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斯大林突擊

戰爭戰役

對1944年蘇軍戰略總攻的一種概括,具體指蘇軍在著名軍事理論家弗拉基米爾·基里阿科維奇·特里安達菲洛夫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指導下,依靠靈活轉用機動兵力,在蘇德戰線的十個方向先後實施的一系列不間斷的戰略性進攻戰役,解放了幾乎全部淪陷國土,把戰場推到了國境之外,蘇德戰線由4450公里縮短到2250公里;德軍共損失16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6700輛、火炮和迫擊炮2.8萬門、飛機1.2萬架: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先後退出戰爭。從五十年代末起,蘇聯有關著作一般不再使用十次突擊的提法。而以51個戰略性關鍵戰役代之。又被稱作十次打擊。

背景介紹


經過1943年的一系列成功的進攻戰役,德軍損失了400萬左右兵力,這樣德軍不僅失去了戰略進攻的能力,而且連在過長的戰線上建立戰略防禦也很困難了。而且由於資源等各方面原因,德國的武器生產能力已不如蘇聯了,另外德軍運輸線過長,蘇軍則剛剛相反,再加上蘇軍士氣高漲,預備隊充足,進行連續戰略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蘇聯最高統帥部因此決定在1944年實施一系列迅猛突擊,肅清在蘇聯境內的德軍並把德軍打回德國本土。這就是著名的10次突擊。
十次斯大林突擊
十次斯大林突擊

第一次


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1944年1月14日——3月1日)
蘇軍雖然在1943年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可並沒有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威脅,列寧格勒隨時都有再被圍困的危險。德軍統帥部命令“北方”集團軍群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地區,以保障德國艦隊在波羅的海的自由行動以及同瑞典芬蘭的暢通,保持德軍對列寧格勒和蘇軍北翼的威脅。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下轄48個師,共74.1萬人,10000門左右火炮迫擊炮,38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70架飛機。德軍利用圍困列寧格勒27個月的時間構築了大縱深的防禦工事,目的是長期堅守。為了徹底解決威脅列寧格勒的德軍並殲滅北翼德軍集團,蘇軍的3個方面軍在波羅的海艦隊和遠程航空兵的支援下,對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展開了強大的進攻,經過1個多月的激戰,殲滅德軍3個師,重創23個師,同時蘇軍向西推進220~280公里。
成果:徹底解除列寧格勒的危險,為進一步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消滅卡累利阿地峽和斯維爾河地區的芬蘭軍隊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次


右岸烏克蘭戰役(1944年1月24日——4月7日)
德軍統帥部為了達到以戰略防禦拖延對蘇戰爭的目的,扼守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地區就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這裡不僅是巨大的糧食和原料基地,而且掩護著克里木和巴爾幹半島的接近地,為此德軍在這裡集中了96個師,180萬人,其中坦克師蘇德戰場德軍坦克師的70%以上,摩托化師近半數,裝備有火炮迫擊炮16800門,坦克自行火炮2200輛,飛機1460架,此外在雅西有1個集團軍的預備隊。德軍統帥部稱能否堅守這一地區將決定德國在整個東線戰場的命運。蘇軍為了徹底殲滅戰場南翼的德軍集團,解放整個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地區,並為以後向巴爾幹進攻和從南面殲滅白俄羅斯境內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創造條件,集中了烏克蘭1、2、3、4方面軍兵力為200萬人,其中包括火炮迫擊炮28654門,坦克自行火炮2015輛,飛機2600架。這次突擊是在廣大的地域展開的,地形極為複雜,況且當時正直早春,融雪、降雨、河水泛濫、地面泥濘,德軍根本沒有料到蘇軍會在這種不利於作戰的季節發動大規模戰役。蘇軍的突然襲擊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受到重創。此次突擊殲滅德軍10個師又1個旅,重創56個師,同時蘇軍在400公里的正面上前出到國境線,把德軍防禦分割成2個部分。
成果:解放了整個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戰爭已經開始轉移到敵佔領土上進行。
蘇軍進入別爾季切夫城郊。

第三次


敖德薩戰役與克里米亞戰役(1944年3月——5月12日)
蘇軍鳴槍祝賀勝利
蘇軍鳴槍祝賀勝利
德軍統帥部認為敖德薩地域和克里木半島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境內的港口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佔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只要能堅守住,就能縮短海上交通線,並給蘇軍黑海艦隊造成困難,另外德軍在克里米亞設置的機場網,能從空中控制蘇聯南部地區,威脅蘇聯南線和後方登陸場。敖德薩地域和克里木半島同時可以阻擋蘇軍向羅馬尼亞挺進,為此德軍利用這一地區的江河障礙修建了防禦工事,部署重兵21個師,還有2個航空隊,700架飛機,此外德軍在黑海有100餘艘軍艦。蘇軍由烏克蘭2、3、4方面軍和獨立瀕海集團軍實施此次突擊。3月26日至4月14日實施了敖德薩戰役;從4月8日開始實施克里木進攻戰役。在這兩次戰役中蘇軍殲滅德軍第6、第17集團軍及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奪回黑海沿岸兩個重要的海軍基地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
成果:解放了整個克里米亞半島,充分保障了蘇聯的黑海控制權,為以後的進攻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境內的德軍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奧德薩市民迎接城市的解放者
1944年5月,蘇軍士兵在剛收復的黑海港口塞瓦斯托波爾的海灘上鳴槍慶祝勝利,遠處是被蘇軍擊毀的德軍艦隻。

第四次


維堡戰役與斯維里—彼羅扎沃茨克戰役(1944年6月——8月)
蘇軍完成以奪取克里木半島而告終的春季攻勢后,東線德軍儘管受到很大的削弱,但是希特勒於5月中旬仍然責成東線德軍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扼守所佔領的地區”。6月6日,盟軍在法國北部登陸開闢第二戰場,使德軍處於兩面夾擊的困境,這時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兵力減少到430萬人,兵力武器只有蘇軍的60%,在這種情況下蘇軍開始了1944年夏季及以後的進攻戰役,連續實施了7次襲擊。蘇軍在1944年6月至8月,在北冰洋芬蘭灣的寬大正面上對芬蘭軍隊實施突擊。這次突擊有2個戰場:卡累利阿地峽戰場和卡累利阿戰場。由於蘇軍兵力比芬蘭軍隊多一倍,火炮坦克多5倍,航空兵多2倍,並有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因此進攻順利,8月25日芬蘭政府要求與蘇聯和談,9月15日蘇芬停止軍事行動,9月19日簽訂停戰協定。
成果:不僅解除了列寧格勒北面的威脅,而且保證了以後向西挺進的右翼安全。

第五次


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
蘇軍的第五次突擊就是著名的白俄羅斯戰役。對蘇軍來說解放白俄羅斯對於迅速進入波蘭、攻佔東普魯士和開闢通往德國本土的捷徑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德軍來講白俄羅斯是在蘇聯境內的最重要的一塊立足之地,企圖不惜一切代價固守白俄羅斯。德軍在這裡配置了66.5個師,共計120萬人,火炮迫擊炮近1萬門,坦克自行火炮1000輛,飛機1400架。為了粉碎白俄羅斯境內的德軍集團,蘇軍參戰4個方面軍140萬人,火炮迫擊炮31000門坦克自行火炮5200輛以及5個空軍集團軍的5000架飛機。1944年6月23日發起進攻,至8月29日全殲德軍17個師又3個旅,使其50個師損失過半,約2000架飛機被擊毀(德軍後期有增援兵力)。德軍整個“中央”集團軍群被擊潰。
成果:解放了白俄羅斯全境、立陶宛大部以及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的一部分,在盧布林至華沙方向上解放了波蘭的大片領土,在東普魯士方向上越過涅曼河進入德國境內,蘇軍在德軍防線上打開了寬500公里深550~600公里的巨大突破口,遠遠隔開德軍南北兩個集團軍,為以後蘇軍在南北兩翼對德軍連續實施殲滅戰創造了條件。
1944年夏天,蘇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在地圖前通過電話與其部下商討大舉進攻白俄羅斯和波蘭東部的作戰計劃。
1944年5月,蘇軍為實施白俄羅斯戰役,進行了充分的物資準備。這是1萬餘輛汽車組成的方陣正待命於莫斯科郊外,準備將士兵和裝備運往前線。
蘇聯波羅的海第一方面軍的步兵在立陶宛北部與德軍交火,他們從一節貨車底下鑽過去打擊敵人。
1944年7月17日,在白俄羅斯戰役中被俘的57600名德軍官兵被押解通過莫斯科。

第六次


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
蘇軍的第二次突擊使德軍整個防線在喀爾巴阡山前被分割,現在喀爾巴阡山防線以北的防線又被蘇軍在白俄羅斯突破,這樣就造成了蘇軍在喀爾巴阡山至白俄羅斯一段西烏克蘭地區進攻的有利條件,德軍固守西烏克蘭,企圖阻止蘇軍的進攻,為此德軍修築了三道完備的防禦地帶,縱深達40~50公里,擔任防禦的德軍有40個師又2個旅,除後勤部隊外有60萬人的兵力,配備火炮迫擊炮6300門,坦克自行火炮900輛,飛機700架。蘇軍進攻部隊共計120萬人,火炮迫擊炮13000門,坦克自行火炮2200輛,飛機3000架。蘇軍於7月13日發起進攻,27日收複利沃夫城,8月18日攻佔散多梅希,8月底在維斯拉河西岸建立登陸場,擊潰德軍23個師,全殲15個師,戰役結束。
成果:解放了烏克蘭西部和波蘭的東南部,為以後蘇軍在羅馬尼亞實施突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的士兵完成了對喀爾巴阡山脈的勝利突破后,在與羅馬尼亞接壤的邊界上豎起了寫有“蘇聯”字樣的界牌。

第七次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年8月20日——9月末)
德國非常重視對蘇、羅邊境的防禦。德軍一旦在羅馬尼亞失敗,不僅會失去石油、糧食和供應基地,而且希特勒的反動聯盟也會土崩瓦解,因此德軍在蘇、羅邊境的雅西——基什尼奧夫地域部署了實力強大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共50個師,90萬人,火炮迫擊炮7600門,坦克自行火炮400餘輛,由德、羅810架飛機支援。蘇軍參戰的兵力有烏克蘭2、3方面軍和第4方面軍的一部,計有125萬人,火炮迫擊炮16000門坦克自行火炮1870輛,作戰飛機2200架,並有海軍艦隊支援作戰。蘇軍於8月20日發起進攻,僅8天戰鬥就殲滅20個師,擊斃俘虜士兵25.6萬人。這樣致使羅馬尼亞的安東尼斯庫的親納粹政權下台。8月23日羅馬尼亞民主政府成立,25日對德宣戰。9月5日蘇軍前出到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邊境,蘇聯宣布對保加利亞處於戰爭狀態。當日保加利亞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起義,推翻反動政府,建立了祖國陣線新政府,並立即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同時對德宣戰。
成果:不僅解放了摩爾達維亞,而且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脫離德國的反動聯盟,並對德宣戰。另外,蘇聯打開了通向德國在歐洲最後一個盟國匈牙利的通道,也為援助南斯拉夫人民的武裝鬥爭創造了條件。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士兵渡過西布格河,向匈牙利邊界挺進
1944年8月31日,蘇軍進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第八次


波羅的海沿岸戰役(1944年9月14日——11月24日)
對德國來說波羅的海沿岸地區既掩護著東普魯士又保護著德國艦隊在波羅的海行動的安全,同時還可以從這裡與北歐各國保持聯繫,因此德軍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這一地區,擔任防禦的是德“北方”集團軍群,擁有50個兵團,70萬人,裝備了火炮迫擊炮7000門,坦克自行火炮1200輛,作戰飛機約400架。蘇軍方面,參戰兵力有4個方面軍共計90萬人,有17500門火炮迫擊炮,3080輛坦克自行火炮,2060架作戰飛機。蘇軍於9月14日發起進攻,11月底結束,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群大部分被殲。
成果:解放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第九次


布達佩斯戰役為中心的若干戰役(1944年9月28日——1945年2月13日)
蘇軍在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人民武裝力量的配合下,開始第九次突擊。主要戰場是匈牙利境內的蒂斯河與多瑙河之間。蘇軍於1944年9月28日開始進攻,10月20日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1945年2月13日解放了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成果:使德國失去了在歐洲的最後一個同盟國,因而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蘇軍則因此取得了從德國防禦最薄弱的南部直搗納粹老巢的通道。
1945年2月13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獲得解放。

第十次


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戰役(1944年10月7日——11月1日)
蘇軍第四次和第八次的成功突擊已使戰場北翼的戰略形勢有利於蘇軍,德軍從1944年9月開始把軍隊撤向挪威北部,並建立了完備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有三道防禦地帶組成。正面寬約60公里,縱深達150公里,左邊臨海,右邊暴露。蘇軍根據戰場上形成的有利形勢,決定抓住戰機在北極圈內實施一次進攻戰役,殲滅這一德軍集團。參戰的是第14集團軍,人員比德軍多0.8倍,火炮多1.8倍,坦克多1.5倍,飛機多5.3倍。戰鬥於25日結束。
成果:完全解放貝辰加地區,並進入挪威,為挪威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礎。

結果


1944年的十次突擊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共殲滅德軍136個師,解放了蘇聯被占的全部國土,將戰線向西推進1100公里,德軍在東線已退至本土,蘇軍在大部分地區已逼近德國邊境,部分軍隊已經進入德國境內。

影響


由於蘇軍的強大打擊,德國的法西斯國際聯盟徹底崩潰,其盟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匈牙利先後退出戰爭,建立民主政府,並對德宣戰,這樣,德國失去了寶貴的戰爭資源,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為最後戰勝德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