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檳榔

台灣檳榔

台灣檳榔,又名青仔,果實成熟前為綠色,成熟後為橙黃色。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果品,是台灣農民的搖錢樹,被稱為綠色鑽石。

簡介


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果品,達5.3萬公頃,台灣檳榔肉厚紋細,以圓頭仔、白肉種最受歡迎。檳榔鮮品青綠而堅,不能嚼用,通常需加工成黑褐色后切瓣點上膠狀心子方能嚼食。一口好檳榔反覆咀嚼,又甜又澀,芳香滿口,餘味悠長。

相關介紹


檳榔可作藥用,主治蟲積、食滯、脘腹脹育、水腫腳氣等症。但據報告,因檳榔本身所含檳榔素和檳榔鹼都是致癌物質,而食用時又加入石灰等添加物,會刺激口腔粘膜。長期嚼檳榔極易造成口腔癌等疾病,有害健康。

害處


台灣檳榔
台灣檳榔
台灣檳榔
台灣檳榔
1.從環境衛生的觀點看因嗜食者亂吐檳榔汁,有礙觀瞻及環境衛生。
2.從醫學的觀點看:嚼食檳榔對人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1.由於石灰質和檳榔汁充滿口腔中形成牙結石,
又由於長期用力嚼食而咬耗牙質,甚至使牙齒裂開或折斷。
2.對顳顎關節的影響:
由於牙質咬耗以及顳顎關節面磨損形成咬合改變及顳顎關節疼痛和病變,使得開口閉口時會出現聲音且關節疼痛,不僅痛苦不堪,且治療也相當困難。
對牙周組織的影響:
由於檳榔纖維頗為粗硬,會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間乳頭的壓迫而發炎,也由於用力嚼食,對牙周膜造成傷害,使得牙根周圍發炎、浮腫、疼痛。
另方面由於石灰質和檳榔殘渣的堆積,才結石越結越厚實,使得牙齦受損、紅腫、化膿、牙根外露等而產生牙周病變,終至牙齒一顆顆脫落或不得不拔除。
對口腔黏膜的影響:
由徠於嚼食檳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和白斑病,也就是口腔癌的前期病變,其臨床癥狀為張口困難、疼痛、麻木感、口腔黏膜變白及潰瘍。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檳榔汁垢污染黑唇緣齒頰,影響觀瞻,且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妨礙消化機能,檳榔渣刺激胃壁,導致胃黏膜發炎甚至穿孔,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