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前編

通鑒前編

理解

金履祥(1232-1303)元代 學者。宋元間蘭溪(今浙江省蘭溪縣桐山後金村,位金華市 金履祥像西北)人。字吉父,號次農,自號桐陽叔子,從小好學,凡天文、地形、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歷之書,無不精研。初受學於王柏,后受學於何基,基為朱熹二傳弟子,造詣益深。時值南宋末年,政治動蕩,雖絕意仕進,但未忘憂國。元兵圍攻襄樊,履祥獻策朝廷,建議以重兵由海道直趨燕薊,且備敘海舶所經地形,歷歷可據以行,然未被採納。

古籍簡介


《通鑒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編修邵晉涵家藏本)

延伸


曾任教於嚴陵(今浙江省桐廬縣)“釣台書院”。他少有經世志;及壯,宗濟、洛之學,窮究義理,本宋儒;德祐初年,朝廷以迪功郎、史館編校等職召任,堅辭不受。尋應嚴州知州聘,主講釣台書院。宋亡入元,不仕,專意著述,晚年築室隱居金華仁山下,講學於麗澤書院,以淑後進,許謙、柳貫皆出其門,為浙東金華學派中堅,學者尊稱為仁山先生。元大德七年(1303)卒,至正年間謚文安。著有《通鑒前編》、《大學章句疏義》、《尚書表注》、《論語集注考證》、《孟子集注考證》、《通鑒前編》、《舉要》、《仁山文集》等。編有《濂洛風雅》。

四庫提要


宋金履祥撰。履祥有《尚書表注》,已著錄。案柳貫作《履祥行狀》曰:“司馬文正作《資治通鑒》,系年著代。秘書丞劉恕作《外紀》,以記前事。顧其志不本於經,而信百家之說,不足傳信。乃用邵氏《皇極經世書》、胡氏《皇王大紀》之例,損益折衷,一以《尚書》為主。下及《詩》、《禮》、《春秋》,旁采舊史、諸子,表年系事,復加訓釋。斷自唐堯,以下接於《資治通鑒》,勒為一書。既成,以授門人許謙曰:二帝、三王之盛,其媺言懿行,后王所當法。戰國申、韓之術,其苛法亂政,亦后王所當戒。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後,司馬公既已論次。而春秋以前無編年之書,是編固不可少之著也”云云。蓋履祥撰述之意,在於引經據典,以矯劉恕《外紀》之好奇。惟履祥師事王柏,柏勇於改經,履祥亦好持新說。如釋”桑土既蠶”,引后所謂桑間為證;釋“封十有二山濬川”,謂營州當雲其山碣石,其川遼水;以《篤公劉》、《七月》二篇為豳公當時之詩,非周公所追述;又以《七月》為豳詩,《篤公劉》即為豳雅;皆不免於臆斷。以《春秋》書尹氏卒為即與隱公同歸於魯之鄭大夫尹氏,尤為附會。至於引《周書》記異,於周昭王二十二年書釋氏生。則其徵引群籍,去取失當,亦未必遽在恕書上也。然援據頗博,其審定群說,亦多與經訓相發明。在講學諸家中,猶可謂究心史籍,不為游談者矣。履祥自撰《後序》,謂既編《年表》,例須表題,故別為《舉要》三卷。凡所引經傳子史之文,皆作大書。惟《訓釋》及《案語》則以小字夾注,附綴於后。蓋避朱子《綱目》之體,而稍變《通鑒》之式。後來浙江重刻之本,列《舉要》為綱,以經傳子史之文為目,而《訓釋》仍錯出其間,已非其舊。又《通鑒綱目》刊本,或以此書為冠,題曰《通鑒綱目前編》,亦後來所改名。今仍從原本,與《綱目》別著於錄,以存其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