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陳樂燕的結果 展開

陳樂燕

江蘇省宿遷市藍天幼兒園園長

陳樂燕,女,宿遷市藍天幼兒園園長。連續幾年她被國家、省、市、區有關部門授予“巾幗建功女明星”、“巾幗創新業帶頭人”、“巾幗文明示範崗”、“宿遷市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

個人簡介


陳樂燕,女,宿遷市藍天幼兒園園長。1984年,陳樂燕幼師畢業后參加工作,1996年3月,陳樂燕所在的物資公司倒閉,她被“下崗”。陳樂燕自幼嚮往自己像一隻快樂的燕子自由自在地在藍天上飛翔,她毅然創辦了藍天幼兒園。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陳樂燕的藍天幼兒園越辦越紅火,贏得了社會的好評。她連續幾年她被國家、省、市、區有關部門授予“巾幗建功女明星”、“巾幗創新業帶頭人”、“巾幗文明示範崗”、“宿遷市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宿遷日報》、《宿遷晚報》、宿遷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對她下崗再創業的成功經驗作了專題宣傳。

人物特寫


陳樂燕在下崗的“長夢”中醒來,在一番痛苦的自我教育自我警示之後,又展開她快樂的翅膀,去尋找屬於她的“巢”外藍天。她每天沿大街小巷到市場轉悠,尋找她的“活計”,用平板車拉著上千斤大米,走街串鄉喊著賣;用自行車到農村收購雞蛋賣;嘗試開小商店。這些,看起來掙不到大錢,可是,多少緩和了家庭生活的危機。生活是一本多麼難讀的書,生活又是一道多麼難解的多元方程,需要人們用冷靜的頭腦,從容的心態,敏捷的思維去求解,而不是急躁盲動。與其說陳樂燕經濟上有了新的來源,不如說她有了精神寄託,她有了最初的一片藍天。一天傍晚,孩子剛進家門就說:“媽媽,今天幼兒園又來了兩個小朋友,真擠人。”正在發獃的她聽到這一句無心的童言,一下子點亮了她心中的火花:“對!不如辦個幼兒園,現在國家鼓勵私人辦學,我又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為什麼不能用自己的專長趟出一條路呢?”當她把想法告訴了家人,得到全家的支持。於是,她借了2000元錢去北京接受幼兒教育管理專業知識培訓。1997年4月,她學習回來后,立即開始籌備工作。她向親朋好友借了一部分錢,在城郊租了房屋、場地,併購置了玩具、課桌、板凳、教材、教具等,同時還給幼兒園起了既能表達她的初衷而又動聽的名字:“藍天幼兒園”。
陳樂燕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冬天,她怕孩子們手冷,常以遊戲形式來給孩子們焐手,她蹲下,讓背後的孩子趴在她身上,兩手伸在她的腋下去焐,讓面前的孩子把兩手放到她的手心去焐,而圍在一邊的小朋友邊拍手,邊蹦跳,邊教數,到指定數前停下,換上別的小朋友再去焐,給每個孩子溫暖和遊戲的機會。夏天由於飯菜不能剩,而有的家長時常會忘記接,又不提前打招呼,到了吃飯時陳樂燕會立即把自己的那份飯菜省下給孩子們吃。對不能自理的孩子,她會一口一口去喂他們。然後,自己再看看有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吃,吃塊餅乾、喝點開水湊合一頓是常有的事。有時,因時間來不及就把中飯和晚飯併到一起吃。陳樂燕帶出的孩子素質明顯高於其他幼兒園的孩子,特別是她對孩子精心培育、精心護理的精神,在家長中廣為傳頌,這比花錢做廣告還要靈得多,附近許多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到“藍天”來。藍天幼兒園的孩子也從原來的6人發展到86人。
在市區民辦幼兒園中,藍天幼兒園數得上是一流的。有標準化的教學樓,環境優雅,寬廣的活動場地,有電教室、圖書室、休息室、玩具室,洗漱間、茶水間、炊事間、洗澡間、陰雨天活動室、水沖廁所等。每個房間都裝有電風扇,配備了電腦、彩電、VCD音響、風琴、電子琴等,各種教玩具基本滿足了教學需要。藍天幼兒園大、中、雙軌制六個班的幼兒已達200餘人,教師12人,並有近20名幼兒在園內實行全托。陳樂燕並沒有感到滿足,藍天幼兒園正在申報市一類園。2003年暑假陳樂燕又參加了教育部“科學教育總課題組”親子園師資培訓班,並加盟了親子園實驗基地(宿遷市僅此一家)。她用最先進的方法和經驗對幼兒園進行管理和教學,特別是金拇指計演演算法與遊戲識字,深受各位家長的歡迎,他們認為金拇指計演演算法不但讓孩子學會了計算,更關鍵是開發孩子的左、右腦,遊戲識字更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地,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培養情感,認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