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魏淑賢的結果 展開

魏淑賢

2010年黑龍江文科狀元

魏淑賢,2010年高考黑龍江牡丹江一中文科狀元。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憑藉著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考入了自己的理想大學,她就是黑龍江姑娘魏淑賢。

人物經歷


魏淑賢:2010年高考黑龍江牡丹江一中文科狀元。高考成績:總分667分。
魏淑賢
魏淑賢
在得知牡丹江一中的魏淑賢以667分成績成為本省文科狀元后,記者第一時間電話採訪了魏淑賢本人,在採訪中魏淑賢一直都很平靜。她告訴記者,當校長告知她以667分的成績成為本省的文科狀元時,並沒有特別驚喜。“和我預期的成績差不多,所以沒有多少興奮可言。反倒是父母興奮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在與魏淑賢近一個小時的採訪中,她一直保持著慢悠悠的語速,她說可能和她的性格有關係,她平時就是個慢性子。用同學的話說“她從來不曾為什麼事情著急上火”,即使是高考,也從沒覺得壓力大或是緊張。即便是考完后在同學們都擔心分數的時候,小魏也僅僅是好奇自己到底能考多少分。“可能由於沒有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壓力,所以我的心態很好。”小魏說。
成長經歷
父母文化不高女兒4歲能背數百詩詞
“我父母文化都不高,在小學二三年級之後,他們就不怎麼管我的學習了。”魏淑賢說,她的家庭不太富裕,父母靠做小生意維持生計,“平時他們工作都很忙,看到他們日益艱辛的勞作,我也從小就懂得了要好好學習,孝敬父母的道理。”
“從小我就很喜歡看帶文字的東西,四五歲的時候,我就已經能背數百首的唐詩、宋詞了。上小學后我也比同齡的同學懂得多,初中更是博覽群書,除了小說、散文等書籍外,她還喜歡看古文鑒賞。”魏淑賢說,她從小記憶力就非常好,書上的很多內容她看一遍就能記住了。
10點前必睡覺4個“積累本”是秘籍
“學習上,我從來不熬夜。每天晚上,我9點至10點就睡覺了,第二天早5點15起床,6點鐘出家門。”魏淑賢說,她家住在橋北,每天要往返一中通勤,所以她早上出門很早,而路上的時間她則利用的很好。
“我有4個積累本,這是我的成功秘籍。”魏淑賢說,從高二開始,她就開始記“積累本”。“就是個小本,本上從前往後記英語單詞,從后往前記語文成語,不管是路上還是課下,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拿出積累本翻看。”
緊抓課堂每一分上課盯住老師的眼睛
魏淑賢說,她很抓緊在學校學習的每一分鐘,尤其是課堂。上課時,她有個習慣,就是緊緊盯住老師的眼睛,因為這樣,能夠保證高效率的聽課。“你若一直注視著老師的眼睛,老師一定會發現你並用他的眼神鎖定你。而當老師的眼睛經常性地看著你的時候,誰還好意思上課開小差、打瞌睡呢?”
“聽課”有秘訣,“做題”有什麼竅門嗎?“做練習冊時,我遇到不會的題,不會直接去看答案,而會先自己琢磨,然後再將自己的思路往答案上靠。高三後期,我還挑題做,一眼望去,看到自己曾做過的‘老題’,就越過去不做,以節省時間。”魏淑賢說。
不做學習機器考前還看動畫片
“我的心態特別好,我從來不定計劃,屬於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採訪中,魏淑賢笑著告訴記者,她平時喜歡收集石頭、粘貼布畫,但最大的愛好還是看電視。“就在高考前幾天,我還在家裡看電視呢!我看動畫片,一看就是一個小時,看完后再學習,感覺也輕鬆了不少。”
魏淑賢覺得,自己高考之所以能取得驕人的成績,最關鍵的還是“贏在了心態”。魏淑賢一直很自信,偶爾遇到挫折,哭一哭也就沒事了,然後又投入到既定的學習里,不動搖不改變。也正因為此,她笑到最後。

個人生活

學習——獨立思考問題
說到學習經驗,小魏說:“其實我沒有什麼竅門,可能和其他同學最大的區別就是自己很少問老師問題。”如果碰到不明白的題,她比較喜歡自己按照練習冊的解題思路去思考問題,盡量讓自己的思路跟著正確的答案走,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少走彎路。
提起愛好特長時,小魏說自己沒有什麼特殊的愛好和特長,原本喜歡沙畫和布貼畫,可是自從上了高三以後就很少時間玩了。據魏爸爸介紹,女兒做得一手好菜,而且善於創新,花樣繁多。
未來——順其自然就好
對於未來,小魏說由於平時散漫慣了,所以她是個不喜歡做計劃的人。“對於以後的事情還是順其自然吧!”而這個假期她也沒有特別的計劃。聽到記者介紹去年的狀元的假期生活安排時,小魏用羨慕的口吻說:“他們的假期好豐富哦!”不過小女孩隨即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其實我最大的目標是減肥。”而據小魏介紹,她的身高1.67米,體重110多斤的體型已經很標準了。
家長——不給過多壓力
隨後,記者撥打了魏淑賢父親的電話,魏爸爸在電話中難掩激動的情緒。“我們一家十幾年前從寧安農村搬到牡丹江,在路邊擺攤為生。每天只有幾十元的收入,家裡沒有積蓄,連孩子參加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路費都是學校給報銷的。”魏爸爸說。
魏爸爸告訴記者,他們夫妻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給孩子提供學習上的幫助。孩子能考得高分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幫助,“從小學習就自覺、自主勤奮、沉穩”是魏爸爸對女兒的評價。在採訪中魏爸爸反覆強調:“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只是不給她過多的壓力,讓她保持好的心態,不管好壞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