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

才能

“才”意指“備而未用(的知識、經驗等)”,“能”意指“能力”。故“才能”是指一個人已經具備但未表現出來的知識、經驗和體力、智力。給有才能的人提供一個舞台,他就能施展其知識、經驗、體力和智力,從而得到社會和個人的雙贏結果。

基本信息


詞目:才能
英語:ability

基本解釋


名詞

1.才智和能力。才能不及中人。——漢· 賈誼《過秦論》 沒有進行抽象推理的才能。
2.[aptitude]∶指天生的愛好或先天的潛在的能力。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婦女有寫作偵探小說的特殊才能。
3.[equipment]∶稟賦。能言善辯也是一種才能。

副詞

1.[will]——表示將來的時候才會。過些時候我們才能說它是什麼。
2.[belong to]∶是合適的、恰當的或有利的(對人或對物)。唯獨他才能勝任這種工作。
3.能夠勝任工作的才能。

引證解釋


1、指才智和能力。
《管子·八觀》:“權重之人,不論才能而得尊位,則民倍本行而求外勢。”
漢桓寬《鹽鐵論·除狹》:“古之進士也,鄉擇而里選,論其才能,然後官之。”
唐齊己《寄金陵幕中李郎中》詩:“龍門 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陬邑官親》:“不意僻陋小邑,竟有是耶,可見人以才能為貴也。”
巴金《中國人》:“我不擅長辭令,又缺乏隨機應變的才能。”
2、指有才智能力的人。
《北史·魏紀三》:“朕今三載一考,考即黜陟。欲令愚滯無妨於賢者,才能不擁於下位。”
宋王安石《上富相公書》:“某不肖,當朝廷選用才能、修舉法度之時,不以罪廢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
《紅樓夢》第四回:“今上崇尚詩禮,徵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
范文瀾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竇建德招收才能,與士卒同甘苦,遠近人多來歸附。”
3、副詞,方才能夠。
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記·十二月二十九》:“我真不知怎樣才能分析出我自己來。”

基本含義


①才智和能力:才能出色|具足才能|缺乏隨機應變的才能|今上論才能知(智)慧而任之。也指有才智和能力的人:選用才能|招收天下才能。
②副詞。剛能;方才能夠:他來了,我才能走。
③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與生理素質有關,但主要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和發展。才能與知識聯繫密切,但主要指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的能力。
一個個體的能力應該體現在這個個體對事物的發展所起作用的程度,一個人的能力越強,他對事物的發展所能起的影響就會越大。所以能力是順利實現某種活動和左右事物發展的條件。能力是有複雜結構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總和。一般認為,能力可以分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創造能力、液體能力和晶體能力。
•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類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如想象力、記憶力、觀察力、抽象概括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也是思維的基礎,平日我們所說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來說的。我們平日完成各種活動都和這些能力的運用是分不開的。
•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種專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它是順利完成某種專業活動的重要條件。例如:畫家的色彩鑒別能力、形象記憶能力;音樂家區別旋律的能力、音樂表象的能力以及感受音樂節奏的能力,都屬於特殊能力。
• 模仿能力是指人們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活動來學習各種知識,然後以相同的方式做出相同的反應的能力。如:兒童在家庭中模仿父母的言語、表情;從電視劇中模仿演員的行為、服飾;從字帖上和畫卷上模仿前人的藝術作品。模仿不但表現在觀察別人的行為後立即做出相同的反應,而且表現在某些延緩的行為反應中。模仿是動物和人類都具備的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
• 創造能力是指產生新的思想和新產品的能力。動物能模仿,但很少有創造,模仿只能按現成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創造能力則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式與新途徑。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往往能超脫具體的知覺情景、思維定勢、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束縛,在習以為常的事物和現象中發現新的聯繫和關係,提出新思想,產生新的產品。作家在頭腦中構思新的人物形象,創造新的文學作品;藝術工作者在工作室創作新的藝術形式,創造藝術作品;科學家提出新的理論模型。這些都是創造能力的具體表現。
• 液體能力(液體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對關係的認識,類比、演繹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較少地依賴於文化和知識的內容,而決定於個人的天賦。液體能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關係。一般人在20歲以後,液體能力的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後將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此外,心理學家們也發現,液體能力屬於人類的基本能力,其個別差異受教育文化的影響較少。因此,在編製適用於不同文化的所謂文化公平測驗時,多以液體能力作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較的基礎。
• 晶體能力(晶體智力),是指獲得語言,數學等知識的能力,它決定於後天的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的關係。晶體智力在人的一生都有發展,只是到25歲以後發展速度日趨平緩。
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天才是指在這六方面的能力都高於常人,比如:列昂那多。達芬奇,這位文藝復興中的主力戰將,美術三傑之首;不僅在美術創作和藝術理論上有很高的成就,在解剖、文學甚至在數學、物理學上都有一定造詣,他甚至自己設計出飛機的雛型、自己設計新的武器。據研究,達芬奇的部分筆記右邊是普通的拉丁文,而左邊則是鏡象的拉丁文。這說明他很有可能是左右手同時進行筆記,而且達芬奇的筆記上甚至有他自創的文字。這不是正說明他的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創造能力、液體能力和晶體能力都是超人的強大么?
而在這六種能力(智力)之外,對技能的特殊感悟也是天才的一種。
技能是指人們通過練習而獲得的動作方式和動作系統。技能是一種個體經驗,是通過肢體活動或心理活動方式,進行經驗的累加。但是由於每個個體的差異,個體獲得相應技能的速度並不相同。有的人對技能的感悟力強,學習的快。這也是所謂的天才。

辯證關係


才能,分開解讀,即由“才”和“能”兩部分組成。評論家王進玉認為,“才”是天分,“能”是人為。現實生活中,無才而有能者,不在少數;有才而無能者,不乏其人。但真正有才又有能者,卻實在不多。而真正優秀的就在這“實在不多”的數量中產生。

相關名言


• 替才能開路。——拿破崙
• 才能是上帝賞賜的無從之寶千萬別毀了它。——果戈里
• 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才能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司湯達
• 才能是在寂靜中造就,而品格則是在世間洶湧波濤中形成。——歌德
• 每個人都有才能,但才能被引入歧途時,勇氣卻很少跟它共存。——約格
• 在世界的前進中起作用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才能。——羅伯遜
• 做將軍需要的才能與做士兵需要的才能大相徑庭。——利維
• 做應該做、能夠做和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最好。 ——周海中
• 生之本質在於死,因此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蒙田
• 最可貴的一種才能是,在用一個詞就能說清楚的地方從來不用兩個詞。——托馬斯·傑弗遜
• 知道事物就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上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