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郡
邯鄲郡
邯鄲歷史悠久,邯鄲又稱邯鄲郡,中國秦朝行政區劃名。古冀州之域,戰國時屬趙國,都於邯鄲。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置邯鄲郡,漢初復為趙國地。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廢趙國為邯鄲郡。漢景帝五年(前152年),復分邯鄲郡西北部為趙國。
秦代邯鄲郡存在約25年,其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邯鄲市轄區、河北省邢台市轄區西部及河南安陽一帶。郡治邯鄲,故城在今邯鄲市西南郊區趙王城遺址。漢景帝間復置邯鄲郡存在二年即廢。
民國《邯鄲縣誌》卷一疆域·沿革
春秋本衛邑,后屬晉。
戰國時屬趙國,都於邯鄲。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置邯鄲郡。
漢高帝四年[注](公元前203年),廢棄邯鄲郡,恢復趙國之稱,封張耳為趙王,建都邑於襄國(今邢台)。始置邯鄲縣,屬趙國。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廢趙國復置邯鄲郡,轄邯鄲縣。
漢景帝五年(前152年),復分邯鄲郡西北部為趙國。
1993年《邯鄲縣誌》第一章建置沿革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置邯鄲郡。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邯鄲郡為其中之一,直轄於中央政府。唯一記載秦朝的正史《史記》沒有地理志,邯鄲郡轄縣確切數目無考。漢景帝間復置邯鄲郡,存在時間較短,轄縣已無考。現僅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秦代行政區劃列舉秦代邯鄲郡部分轄縣(其餘存疑縣未列):
邯鄲縣、鄴縣、武安縣、安陽縣、棘蒲縣(舊治在今魏縣城南)等等。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
趙國,故秦邯鄲郡,高帝四年為趙國。景帝三年復為邯鄲郡,五年復故。莽曰桓亭。屬冀州。戶八萬四千二百二,口三十四萬九千九百五十二。縣四:邯鄲。堵山,牛首水所出,東入白渠。趙敬侯自中矣徙此。易陽,柏人,莽曰壽仁。襄國。故刑國。西山,渠水所出,東北至任入浸。又有蓼水、馮水,皆東至朝平入湡。
《通典》卷一百七十八郡國志
古冀州上(今置郡府二十二 縣一百二十七)
邯鄲(戰國時趙國所都,自敬侯始都之。有叢台、洪波台。亦漢舊縣。邯,山名。鄲,盡也。漢趙王如意溫明殿在此焉。)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六
乾隆《邯鄲縣誌》卷二輿地·沿革
邯鄲名,蓋周以前無考,其始見於春秋《左傳》,是為晉地,后入戰國為趙之都城,秦滅趙置邯鄲郡,漢初廢郡為縣屬趙國。景帝三年復改為邯鄲郡,尋復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