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四鎮
安西四鎮
安徠西四鎮,指唐朝前期在西北地區設置,由安西都護府統轄的四個軍鎮。唐安西四鎮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它們對於唐朝政府撫慰西突厥,保護中西陸上交通要道,鞏固唐的西北邊防,都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貞觀十四年(640)八月唐滅高昌國,九月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交河故城遺址),管理西域地區軍政事務。二十二年,唐軍進駐龜茲國以後,便將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今新疆庫車),同時在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於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故簡稱安西四鎮。貞觀以後,安西四鎮時置時罷,軍鎮也有所變動。調露元年(679),在唐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后,以碎葉水旁的碎葉鎮城代焉耆。從此安西四鎮是碎葉、龜茲、於闐、疏勒。
七年,湯嘉惠建議以焉耆鎮代替碎葉鎮,故開元七年以後的安西四鎮又是龜茲、於闐、焉耆、疏勒。安史之亂后,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虛陸續佔領隴右、河西諸州,安西四鎮與朝廷的通道中斷,然而,四鎮留守軍隊仍堅守各鎮。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鎮相繼陷於吐蕃。9世紀中葉,回鶻據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鎮。唐安西四鎮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它對於唐朝政府撫慰西突厥,保護中西陸上交通要道,鞏固唐的西北邊防,都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西四鎮
貞觀以後,安西四鎮時置時罷,軍鎮也有所變動。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根據當時的西域形勢,罷四鎮,安西都護府也遷回西州。顯慶二年(657),唐政府平定了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的叛亂。次年,安西都護府又遷回龜茲城,四鎮隨之恢復。咸亨元年(670)四月,吐蕃攻陷龜茲撥換城(今新疆溫宿),四鎮再罷。
上元元年(674年),安西四鎮復歸於唐朝。儀鳳三年(678年),吐蕃進佔安西四鎮。儀鳳四年(679年),崔知辯擊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鎮。同年改元調露元年,唐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副大使﹑安西都護王方翼在碎葉水旁的碎葉置鎮築城以代焉耆。故從此時起,安西四鎮是碎葉﹑龜茲﹑於闐﹑疏勒。
垂拱二年(686),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之亂(684)以後有意籠絡人心,顯示其“務在仁不在廣,務在養不在殺,將以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故下令放棄安西四鎮。687年-689年,吐蕃趁機進佔安西四鎮;
武后長壽元年(692),唐武威軍總管王孝傑等率軍擊破吐蕃,收復四鎮。在接受安西四鎮幾度失陷的教訓后,唐政府為鞏固西疆的邊防,遣軍兩萬四千人常駐四鎮,從此安西四鎮的形勢穩定下來。
開元四年(716),唐玄宗李隆基以陝王嗣升遙領安西大都護,充河西道四鎮諸蕃部落大使,實際經略四鎮的為副大使郭虔瓘。
開元六年,又任命湯嘉惠為四鎮節度經略使,從此四鎮由專設的節度使統領,四鎮節度使或稱磧西節度使。節度使常駐安西府城龜茲,由安西都護兼領,又稱安西節度使。
開元七年,西突厥十姓可汗請居碎葉城,四鎮節度使湯嘉惠建議以焉耆鎮代替碎葉鎮,故開元七年以後的安西四鎮又是龜茲﹑於闐﹑焉耆﹑疏勒。
安史之亂后,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虛陸續佔領隴右﹑河西諸州,安西四鎮與朝廷的通道中斷,然而,四鎮留守軍隊仍堅守各鎮。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四鎮留守郭昕的表奏到達長安,朝廷又任命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並且詔令四鎮將士均遷升七資,作為獎勵他們堅守四鎮之功。貞元五年(789),中國高僧悟空回國,途經疏勒鎮,會見鎮守使魯陽;到於闐鎮,見到鎮守使鄭據;到龜茲,見到四鎮節度使﹑安西副大都護郭昕;到焉耆鎮,會見鎮守使楊日佑,說明這時安西四鎮仍為唐守。
貞元六年(790年),吐蕃佔據北庭(北庭的西州例外,公元792年,吐蕃佔西州,完全佔領北庭),並佔領安西四鎮之一的於闐。之後幾年,吐蕃佔據安西其他三鎮,目前還沒有資料能說明吐蕃開始佔據安西其他三鎮的確切時間。后經歷與回鶻的激烈爭奪。9世紀中葉回鶻相繼據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