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四農場的結果 展開
- 遼寧省東港市五四農場
- 上海市奉賢區五四農場
五四農場
上海市奉賢區五四農場
五四農場,是上海市建立起的國營農場,位於奉賢區東南的杭州灣畔,東與蘆潮港農場接壤。
五四農場[上海市奉賢區五四農場]
五四農場農業產品主要有水稻、大豆、棉花(1987年後改種水稻)、麥子、油菜和青玉米。果樹465畝,有水蜜桃、無核柑桔和上海蜜梨等。1個奶牛場、2個養豬場、1個養雞場,2600畝水面的魚塘。1990年,糧食總產6493089.5公斤,畝產664公斤,油菜籽總產292723.5公斤,青玉米飼料9626970公斤,西瓜5114噸,水果226噸。年末,奶牛圈存902頭,其中,成乳牛566頭,產鮮奶3834483公斤。生豬圈存12500頭,上市量7642頭,上市魚647585公斤,上市106038.2公斤,上市雞蛋107097公斤。蔬菜基地全年上市蔬菜115629.5公斤。牛奶主要供應市區,豬禽魚蛋除自給外,還供應市區,部分豬、雞、蛋供應香港。
工業1970年開始創辦助劑廠、製藥廠、礦物質飼料廠、試劑廠和農機修造廠。1972年又興辦化工廠、塑料廠、制盒廠、印刷廠等。1977~1981年,根據市場需要,自找門路,又新建了制釘廠、日化廠、化工二廠、商標廠、毛巾廠、五金廠、電子設備廠。1986年,局工業布局調整,練江電器廠歸屬五四農場,從安徽歙縣搬遷至五四農場。1990年底,工業有11個行業,25個場辦廠(其中6個聯營廠)、5個隊辦廠。生產各類產品200多個,主要產品50多個。如三氯化鋁、6684三保險門鎖、瓦楞釘、三角支架、長毛絨玩具、維生素微量礦物質飼料添加劑、控制按鈕等,遠銷東南亞、非洲、德國、美國等地。1990年,工業總產值12817.7萬元,比上年增長11.26%,利潤1392萬元。比上年增長3.4%,職工4786人,勞動生產率23317元。農場大中型拖拉機71台,聯合收割5台。耕地、播種、排灌、植保、脫粒、運輸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
五四農場是上海市建立起的國營農場。位於奉賢縣東南的杭州灣畔。東與蘆潮港農場接壤,南臨杭州灣,西與奉城鄉、燎原農場相連,北與平安鄉相依。創建於1954年,曾名奉賢農場、國營奉賢機械農場、海濱農場。1963年10月,上海市農墾局正式決定,以創建年份命名“五四農場”。
五四農場經過五次圍墾擴場,多次划並。1974年1月,劃出8個大隊,7092畝土地,3571人建立上海市五七農場(今名蘆潮港農場)后,由原跨南匯、奉賢兩縣沿海境地變為純屬奉賢縣境內。東西長8.4里,南北寬3.2公里,總面積為28.15平方公里,可耕地17792.4畝。農場距縣城(南橋鎮)36.1公里,跨市區66公里。
1990年五四農場總人口10894人,職工6998人,其中,上海知識青年2034人,佔29.1%。設農業和工業兩個公司,分別管轄52個家庭農場、6個畜牧水產單位、2個果園隊和25個場辦工廠。198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銷售利潤、上繳財稅、糧食總產、出口創匯、農業扭虧為盈、職工收入等10項超歷史。199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3698.7萬元;銷售收入16322.16萬元;出口總額3630.5萬元。
學校
場內有完全中學1所、小學1所、幼兒園3所、職工學校1所,從小學到初中全面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1990年,中學在校生559人,教師71人,小學在校生784人,教師74人,幼兒園在園幼兒537人,教師34人,教師中大專學歷以上佔51%。職工醫院1所,病床40張,醫生54人,醫院擅長治療蛇咬傷。座位1104隻的電影院1座,圖書館1個,藏書1.1萬冊,報刊雜誌100餘種。職工住房建築面積共181000平方米,實用面積95102平方米,人均11.3平方米。各類科技人員735人,其中,高級職稱23人、中級148人、初級564人。1988年建成閉路電視,全場2068戶居民中89%用上液化氣和沼氣。
上海農墾博物館
上海農墾博物館
1954年10月1日,上海農墾在奉賢海灘築堤造田,建立上海市第一家國營農場“五四農場”,拉開了上海在沿江沿海灘塗圍墾造田的序幕。之後,上海郊縣共動員了37萬人進行了60多次的“圍墾戰役”。這37萬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是知識青年,他們付出了青春、智慧和汗水,共為上海城市版圖增加了82萬畝土地。上世紀6、70年代又有大批知青陸續下放到上海18個農場,成了農業戰線上的生力軍。
歲月雖已流逝,圍墾造田培育的一代農墾人卻成了上海農業的頂樑柱,所煉就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上海農場局在五四農場建立農墾博物館,再現了半個世紀的崢嶸歲月,演繹了幾十萬知青的如歌激情。該館於2004年10月29日正式開館。
該館佔地面積達4300平方米,設計平面像一把鐮刀,象徵著收穫。館內分為“圍墾造田”、“青春年華”和“改革開放”三大版塊,前兩個版塊沿著上海農墾事業50年的發展脈絡,通過實物、照片和文字材料,原樣展示了知青們的工作和生活;后一個版塊則展現上海農墾人為建設國家級農業現代化龍頭企業集團——上海農工商集團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