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

邯山

邯山,多見於古代歷史文獻,現在只有其名而無實指。有學者認為邯山是今天的紫山(舊稱紫金山、又名馬服山)或紫山的別峰明山,有的學者認為邯山是邯鄲市主城區中華大街西側的土山。

邯山與邯鄲


邯鄲西部的山脈見於史志記載的主要是葛、堵、邯、紫諸山。其中,葛山、堵山、紫山至今有名有山,唯獨“邯山”,現在只有其名而無實指。有學者推斷“紫山”當是遠古時的“甘山”。紫山系太行山余脈,紫山之名與山色有關,其山多紅石。
最早給邯鄲這個詞下註腳的人是三國時期的張晏。不過張晏原話是怎麼說的,今天已無從查考,但在北魏至唐代,人們還能直接直接看到張晏這點論述。酈道元在《水經注》卷十《漳水》提到張晏的話。這話並不難理解,不妨引用如下:
其水(指牛首水)又東歷邯鄲阜,張晏所謂邯山在東城下者也。曰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邯鄲之名,蓋指此以立稱也。
顏師古《漢書注》也提到類似的話:
張晏曰:“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師古曰:“邯,音寒。”
張晏意思是說,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而為“邯鄲”。酈道元提到的邯鄲阜,阜即土山。但是,邯鄲今天所處的地方地勢十分平坦,張晏所說的“邯鄲山”或“邯鄲阜”在哪裡呢?
1970年代北京大學教授侯仁之在《邯鄲城址的演變和城市興衰的地理背景》一文中提出了類似的問題:既然邯鄲城址在2000多年內未有大的遷移,那麼這座史籍中提到的“山”或“阜”應該有實際的對應地點。經過查考,侯先生髮現,根據1933年《邯鄲縣誌》所附《邯鄲縣全圖》,得知在舊城南隅約400米處,註明有一處叫“邯山”的地方。
後來,《趙文化》雜誌社主編李紹健送給記者的一期雜誌上,記者看到李紹健和行士文合寫的一篇《土山街憶舊》,對傳說中的邯山有介紹。
在邯鄲市區中華大街西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小街,名叫土山街。土山街的的名字源自這裡曾經有一座不大的土山。李紹健認為,這座土山就是酈道元和張晏所說的“邯鄲阜”或“邯鄲山”。
這座由黃土堆積而成的土山,是古代西部太行山余脈留在城區的一處孑遺,它見證了邯鄲城市興亡發展的歷史,故而老一輩人流傳“先有土山,後有邯鄲”。在李先生印象里,土山是一座佔地約一畝大小、高約十幾米的土阜。當年,土山的四周還是野地,一山突兀而立格外顯眼。山側有台階通到山頂,山頂原有一座小廟,解放后移為小學校之用。因為城市建設的需要,這座土山在1960年代被夷為平地,故址在現土山街社區居委會東北角。
但是,現邯鄲市博物館館長郝良真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自己的懷疑。郝館長介紹道:“我們訪問當地的老人,都說這裡過去確實有個大土包,根本沒有石頭,不是什麼山。之所以說邯鄲山是這個地方,大概出於後人的附會。”郝館長說,像這種後人附會古地名的情況,在邯鄲並不鮮見。如回車巷附會的是藺相如與廉頗正面相遇後主動回車讓路的故事,沁河上的學步橋附會的是“邯鄲學步”的歷史典故。
為了解釋清楚“邯鄲”一詞的由來,郝良真等從邯鄲這兩個字的形義入手,試圖以此揭開籠罩在“邯鄲”這兩個字上的面紗。
在郝良真和現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孫繼民二人寫於1987年的一篇文章里,他們先提出一個問題:“邯鄲”一名出現在殷商時代,卻由曹魏時人張晏釋名,一千多年的歷史距離,張晏的跨越也未必完全到位。今人有源源不斷的最新考古成果作為依憑,比張晏應該更有優勢。
春秋戰國時期,“邯鄲”一名的寫法有多種,如“甘丹”、“邯。。”、“甘單”、“邯單”。
從這一地名演變的列表中我們看到,“邯鄲”地名的演變經過一個由“丹”到“單”的過程。“丹”用來形容顏色,而“單”卻是如張晏所說的“盡頭”之意,兩個字的意思幾乎毫不搭界。所以,郝館長認為,用後起的“邯鄲”這兩個字,並不能真正解釋這一地名的由來。為此,他們二人以“邯鄲”一詞的較為原始的寫法“邯丹”的“丹”字為突破口,尋求解釋“邯鄲”的真詮。
郝館長認為,侯仁之等提到的黃色的土山,不可能與表示“赤色”的“丹”有什麼瓜葛,而張晏所說的邯鄲東城下的邯山也未必就是最初被賦予“邯山”之名的。換言之,最早的“邯山”不一定是指邯鄲東城下的土山,其它山也有可能叫過“邯山”,而且,這個曾被叫做“邯山”的山,在某種程度上,和“丹”存在一定的關係。
循此思路,二人在明朝《廣平府志》卷三《山川志》聰明山條看到這樣的記載:“在府城西六十里永年縣石碑社上有聰明山神廟,……此紫山一峰,或雲古之邯山……”。《大清一統志》卷二一廣平府永年縣條亦記:“邯鄲縣紫山之別峰也,或以為即古之邯山。”
由是可見,明清時人便懷疑永年縣的明山便是傳說中的邯山。康熙年間的《邯鄲縣誌》里又說邯鄲縣的紫金山為“邯邑發祥之地”。永年縣的聰明山,現稱明山,距邯鄲市區20多公里,是紫山余脈。兩位作者曾數次考察紫山,稱遠望去山色呈暗紅色,所以紫山一度名為“朱衣山”。二人至此得出結論:“邯。。”或“甘丹”的地名來源於“邯山”呈紫紅色,並非“邯山”至此而盡。
我們已經知道,邯鄲建城2000多年來,城址並沒有什麼變化。今天,我們確實在邯鄲市裡看不到一點山的影子,說邯山至此而盡也並非其來無自。把郝、孫二位先生的話,與張老夫子的“權威”解釋綜合,我們是否可以說,邯鄲的意思是紫紅色的邯山至此而盡呢?
趙國都城邯鄲像一張的傘蓋,將趙國之前的邯鄲的樣貌遮了個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水潑不進,只允許人們瞻仰作為傘蓋的巨大和張揚。只是,傘蓋恢恢,也有疏漏的時候。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座邯山應位於邯鄲的西部山區。《邯鄲縣誌》載:“《水經》雲,邯水發源於邯山,北經邯會故城西北,注漳水,今湮”。按:邯水《水經》稱邯溝。“這條邯溝在地圖上早已不復存在,但在民間卻有口碑遺存:位於趙王城西南約里許,至今仍依稀可見一條古來荒廢的土溝(如今作了邯山區垃圾填埋場所),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老漢溝”,或“老旱溝”。推測這老漢溝或有可能是當年的“邯溝”,因年代久遠,世代相傳而訛誤成今名。如這條溝即是古“邯水”的話,其上游發源於邯鄲西部的邯山是順理成章的。
2000年2月,邯鄲市人民政府委託西北大學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組織眾多專家學者在邯鄲召開了一次學術研討會,專門研究論證邯鄲建城的年代。這次研討會上提供的文獻資料稱:“在甲骨文中有十一條古地名‘ 甘 ’的記載,其中十條出自商代武丁時期。
鄭祥傑研究員所著的《商代地理概念》認為:“甘”即今天的邯鄲。中國先秦文化研究專家孟世凱先生也持此觀點。但有的專家認為尚需進一步論證。如果此說成立,邯鄲之名應來源於古地名“甘”,大約在商代武丁時期邯鄲稱為“甘”,這個“甘”字可能就是邯鄲之名最早的字源,距今已有3250年的歷史了。由此可知,邯鄲之名源於古地名“甘”,而“甘”的本源是山名,即“甘山”,就是後來的邯山。
按照張晏的解釋,“所謂邯山在東城下者也。曰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邯鄲之名,蓋指此以立稱矣。”(《史記》卷三《殷本紀》)。意思是邯山到此而盡。邯鄲市區附近的紫山考察,幾米、十數米高的淺紫紅色大石塊堆積在山頂,是否可以推測,“邯丹阝”或“甘丹”的得名,有可能與紫山或紫山的別峰明山(曾稱邯山)以及山岩呈紫紅色有著直接的關係。“邯丹阝”或“甘丹”的初始含義是因為“邯山”呈紫紅色而得名。

文獻記載


在《元和郡縣圖志》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解釋:“邯本應作甘,系山名,在城東南五里。鄲作單,與殫同,訓盡意,取甘山至此而盡之意,故名甘單。
據《隋圖經》記載:“春夏有紫氣蓊鬱,石上有菖蒲,岩間有紫英。”
《武安縣誌》載:“紫山下有紫泉出,山反照則赤色如金,故名”。因其山表呈微紅色,唐天寶六年曾改名為朱衣山。紫山是邯鄲縣境西部最高的山峰,海拔498.4米,“山勢聳拔,岡巒回復”(《大清一統志》),是邯鄲西部群山之首。緊靠紫山南部的堵山,東西南北跨24平方公里,因其“連亘如堵,故名(《漢書 地理志》)。堵山又俗稱牛首山,是牛首水(今渚、沁河)的發源地。
1936年版的《辭海》對“邯山”的解釋:“邯,山名,在今河北省邯鄲縣西,縣以山名,山勢如堵牆,因又名堵山。”
酈道元的《水經注》以為:“堵山即紫山”。
《大明一統志 直隸名勝志》:“《環宇記》雲,邯山在郡城西,紫山之一峰也。”這樣不難看出,“甘山”在遠古時應是指以紫山為首峰的太行山余脈。還有與紫山毗鄰的葛山,也是一道南北走向的紅板岩高岡,因林木森郁、葛藟尤盛,故名葛山(《大清一統志》),每霜后,樹葉 皆赤,謂之“葛山紅葉”。紫、堵、葛山赤岩紫氣,霜葉似火,連成一片紅色的山景。丹是丹砂,按《說文解字》的解釋:“丹是原指一種產於巴越的赤紫色礦石。”紅色的山岩也被稱為丹岩。甘山因山色紅紫而被稱為丹,甘山因“丹”謂之“甘丹”,這很有可能是邯鄲一帶地方因山而得的最早地名。
戰國早期的錢幣和出土陶片上的“甘丹”銘文,正是表明了地名由商代的“甘”而春秋、戰國早期的“甘丹”的嬗變過程。隨著甘丹一帶的聚落逐漸繁華擴展為城邑,在“甘丹”的字旁加邑(阝)就成了“邯丹阝”。這兩個字出現在春秋末期的《侯馬盟書》上,說明它決不是“邯鄲”二字的簡化,而應是邯鄲地名的先源。
椐《漢書》注者張晏解釋:“邯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近代有位專家,將邯鄲的名稱來歷解釋為:此城內有座山,名邯山。邯鄲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