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鄉

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轄鄉

龍泉鄉,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地處葉縣南部,東隔甘江河與舞陽縣保和鄉相望,南與辛店鎮接壤,西與葉邑鎮為鄰,北與仙台鎮相連,距葉縣縣城22千米,區域總面積73.5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1965年,析墳台、辛店、舊縣3個公社部分地域合併成立龍泉公社。
1984年5月,由龍泉公社改為龍泉鄉。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龍泉鄉地形為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102米,最低海拔為80米。 

水文

龍泉鄉境內河道有澧河和干江河;澧河自西向東經鐵張、大何庄、小何庄、農工寨、李灣、石墓潭、龍泉街、權印、北桃園、大灣張、東來庄、趙莊等村后,流入舞陽縣境;甘江河由辛店鎮入境,自南向北流經小張庄、沈庄、白浩庄、小河郭、老寨等行政村;兩河境內全長8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龍泉鄉有耕地7.1萬畝,人均1.6畝,林地面積0.7萬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下轄龍泉村、權印村、郭呂庄村、牛杜庄村、北大營村、全集村、婁凡村、西慕庄村、鐵張村、大河庄村、冢張村、南曹庄村、小河王村、小河郭村、大灣張村、大來庄村、趙莊村、齊莊村、汪樓村、彭庄村、碾張村、賈庄村、草廠街村、南大營村、沈庄村、武庄村、雷崗村、白浩庄村、南莫庄村、半截樓村、辛善庄村、李明己村、謝營村、胡營村、單營村35個行政村,下設23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龍泉鄉下轄35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龍泉村。 
龍泉村權印村郭呂庄村北大營村牛杜庄村全集村婁樊村慕庄村鐵張村大何庄村冢張村南曹庄村小河王村小河郭村大灣張村大來庄村趙莊村齊莊村
王樓村彭庄村碾張村賈庄村草廠街村南大營村沈庄村武庄村雷崗村白浩庄村莫庄村半截樓村辛善庄村李明己村謝營村胡營村單營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總人口有4967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17人,城鎮化率2.6%;另有流動人口1200人。總人口中,男性25940人,佔52.22%;女性23733人,佔47.78%;14歲以下10900人,佔21.94%;15—64歲31132人,佔62.67%;65歲以上7641人,佔15.38%;以漢族為主,達48703人,佔98.05%;回族970人,佔1.95%。2011年,龍泉鄉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長率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80人。 
截至2017年末,龍泉鄉常住人口為47810人。 
截至2018年末,龍泉鄉戶籍人口為49853人。 

經濟


綜述

2007年,龍泉鄉財政收入307萬元;生產總值實現了34267萬元,增長17%;財政收入3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89元,增長25%。
2011年,龍泉鄉財政總收入83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元。 
截至2018年末,龍泉鄉有工業企業3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農業

2007年,龍泉鄉新增露地蔬菜720畝;食用菌種植510萬袋,年產值1200萬元;融資近130萬元,建起了佔地30畝,16個標準化大棚的雙孢菇種植園區;煙葉收購完成83.3萬公斤,實現煙葉特產稅215萬元。
2011年,龍泉鄉農業總產值為1.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龍泉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龍泉鄉生產糧食2.3萬噸,人均501千克;畜牧業年總產值1.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0%。 

工業

2011年,龍泉鄉工業總產值為3.2億元,比2010年增長12%。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有商業門市部110個,有集貿市場4個,醫藥、傢具、家電、服裝等銷售網點125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 

郵電業

2011年,龍泉鄉郵政業務收入為21.2萬元;電信業務總收入1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龍泉鄉因村北廟裡佛殿內有井通灃河,俗稱龍泉,故名。 

交通


龍泉鄉有平舞鐵路、焦桐高速公路過境。
龍泉鄉
龍泉鄉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4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8所,在校生3183人,專任教師1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03人,專任教師7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龍泉鄉教育經費達0.16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4億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20人;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個,演職員240人;有鄉文化站1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有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院1個,病床205張;有業衛生人員220人,其中執業醫師40人,執業助理醫師80人,註冊護士10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4人。2011年,龍泉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4萬人,參合率97.5%;廣播入戶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龍泉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25戶,人數548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97戶,人數2066人,支出180.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9.6%,月人均73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6人;支出31.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56人次,支出1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03人次,支出2.6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57.4萬元。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龍泉鄉有郵政網點2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0千米,投遞點13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1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完成0.2萬件,訂售期刊0.1萬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有固定電話用戶749戶,比2010年增加50戶,電話普及率30%;行動電話普及率比2010年增加1131戶;光纜線路總長有150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750個,寬頻接入用戶570戶,比2010年增加150戶。 

旅遊


龍泉鄉境內有清乾隆年間(1736年至1796年)所修建的翠花橋,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葉東陂”遺址為春秋時葉公沈諸梁治水所修;東南方向3.5千米處有古城遺址,為戰國時期舞陽邑,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