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水牛(Bubalus wangsjoki)是一種晚更新世的偶蹄目牛科動物,它們的化石只在中國滿洲里、哈爾濱和薩拉烏蘇等地有發現,它們身軀龐大,身長3米,肩高1.8米。頭角短粗並指向後上方,從角基到角尖逐漸變細。
第一件王氏水牛化石是1922年由內蒙古烏審旗蒙古族農民旺楚克發現的。旺楚克平時用漢名,叫石王順。當年法國神甫桑志華到內蒙古進行考古調查,僱用一批中國農民挖化石,石王順是主要參加發掘者之一,他挖出了這種水牛的頭骨化石。當時參加發掘的農民不叫他石王順,也不叫他老石,而是親切地直呼其名叫王順。而這位法國神甫以為他姓王,用法語拼音記錄下來。後來古生物專家布爾和德日進在研究這件水牛化石標本時,確認其為一新種,為紀念發現者,用法國神甫記錄的姓氏定名為“王氏水牛”。
王氏水牛與人類大小比例圖
水牛是典型的南方動物,我國現生水牛隻能生存在淮河以南。那麼怎麼會在遠離淮河的東北邊陲發現水牛的化石呢?對這一有趣的問題,專家們有過多種猜測。有一種看法是,水牛是南方種群,原產於印度,由南方進入中國后,在地質歷史上逐漸擴展到東北,後來由於氣候改變,水牛不能適應環境,最後在北方滅絕了。第二種看法是動物的季節性遷徙,認為水牛曾有成群遷徙的習性,夏季前往北方,冬季回到南方,東北和內蒙古發現的水牛化石,都是該水牛當年夏天來到化石所在地時,偶遇不測而死的。筆者所持的則是第三種看法,即認為王氏水牛與東北、內蒙古常見的
猛獁象和
披毛犀等屬於一個獨特的耐寒的地方種群。大家知道,現代象和犀都是南方的喜暖動物,但在更新世晚期,特別是在距今4萬年至1萬年前這一段時間內,猛獁象和披毛犀曾生存在北方,它們的化石已被大量發現。從西伯利亞凍土層中出土的連皮帶肉的屍體,證實了它們身披長毛,皮膚很厚,皮下儲存大量脂肪,完全能適應北方冬季的寒冷氣候,象和犀這類大型動物能適應,為什麼個體和披毛犀同樣龐大的王氏水牛沒有這種可能呢?筆者之所以持第三種看法,主要還因為筆者多年來在調查發掘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時,發現王氏水牛化石有不少是與猛獁象、披毛犀在同一遺址,同一地層中出土的,因此推測王氏水牛曾經也和披毛犀、猛獁象一樣是耐寒動物,它們可能也曾長著長毛,只是還沒有在凍土層中發現連皮帶肉的屍體罷了。
王氏水牛
1996年5月在嫩江下游左岸的肇源縣新站鎮東郊,出土了一具相當完整的王氏水牛骨架,其保存完好率在80%以上,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為完好的一具王氏水牛骨架化石。王氏水牛發現地靠近嫩江入松花江處,距1973年發現完整猛獁象骨架的肇源三站不到100公里。兩個化石產地地形相近,化石都埋藏在
松花江階地的河流沉積物之中距地表3~4米不等。按沉積先後的原則來推測,這具王氏水牛的年代應略早於三站猛獁象的年代,即已埋藏2.5萬年左右。該標本經古生物專家們修復、裝架后在肇源縣博物館展出,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我省最為珍貴的古生物化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