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玫瑰堂(Igreja de São Domingos),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位於澳門的市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屬於舊聖道明會院。

概述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又稱板樟堂或聖多明我堂,始建於1587年,是西班牙天主教的聖多明我會教士初到澳門時設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教堂於1828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模即源於此。
玫瑰聖母堂供奉的花地瑪聖母(Fátima),是葡萄牙人很崇拜的神。堂內存有許多頗富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從中可窺見古西班牙宗教藝術的特色和風格。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建築歷史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St. Domingo's Church
1587年,由西班牙聖多明我會所建,奉玫瑰聖母 (Our Lady of the Rosary)為主保,次年由該會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由於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華人稱為“板樟堂”,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
1874年曾因火災而焚毀,當年重建后則成現在的規模。
從1929年起,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批准把花地瑪聖母像供奉於玫瑰堂,以利於信徒敬奉。每年的5月13日前,信教群眾在玫瑰堂舉行為期九天的敬禮活動。到了5月13日,還會舉行更加盛大的巡遊,作為當地不多的天主教節日活動,每次都舉辦的極具特色。聖像巡遊開始於下午六點左右,首先是在玫瑰堂裡面舉行供奉典禮,接著是聖體降福和葡語彌撒,隨後將花地瑪聖母塑像轉移進一頂轎內,由身穿白色服裝頭戴白色薄紗的聖母源后團女團員抬著,以玫瑰聖母堂為起點,護著聖母像遊街,沿途還要歌唱聖詩,念誦禱文,經南灣和西灣向望洋山海涯聖母小堂行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遊街隊伍的後面會有三個牧童打扮的小孩,以此行動紀念當年花地瑪聖母對三牧童顯靈的奇迹。此條路線可以說是現存聖像出巡事例中最長的,所以當到達主教山時,就已經暮色四合,以至於巡遊隊伍需要手持蠟燭照明,黃昏中的主教山燈火輝煌,好似一條長龍閃現在視野中。場面非常的浩蕩壯觀,充滿了濃厚的宗教氣氛。
1990年代及在2006年進行大規模的重修。聖堂旁的鐘樓改建為聖物寶庫,展出澳門教區的文物;而現在此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不少在澳畫家曾經對其進行描繪。

建築構造


玫瑰堂內部,中間為主祭壇。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寬,一道用實心磚建造的拱門將主殿和堂身分隔開。聖堂內的天花板布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恰好就在主壇上,大門雕工精細;聖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明快之感;祭壇上置有聖母手抱聖嬰的塑像,聖堂內則擺放著花地瑪聖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聖母出遊即以此聖堂為起點。
澳門政府在1997年對教堂進行了全面維修工程,並在樓高三層的鐘樓內設立了一所聖物寶庫,收藏了不少藝術品式的彌撒用品和木雕聖像的珍品。

建築特色


聖堂大門雕工精細,天花板布滿圖案裝飾,聖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明快鮮艷的圖案,祭壇上有聖母聖嬰像,聖堂內則擺放花地瑪聖母像。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會的徽號。正面上下共分三層,每層 都被不同款式的圓柱分隔出門窗位置,頂部則為三角楣,是十七世紀教堂的豪華風格。而內部則由一高高闊的主殿及兩個側堂所組成,主殿和側堂由幾個圓拱門隔開,而主祭台和主殿之間也有一圓拱分隔,小祭壇則設於側殿。

收藏珍品


玫瑰聖母堂風光(2)
玫瑰聖母堂風光(2)
堂內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從中可窺見古西班牙的宗教藝術特異之處。聖堂內的天花板布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對下便是主壇,大門雕工精細;聖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明快之感;祭壇上有聖母聖嬰像,聖堂內則擺放花地瑪聖母 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聖母出遊即以此聖堂為起點。教堂通常於下午開放,可先按門鈴,然後經旁邊閘門進入,再繞過一條長廊便可進入聖堂內部,聖堂後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聖保祿大教堂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
聖物寶庫珍藏了近三百件宗教藝術品,部分展品來自其他教堂或社會人士捐獻。藏品種類繁多:彌撒常用的金質、銀質和銅質器具;有木材、石膏、象牙制的聖像,栩栩如生;細膩的油畫和有關聖經故事的板畫;彩印的圖案和神父用的絲織祭衣,華麗精緻。其中名為《聖奧斯丁》的油畫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觀眾可通過這批珍貴的文物了解天主教在亞洲的發展史。在聖物寶庫頂樓的盡頭, 有兩座銅製大鐘, 是澳門最古老的鐘,由於年代久遠,它們清脆的鐘聲已成為了絕響。

音樂會教堂


這所屬於澳門文化遺產的玫瑰堂,經常成為每年舉行的《澳門國際音樂節》其中一個演出場地。能在經過幾百年歷史洗禮的文物中欣賞藝術,是澳門其中一個可貴之處。玫瑰堂現時是全城舉行最多場音樂會的教堂。

交通信息


1、乘坐公交18路至營地大街下即可。
2、乘坐公交2、3、3A、3X、5、7、10、10A、11、18、21A、26A、33、N1B、N3至新馬路/營地大街站下,沿大街步行3分鐘至米糙巷即可。

住宿指南


澳門富豪酒店 澳門羅里基博士大馬路70-106號(與佛山街交匯處)
澳門假日酒店(Holiday Inn Macau)澳門新口岸北京街82-86號(與上海街交匯處)
澳門總統酒店友誼大馬路355號
澳門帝濠酒店 澳門上海街51號(與友誼大馬路交匯處)
澳門維景酒店(原京澳酒店) 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99號(與上海街交匯處)
澳門利澳酒店 澳門新口岸高美士街33號(何賢公園對面)
澳門京都酒店 澳門南灣大馬路493-501號(與新八佰伴隔街相望)
澳門皇都酒店 澳門得勝馬路2-4號(近華士古公園)

聖母大教堂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歷史沿革
公元1859年(咸豐9年)郭德剛與洪保祿兩位神父抵達打狗,象徵天主教正式在台開教,同年郭神父以茅草建蓋房舍作為臨時傳教所,之後又陸續改建,而於1862年(同治元年)改建聖堂后,於翌年更名為「玫瑰聖母堂」。1928年(昭和3年),李安斯神父又籌備改建,翌年正式施工,而完工於1931年(昭和6年),為台灣最大主教座堂。建築造型仿造歐洲哥德式教堂風格,並混合部分羅馬風格,整體呈現厚重、向上垂直發展的線條,內部以七對柱子分成中殿及兩側通廊,通廊之上還有夾層,而兩側夾層及天花板以交叉拱筋構成,聖壇則以八角環形處理。正門上方有清代奉旨碑,左右兩側有教宗、樞機主教的牧徽,其亦名列亞洲三大聖堂(教宗祝聖之聖殿)之一。公元1995年再度重修,惟仍保留外觀,樣式乃仿公元1931年原始造型,內部木構造則改以鋼材。
建築材料
紅磚、硓石古石、三合土
建築風格
建築造型仿造歐洲哥德式教堂風格,並混合部分羅馬風格,整體呈現厚重、向上垂直發展的線條。
指定理由
本教堂系公元一九二八年重建並為台灣地區主教座堂,主教堂的整體建築造型仿哥德式及羅馬式,整體建築呈現厚重、向上垂直發展的線條,正門上方有清代奉旨碑,其左右兩側有教宗、樞機主教的牧徽,玫瑰聖母堂亦為亞洲三大聖堂之一
定著土地之範圍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高雄市苓雅區成功段211,216,217號
台灣玫瑰教堂
台灣玫瑰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