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趙鐵娃的結果 展開
- 趙鐵娃
- 原慶陽軍分區警備第十五團副營長
趙鐵娃
趙鐵娃
趙鐵娃是革命戰爭年代正寧縣的一位很有影響的英雄人物。他18歲就參加革命,對黨忠心耿耿,在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年代機智勇敢,多謀善戰,為擴大紅色根據地,鞏固新生政權立下汗馬功勞。他的名字,敵軍聞之喪膽,人民聞之歡欣。他的傳奇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久傳不衰。他是陝甘邊人民心目中的傳奇英雄。
趙鐵娃生得虎頭虎腦,體格結實,父母給他取名鐵娃。他的性格猶如他的名字,倔強剛烈。他從小就喜歡使槍弄棒,好打抱不平。加之作戰勇敢,鐵娃更是名副其實,久而久之,人們甚至將其大名趙德榮都忘了,親切地稱其為“鐵娃同志”。
1931年9月,當中國還處在黑蒙蒙的革命的前夜之際,閻紅彥、吳岱峰率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大隊突破黃河天險進入陝甘,謝子長根據中共陝甘省委的指示,與吳岱峰、閻紅彥一起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難,在三嘉塬整編將晉西遊擊大隊和其它民間武裝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總隊(后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對外暫稱西北反帝同盟軍。部隊在三嘉塬駐紮30多天,廣泛宣傳革命思想和政治主張,號召貧苦農民組織起來鬧革命。因受革命思想的影響和教育,趙鐵娃和趙宏鈞、梁秉德、焦富德等10多名青年踴躍報名,參加了陝甘游擊總隊。後來,陝甘游擊隊改編為紅二十六軍第二團,趙鐵娃在該部當戰士。1934年5月,紅二十六軍在高風坡與國民黨軍隊馬弘章部發生激戰,傷亡慘重。為了保存革命力量,趙鐵娃受黨的派遣,回到家鄉三嘉塬組建地方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
三嘉塬東靠子午嶺,南臨紅崖子河(簡稱紅河),河的南岸是陝西省旬邑縣的轄地。這個地區是陝甘兩省、旬正兩縣的交界處,緊靠子午嶺,是開展游擊活動的好地方。趙鐵娃回鄉后,經過秘密串連,很快拉起了一支游擊隊,隸屬於陝甘邊南區第三路游擊隊領導,建製為三路游擊隊八支隊,趙鐵娃先後任支隊長、指導員。1937年初,關中第四游擊大隊成立后,他又任大隊長。1938年後,為了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蠶食邊區,保衛抗日根據地,趙鐵娃奉命調任新正縣一區游擊隊隊長,后又任警一旅四團二連連長。革命戰爭年代,趙鐵娃帶領游擊隊以子午嶺為依託,出沒於紅河兩岸,征戰在正寧、旬邑、淳化、邠縣等地,他們或晝伏夜出,偷襲敵營;或化裝入城,撒標語,打黑槍,擾亂敵人,打擊敵人;或集中兵力圍點打援,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或佯裝潰敗,誘敵深入,一舉殲之,鬧得敵人束手無策,防不勝防。旬邑縣民團團總萬盈山,其父萬某是當地有名的大財主,惡貫滿盈,幾年前被游擊隊處決,家財被分。萬盈山為報殺父之仇,在旬邑縣無惡不作,壞事干絕,整日到處搜捕游擊隊的家屬,殺害無辜百姓。一天,萬盈山進駐底廟鎮,下馬後立即派爪牙下鄉催糧要款。正巧有兩個催款子的被游擊隊抓獲,趙鐵娃將計就計,讓10多名游擊隊員化裝成被抓來的老百姓,趁著黑夜直奔底廟鎮。那兩個催款子的,按照事先教好的話叫開了城門。游擊隊人員入城后,直撲萬盈山的住地。當時,萬盈山正在拿一個良家婦女尋歡作樂,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活捉了。在趙鐵娃的威逼下,他不得不命令30多名團丁繳械投降。
1935年冬,東北軍“圍剿”陝甘蘇區,大兵壓境,新正縣首當其衝。為了掩護關中特區和新正縣黨政機關安全轉移,趙鐵娃奉命帶領游擊隊配合紅二營擾亂敵人,打擊敵人,阻滯敵人向蘇區腹地推進。當時,永和鎮的湫池溝和東庄村各駐紮著敵人一個營,是敵人的先頭部隊。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上級決定趁敵人立足未穩,由紅二營突然襲擊,殲滅東庄駐敵。是夜,趙鐵娃帶領百餘名游擊隊員經過長途跋涉,按約定時間,悄悄潛伏在湫池溝周圍。因該村房廈地方極少,敵人大都駐紮在地坑院或架板莊子的窯洞里,游擊隊利用人熟、地形熟的有利條件,採取分割包圍形式,把敵人一塊一塊地控制起來。東庄戰鬥打響后,湫池溝駐敵火力無法施展,全被游擊隊封鎖,成了瓮中之鱉。在一陣陣手榴彈爆炸聲中,敵人紛紛倒下,奪路而逃的,從溝崖上跌下摔死的也不少。由於趙鐵娃游擊隊的有力配合,紅二營全殲東北軍一個正規營,取得了東庄戰鬥的重大勝利。
旬邑縣井村有個大惡霸名叫郭相堂,奸詐狡猾,貪財好色,心黑手毒,和地頭蛇馬宏德勾結一起,狼狽為奸,網路了100多名地痞流氓,肆虐鄉里,為非作歹,獨霸一方。為了為民除害,一天深夜,趙鐵娃帶領游擊隊來到井村城下,架起雲梯,登城偷襲郭相堂。不料一個隊員不慎弄出了響聲,驚動了城頭上的哨兵。敵人哨兵鳴槍報警,郭相堂親自指揮團丁,舉高臨下,猛烈開火。趙鐵娃見難以取勝,立即指揮部隊撤出戰鬥。游擊隊這一仗沒有打勝,郭相堂更加趾高氣揚,但趙鐵娃並沒有灰心,而是在謀划新的作戰方案。經過詳細分析,他認為要消滅郭相堂這群亡命之徒,單靠游擊隊三四十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依靠群眾,動員群眾,只有組織群眾參戰,造成聲勢,才能使敵人驚慌失措,防不勝防。決心下定后,趙鐵娃將游擊隊員組成4個戰鬥小組,按照東、西、南、北擺開四面攻城的陣勢,趁著黑夜,讓動員來的群眾按計劃四下走動,吶喊助威。同時又組織一批精壯勞力,利用有利地形向城內挖地道。拂曉時,地道挖通了,部分游擊隊員潛入城內,一陣內外夾攻,一下打得敵人人仰馬翻。罪惡累累的馬宏德當場被擊斃。打掃戰場時,就是找不到郭相堂的屍體。原來游擊隊進城后,郭相堂見勢不妙,化裝成老百姓,趁著混亂逃出城外。但郭相堂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跑到旬邑縣城向縣長哀哀乞求,又要了一支人馬,誇下海口,若3個月內活捉不了趙鐵娃,他就地自裁。不久,郭相堂帶著四五十名團丁,在一家地主大院里安營紮寨。這時,天落了一場厚雪,月光照在雪地上,亮得如同白晝。游擊隊埋伏在距地主莊院不遠的一條土僉 塄下邊,趙鐵娃和3名游擊隊員,頭戴白氈帽,身穿羊毛朝外的大皮襖,借著雪的保護色,一直爬行到敵人哨兵跟前。兩個哨兵頓時被嚇掉了魂,還沒叫出聲,就作了刀下鬼。趙鐵娃一聲呼哨,游擊隊員一涌而上,衝進地主大院,正在酣睡的敵人無一漏網,全部當了俘虜。
1936年冬,關中特委決定整編地方游擊隊,成立關中獨立營。經過整編,趙鐵娃游擊隊僅剩下十幾個人了,雖然人少了,但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游擊隊員,英勇無畏,槍法精準,極富戰鬥力,仍機智靈活地活動於紅河兩岸。當時,在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東北軍已停止了向陝甘蘇區的進攻,但國民黨地方上的一些惡頑勢力,置民族危亡於不顧,繼續堅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場,和紅軍游擊隊誓不兩立。永和鎮鎮長姚秉輝,就是最典型的惡中之惡,壞中之壞。他經常派出密探偵察游擊隊的蹤跡,企圖一舉殲之。並四處張貼布告,懸賞1000塊大洋買趙鐵娃的人頭。一天,永和鎮逢集,在趙鐵娃的精心安排下,游擊隊員化裝成各式各樣的趕集人,潛入城內,執行各自的任務。中午時分,酗酗帶醉的姚秉輝由兩個“黑狗”護衛著遊逛大街,在一個賣柿子攤上,吃了柿子不僅不付錢,還開口罵人,動手打人。那個賣柿子的人也毫不示弱,立即出拳還擊。姚秉輝拔出手槍正要對準那人開火,不料一顆子彈正好擊中他的右手腕。原來,站在姚秉輝面前的不是別人,正是氣宇軒昂的趙鐵娃。那個賣柿子的也不是別人,卻是膽略過人的游擊隊員劉富奎。姚秉輝和那兩個“黑狗”很快被趙鐵娃、劉富奎等五花大綁起來,押出城去。隨後追趕而來的敵人,又中了游擊隊的埋伏,死傷慘重,只好夾著尾巴逃了回去。
第家川有個第老三,曾當過本村的鄉約,人們叫他“第鄉約”。此人身高體壯,又會幾路拳術。紅軍游擊隊打土豪時,他見有橫財可發,便假裝積極,混進了游擊隊。後來,因貪財不足,馬腳敗露,為逃避游擊隊革命紀律的制裁,投敵自首,干起反革命的勾當,曾抓捕過我兩名游擊隊員,受到國民黨正寧縣政府的獎賞。游擊隊員早就想除掉這個叛徒,因他行蹤詭秘,屢次不能得手。一天黃昏,趙鐵娃帶領游擊隊執行任務歸來,在羅兒溝圈一個緊轉彎處和“第鄉約”相遇。只見“第鄉約”擔著一擔清油,正弓著腰急於趕路,沒防備被游擊隊抓住。趙鐵娃命令兩名隊員用繩捆起來,左右不離地看押著。來到宿營地,其他人都在安排做飯、住宿,兩名看守人員也坐在窯洞門口休息,“第鄉約”乘其不備,運足氣力,猛一下掙斷繩子,打傷哨兵,沖了出去。恰巧和前來查哨的趙鐵娃碰了個滿懷。趙鐵娃急中生智,朝後倒退一步,右手緊握拳頭,狠狠地朝“第鄉約”面部打去。由於用力過猛,“第鄉約”被打得仰面朝天,趙鐵娃撲上去又是一陣拳腳相加。待其他游擊隊員聞聲趕來時,“第鄉約”已七竅出血絕氣了。國民黨正寧縣自衛隊在榆林子鎮馬槽溝一個古城堡里設有一個小型兵工廠,有10多名工人,修造兵器。縣自衛隊總隊副隊長先某派他的弟弟帶著一排人駐紮在那裡負責監工、看護。為了搗毀這個兵工廠,一天,趙鐵娃穿得破破爛爛,挑著貨擔來到兵工廠門口。名為賣貨,實則察看地形,不料被前來督查工廠的先某抓住,經再三盤問審查,雖然沒有發現可疑跡象,但還是沒收了他的所有貨物,並處罰在廠內做一個月苦工。趙鐵娃聽從吩咐,他不僅手腳勤快,而且待人和氣,又會順情說話,很快就和工人們混熟了。他從工人跟前打聽到,先弟前不久娶了個小老婆,每晚都要回去睡覺。有一天夜幕降臨的時候,他趁哨兵上廁所的機會,悄悄溜出城堡,在一塊莊稼地里刨出了事先埋下的手槍、手榴彈和一把短刀。更深人靜之後,趙鐵娃攀上先弟家圍牆外的一棵核桃樹,隱蔽在濃密的樹葉里,仔細觀察院子里動靜。先弟和小老婆的說話聲他聽得清清楚楚。房子里的燈熄了,過了一陣,便傳來先弟拉鼾的聲音。這時,趙鐵娃攀著樹枝越牆而過。當他上前準備弄開房門時,一隻大黃狗突然從後院竄出,向他猛撲過來。說時遲,那時快,趙鐵娃飛起一腳將狗踢翻在地,緊接著一刀捅向狗的胸脯。在慘叫聲中,狗倒在地上,不動彈了。先弟的小老婆被狗的慘叫聲驚醒,連聲呼叫。事不宜遲,遲則有變,趙鐵娃即刻破門而入,撲向先弟。先弟的小老婆被這突入其來的舉動嚇得魂不附體,欲喊無聲。趙鐵娃原打算活捉先弟,作為人質。他怕時間拖得長了惹出麻煩,自己倒不好脫身,於是手起刀落,結束了先弟的性命。
先弟被殺,先某氣得火冒三丈。派人到兵工廠去尋找那個被抓的漢子,早已不見人影。他斷定其弟是被游擊隊所殺,馬上糾集人馬,要和游擊隊決一死戰。連日來先某馬不停蹄地打聽游擊隊的下落,但一無所獲。無奈之餘,派兵四處設卡,盤查行人,濫抓無辜。先弟被殺的第三天深夜,先某正坐在榆林子鎮公所挖空心思地盤算如何復仇。突然間,西北方向槍聲大作,激烈異常。先某報仇心切,親自指揮自衛隊出擊,游擊隊朝著長樂塬邊打邊退,自衛隊窮追不捨。沒過多久,趙鐵娃帶著兩個游擊小分隊出現在馬槽溝。他先讓一個戰士裝成敵人的傳令兵,假傳先某的命令,讓看守兵工廠的那一排人,全部出動,追擊游擊隊。隨後,讓一支小分隊尾隨其後,在中途設下埋伏,打先某的伏擊。另一支小分隊,由趙鐵娃親自帶領,叫開兵工廠門,在工人們的配合下很快將造槍機器拆卸下來,捆綁起來,用牲畜運往邊區。
游擊隊誘敵直至無日天溝畔,分隊長劉富奎見調虎離山的任務已經完成,命令游擊隊員化整為零,抄小路去趕運機器的牲畜,擔任撤退的掩護工作。隨後窮追而來的先某,此時方知中計,急忙命令自衛隊跑步返回。結果途中又中了游擊隊的埋伏,死傷數人。
1946年8月間,根據上級命令,趙鐵娃帶領游擊隊途經旬邑、淳化,赴關中接應南下歸來、回師延安的王震將軍。因南下部隊出終南山後向西行軍,沒有接應上。返回時,為了躲開敵人的封鎖線,游擊隊翻山越嶺,穿林過梢尋找小路而行。一天深夜,游擊隊來到淳化縣西川,由於路徑不熟,誤入敵人防區。那裡是個峽谷地帶,東西兩面不是起伏山嶺就是懸崖峭壁,沿河床是一條彎彎曲曲的通路。在一塊咽喉地帶,兩側均設有碉堡,構成交叉火力。面臨這樣的處境,趙鐵娃焦慮萬分,進退兩難。如果強攻硬打奪路而過,部隊勢必傷亡過大,如果後退另選行軍路線,時間不能允許。這時離天亮只有兩三個小時了,一旦折騰到天亮,游擊隊的兵力就會全部暴露,若敵人前後夾擊,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趙鐵娃雖然沒有讀過兵書,但多年的戰鬥經驗使他懂得“兵不厭詐”這個道理。思前想後,最後決定用“大兵壓境”喊話詐嚇的辦法解決面前的難題。他命令部隊拉開距離,折來樹枝以壯軍營,又把4挺機槍分成兩個戰鬥組,各對準一個碉堡。然後,他開始向敵人喊話:“我是關中游擊大隊長趙鐵娃,迎接王震將軍歸來,今晚路過此地,請把路讓開。若同意的話,先把碉堡內的燈吹滅,再用手電筒在空中繞3圈。若不同意,你們就等著坐‘土飛機’。給你們5分鐘的考慮時間”。他一連喊了3遍。喊罷,他又聲音十分宏亮地命令:“劉連長,讓迫擊炮瞄準目標,做好戰鬥準備。”關於王震將軍揮師北上的消息,敵人已早有所聞。兩個碉堡上大約駐著兩個排的兵力。聽到趙鐵娃的喊話,兩個帶班的伸出頭來,向外察看一番,見黑鴉鴉一長串,認準是王震的主力部隊,自知不是對手,便按趙鐵娃的吩咐,很快照辦了起來。100多人的游擊隊稍時穿過了敵人的防線。最後,趙鐵娃又向碉堡喊話,“弟兄們夠交情,謝謝了”。天亮后,敵人察看現場,發現路上堆積著一大堆一大堆樹梢,明知上了當,但誰也不敢向上司去報告。
趙鐵娃的英雄事迹,廣為流傳在正寧、旬邑一帶,有口皆碑,枚不勝舉。1958年冬,甘肅省歌劇團團長劉萬仁為了編寫一出革命鬥爭題材的劇本,來正寧採集素材。在採訪過程中,縣上在宮河公社召開了一次老紅軍游擊隊員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趙鐵娃和他的戰友唐致祥、王德義、劉富奎、高武。會議由縣委常委、副縣長關立憲親自主持,歷時11天。根據記錄整理,形成文字材料3萬多字。劉萬仁回到蘭州后,經和程士榮、吳乙磋商,3人合寫成電影文學劇本《紅河激浪》。1963年秋,以趙鐵娃等革命英雄人物為素材的影片《紅河激浪》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而成。作為建國以來取材於正寧老區的第一部革命戰鬥故事片,陸續在全國上映。
雖然故事情節取材於趙鐵娃的戰鬥經歷,但它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絕不局限於趙鐵娃個人,而是當年正寧老區紅軍游擊隊指戰員的整體形象。它是一曲人民革命戰爭必然勝利的讚歌。在革命戰爭年代,數以千計的正寧優秀兒女,為了人民解放事業,英勇奮鬥,前仆後繼,馳騁疆場,流血犧牲,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業跡。通過藝術手法,把他們的光輝形象和英雄業績搬上銀幕,使其革命精神發揚光大,以教育後人,激勵後人,使後輩深知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從而立志繼承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電影《紅河激浪》逼真地再現了紅軍游擊隊當年經歷的如火如荼的戰鬥歲月,這是歷史對革命英雄人物趙鐵娃等應得的回報,也是正寧人民的自豪和驕傲。然而,在史無前例的“文革”浩劫中,《紅河激浪》被打成“大毒草”,趙鐵娃因此而受到株連,於1966年7月5日含冤離開了人世。著作者劉萬仁等一批人也受到迫害。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劉萬仁被平反后,任甘肅省文化廳廳長,還專門來正寧看望了趙鐵娃的家屬及有關人員。後來張俊彪、曹煥榮受甘肅人民出版社委託,過正寧,走旬邑,跋山涉水,重踏紅軍游擊隊戰鬥之路,深入一戶戶老紅軍老革命家中採訪,於1982年2月出版了全面記述、歌頌趙鐵娃戰鬥歷程和英雄事迹的14萬字的傳記文學《紅河丹心》,又一次為革命英雄立傳,為火紅歲月謳歌。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趙鐵娃的革命精神歷時而不衰,永遠活在老區人民心中。(曹煥榮 王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