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

魏州

魏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名。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置。魏州治所在貴鄉(故治在今河北邯鄲市大名縣城東北)。隋大業三年(607),改為武陽郡。隋末,李密改武陽郡為魏州。尋為竇建德所據。唐武德四年(621),復為魏州置總管府,尋改為都督府。宋仍稱魏州,亦曰魏郡。宋慶曆二年(1042年),改稱北京大名府

唐代魏州轄境相當今河北大名、魏縣,河南南樂清豐范縣、台前,河北館陶,山東冠縣、莘縣陽谷等縣地。

歷史沿革


北周大象二年,於貴鄉縣(故治今河北邯鄲市大名縣城東北)置魏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罷州為武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武陽郡為魏州。
唐龍朔二年(662年),改魏州為冀州。
唐咸亨三年(672年),復改稱魏州,10年間兩州互相移名。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全國為十五道,各道置採訪使。河北道採訪使治魏州。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河北道領二十四州,其中魏州(治元城)領元城、貴鄉、魏縣、冠氏、館陶等10縣。
唐乾元元年(758年),於魏州置魏博節度,署大都督府,轄魏、博、貝、衛、澶、相六州。節度所轄地域稱為節鎮,也稱道。
唐寶應二年(763年)六月,安史叛軍史思明部將田承嗣投降,唐王朝任以魏博等州都防禦使,旋改為節度使。
唐廣德二年(764年)正月,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軍,朝廷依准。自此,今河北邯鄲市大名始有天雄之代稱。
唐大曆十年(775年),田承嗣出兵侵佔相、洺、衛三州;
唐建中三年(782年),田悅與李惟岳叛唐,改魏州為大名府,自稱魏王。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二十五日(公曆5月13日),晉王李存勖統一河北,於魏州(今河北邯鄲市大名東北)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升魏州為興唐府,都名東京;改元城縣為興唐縣。十二月,興唐府遷都洛陽。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改東京為鄴都,大名成為陪都。
後唐天成四年(929年)罷都,還曰魏州,尋復為鄴都。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改興唐府為廣晉府。
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復以廣晉府為鄴都。
後晉天福七年(942年)閏三月,石敬瑭以鄴都(河北邯鄲大名古城)諸門宜賜名額,命皇城、羅城、大城等二十二門新名。鄴都城之規模,可見一斑。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復置天雄軍於此。
後漢承元年(948年)三月,改廣晉府為河北大名府。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復罷鄴都為天雄軍,而府如故。
宋因之,仍稱魏州,亦曰魏郡。領縣十七。
宋至道三年(997年),在此置河北路,為十五路之一。
宋慶曆二年(1042年),建為北京大名府。
宋慶曆八年(1048年),置河北東路大名府路。
金為河北大名府路,又改安武軍。
元為中書省大名路;明、清為河北省大名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改道,改為河北省冀南道(駐河北省大名城)。
民國三年(1914年)6月3日,改河北省冀南道為河北省大名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河北省,大名道廢止,大名縣等直屬河北省。
今仍為大名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

行政區劃


唐代魏州

隸屬:河北道
州治:貴鄉城(故治今大名縣城東北)
轄縣:貴鄉縣,元城縣,魏縣,館陶縣,冠氏縣,朝城縣,莘縣,昌樂縣

北宋魏州

隸屬:河北道
州治:大名城(故治今大名縣城東)
轄縣:大名縣 元城縣 南樂縣 魏縣 館陶縣 冠氏縣 莘縣 朝城縣 夏津縣 臨清縣 永濟縣 宗城縣 經城縣 內黃縣 成安縣 洹水縣 清平縣。

歷史事件


魏州之戰
魏州
魏州
後梁魏州之戰五代後梁乾化五年(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晉王李存勖乘後梁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兵變,出援節度使賀德倫,擊敗鎮南節度使劉鄩軍的作戰。乾化五年三月,後梁天雄節度使楊師厚病死,後梁末帝朱友貞以魏博(治魏州)地廣兵 強,難以控制,乘機實行分割治理,欲將所轄6州地分為兩大鎮,以削弱其勢力,又恐不服,遂命開封尹劉鄩領兵6萬渡河,屯南樂(今屬河南),並遣500精騎入魏州,以控制魏博,引起魏州兵變。四月,魏州將士脅迫節度使賀德倫叛梁附晉,請出兵抗梁,李存勖即令馬步副總管李存審由趙州(今河北趙縣)進據山東臨清(今河北臨西西)以策應。自率大軍東進。五月,晉王軍抵魏州,時劉鄩已佔據魏縣。
五代後漢天福十二年(遼天祿元年,947年),後漢高祖劉知遠親討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叛將杜重威的作戰。後晉開運末,契丹與後晉滹沱之戰中,晉軍主帥杜重威庸暗,以10萬兵降附契丹,致喪晉國。契丹帝耶律德光入主中原,改國號遼,據東京(今河南開封)僅百餘日,即被中原紛起的義軍擊得惶恐北撤,病死於途中。天福十二年五月,遼永康王耶律兀欲集蕃漢之臣於河北恆州(今河北正定)府署,宣布偽造遺制,自立為帝。以安國(今河北保定市安國市)節度使麻答為中京留守,鎮守恆州;命降將杜重威仍為天雄節度使,鎮守魏州。六月,劉知遠定京師(今江蘇省南京市市),盡誅燕兵1500人於繁台(今河南開封市郊東南隅),改國號漢,史稱後漢。詔赦原後晉藩鎮、將吏,各安職任。七月,劉知遠徙杜重威移鎮河南歸德(今河南商丘南),令與原河南歸德節度使高行周對調。杜重威本以降附契丹而疑懼,得移鎮令后拒而不受,遣其子杜弘璉作為人質乞師麻答救援。麻答即遣蕃將楊袞率遼兵1500人與幽州(今北平市)指揮使張璉率燕屬親兵2000赴魏州。行至邢州(今河北邢台),因恆州亂,楊袞率部北還。閏七月十八日,後漢高祖劉知遠下詔削奪杜重威官爵,以高行周為鄴都行營都部署(一說詔討使),鎮寧節度使慕容彥超副之,率軍討伐。及至魏州,慕容彥超欲急攻城,而高行周則以魏州城堅、糧足,強攻不易克,力主長圍久困,待其城中糧盡自弊再擊,由此二將不協,日久無功。劉知遠恐生他變,決意親征。十月,劉知遠抵魏州,宿於高行周之營。慕容彥超固請攻城,劉知遠從之,親督諸將猛攻,萬餘人受傷,千餘人戰死,慕容彥超才不敢再請攻城。張璉因憤劉知遠於繁台盡殺燕兵,故誓死與杜重威謬固守城;杜重威亦儘力姑息,使燕兵愈加驕悍,屢挫後漢軍攻勢。劉知遠見強攻不易克,屢遣人招降,許以不死,杜重威仍閉城拒守。及食將盡,城中將士多逾城逃亡,劉知遠再次督軍攻城,傷亡甚眾,仍未破城,乃止。數旬后,杜重威終因食竭力盡,於十一月二十七日舉城出降。時城中飢餓而死者已十有七八,生存者皆厄瘠無人色。劉知遠入城,誘殺張璉及其軍將數十人,其士卒縱之北歸,魏州叛亂遂平。

史料記載


元和郡縣圖志

元和郡縣圖志
卷第十六 ◎河北道一魏州
魏州,魏郡。大都督府。開元戶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五。鄉一百四十。元和戶六千九百二十。鄉四十五。今為魏博節度使理所。
管州六:魏州,相州,博州,衛州,貝州,澶州。縣四十三。都管戶墾田《禹貢》冀、兗二州之域。在夏為觀扈之國。春秋時為晉地。按沙麓崩,在今元城東南四十里是。戰國時為衛、魏二國地。秦滅魏,置東郡,滅趙,置邯鄲郡。漢高祖使韓信定河北,以秦邯鄲郡之南部東郡之邊縣置魏郡,即今元城縣是也。後漢封曹操為魏王,理鄴。前燕慕容?都鄴,其魏郡並理於鄴中也。後魏於今州理置貴鄉郡,尋省。周宣帝大象二年,又於貴鄉郡東界置魏州。隋煬帝大業三年,罷州為武陽郡。隋亂陷賊,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置魏州。其年又陷劉黑闥,五年平黑闥,置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六年罷都督,復為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一百三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七百五十里。東北至貝州二百一十里。正東微北至博州一百八十里。西至相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州一百六十四里。東南渡河至濮州一百九十里。東南至鄆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綿糹由,平糹由。賦:絲,綿,糹?,糹由。
管縣八:貴鄉,元城,魏,館陶,冠氏,朝城。莘,昌樂
貴鄉縣,望。三十。郭下。管西界。本漢元城縣地,後魏孝文帝分置貴鄉縣,屬昌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魏州。大業三年,改屬武陽郡。皇朝因之,武德初割屬魏州。
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西去縣三里。
州城,前燕慕容?所築,周宣帝於此置州理焉。
狄仁傑祠,在縣東南四里。為魏州刺史,百姓為立生祠
古堰,今名愜山,在縣西九里。成帝時河決金?是,河?是使者王延世募人塞之,蓋運土塞河之處,以其愜當人情,故謂之愜山。
元城縣,望。三十。郭下,管東界。本漢舊縣,屬魏郡。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名。魏黃初三年,於此置陽平郡。高齊省元城縣入貴鄉,隋開皇六年復置。貞觀十三年又省入貴鄉,聖曆元年重置。開元十三年,移在州東北三百步。
沙麓,在縣東十二里。即《春秋經》所書“沙麓崩”,《漢書》以為元后興之祥也。
馬陵,在縣東南一里。齊將孫臏破魏軍,殺龐涓於此。
五鹿墟,在縣東十二里。公子重耳乞食於五鹿,野人與之塊,即此處也。
王翁孺墓,在縣東二百步。元后之祖也。
束?墓,在縣東二十五里。
魏縣,望。三十六。東至州四十里。本漢舊縣,屬魏郡。後魏孝文帝分魏縣置昌樂,高齊省魏縣屬昌樂縣。隋開皇六年,又分昌樂置魏縣,屬魏州,皇朝因之。
舊漳河,在縣西北十里。
新漳河,在縣西北二十里。
蓋寬饒墓,在縣東南八里。
館陶縣,緊。二十五。西至州五十里。本春秋時晉地冠氏邑,陶氏在縣西北七里。《爾雅》曰“再成為陶丘”。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漢屬魏郡,魏文帝改屬陽平郡。石趙移陽平郡理此。周大象二年置屯州,以近屯河為名。隋大業二年廢屯州,以縣屬魏州。
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在縣東四里。
屯氏河,俗名屯河,在縣西二里。
白溝水,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西去縣十里。
冠氏縣,緊。二十四。西至州六十里。本漢館陶縣地,隋開皇六年分館陶東界置冠氏縣,因古冠氏邑為名,屬屯州。大業二年廢屯州,縣屬魏州。
王莽河,北去縣十八里。
冉仲弓墓,在縣北二十五里。
朝城縣,緊。三十。西北至州一百里。本漢東武陽郡,在武水之陽,故曰武陽,其後為縣,屬魏郡。隋開皇十六年屬莘州,大業二年廢莘州,屬魏郡。貞觀十七年廢,永昌元年置,改名武聖,開元七年改為朝城。
武河,在縣東十步。
黃河,在縣東二十九里。
武陽台,在縣西南一里。
扁鵲墓,在縣羅城西北隅。
莘縣,上。二十一。西至州一百里。本衛地,漢為陽平縣,屬東郡。魏改屬陽平郡。隋開皇六年,又於樂平故城置陽平縣,屬魏州,八年改陽平為清邑縣,大業二年改為莘縣,因縣北古莘亭為名。皇朝因之。
莘亭,在縣北十三里。《傳》曰“衛宣公使太子?之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二子?、壽爭相為死”,即此地也。
昌樂縣,望。二十四。北至州五十里。本漢舊縣,屬東郡,後漢省。後魏孝文帝於漢書昌樂城置昌樂郡及昌樂縣,周武帝改屬魏郡,隋罷郡,改屬魏州。皇朝因之。
王莽河,西去縣十六里。

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四
河北道三
魏州
魏州。魏郡,今理大名、元城二城。《禹貢》兗、冀二州之域。在夏,即為觀扈之國,星分畢昂。春秋為晉地,戰國為衛、魏二國之境。秦滅魏,置東郡;滅趙,置邯鄲郡。漢高祖使韓信定河北,以秦邯鄲郡之南部,並東郡之邊縣,置魏郡,即今元城縣地是也。後漢,封曹操為魏王,理鄴。自漢至魏晉,郡皆在鄴。前燕慕容暐都鄴,於今州理置貴鄊郡,尋省。周靜帝大象二年,又於貴鄊郡之東界置魏州。隋大業三年,罷州,為武陽郡。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復為魏州。又分置漳陰郡,領貴鄉、昌樂、元城、莘、武陽、臨黃、觀城、頓丘、繁水、魏、冠氏、館陶、漳陰十三縣。其年,割頓丘、觀城二縣,置澶州;又割莘、臨黃、武陽三縣,置莘州;又割冠氏、館陶,置毛州。魏州置總管府,管魏、黎、澶、莘、毛五州。魏州領貴鄉、昌樂、繁水、漳陰、元城、魏六縣。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仍省漳陰縣。其年,廢莘、毛、澶三州,盡以所領縣屬魏州。十七年,省元城、武陽、觀城三縣。十八年,省繁水縣。龍朔二年,改為冀州大都督府,以殷王為都督,督冀、貝、德、相、棣、滄、魏七州。咸亨三年,依舊為魏州,罷都督府。永昌元年,置武聖縣。聖歷二年,又置元城縣。天寶元年,改為魏郡。干元元年,復為魏州。天佑三年,割貝州之夏津、臨清、永濟、宗城、經城,相州之內黃、成安、洹水,博州之清平來屬。從魏府之所請,後唐同光元年,升為東京興唐府。三年,改為鄴都。晉天福初,改為廣晉府。漢乾佑元年,改為大名府。周顯德元年,依舊為天雄軍節度使。其大名府額仍列在京兆之下,皇朝因之。
元領縣十,今十七:大名;元城;南樂;魏縣;館陶;冠氏;莘縣;朝城;夏津;臨清;永濟;宗城;經城;已上五縣,貝州割到。清平;博州割到。內黃;成安;洹水;已上三縣,相州割到。二縣割出:頓丘;臨黃。併入澶州。
州境:東西 二百四十里;南北三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東至東京四百里;西南至西京七百五十里;西南至長安一千六百一十里;東至博州武水縣一百三十七里;正東微北至博州一百八十里;南至相州一百六十里;西至相州一百一十里;北至貝州二百一十里;東南渡河至濮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洺州平恩縣界九十四里;東南渡河至鄆州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洺州一百六十里。
戶:唐開元戶:一十一萬七千一百七十五。皇朝戶:主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客二萬九百八十五。
風俗:《毛詩》云:“魏地狹隘,其人機巧。”《史記》云:“邯鄲亦漳、河之間一都會也,北通燕、涿,南有鄭、衛,鄭、衛俗與趙相類。然近梁、魯,微重而矜節。”《漢書》云:“邯鄲土廣俗雜,大率精急,高氣勢。”
姓氏:魏郡五姓:申。暴。柏。暢。一作鴨。長。一作萇。
人物:蓋寛饒。魏郡人,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迴避,公卿貴戚皆懼。欒巴。內黃人,官議郎,謫永昌太守,嘗有噀酒之異。束皙。字廣微,元城人,官著作郎。撰《晉書》、《七代紀》、《補亡詩》。唐郭震。字元振,魏州館陶人,累軍功封代國公。谷那律。魏州昌樂人,博洽群書,褚遂良稱曾為九經庫,官弘文館學士。劉祥道。魏州觀城人,為高祖相。沈佺期。字雲卿,內黃人。與宋之問齊詩名,官太子詹事。李義琰。魏州昌樂人,為相。高宗欲令天后預知國政,義琰固爭不可。郭元振。魏州館陶人,為相,封代國公。張萬福。元城人,官左金吾衛。吳保安。魏州人。路岩。冠氏人,在相位八年。
土產:絹;貢。絲;棉;純;紬;貢。枝頭干。 《漢書》云:“冀州,其利松栢。”
轄縣概況
大名縣。舊三十鄊,今六鄊。本漢元城縣地。後魏孝文太和二十一年,分置貴鄉縣,因前燕慕容暐之貴鄉郡以名之,屬昌樂郡。按《水經注》云:“沙丘堰有貴鄉。”謂此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魏州。大業三年,改屬武陽郡。唐武德初,割屬魏州。後唐改為廣晉縣。漢干佑初,改為大名。愜山:在縣西九里,古堰也,今名愜山。漢成帝時,河決金堤,使者王延世於此運土以塞河,頗愜當時人心,故謂之愜山。大河故瀆:在縣東三里,俗名王莽河。注《水經》云:“故瀆又東北,經元城西北至沙丘堰。”昔禹治洪水,播為九河,自此始也。屯氏河:俗名毛河。注《水經》云:“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漢書?溝洫志》曰:“自塞宣房,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廣、深與大河等。”西渠:開元二十八年九月,刺史盧暉移通濟渠,自石灰窠引流注於城西,夾水制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故有西渠之名。州城:前燕慕容暐所置也,周宣帝於此置州理焉。
元城縣。舊三十鄊,今六鄊。本漢舊縣,屬魏郡。應邵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國因氏焉。”又《魏書》∶“吳質為元城令,文帝枉鄴騎。”即謂此邑。高齊,省元城縣入貴鄊。隋開皇六年,復置。唐貞觀十三年,又省入貴鄉。聖歷二年,重置。開元十三年,移於州東北三百步。後唐改為興唐縣。晉復為元城。沙麓:在縣東十二里,亦名女姓丘。《春秋經》云:“沙麓崩。”注云:“晉地也。”《漢書》云:“王翁孺既徙魏郡元城委粟里。”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晉史卜之曰:‘后六百四十五年當有聖母興,其齊田氏乎?’今翁儒徙居,正直其地,日月當之。元城郭東有五鹿之墟,即沙麓地也。后八十年有貴女興天下雲。”其後,平帝幼小,元後果臨朝稱制也。五鹿墟:在縣東。《左傳》謂:“晉公子重耳乞食於五鹿,野人與之塊。”即其處也。馬陵:在縣東南十里。魏攻韓,韓急告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孫臏為師,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二萬灶。龎涓大喜曰:“我固知齊卒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乃倍行逐之。孫臏度其暮至馬陵,乃大斫樹,白書曰:“龎涓死於此下。”於是,令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見火舉而俱發。龎涓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鑚火燭之。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涓自刎。王翁孺墓:在縣東二百步。《漢書》:“王翁孺既免,居委粟里。”即元后之祖也。束晳墓:在縣南二十五里。
南樂縣。南十五里,舊三十鄊,今七鄊。本漢舊縣,屬東郡。後魏孝文於漢舊樂昌縣城置昌樂郡及昌樂縣。周武帝改屬魏郡。隋罷郡,改屬魏州。今改名南樂。王莽河:西去縣十六里。平邑:《竹書記年》云:“晉烈公四年,趙城平邑。”按《縣圖》云:“在縣城東界。”
魏縣。西四十里。舊十六鄊,今四鄊。本漢舊縣,屬魏郡。後魏孝文帝分魏縣,置昌樂縣。高齊省魏縣入昌樂縣。隋開皇六年,又分昌樂縣置魏縣,依舊屬魏州。漳河:舊漳河,在今縣西北十里,即史起所決以灌鄴旁者;新漳河,在今縣西北二十一里。白溝水:北接館陶界。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南自相州洹水縣界流入,又北,阿難河出焉,蓋魏將阿難所導以利瀆,故此瀆有阿難之稱矣。又《唐史》:“開元二十年,魏州刺史盧暐開通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州西都,注魏橋,夾州置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是此渠。蓋寛饒台:在縣東南八里。狄仁傑祠:在縣東南四里。為魏州刺史,百姓為立祠。
館陶縣。北五十里,舊十五鄉,今五鄉。本春秋時晉冠氏邑也。陶丘在縣西北七里。《爾雅》曰:“再成為陶丘。”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漢時,屬魏郡,魏文帝改屬陽平郡。石趙移陽平郡,理此。周大象二年,置毛州,以近河為稱。隋大業二年,廢毛州,以館陶縣屬魏州。金堤:漢武時,決館陶及東郡金堤,謂此地也。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東去縣四里。屯氏河:俗名毛河,在縣西二里。白溝水: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西去縣十里。
冠氏縣。東北六十里,舊二十五鄉,今四鄉。本漢館陶縣地。隋開皇六年,分館陶東界置冠氏縣,因古冠氏邑為名,屬毛州。煬帝大業二年,廢毛州,冠氏縣屬魏州。黃河:《郡國志》云:“俗名黃壘。”王莽河:北去縣十八里。冉仲弓墓:在縣北二十五里。
莘縣。東七十五里,舊二十一鄉,今五鄉。本衛地。漢為陽平縣,屬東郡。周武帝建德七年,於此置武陽郡,在武水之陽,因以為名。隋開皇八年,改陽平縣為清邑縣。十六年,於縣置莘州。十八年,改樂平縣為莘亭。大業二年,廢莘州,縣屬魏州。其年,改清邑為莘縣,因縣北古莘亭為名。唐武德初,又置莘州。貞觀元年,州廢來屬。伋、壽爭相為死,即此地。冰井:《水經注》云:“武陽大城西門有冰井門,門內有古冰井。”猶在。莘亭:在縣北,即《左傳》雲“使盜待諸莘”是也。武陽台:《水經注》云:“武陽城有一石台,在大城門外,號曰武陽台。”武陽故城:在今縣之南,即後周置郡於此。二子祠:顧野王《輿地誌》云:“陽平之莘,有衛宣公二子爭死處。”今有祠存。頓城:《郡國志》云:“頓城,武陽東南十里。”臧洪為東郡守,理於此城。
朝城縣。東南八十里,舊十八鄉,今四鄉。本漢東武陽郡,在武水之陽,故曰武陽。其後為縣,屬魏郡。隋開皇十六年,隸莘州。大業二年,廢莘州,屬魏州。唐貞觀十七年,縣廢。永昌元年,又置,改名武聖。開元十年,改為朝城。武河:在縣東十步。黃河:在縣東二十九里。武陽台:在縣西南一里。扁鵲墓:在縣羅城西北隅。
夏津縣。東北二百五十里,舊十三鄉,今三鄉。本漢靈縣地,漢初,為鄃縣。按《漢書》:“高后封呂佗為俞侯,田蚡奉邑亦在鄃。”即此地。《地誌》云:“鄃縣,屬清河郡。”故城在今德州西南五十里,是漢鄃縣理所。後魏,省。隋開皇十六年,復於此立鄃縣。唐天寳元年,改為夏津縣。今屬魏州。大河故瀆:在縣東三十六里。屯氏河:在縣北。
臨清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舊五鄉,今六鄉。本漢清淵縣地。後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於此置臨清縣,屬魏郡。高齊,省。隋開皇六年,復臨清縣,屬毛州。十八年,州廢,縣屬貝州。唐大曆七年,於縣西南張橋店置永濟縣,同時以滄州景城縣隸瀛州;貞元已后,復自瀛州隸貝州。貝丘:在今縣東南十五里,有漢貝丘縣故城存。城中有貝丘,高五丈,周回五十步,兼有後漢貝丘。長博陵劉伯言:“北海苑蓋、興二碑,並文磨滅。”後魏初,移縣於故城東北十里。今縣東又有貝丘城,即後魏所治。屯氏河:在縣西十五里。
永濟縣。北九十里,元四鄉。本漢貝丘縣地。隋以後,為臨清縣地。唐大曆七年,田承嗣請於張橋店置此縣,以邑西臨永濟渠,故以為名。今屬魏州。永濟渠:在縣西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流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按:漢武時,河決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此渠蓋屯氏故瀆,隋氏修之,因名永濟。
宗城縣。西北一百七十里,舊十五鄉,今五鄉。本後漢章帝分巨鹿地立廣宗縣,屬巨鹿郡。後魏於縣理置廣宗縣,屬清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仁壽元年,改廣宗為宗城縣。唐武德四年,於此置宗州,領宗城縣。九年,廢宗州,以縣屬貝州。今屬魏州。枯樟河:在縣東二十七里。袁公橋:在今縣東。即後漢袁紹破公孫瓉於此橋,故謂袁公橋。張甲河:在縣南二十七里。
經城縣。西北二百三十里,舊二十鄉,今四鄉。本後漢之經縣地,分前漢堂陽縣,於今縣西北二十里置經縣。後魏初,省並南宮縣。太和十年,又於今理置經縣,續於縣理置廣宗郡。高齊天保七年,省郡及縣,仍移武強縣於此。後周武建德七年,復於此置廣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六年,移武強縣於武強城南置,復於此置經城縣,屬貝州。今屬魏州。張甲枯河:在縣東十里。
清平縣。東北一百八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本漢清陽縣地,屬清河郡。隋開皇六年,自今貝州清河縣界移貝丘縣於今理,屬貝州。十六年,改貝丘為清平縣,屬博州。大業二年,省博州,改屬貝州。隋亂,廢。唐武德四年,重置,屬博州。今屬魏州。王莽河:在縣南十八里。
內黃縣。西南一百二十四里,舊十八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屬魏郡。魏以河北為內河,南為外;以陳留有外黃,此為內黃。後魏,省。隋開皇六年,於故城東南十九里置內黃,屬相州。唐武德二年,於黎陽縣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州,縣還相州。今屬魏州。黃澤:在縣西北五里。博望岡:在縣東南十三里,接汲縣界。湯水。《水經》曰:“湯水又東北,至內黃縣,入於黃澤。”兒渠:前漢兒寛遷內黃令,吏民大信服,開六輔渠以大灌溉。民獲其利,因曰兒公渠。牽城:在今縣西南十二里。《左傳》云:“公會齊侯於牽。”即此。繁陽故城:《史記》云:“趙將廉頗伐魏,取繁陽。”是此地。漢為縣故城,在今縣東二十六里,城因在繁水之陽以為名。辟陽城:漢審食其封此,故城在今縣東北五里。故殷城:在縣東南十三里。殷王河亶甲居相,因築此城。永濟渠:北去縣二百步。
成安縣。西一百里,舊三鄉,今三鄉。本漢斥丘縣地,屬魏郡。春秋時干侯邑也,土地斥鹵,故曰斥丘。后其地屬鄴縣。高齊文宣帝分鄴縣置成安縣,屬清都尹。後周平齊,屬魏郡。隋開皇三年,改屬相州。今屬魏州。濁漳水:西自滏陽縣界流入。斥丘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本春秋時干侯邑,漢以為斥丘。《左傳》曰:“公如晉,次於干侯。”蚩尤冡:在邑界。
洹水縣。西南九十三里,舊十鄉,今三鄉。本漢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屬魏郡。後魏省,孝文帝復為長樂縣。高齊,省入臨漳縣。周武帝分臨漳置洹水縣,因水為名,屬魏郡。開皇三年,割屬相州。今屬魏州。洹水:西自堯城縣界流入。鸕鶿陂:在縣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魚之利,州境所資。白溝:今名永濟渠。《水經》云:“白溝與洹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