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水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河田旅遊景點
神仙水是東莞名勝,因一對祖孫因口渴難耐,老婦為孫兒尋找水源而幸得一位長須老人蹬腳現泉眼,泉眼的泉水涌涌而流,長須老人便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人們就把這泉眼的水稱為神仙水。
目錄
位於河田村內的神仙水,乃東莞名勝之一。因山上有花崗岩石罅,不斷流出清泉,俗稱為“神仙水”。
![神仙水“滴翠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0/m0080991b6a4acb7b9794c1b279f00d0c.jpg)
神仙水“滴翠崖”
於是,有村民在山上建仙泉觀,供奉純陽祖師;築白玉亭,供遊人駐足休憩;修群襟閣,讓清修的人在這裡隱居;在泉口上方,刻下“蓬萊寄跡”四字。此外,前人還留下“雲封帳底”、“滴翠岩”、“消夏延秋”等石刻,都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據史料記載,公元228年東莞屬增城,立東官郡。入晉,廢東官郡,此地仍屬增城縣管轄。
歷史的長河流到了約1328年,後人為紀念仙翁功德,以表人們的敬仰,因此地隸屬河田村,“寶安第一泉”改稱為“河田神仙水”。
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得東莞名儒何鯤、簡仕良、何仁山等募捐,建成“仙泉觀”、“神仙水廟”。廟中供奉著呂洞賓及七姐仙娘神像。由於此水聞名於世,又有神廟,常年遊人不絕,香火鼎盛。
當時只有羊腸小道,交通不便,1936年有幸得當時駐軍國民黨29軍93師修築一條五公里長的公路,直達神仙水廟,交通因而便利。河田村民為了感恩,豎碑紀念。石碑用花崗石做成,碑上刻著:“民國二十六年四月,河田站至仙泉觀公路,蒙陸軍九十三師甘師長勵初、五五八團陳團長金城、全團官兵建築完成,永留紀念。河田鄉全體民眾謹志。”這塊碑於今失存。在破四舊的衝擊下神仙水廟被拆,結果此處被夷為平地。
改革春風吹馥神州大地。智士仁人倡議重建神仙水廟,熱心人土踴躍解囊,得東頭坊大力支持,於1999年重建成“純陽寶殿”、“神仙水廟”,塑成神像。山中石壁上有“滴水岩”、“卧雲”、“去封帳底”、“消夏延秋”、“蓬萊寄跡”等摩岩石刻,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河田神仙水於公元1993年6月23日被東莞市人民政府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由河田村拔款和群眾捐款,在原仙泉觀的舊址上,建了一座雄偉的純陽寶殿。殿頂蓋著黃瓦,屋脊和瓦翼裝有陶瓷飾物,在陽光綠樹的映襯下,分外壯觀。殿前有一寬闊的廣場,廣場用一式的白石鋪砌而成,使整個神仙水山面貌煥然一新。現經常有人來此求神拜佛;或遊覽;或盛水,每逢節日遊人不斷。
現在神仙水山已被規劃為神仙水公園,是厚街鎮整治生態環境工作的一項重點工程。現園區前有科技路,園區內鋪設有行車道和步行登山徑等,交通方便,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休憩的好去處。
![東莞厚街神仙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2/m92b4e4caf0f4471982747f28156d324a.jpg)
東莞厚街神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