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舍人
中國古代官名
“太子舍人”為中國古代官名,初設置於秦朝,是執掌東宮宿衛的,後來也兼管秘書、侍從之職。“太子舍人”至宋遼時期歷朝歷代幾乎都有設置,其中絕大多數時期定品較低,為七品,北魏時定為五品中,為歷朝代最高。“太子舍人”字面易視作太子屋下之人,始為宿衛之用。自漢開始,也會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職,目的是讓其陪伴在太子身邊,以其人高尚的修養品行影響太子。由於官品不高,其中不乏一些名臣後來調任“太子洗馬”(三品)等職。例如蜀漢四相中的董允,費禕。
目錄
秦朝始置。漢有此官,秩二百石,選良家子孫任職,輪番宿衛,似郎中。無員額,輪流宿衛,如三署郎中。西漢隸太子太傅、少傅,東漢隸太子少傅。太子闕位則隸少府。三國沿置,魏七品。晉有十六人,七品,職務似散騎、中書等侍郎,掌文章書記,初隸太子太傅、少傅,后隸太子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