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風雨同舟的結果 展開
風雨同舟
張國立執導電視劇
《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是由張國立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蔣勤勤、張鐵林等主演的電視劇。2011年6月20日於北京、天津、重慶三家衛視同時播出。
該劇以1945年重慶談判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國共兩黨之間鬥智斗勇的故事,並著力描寫了各大民主黨派積極支持共產黨創建新中國的歷史進程。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開幕,毛澤東所做的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引起了全國進步民主人士的熱烈反響。與此同時國民黨也召開了六中全會,蔣介石獨裁野心的欲蓋彌彰和國民黨內部的腐敗糜費,讓很多人產生不滿,特別是以民盟為首的一些中間派,他們更擁護《論聯合政府》提出的觀點。無奈之下,蔣介石決定召開國民大會,頒布憲法,想通過國民大會的形式,使國民黨獲得執政權,藉此拉攏其他一些社會黨派,並妄圖騙得社會輿論的支持。
此時的歐洲戰場,德國即將戰敗,日本戰敗也只是時間問題、國際、國內的形勢,國共兩黨均有所洞察,美國政府和蔣介石害怕看到一個赤色的中國在亞洲出現,決定派宋子文赴莫斯科與蘇聯談判。
為了促成國共聯合,民盟決定組成延安觀察團,蔣介石無奈之下同意了他們的延安之行。民盟的觀察團到了延安以後得到了毛澤東的親自迎接,並和共產黨達成了共識,但蔣介石對延安一行人帶回的中共協議很不滿,堅持召開國民大會,還對去延安的六個人進行監控。
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兩地投下原子彈,8月9日,蘇聯紅軍向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在這同時,蘇聯在談判中並沒有一點的讓步,這使宋子文不願意在協約上簽字,但美國方面卻希望蔣介石可以妥協。
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全國上下,舉國歡慶。蔣介石不同意讓中共受降,但中共的部隊還是進入了東北,並展開基層工作,鞏固根據地,還得到了蘇聯的支持。中間黨派為可能發生的內戰而擔心,想要設法促成國共雙方的合作、和解,但蔣介石還是在暗中對下屬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美國政府雖然願意幫助蔣介石鞏固政權,但是如果蔣介石堅持內戰,美國將不再支持他。迫於美國的壓力,蔣介石想出一個權宜之計,就是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既給自己部署軍隊爭取時間,也向外界顯示出自己並不想內戰的誠意。
毛澤東早已猜出蔣介石的陰謀,他不顧國際、國內及共產黨內部對他人身安全的擔心,為了達成國內和平,還是接受了蔣介石的邀請,與周恩來、王若飛等人應邀來到重慶。
談判開始了,蔣介石對談判沒有誠意,所以和談進展很慢。毛澤東決定先做出姿態,讓各界看出他們對於談判的誠意,在這同時,毛澤東也跟各界人士接觸,以宣傳中共的精神。
談判中,國共兩黨有很多不統一的意見,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國民黨表面上在進行談判,暗地裡,積極地調兵遣將,向我解放區進攻,爆發上黨戰役。共產黨為保衛勝利果實、保衛解放區,與國民黨的部隊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蔣介石認為時間拖得越久就對自己越有利,毛澤東則認為只要各條戰線都開展得很好,他反倒可以利用拖延的時間廣交朋友,宣傳民主,轉化不利。
重慶談判一時沒有重大進展。毛澤東為達到和平的目的,決定讓步,但蔣介石對這一讓步仍然不滿意,堅持要在全國實行軍令統一和政令統一。美國人終於忍不住了,他們給雙方施加壓力,但毛澤東和蔣介石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美國方面也無計可施。
各方面的社會輿論均指責國民黨打內戰、假和平的陰謀。戰場上的失利和美國人的施壓讓蔣介石不得不考慮對中共的條件讓步。蔣介石打算等軍隊布置完畢,再和共黨進行最後的談判,如果,中共還是現在的態度,就以土匪清剿之。
此時的輿論已經完全偏向共產黨一方,談判一時又陷入了僵局,民盟的人也怕情況對共產黨不利,希望毛澤東先回延安。雖然蔣介石安排軍統做好一切可能的準備,但鑒於國際國內的形勢又不敢對毛澤東下手。
在民主黨派和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蔣介石最後不得不退讓,9月27日,國共兩黨恢復談判。同時,在戰場上,共產黨軍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蔣介石權衡利弊,不得不與中共簽訂停戰協議。至此,重慶談判達成了初步協議,在張治中的護送下,毛澤東也安全的返回延安。
回憶毛澤東在重慶的歲月,一些黨外朋友,為毛澤東同志的雄才偉略、大智大勇所感嘆,也越發感到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
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也選擇了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民主黨派。
風雨同舟劇照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唐國強 | 毛澤東 | 簡介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國家主席 |
張國立 | 蔣介石 | 簡介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 |
蔣勤勤 | 宋美齡 | 簡介 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蔣介石的第四任妻子 |
袁莉 | 宋慶齡 | 簡介 孫中山夫人,共產主義戰士 |
劉勁 | 周恩來 | 簡介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國家總理 |
張鐵林 | 黃炎培 | 簡介 愛國主義者、民主主義教育家 |
吳曉東 | 張治中 | 簡介 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 |
趙凱 | 蔣經國 | 簡介 蔣介石之長子,蔣介石得力助手 |
王伍福 | 朱德 | 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
許戈 | 王若飛 | 簡介 中共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四八”烈士 |
劉沙 | 劉少奇 | 簡介 共產黨和新中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 |
王健 | 任弼時 | 簡介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領導人之一 |
楊俊勇 | 陳雲 | 簡介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的領導人 |
史鑫 | 鄧小平 | 簡介 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人物 |
張東強 | 葉劍英 |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
宗利群 | 彭德懷 | 簡介 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領導人之一 |
車曉彤 | 劉伯承 |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 |
張劍鋒 | 顏太龍 | 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將士 |
趙玉林 | 張聞天 | 簡介 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 |
張國文 | 李克龍 | |
林鳳文 | 林伯渠 | |
潘廣居 | 吳玉章 | |
張曉明 | 雷震 | |
湯振民 | 曾克林 | |
於毅 | 王龍 | |
張慧 | 姜英 | |
曲揚 | 龍飛虎 | |
霍藝峰 | 老喬 | |
張羽 | 喬冠華 | |
徐英智 | 李少石 | |
鄭錫龍 | 王炳楠 | |
陳鐵軍 | 郭沫若 | |
秦麗 | 沈榕 | |
馬境 | 沈櫻 | |
程希 | 徐冰 | |
江毅珈 | 龔彭 | |
許還山 | 張瀾 | |
達式常 | 柳亞子 | |
王志 | 沈鈞儒 | |
汪明 | 吳鐵城 | |
李長江 | 鄒魯 | |
曹宇宙 | 葉楚倫 | |
楊樹興 | 李燭塵 | |
寧生 | 章乃器 | |
劉義 | 劉鴻生 | |
楊源 | 潘昌猷 | |
郭連程 | 吳蘊初 | |
李春輝 | 胡西元 | |
趙熙元 | 吳羹梅 | |
姚建雄 | 范旭東 | |
紅花 | 柳亞子夫人 | |
邵曉江 | 左舜生 | |
孫建江 | 傅斯年 | |
趙建忠 | 章伯鈞 | |
吳有熙 | 褚輔成 | |
沙恩全 | 冷御秋 | |
楊維奇 | 鮮英 | |
劉洪林 | 陳銘樞 | |
鄔東水 | 譚平山 | |
韓庭琦 | 曲武 | |
王英明 | 許德衍 | |
黃天慶 | 張中府 | |
張進紅 | 張厲生 | |
黃俊祥 | 陶希聖 | |
李世德 | 戴季陶 | |
梁偉 | 錢之光 | |
門光偉 | 陳訓悆 | |
項東 | 吳國楨 | |
吳曉東 | 張治中 | |
何涌生 | 戴笠 | |
王建國 | 何應欽 | |
劉威 | 陳城 | |
李寶安 | 陳布雷 | |
梁國榮 | 王世傑 | |
王正平 | 張群 | |
畢海峰 | 陳立夫 | |
趙洪紀 | 邵力子 | |
張玉善 | 于右任 | |
鍾明和 | 馮玉祥 | |
隋抒洋 | 蔣孝鎮 | |
李小丁 | 吳鼎昌 | |
龔和平 | 李璜 | |
徐玉庭 | 王崑崙 | |
李耕 | 宋子文 | |
段游 | 孫科 | |
陳立才 | 王雲五 | |
石釗寧 | 張一純 | |
鐘山 | 陳希增 | |
劉欣 | 王芸生 | |
高亞平 | 湯恩伯 |
( )
出品人 | 韓三平、王合清、劉光全、趙樹清 |
製作人 | 馬保華、趙汝城 |
監製 | 劉萬利、丁道誼、張強、韓曉黎、朱敏 |
導演 | 高進軍 |
副導演(助理) | 李春明、李玉萍 |
編劇 | 鄒靜之、阿寧 |
攝影 | 高威、吳龍 |
藝術指導 | 唐國強 |
造型設計 | 任宜工 |
服裝設計 | 董清平 |
發行 | 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角色介紹
毛澤東
演員 唐國強
1945年4月,毛澤東所做的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引起了全國進步民主人士的熱烈反響。中共七大的勝利召開也引起了蔣介石等國民黨的不滿。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欲展開內戰。毛澤東識破了國民黨重慶談判下的陰謀,並成功化解,重慶談判以達成初步協議告終。
蔣介石
中華民國國民黨軍事委員長、總統。蔣介石獨裁野心,國民黨內部更是奢靡腐敗,在得知中共七大的成功召開后,將中共中央作為國民黨的心腹大患,並開始想法應對。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不同意讓中國受降,以談判為由,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暗中卻調兵遣將,策劃著陰謀,最終計劃落敗,與中共簽訂停戰協議。
周恩來
演員劉勁
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隨同毛澤東同志一起參加重慶談判,並為其安全問題作出安排。面對國民黨的陰謀,周恩來與毛澤東研製方案應對,最終達成談判初步成功。
宋慶齡
演員蔣勤勤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宋慶齡一直主張中國和談,在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親自登門拜訪,並邀請其去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
歌名 | 歌手 | 作曲 | 備註 |
《風雲際會》 | 無 | 舒楠 | 片頭曲 |
《沁園春·雪》 | 韓紅 | 舒楠 | 片尾曲 |
風雨同舟
1.張國立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打造電視劇版的《建國大業》,甚至還打算將電視劇也取名《建國大業》,但最後決定改成《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因為這部電視劇聚焦在重慶談判這一點上。由於他以前沒有導過這類影視劇,這次在熟悉歷史上下了很大工夫,讀了很多歷史書,有時一邊拍攝一邊讀史。
2.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歷史,戲中很多場景都是照著歷史照片恢復的。有一次劇組在河北懷來搭了一座“延安”,包括毛澤東的窯洞、八路軍辦事處、大禮堂等,不料晚上下雨,把他們搭的窯洞沖沒了,第二天只得重新再來。
3.劇中張國立為了維持身形消瘦,和角色貼近,在拍戲期間他每天只吃一個雞蛋。
4.雖然蔣勤勤英文水平較差,但她堅持不對口型苦學英文。劇組也建議蔣勤勤只講中文對白,英文部分則採取後期配音來彌補,但蔣勤勤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並專門請來英語老師教她念台詞,堅持每個句子都由自己來完成。
5.在《中國1945重慶風雲》中,因為宋慶齡的輪廓更飽滿,而袁莉的臉型在上鏡后還是顯得過於嬌小,為演好“國母”宋慶齡她只能努力增肥。
播出時間 | 播出平台 |
2011年6月20日 | 北京衛視、天津衛視、重慶衛視 |
《中國1945重慶風雲》獻禮建黨90華誕,選擇了重新解讀《建國大業》中的歷史細節,讓觀眾更全面、更細緻、更客觀的了解那一段歷史,也讓歷史的真相在熒屏中浮出水面,最後借用戲劇和鏡頭語言的方式把歷史放大,讓本劇成為歷史題材少有的經典影片。(新浪娛樂評)
電視劇《中國1945重慶風雲》齊聚多位熒屏耳熟能詳的面孔,這提升了本劇的觀影價值。劇中唐國強、張國立兩人在熒屏初次親密接觸,也增添了本劇的精彩程度。此外,編劇在豐富了原本題材的同時,也增添了故事的戲劇性。這讓原本看似枯燥的歷史題材,有了新的元素和詮釋,這也充分的滿足了大部分觀眾的獵奇心理,尤其是在日本投降,重慶談判開始之後,本劇更精彩的內容便漸漸浮現,讓廣大觀眾對歷史有了耳目一新的了解。(騰訊娛樂評)
《中國1945重慶風雲》的特殊性、客觀性、可看性使其能在眾多紅劇中脫穎而出,《中國1945重慶風雲》無疑也是翻拍歷史題材的點睛之作。(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