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小波

毛莨科小檗屬植物

紅葉小波即是紅葉小檗,因為“檗”許多人讀成“波”這個讀音,所以有了這個錯誤的名詞,紅葉小波是一種園林綠化植物,紅葉有刺,耐寒性好,主要產在河南、江蘇完美園林、山東等地。

形態特徵


紅葉小波
紅葉小波
為小檗的栽培變種,是20年代在歐洲培育出來的優良種類。落葉灌木。枝叢生,幼枝紫紅色或暗紅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葉小全緣,菱形或倒卵形,紫紅到鮮紅,葉背色稍淡。4月開花,花黃色。略有香味。果期9-11月,果實橢圓形,鮮紅色。掛果期長,落葉后仍可綴滿枝頭。
紫葉小波,拉丁名:Berberis thunbergii cv.atropurpurea,別名:紅葉小檗,紫葉小檗,小檗科、小檗屬。
目錄產地分佈態特徵生長習性園林用途繁殖培育

生長環境


適應性強。喜陽,耐半陰,但在光線稍差或密度過大時部分葉片會返綠。耐乾旱,適生於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寒,但畏炎熱高溫。萌櫱性強,耐修剪。

分佈範圍


紅葉小波
紅葉小波
原產於我國東北南部、華北及秦嶺,現江蘇蘇北,湖南等地普遍種植。

主要價值


紅葉小波
紅葉小波
紫葉小檗焰灼耀人,枝細密而有刺。春季開小黃花,入秋則葉色變紅,果熟后亦紅艷美麗,是良好的觀果、觀葉和刺籬材料。園林常用與常綠樹種作塊面色彩布置,效果較佳。亦可盆栽觀賞或剪取果枝瓶插供室內裝飾用。惟其植株為小麥綉病之中間寄主,栽培時要注意。
紅葉小檗可廣泛應用於街道、庭院、公園等處,是園林綠化的重要色相材料.
紅葉小糵可以作為混交林
例如紅葉小糵與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營養面積,能較好地發揮防護效益,可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條件,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光照資源提高林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生長繁殖


1.播種秋季果實成熟採摘后沙藏。第二年四月,撒播在消過毒的疏鬆肥沃的苗床上,覆土2至3厘米澆透水,以後保持苗床濕潤不積水。苗高3至5厘米時,每周施一次濃度5%的全元素液肥,翌春按5x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於大田。
2.壓條5月把紅葉小檗下部枝條每隔15厘米環剝一處,寬約0.5至1厘米,深達木質部。用百萬分之十的萘乙酸溶液塗抹環剝處,然後把枝條埋入士中。要保證有一個小枝組露在外面,以利光合作用的進行。保持土壤濕潤,2個月左右可以生根,秋後可將子株剪離母體分栽。
3.扦插扦插是繁殖紅葉小檗的重要途徑。插條少用木箱或直徑較大的盆,插條多使用苗床。插床應選在地勢高燥無積水的場所,扦插基質要疏鬆、肥沃、通氣性好。一般插床寬1米,長4至5米,四周用磚砌50厘米高,周圍留排水孔,下部墊10厘米厚的碎石子,上面是闊葉樹或針葉樹下天然漚制多年的腐葉土。基質要用50%的多菌靈粉劑消毒,每100公斤土施5克藥劑。拌土后,覆蓋塑料薄膜3至5天,能很好地殺死土壤中的多種病原微生物。
9-11月剪取1至2年生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剪成12至15厘米每段,剪口成斜形,保留1至3片葉。插條下部放入1/100O高錳酸鉀液中泡24小時,既能消毒又能促進插條生根。用竹片打孔,把插條垂直插入苗床,澆透水。插后及時搭設塑料薄膜棚架,覆蓋80%至40%遮光網,(隨著插條的生根逐步換透光率高的遮光網)根據乾濕溫度計指數及時噴水、防風,保證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溫度25℃左右,這樣的環境條件能夠使插條成活率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