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

中國當代動物小說作家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男,1952年10月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浙江慈溪,中國當代動物小說作家,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1969年,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1980年,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在《兒童文學》發表首篇動物小說《象群遷移的時候》。1984年,第一本動物小說集《第七條獵狗》出版。1985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0年11月,出版第一本長篇動物小說《狼王夢》。2014年6月,出版首部成長自傳體小說《沈石溪:我的小時候》。

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

大事件

1952-10

出生

1952年10月生於中國上海。

1980

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

1980年,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在《兒童文學》發表首篇動物小說《象群遷移的時候》。

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
1984

出版第一本動物小說集

1984年,第一本動物小說集《第七條獵狗》出版。

出版第一本動物小說集
1990

獲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

1990年憑藉《聖火》獲得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

2014

獲2014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2014年憑藉《導盲犬迪克》榮獲2014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獲2014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68年,在上海黃浦區九江中學初中畢業。
沈石溪
沈石溪

工作經歷

1969年,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
1972年,調到當地山區小學當教員。
1975年,應徵入伍,官拜宣傳部長。
1979年,在《兒童文學》發表首篇動物小說《象群遷移的時候》。
1980年,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
1985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
1985年1月,出版首本動物小說集《第七條獵狗》,該書講述老獵人召盤巴和他第七條獵狗的故事,憑藉該書獲得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1986年12月,出版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弱女子與野漢子》。
1989年3月,出版中篇小說集《生命》 。
1990年11月,出版第一本長篇動物小說《狼王夢》,該書展現的叢林法則的殘酷,以及母狼紫嵐最後死去的悲劇結局;12月,出版長篇小說《一隻獵鷹的遭遇》;1991年2月,出版短篇少年小說集《獵狐》;3月,出版長篇小說《盲童與棄狗》 。
1993年2月,出版中篇動物小說集《老鹿王哈克》。1994年3月,出版長篇小說《盲童與狗》;9月,出版中篇動物小說《殘狼灰滿》;10月,出版中篇動物小說集《象王淚》;12月,出版中篇動物小說集《紅奶羊》。1995年11月,出版短篇小說集《再被狐狸騙一次》《保姆蟒》;12月,出版中篇小說集《瘋羊血頂兒》 。
1996年1月,出版長篇動物小說《混血豺王》,該書講述了主人公白眉兒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心想事成,由埃蒂斯紅豺群一隻地位排最末端的“苦豺”,一躍成為獵戶寨威震山林的優秀獵犬;8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野豬囚犯》;12月,出版長篇小說《古劍·軍犬·野鴿》。
1997年6月,出版卡通彩繪本《混血豺王》;7月,出版中篇小說《寶牙母象》;9月,出版中篇小說《成丁禮》短篇小說集《狼妻》;10月,出版短篇小說集《牧羊犬阿甲》和短篇小說集《愛情鳥》 。
1998年2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豺狼擁抱》;5月,出版短篇小說集《少年·表哥·骷髏》;7月,出版短篇小說集《當保姆的蟒蛇》;11月,出版中篇小說《鳥奴》和科普作品《兔年話兔》。
1999年4月,與吳然合作出版《靈靈漫遊世博園》;5月,出版動物園隨筆集《小氣鬼猴的誕生》。6月,任雲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10月,出版當代少年生活長篇小說《兩小有猜》 。
2000年5月,出版短篇小說集《牧羊豹》和長篇小說《雄獅》;8月,出版中篇小說《放生雪豹》《刀疤豺母》《駱駝王子》《鷯哥奴隸》;12月,出版中篇小說集《當你躍入太陽的運行軌道》。2001年9月,出版中篇小說集《馬戲團動物明星》和《虎女金葉子》;11月,出版短篇小說集《丹頂鶴再嫁》和《妹妹狐變色》 。
2003年1月,出版短篇小說集《魔雞哈扎》《最後一頭戰象》《雌孔雀的戀情》《斑羚飛渡》《野犬姊妹》,其中《最後一頭戰象》講述了生活在雲南國境線上的傣族少年波農丁與小象嘎羧從相遇到一同成長、變老的故事;6月,出版短篇小說集《動物神勇故事》《動物親情故事》《動物智慧故事》。
2004年,轉業回上海;7月,出版短篇小說集《警犬拉拉的故事》 。
2005年1月,出版短篇小說集《情豹布哈依。激情動物檔案》《老象恩記》《記》《親情情動物檔案》《神導盲犬》《親親情動物動物檔案》;2月,出版文學評論集《闖入動物世界》和中短篇小說集《另類生靈》;3月,出版長篇動物小說《死囚猴》。6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雄鷹金閃子》;7月,出版中篇小說《結伴同行》。12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藏獒渡魂》。
2007年2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苦豺制度》;4月,出版口袋書《沈石溪動物小說精粹》;8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紅嘴相思鳥昂貴的彩禮》;10月,出版長篇小說《我們一起走,迪克》 。
2008年,開始發行“沈石溪動物小說大王·品藏書系” ;12月,出版長篇動物小說《中華龍鳥》。
2009年6月,出版長篇動物小說《雪豹也有后爸》;12月,長篇動物小說出版《白天鵝紅珊瑚》。
2010年4月,出版長篇動物小說《黑天鵝紫水晶》和中短篇小說集《警犬拉拉》《老虎哈雷》《睡蟒邊的雪兔》;7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那個年代的我》《我與動物的親密接觸》;9月,出版理論集《動物小說的藝術世界》;12月,出版小說《紅豺》,該書講述了母豺火燒雲的丈夫喪命,火燒雲獨自照顧兩隻幼豺。
2012年1月,出版圖畫書《沈石溪動物繪本》和長篇動物小說《雪域豹影》;10月,出版長篇動物小說《野馬歸野——來自卡拉麥里野馬繁育研究中心的報告》和中短篇小說集《金蟒蛇——來自哀牢山野生動物救護站的報告》;11月,出版中篇童話《動物大戰殭屍——火焰冰》《動物大戰殭屍——鮮花監獄》 。
2013年9月,出版小說《狼國女王》,該書講述了母狼紫葡萄經歷了許多坎坷、災難和痛苦終於成為狼國女王的故事。
2014年6月,出版首部成長自傳體小說《沈石溪:我的小時候》。
2015年8月,出版長篇小說《天命之鷹》。
2016年6月1日,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沈石溪工作室上海編輯中心成立。
2017年1月,出版長篇小說《五隻小狼》,講述了主人公“我”作為一名動物研究者在高黎貢山的野狼谷進行考察,解救了一隻掉到捕獸網裡的母狼,從此與母狼生下的五隻小狼結下不解之緣的故事;2月27日,入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4月,《狼王夢》將被翻譯成馬來文並在馬來西亞出版發行;7月17日,出版《狼王夢》改編漫畫版。

個人作品

個人作品首版時間作品類型
《第七條獵狗》1985年01月短篇動物小說集
《弱女子與野漢子》1986年12月軍事體裁長篇小說
《退役軍犬黃狐》1988年03月中短篇動物小說集
《生命》1989年03月中篇小說集
《狼王夢》1990年11月長篇動物小說
《一隻獵雕的遭遇》1990年12月長篇動物小說
《獵狐》1991年02月短篇少年小說集
《盲童與棄狗》1992年03月長篇小說
《殘狼灰滿》1994年09月小說
《象王淚》1994年10月小說集
《紅奶羊》1994年12月小說
《再被狐狸騙一次》1995年11月小說集
《保姆蟒》1995年12月小說集
《瘋羊血頂兒》1995年12月小說
《混血豺王》1996年01月小說
《野豬囚犯》1996年08月小說集
《狼妻》1997年09月小說
《牧羊犬阿甲》1997年10月小說集
《豺狼擁抱》1998年02月小說集
《當保姆的蟒蛇》1998年07月小說集
《鳥奴》1998年12月小說
《駱駝王子》2000年08月小說
《刀疤豺母》2001年01月小說
《最後一頭戰象》2007年05月小說
《老鹿王哈克》2007年05月小說
《戴銀鈴的長臂猿》2008年11月小說集
《雪豹悲歌》2009年10月小說集
《白天鵝紅珊瑚》2010年01月小說集
《我們一起走,迪克》2010年04月小說
《雙面獵犬》2010年08月小說
《紅飄帶獅王》2011年01月小說
《紅豺》2011年01月小說
《雄獅去流浪》2011年07月小說
《野犬女皇》2012年01月小說
《殘狼灰滿》2012年01月小說集
《大魚之道》2012年10月小說
《霸王甲龍家族傳奇》2013年06月小說
《中華龍鳥家族傳奇》2013年06月小說
《狼國女王》2013年08月小說
《導盲犬迪克》2014年06月長篇小說
《沈石溪:我的小時候》2014年06月自傳體小說
《天命之鷹》2015年08月長篇動物小說
《五隻小狼》2017年01月長篇動物小說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在沈石溪筆下,動物世界就是人的世界,動物世界與人的世界對等,沈石溪對動物世界充滿了感情。藉由動物世界觀照人類社會,表達對人類自身弱點及生活複雜性的某種思考。沈石溪從不諱言自己筆下的動物世界是人類世界的指涉,因此,他可以較為從容地刻畫出作品中人物(動物)的性格;沈石溪的創作中,不論是和諧還是屠殺,都指向一個主題,即對野生動物生命狀態的充分展現與肯定,動物都成為自然界最值得歌頌的存在。

藝術手法

情節設置
沈石溪作品的一個鮮明特點是故事曲折多變,情節環環相扣;在作品中很善於設置力量對比和彼此較量。這既體現了作者“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理念,又大大增添了作品本身的吸引力。
敘事策略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的故事情節矛盾尖銳、跌宕起伏,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帶有傳奇色彩的動物形象,使其更具傳奇性。對於他所寫的那些動物形象在有些評論家看來,似乎是給這些動物都賦予了人的思想,並不是生活中的那些普通動物,而它們是有崇高的思想和深刻的內涵。
就像作者自己所說,在他的動物小說作品里,早期作品的創作都講求趣味性和故事性,涉及了很多品種的動物,都是帶有著神秘的傳奇色彩,而他的這種富有傳奇色彩的創作特色正是能夠抓住讀者的閱讀心理。在他的小說里,時刻表現著那些原始動物的野性及頑強的生命力,還對於一些甚小細微的細節加以琢磨雕刻,以此來形成一種巨大的震撼力。他對於動物之間的血腥鬥爭場面絲毫沒有一點掩飾,而是淋漓盡致地完全展現給讀者,這些場面都是動物之間真實的寫照。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這就是動物生存的法則。這些真實的描繪,更能刺激到讀者的想象,對於自然野性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人物形象

動物形象
《母熊大白掌》中的母熊,因它稀有的大白掌而成為人類獵殺的對象,人類捕獲熊崽並以此相誘,但母熊“只要有一線希望能救出小熊崽,哪怕是刀山火海,它也要闖一闖”。這裡的動物主體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生命存在體,而是具有特定內涵的個體,它們為了生存,艱困而又執著,給人類以震撼。它們的生命形態和過程不同程度地觀照著人類“文明”。動物是主體。人類是動物生活的介入者、觀察者,面對獨特的、與人類倫理相背離的動物行為,人類是被感動的對象。
沈石溪作品圖冊 9張
沈石溪作品圖冊
《狼王夢》中的母狼紫嵐,為了實現狼王夢,堅毅執著。它可以不顧其他狼崽的仇視偏愛“黑崽”,可以毅然斬斷和大公狼卡魯魯的纏綿情絲,可以狠心咬死落入捕獸鐵夾的狼子藍魂兒,可以不惜摔斷自己的腿骨來誘發、喚醒狼子雙毛的狼王意識,可以心甘情願和兇猛的金雕同歸於盡。相比母狼紫嵐的堅毅執著,小狼雙毛則十分膽小懦弱。作為第三個孩子,雙毛從小遭受兩個哥哥失去失去失去野性。紫嵐為了讓雙毛變得勇敢,就開始和媚媚一起侮辱它、激將它,它開始漸漸恢復了勇敢。然而,在挑戰狼王的關鍵時刻,它深植心底的膽小懦弱席捲重來,再次成為沒有膽量的孬種,被狼王咬死。
《太陽鳥和眼鏡王蛇》的對比和較量是在眼鏡王蛇和太陽鳥們之間展開的,一方是體長6米的龐然大物,一方是體長不足10厘米的太陽鳥們。兩相對抗,太陽鳥們一定不是眼鏡蛇王的對手。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太陽鳥們開始確實是“以卵擊石”——一隻只被吸入蛇口,但成千上萬隻太陽鳥毫不畏懼,一隻接一隻勇敢地朝蛇口飛進,直到最後將蛇王活活撐死。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不可一世的眼鏡蛇王,恐怕連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是如此的下場吧。因為它不懂得弱者一旦團結起來就會變得無比強大。團結起來的太陽鳥們才是真正的強者。這不能不說是沈石溪的一種敘述智慧。

社會活動


1982年10月,加入雲南作家協會。
1985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獲得榮譽


獎項時間獎項名稱作品獲獎結果
1990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聖火》獲獎
1990首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大獎《象母怨》獲獎
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第七條獵狗》獲獎
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獎
2015-022014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導盲犬迪克》獲獎

人物事件


在談到創作體會時,沈石溪說:“十五年的創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主要成就


《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文章以明朗而優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聯想,體會其中的內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尚且如此,我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