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閉門羹的結果 展開

閉門羹

成語

閉門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ì mén gēng,出自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指主人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在句子中作賓語;用於口語。

釋義


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出處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典故


羹(音gēng):本指五味調和的濃汁,泛指煮成濃液的食品。“閉門羹”,謂做羹待客而閉門不見。此典比喻冷遇漠視,拒絕客人進門。
綠原《路翎這個名字》:“路翎作為一個作家的才能、精力和成就,這三者所構成的他在四十年代文壇咄咄逼人的存在,已使人們實在無法對他餉以閉門羹。”

用法搭配


例句

● 小李說:“吃了個閉門羹!這可咋辦?”。
釋義
眾所周知,“閉門羹”意為拒客,但“閉門”何以與“羹”聯繫起來呢?原來,“閉門羹”一語始見於唐代馮贄《雲仙雜記》所引《常新錄》的一段話:“史鳳,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這名姓史的高級妓女不願接待下等客時,就餉之以羹,以表婉拒。客人見羹即心領神會而自動告退了。所謂羹,最初時系指肉類,後來以蔬菜為羹,再后對凡熬煮成有濃汁的食品皆以羹稱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窩羹等。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轉,客氣一些。可惜現代拒客,則只有“閉門”而沒有“羹”了。
出處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