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學概論
文物學概論
吳詩池,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考古學、藝術學碩士導師。曾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為本科生講授《夏商周考古》、《中國青銅器》、《文物學概論》、《中國原始藝術》,為碩士研究生講授《考古學理論與方法》、《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等課程及多次帶本科生田野考古實習。20世紀80年代以來曾出版合作專著《鄒縣野店》、《閩台考古》、《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大汶口續集》、《膠東考古》、《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青銅器》等;出版個人專著《中國原始藝術》、《廈門考古與文物》;發表考古發掘報告、簡報及文物研究、藝術考古、農業考古、考古學、教學研究論文60餘篇,論著合計200餘萬字。
文物學科學地研究文物,對於認識文物價值、發揮文物作用和對文物的管理保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對文物分類和文物鑒定則是開展文物科學研究的前提,也是文物學研究的內容。由於文物的時代不同,質地有別,種類繁多,功能各一。本書對文物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分類法加以分類,可供相關人士參閱和作為院校的教材之用。
文物學,是產生於對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學科的建立又促進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發展。文物資料的整理和彙集是開展文物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整理彙集的過程,也是科學研究的過程。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對個別事的認識開始的,對文物的科學研究也不例外,對某一類文物的研究,也是要從分析個別器物或某一單位的個案研究入手,爾後,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這類文物的系統研究。因之,文物資料的分類整理彙集頗重要。國內外歷史上流傳下來許多各種類別文物的著錄,大都是當時研究的成果,同時又對文物研究起了推動作用。後來,文物研究機構和各類博物館、博物院及文物考古研究單位又陸續編輯出版大量文物圖錄和資料彙編,是文物整理彙集更具權威的成果,這對今後文物的科學研究必將起著更重要的促進作用。
《廈門大學新世紀教材大系》出版說明
前言
甲編
第一章 文物學的性質
第一節 什麼是文物學
第二節 文物學研究的主要領域
一 研究文物的價值
二 研究文物的作用
三 研究文物的分類
四 研究器物與遺跡
五 研究文物鑒定
六 研究文物保護
七 研究文物管理
八 研究隊伍建設
九 研究文物收藏
十 研究文物旅遊
第二章 文物學的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文物學研究的理論
一 辯證唯物論
二 歷史唯物論
三 文化進化論
四 定位論
五 系統論
六 耗散結構理論
第二節 文物學研究的方法
一 般社會科學方法
二 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
第三章 文物學的發展簡史
第一節 文物學的萌芽
第二節 文物學的產生
第三節 文物學的發展
第四章 文物的性質
第一節 文物的定義
第二節 文物的內涵
第三節 文物的時限
第五章 文物的定名與分類
第一節 文物的定名原則與方法
一 文物定名的原則
二 文物定名的方法
第二節 文物分類的原則
一 文物具有複雜性和可劃分性
二 文物分類的原則
第三節 文物分類的方法
一 時代分類法
二 區域分類法
三 存在形態分類法
四 質地分類法
五 功能分類法
六 屬性分類法
七 來源分類法
八 價值分類法
九 綜合分類法
十 綜合概括分類法
第四節 文物分類法的選擇原則
一 有利於文物保管
二 有利於文物的宣傳
三 有利於文物的研究
第五節 文物分類法存在的局限性與再探索
一 文物分類法存在的局限性
二 文物分類法的再探索
第六章 文物的價值
第一節 文物價值的客觀性
第二節 文物應具備四性
一 歷史性
二 藝術性
三 科學性
四 紀念性
第七章 文物的作用
第一節 文物的史料作用
一 文物的證史作用
二 文物的正史作用
三 文物的補史作用
四 文物的史料作用
第二節 文物的教育作用
一 文物教育的特點
二 文物教育的場所
三 文物教育的形式
四 文物的教育功能
第三節 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
第四節 文物的借鑒作用
第八章 文物管理與保護
第一節 文物管理的內容
第二節 文物保護管理措施
第三節 文物管理機構的設置
第四節 文物的管理
一 文物管理原則與方式
二 文物的法制管理
三 館藏文物的管理
四 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
五 文物調查與管理
六 考古發掘的管理
七 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
八 文物出境的管理
九 文物市場的管理
第五節 文物保護技術
一 傳統文物保護技術
二 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文物
三 文物保護中的專門技術
第六節 文物保護維修原則與技術
一 文物保護和維修的原則
二 文物保護和維修技術
第七節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管理
一 制定保護規劃
二 加強保護管理
第八節 文物工作人員的管理
第九節 文物保護的科研與文物保護科技的應用
第十節 文物保護方針與文物保護策略
第九章 文物保護與文物教育趨向國際化
第一節 文物保護與文物教育趨向國際化的標誌
第二節 文物保護技術和資金多元化
第三節 各國文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第四節 保護文物的國際文物公約和法規
第十章 文物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第一節 文物學與歷史學的關係
一 文物學與歷史學研究的共性和特性
二 文物是歷史學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
第二節 文物學與考古學的關係
一 文物學與考古學研究的共性與特色
二 考古學要為文物學提供科學的文物資料
第三節 文物學與博物館學的關係
一 文物學與博物館學研究的異同
二 文物學與博物館學研究的交叉
第四節 文物學與人類學的關係
一 文物學與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大同小異
二 文物學與人類學的研究目標一致
第五節 文物學與民族學的關係
一 文物學研究需運用相關的民族學材料及其研究成果
二 民族學研究必須運用文物學提供的相關的文物及其研究成果
第六節 文物學與美學的關係
一 文物學和美學同以文物為研究對象
二 文物學與美學研究的內容側重點不同
第七節 文物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係
一 文物學與地理學
二 文物學與方誌學
三 文物學與宗教學
四 文物學與建築學
五 文物學與數學
六 文物學與其他學科
乙編
第十一章 文物鑒定
第一節 文物鑒定的必要性
一 真偽辨識
二 文物斷代
三 文物價值的評估
四 文物保管研究的要求
五 文物出境需經鑒定
六 文物市場管理的要求
第二節 文物鑒定的內容與方法
一 文物鑒定的主要內容
二 文物鑒定的主要方法
第三節 文物鑒定的意義與要求
一 文物鑒定的意義
二 文物鑒定的要求
第十二章 文物鑒定的主要對象
第一節 不可移動文物的鑒定
一 古遺址鑒定
二 古墓葬鑒定
三 古礦冶遺址鑒定
四 古窯址鑒定
五 古建築鑒定
第二節 可移動文物的鑒定與辨偽
一 石器的鑒定與辨偽
二 陶器的鑒定與辨偽
三 銅器的鑒定與辨偽
四 銅鏡的鑒定與辨偽
五 貨幣的鑒定與辨偽
六 瓷器的鑒定與辨偽
七 漆器的鑒定與辨偽
八 金器的鑒定與辨偽
九 銀器的鑒定與辨偽
十 珠寶玉器的鑒定與辨偽
十一 文房四寶的鑒定與辨偽
十二 書畫的鑒定與辨偽
十三 篆刻的鑒定與辨偽
十四 古文獻的鑒定與辨偽
十五 古代傢具的鑒定與辨偽
十六 近現代文物鑒定與辨偽
丙編
二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三 文物藏品定級標準
四 中國文物出口鑒定參考標準
主要參考書刊報紙目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