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綜合治療

乳腺癌綜合治療

第一節 第一節 抗乳腺癌葯的藥物學基礎第一節

基本信息


書名:乳腺癌綜合治療
作 者:唐金海 主編
出 版 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1
版 次:1 頁 數:519
字 數:720000
印刷時間:2008-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34556692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編者多年來的臨床實踐經驗,並借鑒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系統闡述了乳腺癌個體化、規範化綜合治療的理念。全書共分18個章節,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乳腺癌的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涉及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理論、藥物治療學進展,以及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綜合治療原則和策略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乳腺癌的流行病學及預防
第一節 乳腺癌的流行特徵
第二節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因素
第三節 乳腺癌的預防研究
第二章 乳腺癌的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細胞周期與腫瘤
第三節 細胞凋亡與腫瘤
第四節 乳腺癌相關基因
第五節 性激素與乳腺癌
第六節 乳腺癌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
第三章 抗乳腺癌葯的藥物學基礎
第一節 抗乳腺癌藥物的藥理學基礎
作者簡介
唐金海
現任江蘇省腫瘤醫院院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CSCO)執行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擔任多個學會理事、委員。著有《乳腺癌綜合治療》等多部學術專著。為《中國腫瘤外科雜誌》主編,並擔任《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誌》等多家核心期刊編委。
唐金海教授長期致力於乳腺癌基礎及臨床研究工作,是我國乳腺腫瘤多學科規範綜合治療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之一。在全國率先開展HDC/APBSCT在乳腺癌術前的應用,並於2002年成功開展全球第一例3700米以上高原地區肝移植手術。目前以第一負責人身份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多基因組分子診斷與乳腺癌預后的研究》課題。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晚期癥狀的特點


一、腫塊:乳內腫塊是乳腺癌晚期的癥狀最主要的表現,一般發生在乳腺的外上部。尤其對成年婦女乳內腫塊應引起高度重視。乳腺癌多為單個,極少可見同一乳房內多個病灶。腫塊形態差異較大,一般認為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晰,質地偏硬。癌性腫塊在早期限於乳腺實質內,尚可推動,但又不似良性腫瘤那樣有較大活動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膚,腫塊就不能推動,屬於乳腺癌晚期的癥狀。
其次乳腺癌起源於腺管上皮,原位癌難以發現。0.5cm左右的腫塊處於大乳房較深處就難以發現,1cm以上腫塊,容易發現。還有一種少見的乳腺癌為隱匿性乳癌,其乳內腫塊不能發現,在乳腺癌晚期的癥狀時候已出現腋下轉移。
二、疼痛:絕大多數乳腺癌早期患者無明顯疼痛感覺,但到了乳腺癌晚期的癥狀出現時,疼痛比較明顯,而且多為陣發性刺痛、隱痛。
三、乳頭溢液:乳腺癌晚期的癥狀有什麼表現?我們知道乳頭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頭溢液發生率約為3%~8%,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樣、血樣、漿液樣膿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亦不一樣,一般晚期患者溢液比較嚴重,這時可以對乳頭溢液應進行塗片細胞學檢查以明確。乳腺癌晚期癥狀的典型?
四、乳房皮膚改變:乳腺癌皮膚改變與腫塊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乳腺癌晚期癥狀有哪些特點?腫塊小,部位深,皮膚多無變化,腫塊大,部位淺,較早與皮膚粘連,使皮膚呈現凹陷。若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膚水腫,形成橘皮樣變,屬乳腺癌晚期的癥狀。
五、乳頭改變:當乳頭附近有癌腫存在,乳頭常被上牽,故雙側乳頭高低不一。乳頭內陷是乳房中心區癌腫的重要體征,乳頭難以用手指牽出,乳頭處於固定回縮狀態。
六、乳房外形變化:正常乳房外形呈自然弧形,若弧形發生異常,應注意有無癌瘤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