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二可,男,漢族,1934年1月26日出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雷達、信息處理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6年,毛二可在北京工業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雷達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956年—1961年,擔任北京工業學院雷達實驗室主任;1961年1月—1980年,在北京工業學院雷達系工作;1980年1月—1983年1月,擔任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研究所所長;1983年1月—1993年,擔任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雷達研究所所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二可主要從事雷達系統及其信號處理領域的研究。
毛二可
在雷達系統及其信號處理和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研究成果曾獲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國家發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四等獎一項,部級獎多項。1984年獲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技術專家”,1985年和1988年兩次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1989年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91年評為兵器工業系統勞動模範,2007年評為全國優秀中共產黨員。
毛老師在北京理工大學享有盛譽,學校有《無悔的蠟燭》一歌,讚美毛老師。
毛二可院士數十年如一日,永遠站在科研教育事業的第一線,攻克難關。他就像一柄利刃,雖然久經沙場仍鋒芒逼人;他就像一根蠟燭,縱然矗立風雨仍光熱不衰;他宛若一股清泉,源源不斷地奉獻生命的希望與智慧;他恰似一匹老驥,仍不墜青雲志,不移白首心。
1934年1月26日,毛二可出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
1951年8月—1956年8月,在重慶南開中學高中畢業后考入華北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工學院學習。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81年以來,毛二可主持完成了21項合同,在雷達系統及雜波抑制信號處理和雷達跟蹤的信號處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國雷達動目標顯示、檢測性能及跟蹤的精度和速度。
1992年,海軍試驗基地提出研究矢量脫靶量測量系統的需求,要求做一個空間上幾乎全方位的測量雷達,能測量導彈與靶標交會的方向和距離,面對這樣一個難題,毛二可帶領團隊全力投入攻堅,經過八年的努力,課題組突破了層層烏雲,終於完成了雷達定型。
● 科技獲獎
據2020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官網顯示,毛二可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1項。
獲獎年份 | 獲獎項目名稱 | 獎項名稱 |
---|---|---|
1997年 | 模數混合動目標檢測處理機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1982年 | 電荷耦合快慢鍾 | 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 |
1981年 | 用CCD做對消器的微波雷達動目標顯示系統 | 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重大技術改進二等獎 |
● 學術論著&發明專利
據2020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官網顯示,毛二可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60餘篇,獲發明專利授權20餘項。
據2020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毛二可著有《毫米波導引頭信號處理機》、《電荷耦合器器件動目標顯示對消器》《雷達站全國統編教材》等。
● 團隊榮譽
據2020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官網顯示,毛二可所領導團隊先後獲得“全國先進科研集體”、“國防科技工業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5年首屆“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等榮譽。
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毛二可在投身科研的同時,還注重人才的培養,儘可能地以待遇挽留人,呵護成員,穩定隊伍;更重要的是,毛二可以責任與擔子培養人,對於青年人強調放心與放手,注重選拔那些人品出眾、業務紮實、事業心強的好苗子,讓他們承擔責任、承受壓力,在科研一線經受鍛煉。
● 指導學生
據2020年3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官網顯示,毛二可培養出的博士生、碩士生已達60多位。
● 講座報告
2018年4月17日下午,“北理講堂——院士進中學”系列學科講座活動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教授毛二可為逾500位師生作題為“雷達技術及其應用”的專題學科講座。
榮譽表彰
年份 | 榮譽稱號 |
---|---|
2001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1995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1985年、1988年 | 北京市勞動模範 |
1984年 |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技術專家 |
曾任職務
毛二可曾任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原總裝備部多個技術專業組專家、北京電子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現任職務
毛二可現任空軍科學技術與人才培養顧問、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雷達與聲納分支主編、IET高級會士等職務。
● 性格特點
作為家中第二個兒子,年少時的毛二可性格靦腆,凡事不爭不搶,有時甚至讓人感覺有些懦弱,這與性格活潑、膽大張揚的哥哥毛大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註冊公司
1964年,毛二可帶領團隊創立了雷達技術研究所。
2009年12月,毛二可帶領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所近一半的研究成員組建起學科性公司——理工雷科。這是北京理工大學依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實施辦法》等新政策成立的第一個學科性公司。
對於當時為何成立公司,毛二可記憶猶新。“隨著任務型號增多,雷達所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的人力物力越來越多,我們的團隊需要搞科研,也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面對‘人財物’等並不擅長的東西。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許多成果其實完全可以服務社會生產生活,但我們不懂如何轉化,只能束之高閣,太可惜。因此需要有一支專業的力量。”他說。新公司組建后,雷達所負責基礎研究、原理性試驗和樣機製造,後續工程化試製、推出正式產品、市場營銷等,都交給理工雷科,“產學研”真正實現了一條龍。
2013年,成立僅4年的理工雷科就實現營收破億元。
● 校園風景線
在北理工校園內一幢不起眼的科研樓里,毛二可在辦公室寫字桌前研讀最新的科研材料,他只要不出差,他幾乎天天都會來到實驗室里,沒有寒暑假和周末的概念,“有一年,學校為了強迫我和我的團隊骨幹休息,專門立了個規矩,大年三十至初五,教學樓拉閘限電。可他們不知道,每當我成功地解決了一個科技難題,我就會獲得一種巨大的滿足感。”他說。從家到實驗室,毛二可一直努力堅持騎自行車,這也成了北理工校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經常有學生掏出手機,記錄下一位如年輕人般充滿激情穿梭校園的老人。
毛二可對中國雷達技術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中國工程院評)
毛二可對中國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技術、合成寬頻脈衝多普勒雷達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北京理工大學評)
從風華正茂到年逾古稀,他從未離開過畢生熱愛和為之奮鬥的雷達事業,對於雷達事業深深的熱愛,對於國家強烈的責任感和時代的使命感,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幾十年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在電子雷達信號處理領域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被譽為是為中國國防事業鍛造“千里眼”的人。(科普中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