正茂和恆順絲經行。發跡后,獨自經營蠶絲生意。經銷淮鹽,在揚州設鹽務總管理處,為全國的大鹽商。還在上海投資大達輪埠。先後在上海、杭州、青島、漢口常熟等地經營房地產;在南通創建通州墾牧公司。居南潯“四象”之首,據信資產達白銀2000萬兩之多。光緒皇帝曾欽賜“樂善好施”牌匾表彰其善行。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貧苦

劉鏞像
劉鏞像
劉鏞(1825—1889),字貫經,因排行第三,人稱“劉三東家”。被譽為四象中的“劉家的銀子”。祖籍紹興上虞,清康熙初,遠祖劉尚遷居吳興(今湖州)南潯,在大橋灣泰安橋下設小銅匠鋪。劉家發家的第一代人叫劉鏞,生於1826年,此前劉家是一家貧苦的莊戶人家。劉鏞年輕的時候當過銅匠,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地為人家修補銅勺銅鍋,以貼補家用。

白手起家

由親戚介紹,他進入鎮上談德昌絲行打工。不出幾年,劉鏞憑自己的精明,已經悟出了經營絲業的門道。
劉家合影
劉家合影
四年後,劉鏞脫離了談德昌絲行,與另外兩個同鄉合作,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絲行,資本由三個人東借西借,湊在一起也才不過200銀元,那年劉鏞整20歲。那時正是鴉片戰爭之後,外國資本大肆收購中國農副產品之時,南潯作為浙北蠶桑業的中心市鎮之一,又離上海市近,交通上有太湖和運河之便,絲市貿易自是盛況空前,所謂“小賈收買交大賈,大賈載入申江界,申江番國正通商,繁華富麗壓蘇杭”(溫豐《南潯絲市行》),正是指此。劉家的發家正是得此天時地利之助。

發展迅速

劉氏家族
劉氏家族
劉鏞財勢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因為自其合夥經商算起,僅僅過了16年,也就是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劉鏞36歲的時候,200元的資本已連續翻跟斗,上升到了數十萬之巨,而且已從南潯發展到上海,在上海租界內購地造屋。據湯壽潛說其:“不數年,業翔起,當同治初,已殖財數十萬,號巨富。”這個“數十萬”的概念,如果當20萬解的話,那就是資本翻了1000倍;如果是當40萬解的話,那便是翻了2000倍。況且,在此過程之中,其中一個合伙人已撤資離去,另一合伙人不幸去世,絲行的業務,全由劉“一手出納”,劉鏞何來此“翻天”的本領?那就是官府里有熟人照應,經常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再說劉鏞到上海的這一年,正是曾國藩、曾國荃圍攻太平天國的天京的年頭,兩年後,天京城破,曾國藩在清廷的授意下大辦江南鹽業,發售鹽票(即經營鹽業的執照)以充實國庫,小票值200銀元,大票要500銀元。劉鏞又不失時機地鹽、絲並舉,移師淮揚,遂又成為淮揚一帶鹽業的巨頭,同時又投資典當業……最終積累資產2000多萬銀元,成為“南潯四象之首”。

軼事典故


私家花園

小蓮庄
小蓮庄
小蓮庄為南潯景緻之最,原是“四象之首”清光祿大夫劉鏞的家廟和花園。傳說因為主人欽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建於湖州的蓮花庄得名。有人估算,劉鏞的家產,在19世紀90年代時達到了2千萬兩白銀。1885年,通奉公劉鏞59歲,開始修建私家莊園“小蓮庄”,他準備在莊園里修整一個十畝的荷花池,再在池邊建幾座亭台樓榭,以便在風和日麗的時候,賞荷、垂釣,安享晚年。這時候的劉鏞,已居南潯“四象”之首。也許,他希望靜對荷花池時,能回憶起自己的一生。或許,他會想,人這一輩子,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只要你的心足夠大。此時的劉鏞已不再是當年那個綿綢布莊的小學徒。那一年他15歲,由於家境貧寒,劉鏞在布莊幫工,他起早貪黑,從廚房到澡堂,什麼事都干,但辛苦一天卻只能得到十文點心錢,即使像他師傅,身為店中執事,歲俸也不過百緡(一千文為一緡)。

跳槽創業

劉氏家廟
劉氏家廟
對於處處留心想要自己起家創業的劉鏞而言,每日十文的酬勞是遠遠不夠的,他開始考慮著,要往實業上發展。南潯,倚天目諸山之勝,攬太湖苕溪之秀,所有的靈氣凝結為一縷縷蠶絲,綿軟柔韌,質地晶瑩,名聞遐邇。當時正值“歐洲諸國開商埠於上海,大購湖絲,歲出口八九萬包,業絲者贏獲過多”。這一切皆被劉鏞看在眼裡,不禁為之心動。若想開創自己的事業,從絲上著手,當是一條捷徑。於是,1842年,16歲的劉鏞“跳槽”到談德昌絲行當夥計。絲行的待遇比綿綢布莊大有提高,不僅“年貼膳洋銀十圓”,年底,談老闆因劉鏞勤快能幹還“酬洋銀六圓”。

經商奧秘

小蓮庄
小蓮庄
劉鏞進入談德昌絲行當小夥計時,早已存了心機,將來要另立爐灶,開創自己的事業。由於他聰敏好學,短短四年時間,便“靡洪靡纖,不待提諭,劈見癥結”,盡通絲業經營的奧秘,掌握了經商的規律。1846年,正月新春,家家戶戶都忙著辭舊迎新。劉鏞的心中,也涌動著開始新生活的想法,他覺得時機成熟了,可以開始著手做一番自己的事業了。於是,他辭別了談德昌絲行,拿出所有積蓄,開了家叫做“劉恆順”的小絲行。南潯最富有的一“象”,就從這裡,開始了最初的萌芽。沿著曲曲折折的水路,往北,搖上三天三夜的櫓,穿過那一座又一座的石橋,便到達了上海十六鋪。這是劉鏞第一次去上海打聽絲價,此前,他的小絲行每日收購蠶絲,打烊后立刻轉手賣給廣東商人開設的大廣庄,賺點小小的差價。
日子本來倒也安逸,只是這一年的春天,春絲抽得特別多特別好,廣庄聯合幾家大的絲行有意壓低輯里湖絲的價格,眼看生意就要賠本了。是不是可以自個搖船把絲直接賣到上海去?劉鏞突然冒出這麼個念頭,隨即又把這念頭打壓下去——沒資金、沒大船,這樣莽莽撞撞地去了,能行嗎?倒是劉鏞的夫人沈氏,另有一番見解:“咱們沒有本錢沒關係,從小做起,慢慢積累,沒有大絲船,哪怕去租農船或者航船,總得試試。”是啊,總得試試,與其坐而待斃,何不放手一搏?當年從小學徒小夥計,不也這麼過來了嗎?那時候行,現在為何反而不行?劉鏞嘩嘩搖著櫓,日夜兼程,順著那曲曲折折的水路,到了上海十六鋪。上海十六鋪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大輪船。
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
劉鏞搖著船,在大輪船的縫隙里幾經輾轉才靠了岸。一上岸,便迫不及待地打聽絲價。“輯里絲每兩售價2兩白銀。”絲行夥計報價的聲音響亮。“2兩?當真?”劉鏞驚呆了,要知道,輯里絲收進每兩才7分1,這絲行夥計報出的價格,是收購價的3倍啊。劉鏞大喜過望,忙把帶來的亮晶晶的絲全部賣掉,換回了同樣亮晶晶的銀子。這一年春天,劉鏞靠著自家的絲船,生意做得特別紅火。其他的絲行看到劉恆順絲行的生意這麼好,紛紛前來打探。劉鏞卻是一個大度非凡的人,將自己發財致富的門路,一一細告同行。大家紛紛效仿,很快,這通往上海的曲曲折折的水路上,搖滿了各家各戶的絲船。

賑濟災民

劉鏞去嚴州經理鹽茶商務,一路上看到百姓飽受寇盜蹂躪,房屋田產多遭毀壞,滿目瘡痍。於是決定將此行的經商之資拿來“賑災民,施醫藥,舉掩埋,收養流亡,恤贖孤寡”。他日行數十里,奔走賑濟,在酷暑之中不顧穢氣熏蒸,大病一場,病中仍不忘交代朋友繼續救災,自己卻險些喪命。那是1889年,浙江大水,湖州尤甚,災民萬千。劉鏞見狀,拿出數萬銀兩,向安徽蕪湖購米萬石,以賑災民。
一場百年難遇的災難,在劉鏞的慷慨支助下,終於化解。為了能長期推廣善行,救助鄉里,劉鏞還拿出數萬銀元,借貸生息,每年取利息購米濟災,名曰“愛米”。劉鏞對他人慈善大方,自己的生活卻樸素淡然。他常說,富足之家就好比肌膚充盈的人身,肌膚充盈的人看起來很健康,但若是陽氣太盛,則反而會傷害到臟腑。他深知財富過多容易奴役人的性情,反受其害,所以他將賑災義舉,比作是為自己治病:“吾歲散數千金以與人,非求福也,蓋以療吾之疾也。天地之道,蓄極必泄,吾不待其泄而先自泄也,庶以懲。夫膚革充盈者之自知其疾,而早葯之也。”致富不忘本的劉鏞獲得了鄉鄰的愛戴,劉鏞去世之時,遠近百姓得知,紛紛弔唁,哭聲一片。

勉勵兒孫

古今商家為了贏利發財、獲大利發大財,自然非得精明到家,甚至幾近刻薄不可,劉鏞也不例外。不過,他又理性得可怕,深諳“富不過三代”的宿命性規律,深為少時讀書太少而抱憾,認定“詩書簪紱”方是劉家發展的正確方向,便竭力鼓勵兒孫讀書求功名。但他不像一般的暴發戶,不願輕易捐官,最終只沾了個“通奉大夫”的稱號,甚至對兒子劉錦藻也如此。如光緒二十年(1894年),劉錦藻赴禮部試,中第52名,以二甲進士觀政工部。當時,國家軍務正緊,急需軍餉,有人以報效國家之說,勸劉錦藻乘機捐資,求取高官厚祿。劉錦藻心有所動,便向劉鏞商議。劉鏞此時卻十分冷靜,並不為有此機遇而心動,他勸告劉錦藻:“家門鼎盛,始願不及此,吾方憂懼,汝猶未厭耶?祖澤雖厚,亦宜留有餘以貽子孫,豈可自我享盡!吾但願汝謙接物,謹慎持家,以永承祖德於不墜,不願高官厚祿也。”劉錦藻聽從父訓,也就放棄了這次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