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雞峰山的結果 展開
- 陝西省寶雞市雞峰山
- 甘肅省成縣大坪鄉西北景觀
雞峰山
陝西省寶雞市雞峰山
雞峰山景區為陝西省省級重點保護單位。位於天台山主峰景區的東北方,寶雞市區的東南方,距市區15公里,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014米。古稱“陳倉山”、“寶雞山”,或稱“雞山”。寶雞地名即源於此。
雞峰山上的鐵雞
寶雞原稱“陳倉”。相傳春秋時,秦文公在此狩獵,獲雌雞,后飛至山上化為石雞,立祠祀為“陳寶”。“得雌者霸,得雄者 王”。到秦穆公時果得霸業。唐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陳倉山復聞神雞啼鳴,聲傳10餘里,皇帝以為這是瑞祥之兆,便下詔改陳倉為“寶雞”。
這是經過豁口,站在南坡仰望雞峰山的總體印象,巨大的山峰高插入雲,氣勢磅礴,引人神往。
主峰的最左側,有一峰獨秀,塊塊巨石相互壘疊,峰底寬闊,漸高漸窄,至頂呈尖狀,如麥垛聳立,頗似天水麥積山的輪廓,故名。
玉筍排空 主峰中間部分,一柱一柱的岩石從峰頂垂下,突兀嶙峋,像一排排石筍沖向天空,蒼松翠柏點綴其中,為主峰增添了萬般秀色。
主峰的右部,從底到頂,如刀削斧劈一般平整,真有壁立萬仞的氣勢。
過了豁口,往東斜向下走不到100米,有一礦泉,就是靈官池。靈官池海拔1700米以上,山高水高,是雞峰山生活用水之池,即使雞峰山廟會,一天遊人多達上千人,水也基本夠用。原池小而淺,且有泄漏,經深擴並用混凝土處理后,現蓄水量更為充足。此水據說是靈官神之神水、聖水,透澈清涼。禁忌遊人在池中洗手、洗臉及洗不潔之物,否則,池水當天立即乾涸,幾天也滿不上來。
沿靈官池再往東50米開外,路下邊就是姑姑庵遺址。相傳,古時有位鳳翔劉姓姑娘,脫離塵緣,離家出走,在這裡利用石窯搭庵,作為尼姑庵,苦苦修鍊。若干年後,修成正果。為了紀念她,後人親切地稱這裡為姑姑庵。
由姑姑庵繼續東行,在刀劈石西斜上方的絕壁底端有一水池,就是黑虎池。絕壁自上而下有一不規則的裂縫,滴水沿裂縫注入池中。據說,此裂縫中住有一大蟒蛇,天熱時,順裂縫下來,在池中飲水。
挨著黑虎橋西邊,矗立的巨石裂開一窄縫,象用劍劈似的,縫寬80公分,長約4米,高約5米,稱劍劈石。這是過黑虎橋的必經之處。
(亦叫“奈何橋”)向東剛走出劍劈石,就是黑虎橋。抬頭看是千仞絕壁,往前走是懸崖溝壑,向下看是無底深澗。在此絕壁上有座用青岡木、漆木紮成的棧道小橋,長約10米。在絕壁上打有孔眼垂直安裝著一排茶杯粗的龍頭鐵挑檐,與這些鐵挑檐恰成一直線的絕壁中間,有一向外拐出的大樹,根部象犁頭,棧橋就架在這些鐵挑檐和大犁頭上。該橋是通往雞峰山的必經之橋,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第一關。
過了黑虎橋,在石崖邊上可看到黑虎橋下約500米處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塊黑色怪石,高約15米,像是給雞峰山把守南大門的威武將軍。傳說,當年唐僖宗李儇逃難到雞峰山,在黑虎橋西邊的山坡上,駐守著他的御林禁軍,因做飯失火,把坡上茅草引燃,熊熊烈火把滿山的石頭燒成了黑的。包括將軍石在內,山上的石頭到現在還是黑的。
神仙洞與捨身崖 玉皇洞東邊有一石洞,面積約18平方米,最裡邊是石炕,靠門口砌有鍋灶,可容納十多人吃住。
在神仙洞口,向北望去,不遠處有一拔地而起的石峰,三面凌空,風光無限,人稱鐵鞭石,亦叫霸王置鞭石。鐵鞭石南邊,有石階可攀。攀上鐵鞭石,頂部面積僅二、三平方米,鑿有圓柱形石窩,石窩中插著一個百十斤重的黑虎鐵鞭。
由鐵鞭石向西折回再往上登攀,忽然石崖橫空,山路中斷,使人茫然,似乎無路。仔細看石崖右邊卻有一直上直下的豎洞,叫黑牛鼻孔。此洞,巨石重疊,上下相通,洞頂雙峰相峙,洞壁陡峭如立,洞內有鐵索可以抓攀,是登上峰頂的必經之洞,又是一夫當
關萬夫莫開的第二關。
(蛇過道)上了黑牛鼻孔,向西斜上方爬去,約在黑虎橋絕壁百十米以上的壁棱處,有一張開約60°角的“虎口”,“虎口”下唇略有下傾,這就是“閻王砭”,上雞峰山可以從這裡走近道。因“虎口”張開的高度有限,不能從裡邊走過,只能象蛇一樣爬過,故又叫蛇過道。下邊是懸崖絕壁,十分驚險。
鑽出黑牛鼻孔,轉向東南,有約百米長的斜坡大峽谷,沿此而上,猶如登天一般,向下望深不見底,向上望手可摸著天。驚險而刺激。
鑄造於清道光二十九年,重達七、八十斤,置於南峰巔。是雞峰山的標誌和善男信女的崇拜之物。造型精巧,神態逼真。圍繞“鐵雞”曾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故事。如在“鐵雞”脖子系一根紅繩子,又解一根帶回家系在自家雞窩上,這樣,雞就會不生百病,連日下蛋不止。還有將雞頭扳向哪一方,哪一方就萬事如意、五穀豐登。
站在金雞報曉景點四顧眺望有一巨石,上鐫刻有漢隸“飛來石”三字。巨石高約4米,為不規則圓柱,四圍約18米,此石四面天靠,與石底座也不是一體,人們傳說是天外飛來之石。據推測,可能為隕石或為冰川活動搬移而來。
相距飛來石約50米,有一巨石,高約5米,直徑2米,狀如蘑菇,與周圍古樹、叢草相映成趣。四周山坡滋生野生蘑菇。蘑菇石可稱得上是蘑菇王。
位於蘑菇石約60米處,有一巨石,形似龜背,凌空而懸,下為茫茫雲海。遠遠望去,似只巨龜浮遊於海上。
回心石(鷹愁崖)
游完南峰,要上東峰,必經回心石。回心石巨石凌空,擋住上山的去路,上有鐵索垂吊下來,抓住鐵索,竭盡全力,便可登上“回心石”。
鷂子翻身與三清宮
爬上“回心石”,再迂迴攀登,就到東峰峰頂--混元頂。在混元頂,有鐵鑄盤古氏、天皇氏、人皇氏、地皇氏神像。混元頂以北,有一驚險地方,名叫“鷂子翻身”,遊人從此下去才能到達三清官。溜下鷂子翻身,緊抓鐵索,面朝石崖,彎腰登腿,腳一步步下移,就安全下到三清官。這裡有座鐵廟,供奉著原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道君的神位。
由三清宮向左拐,就是唐王睡覺的地方,有石床、石枕,石床北高南低,上有石崖突出,日不曬,雨不淋,10多平方米大,旁有四季常青的喬松和鐵姜木林,南風、北風都能從此處吹過,實為安逸休閑的好地方。
南天門前有一飛岩,三面懸空,上有一石刻棋盤,大如乒乓球檯面,楚河漢界分明,棋盤上放置著已失落不全的棋子,傳說這是唐王下棋的地方。
除了上面所說的景點外,還有雷神峰、雙聯石塔、蟠龍石、西峰(又叫藥王山)、南峰(又叫拜香台)、東峰(又叫混元頂)、東西石堡子。東堡子的山峰分別為望子峰、排岔峰、鏵尖峰等;神池除了靈官神池外,還有雷神池(在雷峰峰頂)、觀音神池、黑虎神池等。
雞峰山是一座容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山峰。群峰疊翠,山、石、松互相襯托,和諧統一;高低錯落,峻峭秀拔,有機地組合成一幅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立體畫卷。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登臨雞峰山,曾寫下“雞峰雲霞古,龍宮殿宇幽”的優美詩句。我們如今站在雄偉的雞峰山巔,亦會產生與當年蘇軾同樣的感受:富饒遼闊的西秦大地盡收眼底,渭河像一條金色的飄帶向東方飛去。四周層巒迭嶂,團團流雲飛霧,翻卷著,飄蕩著,猶如大海的波濤一浪高過一浪。綠茸茸的群峰,宛若海上一座座碧玉翡翠般的小島,一會兒被驚濤駭浪埋進雲海,一會兒又被山風輕輕推出海面,神奇縹緲,引人遐思。
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有個陳倉人獵到一致既像羊又像豬的怪獸,準備進獻國君。可是卻有兩個小孩勸他萬不可行。因為這個怪獸,名叫“獍”,剛一出生,就張口吃母,及長,吸人腦漿,陳倉人一聽趕緊用力打頭,欲把它殺死。突然,獍開口說話:“你不要殺我,快放了我,去逮這兩個小孩。他們是龍鳳胎,都叫陳寶,得男者稱霸,得女者稱王。”陳倉人聞言,以為靈異,放下獍去逮小孩。可是兩個小孩忽然變成兩隻神雞,一隻飛到了河南南陽,千年之後轉生為光武帝劉秀,另一隻直飛陳倉山頂,化為石雞,體大如羊,光潔如玉。陳倉人放了獍,獍感其德,銜草掩護石雞。陳倉山從此林密草茂,幸賴石雞之福,石雞默默,以俟盛世。在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陳倉山復聞神雞啼鳴,聲傳十餘里。當是時也,正是安史之亂緊要關頭。玄宗避亂四川,太子李亨在鳳翔府提前登基,史稱肅宗,掛帥平叛。聞神雞鳴叫,唐軍節節勝利,叛軍一蹶不振。肅宗認為神雞為國之寶,雞鳴乃是吉祥之兆,隨改陳倉為寶雞,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