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

太陽系邊緣天體

“天涯海角”的天體表面相對光滑,隕石坑比預期的少得多。它外表很紅,科學家認為,這種紅色色調由其表面有機物質的改變引起,這在柯伊伯帶中很常見。

基本信息


2020年2月13日,在西雅圖舉行的發布會上,西南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還表示,“天涯海角”的規模大致相當於一座城市大小。據此前報道,“天涯海角”由兩個截然不同的小天體組成,巨大的扁平體(“天涯”)和圓圓的小天體(“海角”)通過“頸部”連接在一起。

發現歷史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一個昵稱為“天涯海角”、形似雪人的太陽系邊緣天體一年後,目前仍在距離地球40億英里的地方。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1日飛越“天涯海角”,並陸續傳回數據。其位於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一串由冰凍物質組成的盤狀區域,它環繞太陽運行的距離比第八大行星海王星要遠20多億公里,也比“新視野”號在2015年造訪的矮行星冥王星還要遠出15億公里。
儘管天體上存在凍結的甲烷,但目前仍未發現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