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現象

社會意義的一種文化現象

徠周星馳現象是指在周星馳電影影響下的幾代人中出現的一種模仿周星馳言談舉止,研究周星馳電影反映的社會意義的一種文化現象。

當人們開始稱蟑螂為“小強”,不知不覺地學會“你走先“、“放開那個女孩“、“就好像浮雲一樣“、“靠“、“躺著也中槍“、“你快點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險滴“、“空虛寂寞冷““不明覺厲“等等周星馳口頭禪,就說明“周星馳現象”已經存在於生活中。

粵語地區


曾蔭權特首每逢周星馳電影首映必攜全家到場
曾蔭權特首每逢周星馳電影首映必攜全家到場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周星馳的電視劇作品《蓋世豪俠》中,周星馳有幾句口頭禪,例如“坐低飲啖茶,食個包”(即“坐下來喝一口茶,吃一口包”,意指有事坐下來慢慢談),“你講嘢呀?”(即“你講什麼嗎?”,暗諷對方說廢話),成為了當時香港人的口頭禪,造成一種社會現象,這就是周星馳現象的開端。隨著周星馳電影在粵語民間的普及,周星馳的大量經典口頭禪已經成為粵語民間的日常用語。

台灣


台灣出現一種異常的周星馳現象,一些知名知識分子、文化精英、甚至政界名人,突然從他們偷偷藏著周星馳電影DVD、VCD的房間里走到陽光下,大聲地承認他們其實都愛周星馳的電影,並強調周星馳電影絕非沒有品位的低級搞笑,他本人不但是位喜劇大師,電影中更充滿著各種後現代啦、解構啦、拼貼啦、挪用啦等等文化意涵。
放開那個女孩
放開那個女孩
在台灣網路上流行的Kuso文化,更是深受周星馳的影響。Kuso就是以一種不正統、不按理出牌的方式,講述一件很嚴肅正經的事,又或者正經八百地討論一件窮極無聊的事。前者如國父成了“鐵拳無敵孫中山”(模仿周星馳口頭禪“南拳北腿孫中山”),描述他因見清廷腐敗,前往大英帝國學習武功心法,以“五拳憲法”運功,而練成可以明足、明拳、明身的“三明主義”內功心法。而後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人在網上拍賣坦克、戰機等令人匪夷所思的物品,也有大量買家故作認真提問,在賣家和買家短短對談之中,大量引用周星馳口頭禪。
台灣中央大學文學教授何春蕤說:周星馳現象是很有生產力的文化實踐,那些挪用、改寫周星馳經典名句的人,並不只是在模仿抄襲而已,而是把台詞挪移到完全預料不到的脈絡中,對周星馳的創意進行舉一反三的創意響應;他們對既有的社會文化成規本已進行著抗拒,而在周星馳的作品中找到了範例和靈感,也激發了他們搗亂顛覆之心。

中國大陸


《功夫》的上映,成了內地當代人的狂歡節日,周星馳不可思議地成了內地當代文化的一個象徵。這當然是意外,卻也有自己的脈絡。
其實周星馳所迎合的正是中國內地在豐裕生活中成長的當代人的需求,讓他們凸顯了自己和過去匱乏時代成長起來的老一輩人大不相同的興趣和愛好。周星馳的一系列饒有趣味的電影都不可思議地成為了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時代中成長的當代人的最愛。對於他們來說,周星馳不僅僅是一個迷戀的對象,而且還是他們在QQ或者MSN里對話的語言框架,他們引用周星馳的語言進行交流。
周星馳不僅僅是偶像,而且還是網路語言新的創造的象徵,他用自己的特殊的語言形態創造了新的交流形態。
周星馳語言的妙處在於它的反邏輯和無意義的力量。在這裡,周星馳語言的特徵就是他特有的邏輯與常規的顛倒和嘲笑。這種顛倒和嘲笑讓語言變得有一種間離感,這種間離感讓人感到奇特的力量。
這力量在於語言脫軌后的狂歡。每句話都似乎顛三倒四,但總體上卻意外構成了一種對於原有的秩序的顛倒。這種顛倒讓感情能夠通過變形的方式更容易表達,讓原來對於他們過度浪漫和誇張的東西由於片斷的反諷性而更加容易被接受。
當然,周星馳的“無意義”的語言也大有作用。這種“無意義”就像他在電影中用無數語言罵人,但卻根本不將這些話明說,只用連環畫的一個圈就標識了。這種無意義的語言看起來是浪費和冗餘,但其實卻是當代人交往中不可少的消遣。它們沒有深度,也沒有所指,根本沒有意義。但卻是陌生人熟悉所需要的一套程式和方法。於是對於網民的行為有相當的意義。其實這些語言就像電子遊戲,看起來什麼都有,但深入了卻是一無所有。遊戲的意義其實也就是無意義。於是周星馳在成年人的意義的世界之外建立了一個無意義的世界。這個語言世界就像電子遊戲在成人的真實空間之外建立了一個新的虛擬空間一樣,它是一種快感的來源,卻沒有什麼深層的追求。周星馳於是變成當代文化的一個象徵。
周星馳現象其實顯示了在一個物質開始豐裕起來的社會裡的當代人的趣味。由於成長在中國可以說最豐裕的時代,沒有過去的悲情和重負,他們的感情和情緒就沒有那麼沉重,又有中國二十多年高速經濟成長帶來的財富的物質基礎。而周星馳的語言正好讓當代人寄居其間,享受快感和興奮。於是周星馳經久不衰,成為我們時代的象徵之一。這當然浮淺,也當然沒有太多深度。但卻是中國新的“和平崛起”告別悲情的象徵。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

全球


時代周刊
時代周刊
1992年,美國最權威的主流文化雜誌《人物》評選周星馳為全球最有趣男明星第一位;首位華人獲此殊榮。
1999年,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邀請周星馳到大禮堂演講;首位演藝人士獲此殊榮。
2000年,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威尼斯國際影展舉辦“周星馳周”,集中放映周星馳的作品;獲邀舉辦個人電影周,首位華人獲此殊榮。
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文學教授李歐梵公開表示哈佛的大學教材使用周星馳電影,哈佛師生反響之熱烈和對周星馳的喜愛遠超他的預想。
2004年,周星馳憑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功夫》創下(亞洲)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台灣、香港、卡達、(中東非洲)約旦、阿曼、科威特、巴林、安哥拉、(歐洲)白俄羅斯、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挪威、愛沙尼亞、(美洲加勒比)墨西哥、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牙買加、庫拉索、烏拉圭、委內瑞拉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其中幾個國家甚至是首次引進華語電影。
2006年,中國隊沒能踢進世界盃,但是周星馳卻踢進了。德國世界盃主辦方邀請周星馳與世界盃吉祥物共演世界盃音樂大碟的MV,作為本屆世界盃的紀念品在全球所有國家發行。德國世界盃主辦方還向周星馳買下《少林足球》的版權,在慕尼黑世界盃體育場內的大屏幕上,專門播出了《少林足球》片斷。不僅如此,德國世界盃主辦方給周星馳配上“滿口德文”后,亦在德國電視台反覆熱播。
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
2006年,《米蘭體育報》報導,世界盃冠軍義大利隊的王牌球員皮耶羅在世界盃決賽前的訓練場上模仿周星馳的表演。原來,周星馳在義大利風靡一時,托馬西、佩魯齊等義大利球員被專門邀請去為《少林足球》配音,其中,現已成為義大利球員工會主席的托馬西就為周星馳做的配音。
2008年,在歐洲杯的賽場上又看到了周星馳。歐洲杯主辦方也向周星馳買下《少林足球》的版權,在奧地利和瑞士的電視台上反覆熱播。
2009年,《功夫熊貓》導演約翰-斯蒂文森對媒體公開表示自己是周星馳的影迷,他曾組織好萊塢的工作團隊專門觀摩學習周星馳的電影,而《功夫熊貓》的靈感就來自周星馳的《功夫》。
2010年,據美國ACNeilson統計,周星馳電影包攬台灣電視台播放率前三名,其中一部一年的重播次數竟高達800多次,破了世界紀錄。

時代意義


浮雲而已
浮雲而已
《自由時報》:周星馳之於一般社會大眾,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電影明星而已,他幽默的表演方式、對時局與人性的嘲諷以及將中文做極為誇張連結的能力,讓當代人對周星馳陷入集體式與接龍式的瘋狂創作。周星馳現象已成一股顯學,在各行各業中蔓延。
《亞洲周刊》:在特定時空的背景下,周星馳和他的幽默被中國觀眾“第二次創造”。人民群眾“借力打力”,藉著對他的喜歡,對社會的不公平和傳統意識形態的束縛作出反諷。
當代漢語貢獻獎頒獎辭:中國有悠久的君師合一之類的傳統,如何言語多是自上而下賞發的,甚至非禮勿言。語言表演也為政客道學所專,優伶戲子滑稽者的努力於事無補。作為一個影視明星,周星馳的表演技巧和語言風格影響深遠。他的語言為當代中國的悲苦現實注入了一道喜劇亮色,他的無創造的“創造”話語有力地消解了前現代社會的專制和等級。
徠1999年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周星馳對當代中國語境的影響是罕見的,他的出色工作表明,民族演進的歷史的指歸,或說現代社會的福祉,如果不能使人創造,它也應該是任人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