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刃有餘

遊刃有餘

遊刃有餘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莊子·養生主》,意思是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有迴旋的餘地;比喻技術熟練,經驗豐富,解決問題絲毫不費力。在句子中充當謂語,也可作賓語。

釋義


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有迴旋的餘地。比喻辦事有把握,非常熟練,做事輕鬆利落。
游:運轉;刃:刀口;余:餘地。

出處


先秦·莊周《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典故


《莊子·養生主》記述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說一個熟練的廚師“庖丁”,其解牛的技藝之高超為梁惠王所嘆服,問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庖丁”回答說,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解殺的牛也有幾千頭了,可是你看這刀刃還像是剛磨出來一樣鋒利。因為那牛體的骨節有空隙,刀口卻薄得像沒有厚度,把沒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的,它對於刀的運轉必然是大有餘地的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揮灑自如、滾瓜爛熟、爐火純青

反義詞

捉襟見肘、一籌莫展、笨手笨腳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賓語;指十分老練

例句

從前他們又要辦廠,又要做公債,也居然穩渡了兩次險惡的風波,現在他們全力來做公債,自然覺得~。茅盾《子夜》十七

同源成語


● ● 庖丁解牛
● ● 目無全牛
● ● 官止神行
● ● 批郤導窾
● ● 切中肯綮
● ● 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