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專業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中等職業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背景


1
1
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熱門行業之一,高級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都是一直很緊缺的,近年來,在國際人才市場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成功的舉辦,以及2010上海世博會和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型活動將在中國舉行,中國對旅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所以你大可不必為就業犯愁。預計到2010年,高級酒店管理人才將成為職場上炙手可熱的高薪階層。國內酒店從業人員,以高薪階層為多。酒店管理人員在中國十大百萬年薪職業中排名第六。酒店、旅遊業將成為上海服務產業的支柱。目前,全世界已有17個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上海投資或管理高星級酒店,酒店行業在不斷擴充,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每年都需要數以千計的國際化酒店管理人才。三年內北京酒店也將達800家,高級酒店管理人才搶手。

專業前景


1.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復甦與快速發展,酒店行業在全球與中國地區的發展速度與就業率將遠遠超出傳統型行業。
2. 全球很多著名大學均開設酒店管理專業,在這些著名的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課程設置之中均提供為期半年至一年不等的帶薪實習和理論課程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活動內容,其畢業生就業率遠遠高於其它專業的學生。
3. 酒店行業其薪金與社會福利收入遠遠高於其它傳統行業,同時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其工作地位會穩步上升。
4.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會大力促進中國酒店行業的蓬勃發展,其行業前景非常樂觀。
5. 中國各地大中小城市均把旅遊業作為其經濟增漲的源動力,其政府與社會投資將不斷增加,將會是中國最具活力的行業。

培養目標


3
3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中等職業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管理基礎理論,酒店、餐飲與旅遊基礎知識,具備酒店基本管理與服務能力。學生畢業後主要去各飯店、酒店、賓館從事酒店基層管理及餐飲、客房服務工作。
本專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主要學習經濟管理基礎知識、酒店基本理論。本專業突出技能培訓,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接受酒店、賓館的餐飲、客房頂崗實習實訓等多方面的技能訓練。

主要課程


4
4
酒店管理概論、現代酒店管理、酒店心理學、旅遊學概論、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菜點與酒水、酒店英語、現代酒店營銷、酒店財務管理、會議服務與管理、康樂服務與管理。
1. 主幹課程:大學英語、旅遊英語、旅遊日語、旅遊心理學、中外禮儀、旅遊法規、飯店會計、餐飲運行與管理、前廳運行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形體、導遊業務、旅行社管理、現代賓館管理、市場營銷、計算機文化與應用。
2. 培養目標:培養全面掌握酒店的經營管理,熟悉旅行社業務,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經營管理中實際問題的一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
3. 各類證書:餐廳服務員中級證、客房服務員中級資格證、普通話導遊證、計算機等級二級證、英語等級三、四級證、普通話二級證。
4. 就業方向:面向星級酒店、移動公司、房地產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等相關企業。

就業方向


1、具有誠信、堅毅的品格和敬業、負責的職業道德與團隊協作精神;
2、具有較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自學能力、進取創新意識;
3、掌握現代服務理念,了解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
4、熟悉酒店前廳、客房、餐飲、康樂等部門的業務知識;
5、熟悉我國酒店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具有酒店的前廳、客房、餐飲、康樂、會展等管理與基本服務能力;
7、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文字表達、人際溝通能力以及一定的職業外語表達能力。
學生畢業后可從事以下工作:各類酒店、飯店、賓館的門迎、前廳接待人員和客房服務人員;各類旅遊公司,旅遊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各類酒店、飯店、賓館樓層管理、大堂管理、諮詢、會展等工作;各類酒店、飯店、賓館的商務部門從事業務洽談、對外聯絡服務工作;各類酒店、飯店、賓館的商務部門從事市場調查、情報、信息服務等工作。

開設院校


澳大利亞藍山酒店管理學院中國校區
上海錦江國際理諾士酒店管理學院
紫光安德魯酒店管理學校
青島酒店管理學院
北京二外中瑞酒店管理學院
張家口教育學院財經學院

管理層次


酒店的管理層次一般都呈金字塔形式,從塔底到搭頂,由寬到窄。管理的幅度則是越往上層,管理難度越大,管理的幅度越小。現在國內比較常見的酒店管理是直線職能制管理,在該管理體制中,任何一級領導、管理人員、服務員都要明確自己的業務範圍、工作職責及本人應該具有的工作技能和知識。酒店一般分為四個層次:
(1)服務員操作層
酒店要為客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必須通過服務員的服務來體現。因此,服務員的素質、個人形象、禮儀、禮貌、語言交際能力、應變能力、服務技能和服務技巧等,是酒店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條件。總之,服務人員要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規定,明確自己的職責範圍、服務程序、服務質量標準和應該具備的服務技能及理論知識,向主管(領班)負責。
(2)督導層
主管(領班)主要負責安排日常工作,監督本班組服務員的服務工作,隨時檢查其服務是否符合本酒店的服務質量標準。作為主管(領班)還要隨時地協助本班服務員進行工作或是代班服務。特別是在服務高峰的時候,或是服務人員缺少的情況下,領班要親自參加服務工作,因此領班必須具有較高的服務技能和服務技巧,是本班服務員的榜樣,是服務現場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否則他就不具備領導本班服務員的權威。主管對部門經理負責,領班對主管負責。
(3)部門經營管理層
部門經理主要負責本部門人員的工作分工、領導、指揮和監督。同時,還要負責制訂本部門的工作計劃,向上一級彙報本部門的工作,確定本部門的經營方針和服務標準,以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作為一名部門經理不僅要有組織管理能力、經營能力、培訓能力,熟悉掌握部門的服務標準、服務程序,同時還要具有實際工作經驗並具有一定的服務技能。部門經理對總經理負責。
(4)總經理決策層
酒店的總經理主要負責制訂企業的經營方針,確定和尋找酒店的客源市場和發展目標,同時對酒店的經營戰略、管理手段和服務質量標準等重大業務問題做出決策。此外,還要選擇、培訓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負責指導公關宣傳和對外的業務聯繫,使酒店不斷提高美譽度和知名度。總經理對董事會負責。
酒店管理十要素
一個宗旨:顧客是上帝、回頭客。
二個態度:用心、微笑。
三讓、三輕:讓座、讓路、讓電梯(樓梯);走路輕、說話輕、動作輕。
四勤:眼勤、口勤、腳勤、手勤。
五凈:工裝凈、個人凈、布草凈、服務用品凈、環境凈。
六到、六一樣:客人到、微笑到、熱情到、歡迎到、敬語到、服務到;外客和內客一個樣,生客與熟客一個樣,閑時與忙時一個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領導在場與不在場一個樣,賓客態度不同服務一個樣。
七聲:歡迎聲、問候聲、敬語聲、致謝聲、道歉聲、回答聲、送客聲。
八服務:站立服務、微笑服務、主動服務、敬語服務、靈活服務、親情服務、推銷服務、跟蹤服務。
九規範:服務要規範、儀錶要規範、站立要規範、蹲姿要規範、手勢要規範、語言要規範、引導要規範、待客要規範、技能要規範。
十主動:主動迎送、主動打招呼問好、主動帶客引路、主動介紹情況、主動為賓客服務、主動推銷、主動照顧老弱病殘、主動提行李、主動按電梯、主動徵求賓客意見。
酒店管理制度
一個合格的酒店管理者的素質可以包括三個方面:基本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管理素質。
⑴管理者要有健康的身魄,良好的職業道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酒店行業是一個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的職業,沒有良好的承受挫折能力和適應性是很難在這個行業里有大的作為的,更加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管理幹部。管理者還要有寬廣的胸懷、開放的心態、堅韌的毅力和意志力、個人的自我控制力。
⑵專業技術素質。作為一個部門的管理者,應該對本部門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如果一個前廳的幹部不熟悉前台的操作,管客房的沒有做過房間,要想把這個部門管好是非常不容易的。
⑶管理素質。必須熟悉管理的五大要素: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激勵,需要具備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業務管理知識,還要了解酒店知識。能熟練運用公司管理中的計劃、組織、領導、激勵、溝通、創新、危機管理、團隊合作等技能。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幹部,我認為必須要從以下幾點進行不間斷的修鍊:
⒈ 管理能力方面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管理者如果管理缺位將造成一個班組,一個部門甚至是一個組織的失敗。而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制度管理和員工管理兩個方面。一個酒店的制度落實的好壞,制度本身的好壞關係不是最大,而管理的好壞將起決定性作用。而管理就是利用有效的制度來制約不規範的行為。要利用好制度,首先必須制定好合適於酒店的管理制度及日常經營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管理人員必須從自身開始率先落實制度,並時刻監督檢查制度的落實情況。其次是員工管理,員工是酒店最重要的部分,把員工管理好了,也就把部門管理好了,作為管理人員,要能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了解酒店,對酒店的前景充滿信心,對酒店領導抱有信任,願意為酒店付出,能與酒店同發展,共進步。平時和員工親密接觸,做到工作上的領導,生活上的朋友,沒有級別的限制。酒店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走動式管理,現場管理,因為現場是最能發現問題也最能解決問題的。
2. 個人形象方面
作為一個酒店管理人員,自身的形象極為重要,首先必須給人留下比較嚴肅而親近的感覺,那麼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形象,頭髮要幹練,不應該留長發,長指甲,保持職業可人的笑容。酒店一再強調不要吸煙,目的除了要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保持身體健康外,更加是為了規範管理者的自身形象,更加好的為員工做表率,為客人服務,試想,一個滿身煙草味的服務者如何為客人服務呢?
3. 溝通能力方面
作為酒店的管理人員,每天必須不斷的和客人,領導,同事以及下級員工交流,那麼對管理人員的溝通能力要求就很高,管理人員的每一句話都要慎重,什麼話在什麼場合說,怎麼說?說的話有沒有影響力?這都是管理人員必須認真考慮和斟酌的問題。溝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語氣的控制,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會收到不同的效果。而語言水平另外一方面是有關外語水平的,作為酒店行業的管理者,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加深,地球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的交往越來越密切,沒有掌握一定的外語交際能力,在服務其他國家和地區客人的時候,變成了“啞巴”,服務效果肯定會大大的打了折扣。而在交流另外一方面就是不要處處耍領導的派頭,“我命令”“你必須”之類生硬,蠻橫的話語在管理者的字典中要慎之又慎的使用,對這點我自己有深刻的體會,凡事多用商量和客氣的口吻講,事情會出人意料的順利。你的職務越高,你的態度越謙虛,你的形象就反而越高大,聽的人和服的人就越多。
4. 自我垂範方面
一個合格的管理人員,他自身的行為,不僅影響個人的威信及形象,甚至影響到酒店的發展和管理。一個行為舉止端莊,正直嚴謹的管理者,必能正面的影響到整個部門甚至整個酒店的人員行為規範。如果自身隨便,目中無人,大大咧咧,那麼他的員工一定也會稀稀拉拉,鬆鬆垮挎,這就是反面的“表率”作用,中國有句老話:“看人學樣,上樑不正下樑歪。”什麼樣的領導帶什麼樣的員工。所以,管理人員的行為必須做到規範,符合公司的標準。前期酒店曾經專門有一期的博客論述公司內部的“IBM”(“大嘴巴”)現象,作為管理者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說可不說的話堅決不說,不利於安定團結的話不說。要求員工提前15分鐘到崗的,結果管理幹部卻每天踩著點上班,甚至遲到,員工如何能夠服氣呢?在這一點上還包括業務能力方面,員工對業務上強的領導會心服口服的。你要求員工3分鐘一個C/I,5分鐘一個C/O,結果您自己這兩項前台基本操作都不靈光,或者說您要求員工20分鐘搶一間客房出來,結果您自己卻需要一個小時,那員工不能打心眼裡佩服你的。
⒌自我反省方面
管理者不能重複的犯同樣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犯了錯誤之後的反省非常的重要,也是一個管理者成長的重要步驟。一個管理者第一次犯錯誤可能是不知道,可以原諒,第二次犯錯誤可能是因為不小心,也可以寬恕,但是如果第三次犯同樣的錯誤就只能說是故意,而不能得到原諒。不怕犯錯誤,怕的是不總結,不反省,明知道是錯誤不去改正,這樣就很可怕。
⒍解決問題方面
發現問題容易,解決問題難。作為管理者首先要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要發現問題就要有標準和規範,這個標準和規範不是個人主觀臆斷出來的,也不是閉門造車,更加不是以前的經驗照套照搬,而是酒店的操作規範和標準流程。這個標準是發現問題的根本參考依據。發現問題要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能夠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把問題解決,這是考驗一個管理者合格與否的關鍵因素,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管理禁忌


一、忌管理隨意性。酒店管理依賴於制度,酒店的各項工作程序、標準、要求乃至各級人員的職責、任務、目標、言談舉止等都被嚴格地規範於制度之中。"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做錯了將受到何種處罰"是酒店所有員工都非常清楚的,管理者只要按照制度去檢查要求,而無需隨主觀意志指手劃腳,更不能置制度於不顧,憑主觀情緒與想象任意要求下屬"如何做"。否則,員工將無所適從,管理程度也會因為管理者自身的原因造成混亂。
二、忌管理決策盲目性。決策前調查分析不夠,信息不準或管理者主觀、片面、缺乏經驗及素質不到位,易造成決策失誤。
三、忌短期管理行為。酒店管理講究可持續性,一切工作的計劃、方案、目標、決策必須著眼於酒店的長遠利益,維護酒店永久的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忌越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每個人只有一個上司",越級管理會造成下屬無所適從,管理秩序混亂。
五、忌"保姆式"管理。酒店實行層次管理,分級負責,每個職別的人員都有自己明確的職責要求,所以,一級管理人員應該鼓勵下級管理人員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切記不能權責獨攬,事必躬親。
六、忌經營管理墨守成規。酒店運行程序有其自身的規律,但其經營、銷售、推廣必須靈活而富有新意。通過經常開展形式各異且富有吸引力的營銷活動,給賓客創造一種新穎、溫馨的消費環境,從而實現酒店最佳的經營效益。
七、忌管理不拘小節。酒店的服務功能幾乎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素有"小社會"之稱。複雜的服務功能要求酒店的管理工作應做到於細微之處一絲不苟。
八、忌不當競爭。酒店經營應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行業法規,遵守國際慣例和通行準則,既不能行業聯合轟抬物價,形成壟斷,侵佔消費者利益,也不能視行業規定不顧,削價競爭,擾亂市場。
九、忌客源單一性。酒店客源的構成份額是酒店知名度高低和市場生命力強弱的主要標誌之一。旅遊酒店必須在市場推廣方面儘力推廣客源覆蓋面,在服務項目設定和特色的策劃方面考慮更多的針對性,從而以良好的服務、獨到的特色,最好的信譽吸引全方位,多層次的消費者。只有這樣,才能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中以不變應萬變,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最佳的經濟效益。
十、忌輕信是非。酒店是用工密集型行業,崗位複雜,員工密集,管理人員多。因此,必須樹立良好的內部風氣。各級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為人表率,團結部屬,公正待人。
十一、忌"人情"和私慾。人情、私慾是酒店管理之大忌,酒店嚴格管理的標誌是融制度於酒店運作的各個環節之中,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凌駕於制度之上。
十二、忌缺乏團隊精神。旅遊酒店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有機體,年輕而朝氣蓬勃的員工隊伍為企業的競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生存空間。因此,酒店管理者應該充分根據這種隊伍的年齡優勢因勢利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樹立良好的團隊精神,激發全體員工敬業、樂業精神,愛店如家,奮發向上,使全體員工圍繞酒店經營決策、管理與效益目標這個主旋律而履行職責。

十大經典理論


彼得原理

每個組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職位、等級或階層的排列所組成,每個人都隸屬於其中的某個等級。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陞的相關現象研究后,得出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僱員總是趨向於晉陞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后,卻無法勝任;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陞的企業員工晉陞機制,不能因某人在某個崗位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將一名職工晉陞到一個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組織里,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如果一個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即使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木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這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水桶定律與酒與污水定律不同,後者討論的是組織中的破壞力量,最短的木板卻是組織中有用的一個部分,只不過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們當成爛蘋果扔掉。強弱只是相對而言的,無法消除,問題在於你容忍這種弱點到什麼程度,如果嚴重到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你就不得不有所動作。

馬太效應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應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零和遊戲原理

零和遊戲是指一項遊戲中,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零和遊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 20世紀,人類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經濟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不要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合作者自己。

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多少有點類似於我們三個和尚的故事。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要複雜和微妙得多。在這種合作中,假定每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10個人的合作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因為人不是靜止物,而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我們傳統的管理理論中,對合作研究得並不多,最直觀的反映就是,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為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而非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

手錶定理

手錶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是幾點鐘,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兩隻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手錶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手錶定理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你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再簡單不過了,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忽視遺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然後為之奮鬥。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才可能激發我們的鬥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揚;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共同工作;讓權力欲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段蘑菇的經歷,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當一切剛剛開始的時候,當幾天蘑菇,能夠消除我們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看問題也更加實際。一個組織,一般對新進的人員都是一視同仁,從起薪到工作都不會有大的差別。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人才,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就象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的這一段,從中儘可能汲取經驗,成熟起來,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奧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主張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他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就是常說的奧卡姆剃刀。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並未損害這把刀的鋒利,相反,經過數百年的歲月,奧卡姆剃刀已被歷史磨得越來越快,並早已超載原來狹窄的領域,而具有廣泛、豐富、深刻的意義。奧卡姆剃刀定律在企業管理中可進一步演化為簡單與複雜定律: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這個定律要求,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