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勝

抗日戰爭時期浙江豐縣烈士

江蘇省豐縣大河鎮后孫寨村人,1910年出生,1939年初,參加國共兩黨共同領導的地方抗日武裝-豐縣常備大隊,任第十三中隊二分隊分隊長,先後參加了石樓、楊樓、食城等十多次對日戰鬥,作戰勇敢。1940年4月8日,在豐縣黑樊樓對日作戰中英勇犧牲,年僅31歲。

人物簡介


新版 革命烈士證明書
新版 革命烈士證明書
1940年4月8日(農曆三月初一),天剛亮時,豐縣常備隊接到情報,得知豐縣、華山兩處的日軍三百多人聯合圍攻黑樊樓,是日,天刮大風,塵土飛揚,人眼難睜,駐守在黑樊樓的豐縣常備隊一大隊第十三和十四中隊二百餘人分頭堅守寨北、寨南。日軍出動了坦克七輛、汽車兩輛、重炮十門,瘋狂地向黑樊樓進攻。戰至下午三時,北寨牆被敵人的炮火轟開缺口,戰士傷亡較大,十三中隊中隊長李乃樂受了傷仍指揮戰鬥,直至光榮犧牲。十三中隊的趙德彪以身殉國,馬得耕等多人受傷。下午五時許,日軍突破寨北門,從北、東、西三面進攻十四中隊的陣地,十三中隊其餘人員增援十四中隊,祖父去寨西南增援十四中隊,由於敵人火力過猛,被壓制在寨西一壕溝里,被敵炮彈炸傷,傷勢很重,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將自己使用的手槍埋進身邊的土裡,以防武器落入敵手,后英勇犧牲。時年31歲!

主要成就


黃忠勝烈士犧牲后,由於抗日戰爭的持續,國共兩黨合作關係破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67年曾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因文化大革命及階級鬥爭等原因,造反派不承認,扣壓了黃忠勝烈士的烈士證明,黃忠勝烈士的追烈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2007年8月,豐縣民政局徐州市民政局又重新進行調查取證,找到了相關證明,報請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烈士犧牲67年之後,重新追認黃忠勝同志為革命烈士。同時被重新追認為烈士的還有趙德彪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