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都護府
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
安東都護府(公元668年~761年),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原為唐朝和新羅聯軍在滅亡高句麗之後,建立的管理高句麗故地的機構。羅唐戰爭后,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安東都護府北部
其後由於渤海國和契丹崛起,上元三年(676年),唐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儀鳳二年(677年),遷治新城(今撫順市高爾山)。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遼西契丹反唐,唐與安東都護府的陸路交通一度中斷。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安東都護府治所內遷營州(今遼寧朝陽)。天寶二年(742年)年遷治遼西故郡城(今遼寧義縣)。受安史之亂影響,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東北作為中國遼闊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統一中國后,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對東北享有無可爭議的行政管理權。在征服高句麗,安撫冊封渤海、契丹、庫莫奚、靺鞨、室韋等民族的基礎上,唐朝在東北先後設置了安東都護府、營州上都督府,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以都護府、督都府、州、道等行政體制對東北進行行政管理,開發建設東北。
安東都護府初隸河北道營州都督府;武則天初年以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長安四年(704年)以幽、營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開元七年(719年)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開元二十年(732)以幽州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及平盧節度使;天寶元年(742年)幽州節度使改為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從中劃出,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直至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薛仁貴
安東都護府屬上都護府,其長官為安東都護,正三品,“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有唐一代,薛仁貴、高侃、唐休景、仁貴子薛納、王玄志、薛泰、許欽湊、裴雲掛、玄宗第十三子穎王李磁等,都先後擔任過安東都護之職。
北遷:新羅崛起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唐與新羅聯合滅亡高句麗。十二月,“剖其地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縣百。復置安東都護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與華官參治,仁貴為都護,總兵鎮之”。唐朝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任命右威衛大將軍、平陽郡公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率兵2萬鎮撫遼東。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原百濟故地。
吐蕃和新羅的介入打亂了這一局面。是年,吐蕃北犯吐谷渾部,朝西陲震動。就在唐廷商議西援吐谷渾時,新羅開始侵擾唐熊津都督府所轄的前百濟舊地,唐朝遣使問罪,新羅“遣欽鈍角干、良圖波珍餐入唐謝罪”,同時暗中卻在鼓動高句麗遺民叛亂,唐朝新羅戰爭爆發。唐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唐廷派薛仁貴率軍西援吐谷渾,遼東防務一時空虛,高句麗遺民“大長鉗牟岑率眾反,立藏外孫安舜為主”。這樣,唐朝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而新羅利用唐軍暫無暇南顧之機,於唐咸亨二年(671年),攻佔了泗沘要塞,並建立了所夫力州,佔領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土。
唐咸亨元年(670年),唐朝派高侃、李謹行率偏師前往遼東平叛。經過四年的戰爭,才最終平定了高句麗遺民叛亂。唐上元元年(674年)正月,唐朝派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率軍南伐新羅。在累戰不利的情況下,新羅王金法敏被迫遣使入朝謝罪。唐朝既往不咎“復法敏官爵”。唐上元三年(676年)二月,又正式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遼東故城(即今遼寧遼陽)。
唐朝戰勝新羅,為什麼還要將都護府北遷呢?這應與兩國在半島的實力消長有關。雖然唐朝整體國力遠勝新羅,但隨著吐蕃在西南的崛起,唐廷已經不能全力經營半島。是時,吐蕃“盡收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自漢、魏已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就在都護府遷離平壤的次年,“儀鳳二年(677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軌為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將劉仁軌調往西線以防禦吐蕃。唐傾力與吐蕃交戰,對東境自然採取守勢,不願與新羅在半島長期對峙,空耗人力、物力。因此,在新羅稱臣謝罪的有利條件下,將都護府遷離平壤,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穩定:遷治新城
唐儀鳳二年(677年)二月,唐朝將安東府再次遷治新城(今遼寧撫順高爾山山城),同時任命工部尚書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史稱:“(高藏)還遼東以安余民,先編僑內州者(高句麗族人)皆原遣。”金毓黼先生認為,高句麗遺民的反抗迫使唐廷在遼東採取羈縻政策。唐滅高句麗后,為防其東山再起,曾強制遷離大批高句麗族人,人數達40萬之多,唐朝削弱當地高句麗勢力的決心可見一斑。平叛后,據楊軍先生估計,高句麗族人在遼東者,尚有10多萬戶。唐朝讓高藏這時返回遼東,無疑是羈縻政策的具體表現。但同時將大批已遷中原的高句麗族人遣歸遼東,卻與當初削弱高句麗的初衷背道而馳,無疑為遼東再次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也為高藏日後謀叛埋下了伏筆。撫順新城位於遼東城的東北方向,從戰略地位上考慮,可隨時監督高麗王高藏的反叛行為,並對大批降唐的高句麗人實行嚴密的監視,以備應急而動。唐朝任高藏為遼東州都督,而不是安東都護,這說明唐朝並未完全信任高藏。
新城是當年高句麗的西境邊城,地勢極為險要,安東府治所遷到這裡,進可攻退可守,有利於掌控整個遼東局面。高藏回到遼東后又密謀反叛,史載:“藏與靺鞨謀反,未及發,召還放邛州,廝其人於河南、隴右、弱窶者留安東。”叛亂未及發動便告失敗,高藏及其族人又被遣返中原。派遣高藏的同時,唐朝派遣泉男生為安東都護,泉男生到任后“安撫遼東,並置州縣,招流冗,平斂賦,罷力役,民悅其寬”。他採取精簡機構、召納流民、整頓賦役等舉措,短短數年即穩定了唐朝在遼東的統治。唐調露元年(679年)正月二十九日“(泉男生)遘疾薨於安東府之官舍”。其後20年間,史書不見關於安東都護府重大事件的記載,說明遼東此時應處於恢復和發展的穩定時期。
危局:契丹反唐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遼西契丹族突然叛唐,史載:“夏,五月,壬子,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奔之路,使其腹背受敵,處於唐和突厥的夾擊之中,扭轉了唐對契丹作戰最初的被動局面。同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反,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翙。”契丹在初勝唐軍后即向遼東大舉進攻,據《新唐書·許紹傳》載:“方圍安東,脅令(許欽寂)說屬城未下者。欽寂呼安東都護裴玄曰:‘賊朝夕當滅,幸謹守!’賊怒,害之。”遼東形勢危在旦夕,時任遼東都督的高德武挺身而出,“以數百之兵當兩萬之寇”,“破逆賊孫萬斬十有餘陣,並生獲夷賊一千人”,高德武挫敗了契丹進據遼東的企圖,從戰略上切斷了契丹東時鼓舞了唐軍的士氣,“使國家無東顧之憂”。對高德武軍的戰功,唐廷褒獎“各賞金帶緋袍,答誠效更自錄奏擬加榮官”,唐軍更準備“某月日百道齊驅,分五萬番漢精兵,令中郎將薛訥取海路東入”,從遼東方向包抄契丹,同時命令“安東諸州刺史並諸將部族、官屬等訓勵兵馬,共為犄角”。
此後唐朝聯合突厥,最終平定了契丹叛亂,“契丹餘眾不能立,遂附突厥”。遼西從此成為戰場。營州都督府被迫南遷,從聖歷二年(699年)僑治漁陽,又於開元五年(717年)還治柳城,近20年間,唐朝只能通過海路溝通遼東。
狄仁傑
內遷:渤海歸附
契丹叛亂的另一個深遠影響是渤海地方政權的建立。史載:“渤海靺鞨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高麗既滅,祚榮率家屬徙居營州。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反叛,祚榮與靺鞨乞四比羽各領亡命東奔,保阻以自固。盡忠既死,則天命右玉鈐衛大將軍李楷固率兵討其餘黨,先破斬乞四比羽,又度天門嶺以迫祚榮。祚榮合高麗、靺鞨之眾以拒楷固,王師大敗,楷固脫身而還。屬契丹及奚盡降突厥,道路阻絕,則天不能討,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據東牟山,築城以居之。”“聖歷中,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大祚榮並不願意捲入唐與契丹之間的戰爭中去,而是選擇了東奔遠遷、遠離戰禍之路。武則天在戰敗契丹后,曾派軍進行征剿,卻被大祚榮戰敗,由此,大祚榮得以在東北立足。這是高句麗滅亡後唐東北邊疆的最大變局,直接促成了其後安東都護府的遷治。
舊唐書
唐睿宗先天二年(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唐朝遣郎將崔訢從海路前往遼東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正式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次年(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平州(今河北盧龍)。
之所以如此,在於唐朝長期只能以海路聯繫遼東,這就削弱了唐在遼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而渤海此時已有長足的發展,成為“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的海東大國。二者實力對比,唐朝應該已經處於劣勢。為了爭取渤海並藉助其力量牽制契丹,唐朝在冊封渤海的同時,對渤海作出重大讓步,將安東都護府遷往平州,從而解除渤海對唐朝的戒心,這應是雙方互相妥協的結果。而促成唐朝冊封渤海的關鍵人物,應該是大祚榮之子大門藝,前文曾提及大祚榮曾遣子入侍,其人正是大門藝,“門藝曾充質子至京師,開元初還國”,他在長安居住六年,在此期間,深受唐文化的熏陶和影響,是渤海內部親唐派的代表人物,唐朝冊封大祚榮的同時,讓大門藝返回渤海,正是希望親唐力量主政渤海,使渤海成為唐朝穩定東北邊疆的有力屏障。
唐安東都護府遷治平州的消極後果是動搖了當地居民繼續留居遼東的信心,大批高句麗遺民轉而投附新興的渤海地方政權。“自是高麗舊戶在安東者漸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長遂絕矣。”
唐玄宗
廢止:渤海入遼東
安東都護府內遷后,唐與渤海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渤海不斷派出使團入唐,從事文化和貿易交流活動,並從中受益甚多,而唐朝對渤海也愈加重視。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遼東地區事實上仍是唐朝的領土。成書於開元二十五年(737)的《唐六典》戶部郎中員外郎條載:“幽、營、安東各管羈縻州”,說明這個時期安東都護府在遼東地區仍然管轄著羈縻州。《舊唐書·地理志》載有安東都護府所管羈縻州:“新城州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蘇州、木底州、蓋牟州、代那州、倉岩州、磨米州、積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凡此十四州,並無城池。是高麗降戶散此諸軍鎮,以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羈縻之。天寶領戶五千七百一十八,口一萬八千一百五十六。
有學者根據《冊府元龜》里開元二十五年四月唐玄宗敕曰:“封大昌勃價襄平縣開國男”的記載,認為“襄平縣即今遼陽”就認為如果此前渤海人沒有入據遼東的話,則唐朝無論如何也不會有此冊封,反之,如果沒有得到唐朝的默認,則當時的渤海人也不大可能進據其地。”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對唐朝封爵的解讀有欠妥當。比如:奉口□是唐朝幽州下屬的軍鎮將領,《大唐雲居寺石經堂碑》記載其開元二十四年(736)的職銜:“經略軍副使口口□口軍上柱國辰韓郡開國公奉口。”經略軍“置於范陽城內,延載元年(694)置。”辰韓郡,唐朝無此地名。辰韓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民族部落之一,辰韓地區是新羅的興起之地,始終在新羅政權的控制範圍內,辰韓民族是新羅政權的主體民族之一。雖然唐朝軍將奉口口受封辰韓開國公,但不能說明新羅已經被納入到唐朝版圖內。以文獻所及,一個爵號無法真正代表一個地區的歸屬。有的學者僅憑“襄平縣開國男”的孤證就說明遼東地區不再為唐朝所有,這根本沒有說服力。
唐開元二十年(732年),渤海統治者大武藝因不滿此前唐朝設立黑水都督府,“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刺史韋俊。(唐朝)詔遣門藝往幽州徵兵以討之,仍令太僕員外卿金思蘭往新羅發兵以攻其南境。屬山阻寒凍,雪深丈余,兵士死者過半,竟無功而還”。
不過,渤海建國的重心不在遼東。前已述及,當營州爆發契丹反唐戰爭的時候,與契丹不同,渤海酋長選擇了“東走,度遼水,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這樣遠走他鄉的戰略,從一開始就沒有顯示出對遼東的重視,此後將拓境的重點放在了鴨綠江南境和烏蘇里江流域地區,當唐朝將黑龍江下游的黑水部納入版圖后,大武藝竟然不惜與唐開戰,對新羅也是如此。渤海沒有選擇奪取遼東,因為全面佔領遼東即意味著與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實力恢復,難保不重蹈高句麗的覆轍。在唐朝收復遼東的戰爭中,粟末民族也被深深地捲入其中,戰爭的殘酷和高句麗滅國滅族的教訓使渤海統治者對遼東地區不能不三思慎行。大門藝曾對大武藝言:“唐,大國,兵萬倍我,與之產怨,我且亡。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之一,王將違之,不可。” 此外,渤海自身的實力決定了其不能全面佔領遼東。
安史之亂后依然有唐朝以盧龍鎮及遼西來統治遼東地區的文獻記載:
821年:唐穆宗《處分幽州德音制》:“上帝念我,賚予忠賢,盡獻提封,恢纘舊服,使遼陽八州之眾,重睹開元之儀者,則予侍中總之力也。……又念八州之內,九賦用殷,慶澤旁流,所宜沾貸,其管內八州百姓,並宜給復一年,仍令給事中薛存慶往彼宣慰,親諭朕懷。”
850年:《全唐文·授幽州留後張允伸充節度使制》(大中四年,850)記載:“幽州節度留後檢校左散騎常侍張允伸,性稟誠明,才推倜儻。……況遼陽甲兵之雄,幽都控馭之遠。假機謀以董雜俗,資刑賞以靖朔鄰。由是錫鉞之正名,授喉舌之顯秩。……可檢校工部尚書幽州節度使。
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
新城州都督府
遼城州都督府
哥勿州都督府
衛樂州都督府
舍利州都督府
去素州都督府(居素州都督府)
越喜州都督府
去旦州都督府
建安州都督府
初置42州,史書記載其名的14州
南蘇州
蓋牟州
大那州
倉岩州
磨米州
積利州
黎山州
延津州
木底州
安市州
諸北州
識利州
拂涅州
拜漢州
平壤(總章元年至儀鳳元年,668年—676年)
遼城(儀鳳元年至儀鳳二年,676年—677年)
新城(儀鳳二年至聖歷二年,677年—699年)
幽州(神龍元年至開元二年,705年—714年)
平州(開元二年至天寶二年,714年—743年)
遼西故城(天寶二年至上元二年,743年—761年)
姓名 | 在位時間 | 官銜 | 備註 |
魏哲 | 668年—669年 | 檢校安東都護 | |
薛禮 | 669年—670年 | 檢校安東都護 | |
高侃 | 670年—672年 | 遼東州行軍總管、安東都護 | |
屈突詮 | 672年—673年 | 安東都護 | |
高藏 | 673年—676年 | 遼東都督、朝鮮王 | |
李文暕 | 678年—681年 |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
屈突詮 | 681年—682年 |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
田敬則 | ?—692年 | 幽州都督兼安東副都護 | |
裴玄珪 | 696年—? | 安東都護 | |
梁亶 | 698年 |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
薛訥 | 698年—700年 |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薛禮之子 |
屈突仲翔 | ?—704年 | 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屈突詮之子 |
唐休璟 | 704年—705年 | 幽、營等州都督兼安東都護 | |
單思敬 | 713年—? | 安東都護 | 單雄信曾孫 |
許欽湊 | 714年—? | 安東都護 | |
許欽澹 | 714年—? | 安東都護 | |
薛泰 | 720年—725年 | 安東都護 | |
潁王李璬 | 727年—? | 平盧軍節度大使遙領安東都護 | 玄宗第十三子 |
臧懷亮 | 727年—? | 安東都護 | |
裴旻 | 733年—? | 安東都護 | |
賈循 | 742年—755年 | 安東副大都護 | |
馬靈察 | 755年—756年 | 安東副都護 | |
王玄志 | 756年—758年 | 安東都護 | |
侯希逸 | 758年—761年 | 平盧節度使兼安東都護 | |
高連 | ?—? | 安東都護 | 寶藏王之子 |
高震 | ?—773年 | 安東都護 | 寶藏王之孫 |
在唐朝的羈縻府州制度中,都護府是最高層次設置,其次為都督府。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唐朝都護府分為大都護府、上都護府、下都護府。關於安東都護府的級別,史書中有不同的記載:從史書中關於安東都護府長官的記載看,絕大多數時期只見“安東都護”的任職者,不過至少開元十五年(727年)以後,安東都護府的級別應為大都護府。
關於都護府官職,根據《新唐書·百官四下》記載,大都護府的長官為大都護,其下為副大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錄事,以及功、倉、戶、兵、法五曹參軍事和參軍事等官職。上都護府較之大都護府少了副大都護、法曹參軍事、錄事等官職。大都護府各級官員的官品自從二品到從九品;上都護府官員的官品自正三品到從八品。雖然都護府的級別有差別,但其職掌是相同的。《舊唐書·職官三》載:“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貳。長史、司馬貳焉。諸曹,如州府之職。”《新唐書·百官四下》載:“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為了加強對所轄地區的軍事控制,唐朝在安東都護府之下設有懷遠軍、保定軍和安東守捉,常駐軍隊為8500人,馬700匹。
安東都護府(下屬都督府及其以下的官員除外)的官員從都護到司馬、錄事參軍,各級官員都是朝廷任命的漢官。首任都護薛仁貴在唐朝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驍勇善戰,勇冠三軍,“身帥士,遇賊輒破”,“威震遼海”。“高麗既降,詔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於平壤留守,仍授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移理新城,撫恤孤老,有干能者,隨才任使,忠孝節義,咸加旌表,高麗士眾莫不欣然慕化。”朝廷以其率重兵二萬,鎮守安東,說明在安東都護府設置之初,具有較強的軍事統治色彩。
薛仁貴之後,安東都護的繼任者除穎王李雲是親王以外,其他諸位基本上都是武將出身,如高侃、薛訥、唐休景等皆為其軍功佼佼者。顯然,安東都護府的職能軍事色彩比較濃重,這與安東都護府之下實行羈縻統治的方式有關。唐朝對羈縻府州的統轄,實行因俗而治的方針,“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朝廷不直接管理羈縻府州內部的政務,重在維護王朝邊疆統治秩序的穩定,令少數民族“畏威懷惠”,“翕然向化”。要達到固人心而維邦本的目的,以軍事強力做保障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安東都護府之下,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的各級地方政府官員,是“擢其(高句麗)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與華人蔘理百姓”。各級地方官員既有親唐的高句麗官,也有漢官,與駐守各地的唐朝軍將共同統轄之。《舊唐書·職官二》曰:“羈縻州所補漢官,給以當土之物。”
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漢官的俸祿與一般府州的官員俸祿不同,以當地土產支付。高宗上元三年(即儀鳳元年,676年),安東都護府遷到遼東郡故城后,“先有華人任官者,悉罷之”。這是指在羈縻府州任職的漢官,皆由高句麗人取而代之,即完全以高句麗官員管理本族百姓,這表明唐朝對安東都護府統轄政策發生了變化。
唐制,羈縻府州以少數民族任“都督、刺史,皆得世襲”。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高句麗族官員,亦實行世襲制,《唐右武衛將軍高府君墓誌銘》曰:“公諱欽德,曾祖瑗,建安州都督。祖懷,襲爵建安州都督。以開元廿一年九月十有九日,終於柳城郡公舍。”高句麗人高欽德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其曾祖高瑗可能是安東都護府建立初期,被任命的建安州都督,高瑗死後,由其子高懷襲任建安州都督。第一任安東都護薛仁貴在任期間,對“有干能者,隨才任使”。說明安東都護府屬下由高句麗人擔任的都督、刺史、縣令等各級官吏,不是由朝廷委任,而是由都護府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