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鴨

血漿鴨

血漿鴨是湖南武岡特色傳統名菜,香、脆可口,由於醋血的作用,不僅鴨骨酥而脆,就是姜和辣椒也變得不辣而甜凈。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鴨子一隻全部
鴨血全部
辣椒半斤
姜,一塊
一個
蔥,2根
詳細步驟
說明
鴨肉炒香后撈出!放姜蒜辣椒爆炒!倒入鴨肉,關火!開始漿血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藍莓120-125克
檸檬汁25-30克
80克
吉利丁片20克
400克
血漿袋250ml2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先將吉利丁片用涼水泡軟備用。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鍋中倒入藍莓、糖、檸檬汁和水。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大火燒開轉小火,將藍莓壓破出汁,水變紅即可關火。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過濾岀汁。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將泡軟的吉利丁片放入,攪拌均勻。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隔涼水降溫至涼,即可倒入血漿袋,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即可。
步驟七完成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可以吸的果凍。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椰漿2勺
紅咖喱3勺
鴨胸300g
小土豆2顆
小蔥若干
若干
黑胡椒若干
2瓣
黃油若干
歐芹碎若干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鴨胸解凍,在半解凍的狀態下用刀在脂肪那邊划十字花刀,兩面撒鹽和黑胡椒腌一下。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烤箱200度預熱。小土豆蒸熟,過涼水後去皮。不粘鍋燒熱,鴨胸脂肪那邊向下小火煎至金黃色,其他各面煎一分鐘。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鴨胸用錫紙包好放入烤箱中,200度大約五分鐘。煎鍋內鴨油燒熱,小火煎小土豆,煎至兩面形成脆殼出鍋。其他的蔬菜可以焯水也可以順便煎一下。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烤好的鴨胸拿出靜置五分鐘。煎鍋洗凈加紅咖喱,略翻炒后加入椰漿,根據需要的濃度決定是否放水,調勻。嗯忘記拍照了這步。鴨胸切片,擺盤,澆汁

特點


香、脆可口,由於醋血的作用,不僅鴨骨酥而脆,就是姜和辣椒也變得不辣而甜凈。

注意事項


血漿鴨,是一種特殊烹調出的炒鴨。做血漿鴨一要白醋調鴨血(或者在血里加入食鹽)亦可不讓血凝固;二要鴨子入鍋火力猛;三要佐料齊。二斤重的仔鴨、半斤仔姜、半斤嫩紅辣椒、半斤槽頭肉、一兩高度白酒去腥。刀法也很有講究,鴨要切小塊,姜要切成草紙般薄,辣椒要選肉質厚的,切成寬絲形。鴨肉爆炒到斷了血色后,就加蓋燜,不能放丁點水,待鴨肉的水份燜幹了再加辣椒、薑片和鹽翻炒,視辣椒半熟時,即將醋血倒入,猛火翻炒,將血絆勻成醬色即成。

武岡市


歷史

血醬鴨是湖南武徠岡的一種傳統飲食。典故來自某個朝代一王爺落難后被官兵追殺到武岡,躲進了山裡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拿不出好飯好菜,但為了能讓王爺吃好,就殺了唯一的一隻鴨子,並從地里挖回子姜、大蒜,摘來辣椒,然後就著鴨血一通炒了。王爺避難回府後,對那餐救命飯最是感激,對那做得希奇古怪、但吃味奇特的鴨子更是回味無窮,就安排廚子們再做,無奈沒有一個能做出的。之後,王爺只得再次親臨武岡,手把手教人做,武岡的血醬鴨就從此開始蔓延到千家萬戶。

傳統

血漿鴨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但最能做出口味的是秋季。這時候的鴨子不老不嫩,並有上好的嫩姜和紅辣椒。所以武岡人在中秋、重九兩個節日普遍吃血漿鴨。這兩個節日,渠水和資江河畔到處都是洗鴨、剖鴨的,家家飄著鴨香味。武岡人把做血醬鴨當作逢年過節的盛宴款待自己,美其名曰自己貴氣自己。平常,這樣的待遇很是罕見,除非有貴客臨門,遠客回鄉。

新寧縣


據該縣縣誌記載為戰國時期的一道菜式,新寧縣縣誌可考,說的是一位巡視的楚太子,來到該地,地方官廚也不知道做什麼,也只能就當地材料來製作,在炒制過程中,打翻了灶台盛放的鴨血碗,慌張而急迫的廚師只好將錯就錯,一頓亂炒,最後卻獲好評,最後得以流傳後世。當地較為講究的吃法就是:鴨子最好是春播后養起來到端午前剛好長翅毛,2斤多點的嫩鴨為最佳,最好有適當的新鮮花椒,湘菜嘛,辣椒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有新鮮茄子,一起炒制,那更是味美之極。其營養豐富,香甜俱全,吃起來香甜、酸辣、嫩脆、鮮美、佐料易找,炒法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