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德

陝西老藝人

王天德,1903年出生,禮泉縣新時鄉鵓鴿寨村人,擅長皮影

人物生平


其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民間皮影小戲弦板腔巡迴演出的個體班子,天德7歲隨祖父王彥凱、父親王拴的戲班子學唱,20歲當了“前手”。從此,他就開始了唱戲的生涯。
舊社會的王天德為了生活,嘗盡人間辛酸苦辣。新中國建立后,在共產黨領導下,他奮力自創,繼承祖父文戲之長,吸取父親武戲精髓,從音樂到唱腔,大膽革新,形成文武雙全的藝術特色,尤以揮戈上陣的“馬線”最為拿手,在禮泉、乾縣同行業中首屈一指。他唱腔流暢、圓潤、細膩、慷慨、激昂、豪放,其喜怒哀樂之表情,拖延婉轉之收縮,確有獨到之處。
1953~1958年,他三次被邀請參加陝西省木偶、皮影會演和觀摩演出大會,生動逼真地演唱了《木門道》、《長坂坡》、《下河東》、《金沙江畔》、《祭靈》等劇目,受到省長趙壽山、副省長趙伯平等的讚賞。省戲劇界各流派代表、評委們看后無不喝彩,省廣播電台多次播放,並被評為省演出一等獎。1958年到1961年,擔任禮泉劇團弦板腔導演。60年代,他幾次向省劇目工作室貢獻了一百多個皮影弦板腔劇本,西安、咸陽、興平、乾縣、涇陽、旬邑、淳化一帶,都留有他的足跡。1962年,他又遠赴蘭州、銀川等地演出,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和好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工藝美術廠臨摹了他的《三戰呂布》、《白蛇傳》、《西遊記》等劇目中的人物形象,后在廣交會、香港萊比希等地展出,使中外遊客讚嘆不已。
王天德從不嫉賢妒能。他經常推薦、介紹兄弟戲班為人演出,還常常借給劇本,熱情指導。他非常重視音樂旋律,親自製作板胡,在劇情趨於高潮時,往往自拉自唱。
王天德老藝人一生始終不渝地堅持著“字音不正不唱,意念不確不唱,朝代不明不唱,皮影狼藉不唱,頭身不稱不唱,道具不全不唱,樂器不試不唱,場次不清不唱”的八不唱原則。1981年老藝人與世長辭,終年79歲。
皮影
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