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大名府的結果 展開

大名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大名府,或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

大名府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五代唐曰興唐府,後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後漢改為大名府,後周因之,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稱“北京”,是宋朝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水滸》里多次提到它,後來被淹沒。現在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將來一旦出土,會宛如義大利龐貝古城一樣震撼。金朝時期曰大名府路,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元曰大名路,明仍為大名府,清因之,屬直隸省,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民國廢,故治即今河北大名縣。解放后,曾建大名市。今天的大名縣城,歷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這是明朝大名府,並不是北京大名府。

大名境內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

地名來源


大名府
大名府
“大名”這個詞是公元前661年(距今二千六百四十七年)春秋晉獻公十六年時,掌卜大夫卜偃從“魏”中測解出來的,說它是興旺強大起來的吉詞。據《左傳》、《史記.晉世家》中載:獻公十六年率領著他的太子申生和趙夙、畢萬兩名官員興兵滅掉了他們國境西南方的三個小國,其中有個小魏國(在今山西省芮城北)。勝利后,獻公把魏國這塊地方賜於畢萬。對此,卜偃作了占卜,結語說。“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此是始賞天開之矣—…今命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眾。”意思是說:萬是盈數,魏是大名、這樣賞賜是天開其福,今以大名去從盈數,畢萬之後必然要興起來,得到眾多人的擁護。從此,“大名”就成了一個興旺強大起來的吉詞,成了一個後來地地名金冠。
“大名”這個詞,這個金冠用在府名上,始於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悅任魏博節度使時。自春秋畢萬封於魏,事後,經過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782年的時候,駐在魏州(今大名縣城東北五至二十五里處即魏州治舊址)的魏博節度使田悅與蘆龍軍節度使十滔、恆州團練使王武俊結盟抗唐命,各自稱王,田悅自稱魏王,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為“府”。於是“魏州”之名就改為“大名府”了。這是“大名府”名的第一聲,“大名府”名就開始於此。大名縣原來是,唐是元城、貴鄉兩個縣。兩個縣治與魏州州治同在一個城郭里。魏州改名為大名府了,縣名未變。
大名府
大名府
“大名縣”名開始於五代後漢。唐朝魏博節度使田悅僭改魏州為大名府,唐朝中央是不承認的,仍名魏州。923年李存瑁即帝於魏州,國號唐(史稱後唐),年號同光。,為取吉兆,將魏州改為興唐府,把元城縣改為興唐縣,貴鄉縣改為廣晉縣;至後晉,又把興唐府改為廣晉府,廣晉縣未變,把興唐縣復改為元城;至後漢乾佑元年即公元九四八年,認為“漢”已代“晉”,府名縣名再叫廣晉是不適宜的了,於是追緣唐朝日悅魏州改名之意,將廣晉府改為“大名府”,廣晉縣改為“大名縣”,元城縣名未變。《資治通鑒》後漢紀三中載:“乾佑元年—….改廣晉(其中有府、有縣)為大名府(其中有大名縣)。”這是以“大名”命縣名的第一聲。是“大名縣”名的開始。至此,有了大名府,也有了大名縣。
大名府、縣名稱,自後漢乾佑經後周、北宋、金、元、明、清等六個朝代基本未變,大名府名直到民國二年廢府改道未變,元城縣於民國三年併入大名縣,大名縣名一直傳續至今。民國二十三年版本《大名縣誌》沿革說,按中有一句話:“田悅與後漢以‘大名’稱府、稱縣者,不過籍卜堰一言而為之說耳”。

行政區劃


清代大名府行政區劃
清代大名府行政區劃
大名府為清朝初期直隸省總兵駐地,順治初年置大順廣道,雍正初年改為清河道,雍正十一年復置。起初大名府領一州十縣,即開州(今河南濮陽)、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今河南濮陽轄縣)、清豐縣(今河南濮陽轄縣)、東明縣(今山東菏澤轄縣)、長垣縣(今河南省省直管縣)、內黃縣(今河南安陽轄縣)、滑縣(今河南安陽轄縣)、魏縣、浚縣(今河南鶴壁轄縣)。雍正三年,割內黃縣、滑縣、浚縣(濬縣)分隸河南省彰德府和衛輝府;乾隆二十三年,分魏縣併入大名縣和元城縣。至此,大名府轄一州六縣,即開州、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內黃縣、滑縣、東明縣、長垣縣。
縣名所屬省份
大名縣今河北省
魏縣今河北省
開州今河南省
南樂縣今河南省
清豐縣今河南省
長垣縣今河南省
東明縣今山東省
內黃縣今河南省
滑縣今河南省
浚縣今河南省

歷史沿革


據《五代志》記載,公元360年,東晉時期的前燕在該縣當時一個叫貴鄉的地方設置了貴鄉郡和貴鄉縣,這是封建統治者在貴鄉縣地域設置郡、縣的起始。不久,郡、縣相繼撤消。到公元535年,東魏統治者在貴鄉縣東北部的古趙城重新設置了貴鄉縣。43年後,即公元578年北周統治者把貴鄉縣治遷到孔思集寺。孔思集寺就在今天的大街村。第二年,北周又在這裡設置了魏州。到了唐代,魏州城已經初具規模。公元621年,唐朝在魏州設置總管府,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魏州一帶的統治。
公元662年,唐朝把魏州改作冀州,還在這裡設置大都督府。公元672年,冀州復稱魏州。公元758年,唐肅宗在魏州設置魏博節度,派遣節度使,管轄魏、博、貝、衛、澶、相六州。魏是大名,博州是今天的聊城市,貝州在河北南宮一帶,衛州在河南汲縣一帶,相州就是現在的安陽。可見,當時魏博節度使的領轄範圍已經達到黃河以北涉及冀魯豫三省的許多地方。唐朝後期僖宗時,魏州城方圓80里,已經是那個朝代有相當規模的大都市。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州節度使田悅叛唐稱王,首次把魏州改作大名府,但沒有得到唐朝官方認可,這是大名縣古代擁有大名府稱謂的開始。此後的60多年間,大名府幾經易名。公元948年,後漢統治者重新確定了大名府的稱謂。自此,直到這座城池在十五世紀初被洪水吞噬。
十一世紀初,宋朝北方一個叫契丹的國家強盛起來。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在今北京東部的薊縣、通縣和唐山一帶,集結重兵,伺機南侵。消息傳到宋都東京,朝廷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很多人主張把京城西遷洛陽。還有人主張講和。丞相呂夷簡曾在大名府為官,十分熟悉黃河以北的情況。針對這些西遷派和講和派的言論,他講出了一段與眾不同的話:
“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呂夷簡的意思是說:如果皇上遷都洛陽,使契丹不加抵抗渡過黃河,那時,城牆再高,城池再深,也難阻擋敵人的進攻。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難以顯示朝廷的威力。應該建都大名,表現出皇上要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
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就是說,她掌控著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著宋都的北大門。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於是新建的陪都北京成為宋朝第四個京城,史稱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宮城”。外城周長雖然沒有唐朝時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宮城,周有3里,建設得相當雄偉壯麗。《水滸傳》中稱她“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台,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應當說一點也不誇張。
慶曆八年(1048年),於大名府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
明清時期大名府城
明清時期大名府城
明朝建文三年(1401年),一場大洪水淹沒了大名府城,結束了大名府長達千餘年的雄壯歷史。
如今,在大名縣大街、魚營兩個村莊的地下,仍然有挖不盡的殘磚碎瓦。在前東門口、菅庄、蔣庄、鐵窗口,沙堤等村周圍,還依稀可見當年古城牆的痕迹。前東門口有幾十戶村民就代代居住在南北二百多米坍塌的老城牆上。這片民居有個奇特的名字,叫作“城上”。
大名縣城,在歷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那是明朝大名府,並不是北京大名府城。據縣誌記載,北京大名府的遺址就在今天的大街鄉。這個鄉的駐地大街村,歷史上曾經叫舊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東門口、鐵窗口、南門口、北門口四村,曾是這座古城的四道城門。

地理位置


大名府在京師(北京)西南一千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六十里,東至山東東昌府冠縣界四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臨漳縣界八十里,南至河南開封府儀封縣界二百八十里,北至東昌府館陶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山東曹州府定陶縣治三百里,西南至彰德府內黃縣治九十里,東北至山東臨清州治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廣平府成安縣治八十里。

改名記錄


大名”這個詞,這個金冠用在府名上,始於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悅任魏博節度使時。自春秋畢萬封於魏,事後,經過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782年的時候,駐在魏州(今大名縣城東北五至二十五里處即魏州治舊址)的魏博節度使田悅與蘆龍軍節度使十滔、恆州團練使王武俊結盟抗唐命,各自稱王,田悅自稱魏王,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為“府”。
於是“魏州”之名就改為“大名府”了。這是“大名府”名的第一聲,“大名府”名就開始於此。大名縣原來是,唐是元城、貴鄉兩個縣。兩個縣治與魏州州治同在一個城郭里。魏州改名為大名府了,縣名未變。
“大名縣”名開始於五代後漢。唐朝魏博節度使田悅僭改魏州為大名府,唐朝中央是不承認的,仍名魏州。923年李存勖即帝於魏州,國號唐(史稱後唐),年號同光。

改名之意


為取吉兆,將魏州改為興唐府,把元城縣改為興唐縣,貴鄉縣改為廣晉縣;至後晉,又把興唐府改為廣晉府,廣晉縣未變,把興唐縣復改為元城;至後漢乾佑元年即公元九四八年,認為“漢”已代“晉”,府名縣名再叫廣晉是不適宜的了,於是追緣唐朝日悅魏州改名之意,將廣晉府改為“大名府”,廣晉縣改為“大名縣”,元城縣名未變。
《資治通鑒》後漢紀三中載:“乾佑元年—….改廣晉(其中有府、有縣)為大名府(其中有大名縣)。”這是以“大名”命縣名的第一聲。是“大名縣”名的開始。至此,有了大名府,也有了大名縣。
大名府、縣名稱,自後漢乾佑經後周、北宋、金、元、明、清等六個朝代基本未變,大名府名直到民國二年廢府改道未變,元城縣於民國三年併入大名縣,大名縣名一直傳續至新中國成立。民國二十三年版本《大名縣誌》沿革說,按中有一句話:“田悅與後漢以‘大名’稱府、稱縣者,不過籍卜堰一言而為之說耳”。

建都大名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州節度使田悅叛唐稱王,首次把魏州改作大名府,但沒有得到唐朝官方認可,這是大名縣古代擁有大名府稱謂的開始。此後的60多年間,大名府幾經易名。公元948年,後漢統治者重新確定了大名府的稱謂。自此,直到這座城池在十五世紀初被洪水吞噬。
十一世紀初,宋朝北方一個叫契丹的國家強盛起來。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在今北京東部的薊縣、通縣和唐山一帶,集結重兵,伺機南侵。消息傳到宋都東京,朝廷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很多人主張把京城西遷洛陽。還有人主張講和。丞相呂夷簡曾在大名府為官,十分熟悉黃河以北的情況。針對這些西遷派和講和派的言論,他講出了一段與眾不同的話

遷都洛陽


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
“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呂夷簡的意思是說:如果皇上遷都洛陽,使契丹不加抵抗渡過黃河,那時,城牆再高,城池再深,也難阻擋敵人的進攻。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難以顯示朝廷的威力。應該建都大名,表現出皇上要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就是說,它掌控著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著宋都的北大門。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於是新建的陪都北京成為宋朝第四個京城,史稱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宮城”。外城周長雖然沒有唐朝時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宮城,周有3里,建設得相當雄偉壯麗。
《水滸傳》中稱它“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台,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應當說一點也不誇張。

慶曆八年


慶曆八年(1048年),於大名府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
明清時期大名府城
明朝建文三年(1401年),一場大洪水淹沒了大名府城,結束了大名府長達千餘年的雄壯歷史。如今,在大名縣大街、魚營兩個村莊的地下,仍然有挖不盡的殘磚碎瓦。在前後東門口、菅庄、蔣庄、鐵窗口,沙堤等村周圍,還依稀可見當年古城牆的痕迹。前後東門口有幾十戶村民就代代居住在南北二百多米坍塌的老城牆上。這片民居有個奇特的名字,叫作“城上”。大名縣城,在歷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那是明朝大名府,並不是北京大名府城。據縣誌記載,北京大名府的遺址就在新中國的大街鄉。這個鄉的駐地大街村,歷史上曾經叫舊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東門口、鐵窗口、南門口、北門口四村,曾是這座古城的四道城門。
大名府在京師(北京)西南一千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六十里,東至山東東昌府冠縣界四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臨漳縣界八十里,南至河南開封府儀封縣界二百八十里,北至東昌府館陶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山東曹州府定陶縣治三百里,西南至彰德府內黃縣治九十里,東北至山東臨清州治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廣平府成安縣治八十里。

文化名城


大名申報省歷史文化名城,是經河北省人民政府2014年7月2日、省政府冀政函[2014]70號文批准公布的。大名之所以能被省政府公布為省歷史文化名城,除符合《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管理辦法》所規定的“文物比較豐富、歷史建築成群成片、保留著傳統格局和風貌、歷史上曾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外”,主要還體現在的大名所具有的城市文化價值和城市特色上。
“大名有五個清晰的文化體系,藩鎮文化、運河文化、石刻文化、紅色文化、民族宗教文化,除此之外大名府城特色的建設理念也是大名府‘魂’的最好彰顯。”“大名府城在建設理念上彰顯了天人合一的規劃觀念、遵循了周禮的營建思想、具有風水獨特的龜背城形制。”大名古城中間高,四周低,十字大街中心原點似龜背,向四方輕舒緩降。街巷結構嚴謹,形狀規整,主次分明,構成棋盤式方格路網,城樓、牌樓、衙署、書院、廟宇、古宅舊第、教堂等建築井然有序狀若龜殼,構成了豐富的街道對景,形成了優美的視線通廊,整個城市呈現十足的理性和有條不紊的秩序。城南門下有一暗溝通往外河,恰似龜首。中國古代城市營建方面,以龜為原型的城市多是平面構圖為龜形,以立體空間的角度構思龜形城市,大名是特例。因地處黃漳溢域,特有的地理位置,讓宋明兩代故城毀於洪泛,歷經9朝1042年的文明被埋入泥土。省內外文物考古專家和國家大運河申遺專家組斷言:這是一座可震驚世界的埋在地下的巨大文物文化寶庫,也是600年繁華和戰火相伴的宋王朝唯一存世的古都城。特別是它由運河而興而盛的歷史,位居東西南北大運河樞紐並把大運河歷史推延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價值,在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名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后,名譽的背後是責任,將一如既往地延續歷史文脈,保護好歷史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
大名歷史上是一座文化名城,然而歷史的滄桑巨變使她美麗的容顏漸漸失去了風采。修復“大名府”古城,就是要使其浴火重生,再放光輝。2009年,大名縣委、縣政府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創歷史文化名城,專家規劃,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思路,重點規劃建設宋代大名府故城遺址文化展示區(遺址公園)和宋代北京大名府風貌遊覽區(主題公園)。大名古城(明城)沿襲原有古城道路格局,投資3.4億元進行恢復修繕。
明代“大名府”城建於公元1401年,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歷年來,由於古城區城市功能衰落,對遊客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古城遲早要開發,開發得越早困難越小,越容易保存原貌。”然而,古城應該怎樣開發?應保留什麼、捨棄什麼?又如何確保“開發”不致影響其獨有的文化韻味?古城修復重要組成部分,東城門修復工程的竣工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也打消了大家的疑慮,讓人們意識到修復古城,不是簡單地拆遷、推倒、重建,而是在尊重歷史前提下的文化構建,是重新賦予古城應有的形神之美,是經過慎重選擇、部分恢復歷史遺跡,為公眾提供展示古城歷史文化的有效載體。根據資源及發展現狀,古城修復沿襲原有古城道路格局,實施“兩點一線一軸兩區”建設。兩點即北城門外廣場及仿古街區、東城門外及東街仿古包裝;一線即古城牆觀光帶,按照古城原有城門建築形式,修復東、西、南三個城門,恢復古城牆和護城河,城門處建弔橋;一軸即南北大街商業步行街、南關風味小吃街、商業步行街建設,街道兩側建築按明清時期建築式樣進行改造包裝,恢復街面原有牌坊;兩區即北部商業居住區和南部歷史文化區,充分注入本地民居建築元素符號,逐步恢復大名古城史上的書院及寺廟,進行復古環境氛圍營造,展示古樸的民俗文化和古城歷史風貌。

所獲榮譽


“大名府”入選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大名府因河而興,西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縣,隋唐時期崛起,成為黃河以北廣闊地區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中心。五千多年文明史進程中,兩次為都,七為陪都,成就“北方重鎮”“畿輔八府”之首殊榮。擁有不可移動文物184處,其中國保單位4處。傳統手工技藝、雜技與競技、傳統美術、傳統戲劇、民間音樂、戲劇、曲藝、民間文學、傳統體育與競技、民間舞蹈、民間信仰、書法、文化空間、傳統醫藥、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15個類別126項。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公布,2014年7月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繼宣化、蔚縣、涿州、定州、趙縣、邢台後我省第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2014年,對於華北平原上的大名縣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4月,國家文物局《關於大名府故城保護規劃的批複》經由省文物局下發至大名縣;6月22日,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項世界遺產,而“御河興府”的大名府也隨之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7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複,大名縣列入省歷史文化名城,成為繼宣化、蔚縣、涿州、定州、趙縣、邢台後的第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盛夏時節,走進大名古城區,彷彿穿越在歷史長河,移步換景間,盡顯古城魅力。
大名申報省歷史文化名城,是經河北省人民政府2014年7月2日、省政府冀政函[2014]70號文批准公布的。大名之所以能被省政府公布為省歷史文化名城,除符合《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管理辦法》所規定的“文物比較豐富、歷史建築成群成片、保留著傳統格局和風貌、歷史上曾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外”,主要還體現在大名所具有的城市文化價值和城市特色上。“大名有五個清晰的文化體系,藩鎮文化、運河文化、石刻文化、紅色文化、民族宗教文化,除此之外大名府城特色的建設理念也是大名府‘魂’的最好彰顯。”“大名府城在建設理念上彰顯了天人合一的規劃觀念、遵循了周禮的營建思想、具有風水獨特的龜背城形制。”
大名古城中間高,四周低,十字大街中心原點似龜背,向四方輕舒緩降。街巷結構嚴謹,形狀規整,主次分明,構成棋盤式方格路網,城樓、牌樓、衙署、書院、廟宇、古宅舊第、教堂等建築井然有序狀若龜殼,構成了豐富的街道對景,形成了優美的視線通廊,整個城市呈現十足的理性和有條不紊的秩序。城南門下有一暗溝通往外河,恰似龜首。中國古代城市營建方面,以龜為原型的城市多是平面構圖為龜形,以立體空間的角度構思龜形城市,大名是特例。
因地處黃漳溢域,特有的地理位置,讓宋明兩代故城毀於洪泛,歷經9朝1042年的文明被埋入泥土。省內外文物考古專家和國家大運河申遺專家組斷言:這是一座可震驚世界的埋在地下的巨大文物文化寶庫,也是600年繁華和戰火相伴的宋王朝唯一存世的古都城。特別是它由運河而興而盛的歷史,位居東西南北大運河樞紐並把大運河歷史推延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價值,在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重道遠!大名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后,名譽的背後是責任,將一如既往地延續歷史文脈,保護好歷史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

修復古城


大名歷史上是一座文化名城,然而歷史的滄桑巨變使她美麗的容顏漸漸失去了風采。修復“大名府”古城,就是要使其浴火重生,再放光輝。2009年,大名縣委、縣政府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創歷史文化名城,專家規劃,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思路,重點規劃建設宋代大名府故城遺址文化展示區(遺址公園)和宋代北京大名府風貌遊覽區(主題公園)。大名古城(明城)沿襲原有古城道路格局,投資3.4億元進行恢復修繕。
明代“大名府”城建於公元1401年,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歷年來,由於古城區城市功能衰落,對遊客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古城遲早要開發,開發得越早困難越小,越容易保存原貌。”然而,古城應該怎樣開發?應保留什麼、捨棄什麼?又如何確保“開發”不致影響其獨有的文化韻味?
古城修復重要組成部分,東城門修復工程的竣工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也打消了大家的疑慮,讓人們意識到修復古城,不是簡單地拆遷、推倒、重建,而是在尊重歷史前提下的文化構建,是重新賦予古城應有的形神之美,是經過慎重選擇、部分恢復歷史遺跡,為公眾提供展示古城歷史文化的有效載體。
根據資源及發展現狀,古城修復沿襲原有古城道路格局,實施“兩點一線一軸兩區”建設。兩點即北城門外廣場及仿古街區、東城門外及東街仿古包裝;一線即古城牆觀光帶,按照古城原有城門建築形式,修復東、西、南三個城門,恢復古城牆和護城河,城門處建弔橋;一軸即南北大街商業步行街、南關風味小吃街、商業步行街建設,街道兩側建築按明清時期建築式樣進行改造包裝,恢復街面原有牌坊;兩區即北部商業居住區和南部歷史文化區,充分注入本地民居建築元素符號,逐步恢復大名古城史上的書院及寺廟,進行復古環境氛圍營造,展示古樸的民俗文化和古城歷史風貌。

歷史名人


有眾多名人賢士曾來大名府治政安邦。單就宋朝,就有寇準王欽若、呂夷簡、韓琦歐陽修等名臣在這裡相繼供職。《水滸傳》中,蔡京的女婿梁世傑梁中書鎮守於此,手下天王李成、楊志、索超等強將如雲。盧俊義、燕青出身此地。《水滸傳》里的盧俊義就是大名府人氏;另外還有《水滸傳》中的“大鬧大名府”也是發生在這裡。
郭震(656~713),中國唐朝將領,宰相、詩人。
柳開(947~1000)北宋散文家。
潘美(925-991),北宋初名將。
劉安世(1048~1125)北宋官吏。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西漢重臣,新朝開國皇帝。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著名歌手。
郭隆真(1894—1931年)北方婦女運動的先驅者和工人運動的卓越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