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

居住

謂較長期地住在一地,宋時官吏降職並調往邊遠地區,稱“居住”。宋貶謫官員指定地區居住,輕於安置。

引證解釋


1、謂較長期地住在一地。
《北史·楊椿傳》:“吾今日不為貧賤,然居住舍宅,不作壯麗華飾者,正慮汝等後世不賢,不能保守之,將為勢家所奪。”
《說唐》第一回:“覓了所房子,與莫氏一同居住。”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考叔對曰:‘掘地見泉,建一地室,先迎姜夫人在內居住,告以主公想念之情,料夫人念子,不減主公之念母,主公在地室中相見,於及泉之誓,未嘗違也。’”
巴金《家》三六:“現在她不得不一個人在外面居住。”
《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 袁可立》:“楊太曦和沈壽崇一起來到沈壽崇在駙馬府居住的庭院中,遠遠看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身著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
2、宋時官吏降職並調往邊遠地區,稱“居住”。宋貶謫官員指定地區居住,輕於安置。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考之典故,安置待宰執侍從,居住待庶官,聽讀待士子,自效待軍將小臣。”
宋 趙升 《朝野類要·降免》:“被責者凡雲送甚州居住,則輕於安置也。”
《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寶祐元年》:“戊辰,謫陳垓潮州居住。”後世亦有此稱。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舊相起授他官》:“﹝ 順治 ﹞十三年三月以原官發遼陽居住,十五年革職。”

英漢對照


1. reside
2. be a resident (of)
其它相關解釋: 就解決
例句與用法:
1.這些修道士居住在一個大修道院里。
The monks live in a large monastery.
2.他為了自己的健康,打算到海濱地區去居住。
He is going to live by the coast for the sake of his health.
3.當歐洲人還是居住在洞穴中的野蠻人時,這些地方的文化早已十分繁榮昌盛。
These civilizations flourished while Europeans were still savages living in caves.
4.世代居住在城市裡使他們磨練了才智。
Generations of urban living sharpened their wits.
5.法院對居住在本國的外交官無裁判權。
The court has no jurisdiction over foreign diplomats living in this country.
6.他在國外居住了許多年。
He lived abroad for many years.
7.這所房子不適合人居住。
This house is unfit for human habitation.
8.他決定到我們的島上居住。
He decided to dwell on our island.

居住形式


房屋窯洞

• 瓦房
• 頂呈“人”字形。房架由梁、檁、椽組成,椽上覆箔,箔上糊泥,泥上座瓦,用石灰掛縫,也有干擺瓦的。梁的長短,依據房的深度而定;檁的長短,椽的疏密,瓦的多少,有“檁不過丈”、“房一間,椽十三”(一坡)、“房一間,瓦三千”之說。門窗高度,有“眉高眼低”(門為眉,窗為眼)之規。廈子房脊不事雕飾,門為單扇,偏開。前臨街房與後上房,房脊多做飛禽獸頭以鎮邪。門為雙扇,正開,兩側設窗。室內兩明一暗,明作客廳,暗為卧室。後上房右側作“過道”以通後院。
• 平房
• 多為丈寬小間,做灶房和閑雜小屋。有檁、椽,無梁,中不起脊。頂面用石灰、爐渣攪拌捶平,今多用預製板代替。
• 窯洞
• 南北兩坡,群眾依崖削一斷面,挖鑿窯洞。窯呈穹廬形,窯口置門窗。有的窯內設“套窯”,有的窯上鑿“天窯”。平原地帶,為節省木材,用磚圈窯,上部填土,爐渣石灰攪拌做面,上覆水泥抹平。窯洞冬暖夏涼,四季宜人。
• 樓房
• 1978年後,農民經濟富裕,建樓房者日多。樓房一般為二層,有單元式和單面式。單元式每層為一個單元,下層長輩居住,上層多為後輩結婚備用。單面樓房一般寬10米,深4至6.5米,6.5米者,於深度5米處砌前沿牆,外為走廊。下層內隔三間,左側一間從內開門,做卧室,中間做客廳。上層建有涼台。

院落設置

• 四合頭院
• 有上房、兩對廈、臨街房的院落謂四合頭院。缺少臨街房的謂“簸箕掌”。偃師人崇尚“四合頭院一處庄”,單門獨戶。尊長住上房,晚輩住廈子。上房房基與高度均要超過廈子房,不僅為出水著想,也有長尊幼卑之意。有的有另院存放車輛和農具。四合院有磚木、土木結構兩種。磚木結構多屬富足之家,青石奠基,青磚白灰成牆,椽子四面見方,青瓦漫頂;土木結構以石奠基,四周青磚壘至窗檯,以防潮濕,余為土坯成牆,多屬中等人家。窮苦人多為一面廈子。
• 臨崖四合院
• 在偃師南北兩坡溝壑地帶,住戶依崖垂直削一斷面,下打兩孔窯,在窯洞前兩側對稱蓋兩排“廈子”,也有蓋“前臨街”房的,屬窯房混合型宅院。富戶窯洞多用磚券,或只有磚券門窗。
• 下扎窯
• 多見於偃師縣北部邙嶺地區。由於地勢高而緩平,住戶就平地開挖一矩形深坑,坑內三面鑿窯,一面鑿隧道緩伸至地面,院中鑿有滲坑以防雨水。這種住宅省錢,但忌特大暴雨,滲水不及,以致坍塌。

類型

陝南房屋大多數進相連,前為大廳,寬敞明亮。後為有樓居室,明凈雅緻。旁有側室,常作廚房雜用。大戶人家修四合天井,中堂左右系長輩寢室,東西廂房,多為晚輩居住。天井四周陳設花盆,栽植奇花異草。四壁門安嵌板雕花的稱花廳,屬世家富戶所居。有的在長五間的房屋一頭或兩頭,再橫修二至三間,俗稱“鑰匙頭”、“撮箕口”。磚土瓦房,都有山牆,形如階梯。窮者以草代瓦,四壁竹編泥抹。更有甚者,四周無牆,茅草自頂披至於地,俗稱“落地鋪”或“窩爪棚”,深山老林還有用木頭壘的“垛木”房。
由於竹、木、石料資源豐富,因而石板房、竹木房較多。石板房以石板為蓋瓦,土牆上頂,也有用石頭壘牆的。這種房多貼靠石崖,三面圍牆,建築方法獨特,工藝講究,防火防風,非常堅固。石板房蓋得最好的要數藺河、芳流一帶,選料考究,大小石板分開,厚薄一致,蓋出來的房屋結構緊密,紋路整齊(多為“人”字路),觀者無不叫絕。
林邊、山坳及低洼的半坡上,竹木房屋多。這種房屋四壁全用圓木垛碼,留“口”字形窗戶。木樑上用大竹子密排,細竹密結,屋頂用蓼葉層層鋪平,竹篾結成扇形。在密鋪的毛竹上鋪一層稀泥,便是烘炕糧食的火樓。有的不設廚房,煮飯炒菜皆用火爐里的吊罐。因地勢陡峭而建的吊腳樓,大道、小道兩地居多,其它地方多用來作廁所或牲畜棲住。
過去建房,不僅土匠心靈手巧,而且木工都能雕樑畫棟,難度最大的是修“走馬轉閣樓”。這種樓,驢馬可以馱著東西進出。據說,鐵爐壩下桃園的祝氏宗祠,建造時曾發生木、石二匠比手藝的事。石匠先在大門墩上雕了一對石鼓,鼓上端坐石獅,口銜石珠。石匠當著眾人之面,敲其獅下齶,石珠即滾動起來,主人賞給白銀數兩。木匠也不示弱,雕刻的木獅不僅口內銜珠,還在大獅頸下雕一小獅,活像母子相偎,親昵之態難以言表,主人照樣付給賞錢。現木獅無存,石獅尚在。
近十幾年來,城鄉房屋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除了土木結構,還有框架柱、鋼屋架、平頂樓、混凝土等。

建造

建房之前,第一件事就是選擇地基。過去很講究方位山向,左邊山高無妨,右邊卻不能高。相傳左為青龍,右為白虎,有“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之說。如果河水從屋后繞過,就叫“冷水洗背”,說是發財不發人。
房屋的進深若是一丈二尺,實際只有一丈一尺八寸;若是一丈六尺,實際只有一丈五尺八寸。這叫要得發,不離八。
上樑是修房造屋的高潮,梁木不僅要精心挑選,砍伐時還不能落地沾灰。上樑之前,要用香米供奉,請許多人來陪梁、祭梁。祭梁儀式由木匠和土匠主持,將公雞冠子掐破,讓血滴在大梁的中心和兩端,有的還在梁中放五穀鹽茶和當年的曆書。祭梁詞的長短根據鳴炮時間而定,開頭語為:“今日祭梁,天地開張,財源茂盛,人強馬壯。玉女金童齊著力,金梁升上主華堂。”接下來就是踩梁,兩人各執一把裝有核桃、板栗、蒸饃之類的斗,在梁中交換位置時為“高難動作”,一邊踩一邊唱:“寶保粑,三月下種四月插,五月六月勤薅草,七月八月谷歸家。粑撒東,後輩兒孫在朝中;粑撒西,三更燈火五更雞;粑撒南,燕子雙雙把泥銜;粑撒北,大廈落成千秋業。”唱一句朝下撒一把,陪梁的人蜂擁而至,齊聲唱“好!”甚是熱鬧。
蓋房的忌諱較多,如掌板的每頓吃飯的位置不變,以防“吃二道飯”。主人不能與工匠們說笑,以免失口說出“火”、“死”之類的字。女的若幫工,也只能挖泥上土,若上牆走動,牆就會裂縫,蓋起後上房,房子就愛漏水。現在除農村一些地方外,城鎮蓋房均無大的禁忌。

其它

房子修起后,首先要在堂屋正中搭一個神龕,供奉祖先神位。其次是在屋角挖一火塘,上懸火搭鉤,以備掛吊罐之用。火塘是主人會客的地方,若客人朝火塘里添幾塊柴,主人更是高興,因此舉意為“添財”,祝主人興旺、紅火。
燕子向來被視為吉祥之鳥,多在門框或檁條上築巢壘窩,人們事先釘些釘子,支上木板。誰家燕子窩多,就象徵這家今年五穀豐登,萬事如意。有人蓋房還要看燕子壘窩的方向,意在圖個吉利。
床的擺設,均習慣於順屋樑而置,鄉諺有:“床鋪順梁,兒孫滿堂”。
從古至今都有在屋前屋后栽竹種樹的習慣,故建房多選擇單家獨戶。從前門前忌栽“女兒紅”,否則家中生女不生男。椿樹若高過屋頂,就要設法截去,否則貓就喂不成器。新婚夫婦要栽一對棗樹或一對桐麻樹,意為早(棗)生貴子,梧桐引鳳凰。栽得最多的是桃、李、桔、柑、梨、柿和松、柏、桂、竹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