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
襄平
徠簡介:襄平縣,古邑名。戰國燕邑。在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史記·匈奴列傳》:“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即此。
約公元前284-279年間,燕將秦開襲破東胡,東胡卻千里。置襄平縣,並為遼東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攻下遼東。次年,統一全國,分天下為36郡,襄平縣依然歸為遼東郡。
晉武帝於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又置平州。設平州刺史兼東夷校尉,治襄平。
淝水之戰(公元383年)后,前秦勢力逐漸衰微,從公元385年起至404年,襄平置於後燕的管轄之內。
東晉元興三年(公元404年),高句麗擊敗後燕,攻佔了遼東中心城市襄平,將遼東地區據為已有,並改襄平城為遼東城。
遼神冊三年(公元918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佔遼城州。翌年改為東平郡,置防禦使,並“鑄鐵鳳以鎮之”,因稱遼陽為鐵鳳城。
遼天顯三年(公元92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改東平郡為南京,遷東丹國首都於遼陽,建東丹王宮(今遼陽市老城東北隅)。
從襄平縣到遼陽縣,治所一直在今遼陽市白塔區。
古代遼陽境內區劃及基層行政體制屢經變遷,秦、漢時,大體於縣下實行鄉、亭、里制。《漢書·百官志(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東晉以後至唐初,為高句麗(高麗)治地。遼金時期多因俗建置,以部族習俗確立行政區劃。金代實行猛安謀克部落聯盟與州縣並存制。部落為猛安,氏族為謀克。金代佔領東京地區后,將漢人、契丹、渤海人皆納入猛安謀克戶。金熙宗后,演變為軍事、生產、地方行政合一的猛安謀克組織。近年於原遼陽州界發現“大定十五年五月少府監造”的“宋建謀克之印”,足證猛安謀克制時間較長。元、明兩代地方區劃多以軍政合一為主。明代於遼東實行衛所制,衛相當於防區,下設千戶和百戶所。清初實行社、甲制,至民國逐漸演為區村保甲制。“九·一八”事變后,偽滿當局仍沿襲區、村保甲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多實行鄉(鎮)、村制和區、街制。
轄 境 變 遷
清代以前 遼陽作為一個政區,其清代以前,轄境多不可考。僅據某些典籍中所存零星資料和近代學者的考證,可以勾畫出一個大體輪廓。
西漢時所置遼東郡轄境當為東起鴨綠水以東的古貝水,西至今醫巫閭山和大凌河幹流以東,南臨今渤海和黃海岸,北抵遼東古塞。時遼東郡所屬襄平縣轄境,以其周邊各縣治地為標亦可知大概:新昌縣,治地在今鞍山市南舊堡區楊柳河北岸;遼隊縣治地在今遼陽西南80餘里太子河西岸,即今海城市高坨子鎮;安市縣,即今海城市東南英城子古城;武次縣,即今鳳城縣鳳山鄉劉家堡漢城;候城縣,即今瀋陽市東渾河岸柏官屯漢城;高顯縣,即今瀋陽市南魏家樓子漢城;遼陽縣,即今遼中縣茨榆坨鎮偏堡子渾河北岸。
三國、晉、隋、唐之際,雖各自建置不同,轄境有所變遷,但尚不能確指。至遼代東京遼陽府轄境據《武經總要》記載:東至熟女真界約五百里,西至遼河百五十里,北至瀋州(今瀋陽市老城),東南至鴨綠水九百里,西南至錦州(今錦州市)四百里,東北至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縣)七百里,西北至顯州(今北鎮縣南)三百里。遼陽、鶴野、宜豐、白岩4縣俱在今遼陽境,據考證此4縣轄境大致範圍:開州治地今鳳城縣,穆州治地今岫岩縣東南,岩州治地今遼陽城東,遼州治地今新民縣遼濱塔村;湯州治地今遼中縣滿都戶鄉;銅州,今海城東南析木城;海州,今海城市;嬪州,今海城東北向陽寨;廣州,今瀋陽西南高花堡;集州,今瀋陽東南奉集堡;衍州,今遼陽東南。
歷經金、元、明代后,至清初,因旗、民雜居,採取分治制,管理範圍不同,州治轄境和駐防城轄境也不相同。清初遼陽州治地轄境:東至官馬山75裡外為鳳凰城(今風城縣)守界;南至黑峪80裡外為海城縣界;西至煙狼寨(今仍名,已入鞍山境)50裡外為牛庄城守界,北至楊家灣(疑為今柳條寨鄉羊角灣)60裡外為奉天將軍特轄區界;東南至浪子山60裡外為鳳凰城守界;西南至鞍山驛60裡外為牛庄城守界,東北至十里河60裡外為承德縣(今瀋陽市蘇家屯區)界;西北至船城(今柳壕鄉小川城村)60裡外為奉天將軍特轄區界。
徠清初遼陽城守尉轄界四至:東350里至一堵牆(今本溪縣馬家城子)興京(今新賓縣)界;西120里至網戶屯廣寧(今北鎮)界;南130里至生鐵嶺岫岩縣;北60里至十里河承德縣界;東南至分水嶺160里岫岩界;西南至新檯子90裏海城界;東北至張起寨120里撫順界,西北至四方台90里廣寧界。嗣後因東邊添設縣治,城守界境相應收縮,東界120里(收縮230里)至田師傅溝接興京界。1813年(嘉慶十八年),承德縣西部、廣寧東部設新民廳治。城守尉西界又有收縮,西界110里至枯榆泡與新民廳界接。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置本溪、遼中縣。1907年初,遼陽州知州陶鶴章與本溪縣設治事宜委員周朝霖親詣勘定由遼陽州屬地劃歸本溪縣新治土地。“計東自盤道嶺與撫順東界之處起,沿興仁(縣)邊界西向經肖家河、高家堡、張起寨、棗溝、松木堡、歪頭山、柳家峪,折西南向,經朝鮮嶺、王高玉嶺、南大嶺、鄭家屯,渡太資(子)河經瓦子峪、朴家灣、黃土地渡細河,經寧家寨、老官嶺、長背山、石門嶺東轉十里,經王家崴斜向西南,經滴塔堡、摩天嶺南向新開嶺、八盤嶺、白雲山折而東向,經東頭嶺上萬兩河、荒店子、石磨子嶺、白蓬嶺、千家嶺斜向東北至分水嶺與鳳凰廳屬草河連界為止。計經線一百九十里,北面緯線一百五十里,南面緯線六十五里,共計邊線三百八十里,以此經線以東劃歸本溪縣管轄治理”,共有142個“村牌”。當年撥民地2 140餘畝入本溪縣。1914年再撥旗地152 862畝入本溪縣。
州境西至太子河西大駱駝背、長林子等處以西之渾河90里,西北至小北河東之渾河及太子河60里,計由河西至枯榆泡轉心湖,共撥出土地縱約百里,橫約二三十里以至五六十里歸遼中縣。1914年兩縣會勘,確定撥正額各項旗地390 056畝入遼中縣。其時全境土地面積約25 600平方里。
中華民國 1937年12月1日偽滿洲國決定以遼陽縣所轄南沙河、北沙河(即沙河北)、前立山屯、后立山屯、八卦溝、長甸鋪、大石頭、后三家峪、柳西屯、八家子、南大路、北大路、陶官屯13個主村及副村,計27091325平方米(27.1平方公里)和日本占鞍山、立山“滿鐵附屬地”22平方公里共49.1平方公里撥出,設立鞍山市。1939年9月,又將遼陽縣與鞍山市接壤的部分村屯劃歸鞍山市。10月2日,簽訂《遼陽縣、鞍山市區劃變更移交書》,規定遼陽縣第六區的潘家屯、侯家屯、山嘴子、李家堡子、馮家堡子、尤家堡子、舊堡、東四方台、西四方台、前三家峪10個村屯和第七區的麥山子、大紅旗、大樂屯、東馬圈子、西馬圈子、腰馬圈子、大營盤、小營盤、李三檯子、宋三檯子、二檯子、雙檯子、高檯子、小檯子、白旗堡、寧遠屯、筆管屯、石溝家寨、馬驛屯19個村屯共計74.1平方公里移交鞍山市轄。
1949年7月1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遼陽縣所屬首山區的干山、大孤山、油瓶溝、磊子山、關門山、陳台溝、櫻桃園、首山(以水源地為起點向南)等劃歸鞍山市。8月12日又決定將遼陽縣七嶺子區的28個行政村和首山區的10個行政村劃歸鞍山市,計有摩雲山、什間房、東果子園、唐家房、雞王屯、網戶屯、顧家房、長嶺子、上石橋、下石橋、對樁石、花麥屯、大孤山、高官嶺、崔家屯、謝家房身、黃嶺子、忠新堡、魏家屯、汪家峪、調軍台、梨花峪、自家堡子、七嶺子、山印子、倪家台、廟爾台韓家嶺;判甲爐、櫻桃園、陳家台、羊草庄、桃山莊、首山、馬伊屯、坡堡子、土檯子、王家莊。另有太平溝、肖家堡子、王家堡子、張家堡子、胡家堡子(胡家廟)、祁家溝、楊樹林子、前杠、達子營、安莊子、榆樹屯、小紅旗、小趙台等作為副村劃歸鞍山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一1988年末) 1949年12月22日,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決定,將遼陽縣所屬城昂堡、張忠堡、郎家廠、白旗堡(今紅旗堡)、達道灣、煙狼寨(含黃家屯)、邢陽氣、大陽氣堡、小檯子、包董岳、雙樓台、新堡12個行政村劃歸鞍山市。
1950年4月,奉遼東省轉東北人民政府第2517號命令,將遼西省遼中縣小北河區劃歸遼東省遼陽縣。計17個行政村,人口6 063戶,36 563人,土地109 695.37畝。
1950年,5月15日,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將遼陽縣屬弓長嶺礦區劃歸鞍山市。計土地51.5平方公里,人口約8萬多人。
1952年11月,遼西省遼中縣大坨子村所轄在新開渾河東岸的孤家子屯劃歸遼東省遼陽縣。
1954年12月1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命令,將遼陽縣劉二堡鎮及其附近的24個行政村和1個街劃歸鞍山市。計有劉二堡鎮轄中心街及東堡、后堡、山東、河南、河北5個村;劉二堡區轄大趙台、后杠、栗開堡、祁爾台、大鄭台、馬家屯、三岔子、王家莊、孟賈10個村;魯家區轄栗家古樹、孫青堆子、徐家營子、黎起屯、勝利堡5個村;峨嵋區轄胡家廟子、金家嶺2個村。亮甲區轄谷首峪、洪台溝2個村。
1956年7月5日,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鞍山市第五區即弓長嶺礦區全部劃歸遼陽縣;將劉二堡鎮及首山鄉的首山、大趙台、馬伊屯、土檯子、坡堡子、王家莊6個村,黎起鄉的黎起堡、孫青堆子、徐家營子、栗古樹、大鄭台5個村,喇叭鄉的喇叭、馬家、王家、三岔子4個村,大紅旗鄉的祁爾台、后杠、栗開堡3個村,山東鄉的盂甲村,新堡鄉的勝利村,李三台鄉的煙狼寨村(實際仍歸鞍山)劃歸遼陽縣(實際上為20個村1個鎮。1961年5月,又將大鄭台、孫青堆子再次劃歸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