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記碑
五禮記碑
五禮記碑俗稱五禮碑坐落在河北邯鄲市大名縣城東3公里石刻博物館內(原立於大名縣大街鄉雙台村)。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此碑形體龐大,為石灰石質結構,自下而上,由基石、龜趺、碑身、碑額四個部分累疊而成,通高11.95米,寬3.04米,厚1.13米,重140.3噸。據考證為我國現存最高、最大的碑。這通碑原是唐碑,為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奉唐文宗之命為魏博節度使何進滔撰寫的德政碑,立於唐開成五年(840年)。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修編《五禮新儀》,詔諭大名府尹梁子美為《五禮新儀》立碑刻記,梁子美為討好皇上,毀何進滔德政碑,以其石改刻《五禮新儀》。碑首精雕八條巨龍,碑額陽面正中為宋徽宗篆額“御制大觀五禮之記”雙行八字,簡稱“五禮記碑”。碑身兩側為柳公權墨跡,碑陰刻唐“何進滔德政碑”,碑文改刻為“御制五禮記碑文”,因而稱“唐宋碑”。梁磨碑時,可能是因碑樓掩蓋,兩側柳公權寫的字才保留下來。歷經千年的侵蝕,這些剩下不多的字跡,仍可辨出剛勁秀麗的柳體風格。
在大名縣城東五里的大名府石刻博物館內,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古碑,這就是宋徽宗御制大觀五禮記碑。該碑“厚四尺(1.08米),寬一丈三尺(3.14米),高四丈有奇(12.34米)”①,堪稱全國最大的古碑。
宋御制大觀五禮記碑是用唐代魏博節度使何進滔德政碑碑身改刻的。何進滔是靈武(今寧夏青銅峽市東北)人,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任魏博節度使,鎮守魏州(今大名縣城東北十里)。“居魏十餘年,民安之”②,累授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成五年(公元840年),何進滔病死在魏州任上。文宗感其領鎮魏博多年,追贈太傅。同年,還在魏州城內為何進滔立了一座德政碑。該碑由翰林學士承旨兼侍書工部侍郎柳公權親自撰寫、書丹③,翰林待詔、梁王④司馬唐元度篆額。柳公權乃唐代聞名於世的大書法家,唐元度篆書在當時也頗有名氣。因此,歷代文人墨客愛屋及烏,十分看重何進滔德政碑,每臨大名,必駐足觀瞻。宋時詞人陸遊曾稱該碑為“石刻之傑”⑤。
御制五禮記碑
據《舊五代史》記載,五代梁時,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曾經從黎陽採運來巨石,準備刻記他在魏州的政績。碑石剛運到魏州,楊師厚突然得病死去。楊師厚死後,魏州戰亂,人們無暇用這塊巨石為他樹碑立傳,以後此石長期閑置,未聞使用。由此,歷史上許多好古者及喜歡柳公書法的人,對梁子美放著現成的石料不用,卻要磨掉柳公墨寶一事大惑不解:是梁子美不識柳公,還是盡圖一時便利?實際上,從楊師厚采來巨石到梁子美改刻唐碑,時間跨越268年,這期間,大名經常遭受水患,楊師厚采來的巨石極有可能被洪水吞沒而深埋地下,不為人知。梁子美當然也就無從知曉這塊碑材。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四月,黃河決口,灌入漳、衛兩河,引發大名地區洪災。滾滾河水一夜之間將大名府城吞沒,五禮記碑隨之傾倒,沉埋地下。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大名知府顧玉柱探得此碑下落,將其發掘,使掩埋地下長達一百四十七個春秋的古碑重見天日。但碑已斷裂為九截,碑座龜頭亦不知去向。
時光又流逝了四百餘年。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委託當地群眾對這座已經斷裂的千年古碑妥為保存。
1956年11月、1966年4月李先念、周恩來總理先後視察此碑。古碑經歷兩代帝王的興建,保存著兩代手法名家的真跡,是研究唐、宋時期歷史、政治和書法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
1982年,河北省政府將此碑正式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局派專家學者來大名實地勘察,確定將五禮記碑搬遷新址,拓片、粘接、修復,然後重新樹立起來,供遊人觀瞻。
1989年5月,大名縣配合省文物部門全部完成此碑的搬遷、粘接及立起工程,碑座粘接了重鑿的龜頭。如今,這座歷經千年滄桑的古碑盎然屹立於大名府石刻博物館內。它面對遊人,似乎在展示大名永久的過去,大名在唐宋元明時期作為都府雄鎮的文明和輝煌;又像是在期望大名的未來,期望大名人民在開拓建設三省交界中心城市的進程中,邁出更加堅實的腳步,使古老大名在新時期綻放熠熠風采。
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註釋】
①見民國《大名縣誌卷二十一·古迹志》。
②《新唐書卷二百一十》。
③書丹:古人刻碑之前,先用硃筆把字寫在碑石上,曰書丹。
④敬宗第二子休復封梁王,唐元度列銜梁王司馬,為梁王府僚。見民國《大名縣誌卷
二十一·古迹志》。
⑤陸遊《老學庵筆記》。
⑥見民國《大名縣誌卷二十一·古迹志》。
⑦《金石分域編》:宋政和御制五禮記,即何進滔德政碑石磨去改刻,其碑側審系原
碑之列銜正書“開成五年正月”。《採訪冊》:此碑正面磨刻他文,其側列銜猶是“開成五年”原刻,今見存。
五禮記碑
宋朝時候,當地有位叫殷勤的老人,黎明時分拾糞村外,遇背著書箱趕路的書生向他問路。“往南京去,怎麼走呀?”“向南走。”殷勤不經意答道。“天亮,我能走到嗎?”書生又問。殷勤瞟他一眼,睹氣道“走到了”!書生聽後走了,殷勤繼續拾糞。隨後,又有一個書生問路,仍是那些話,當問到“天明我能走到了么?”這句話時,殷勤有些不耐煩了,氣呼呼地說:“你一百年、一千年也走不了!”情急之下,把“到”說成“了”。此話一書,這個書生便化成一塊大石碑,立在殷勤面前。殷勤吃了一嚇,恍然大悟,倒身便拜。
傳說有一個江南相面人在大名看到大石碑后,不再到街市擺攤相人,而是天天偷偷來相大石碑。圍繞大石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最後得出“碑中有寶物”的結論,就暗下決心要把寶物盜走。在一個漆黑深夜,他拿著工具來到大石碑前,在一陣叮叮噹噹鑿石聲后,只見一道火光向南衝去。原來這個相面人已把龜頭(贔屓頭,下同)鑿下,把寶物盜走了。熟不知,龜頭具有靈性,盜寶人向南逃跑,龜頭就朝南追,追到南門口村南,眼看就要追上時,一聲雞鳴劃破夜空,天已放亮,龜頭應聲倒地。從此龜頭就撂到了南門口村南(因該村南也有一大型龜頭)。
相傳,這座大石碑是個神碑,馱碑之龜具有靈性。大名府城地處漳河、衛河下游,常常鬧水災,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每次發大水的時候,水漲,龜就馱著城漲,大名府城免受水災之患。然自相面人鑿下龜頭,盜走寶物后,漳河衛河再次發大水,一下子就把大名府城沖毀,整個城池被淤埋地下。
相傳,大唐時候,為搬運這塊碑石,專門從黎陽(今河南浚縣)往魏州(今大名)修了一條大路。在冬天上大凍時候,以水潑路,形成冰道,招募幾百壯丁,幾千犍牛,以滾木載石,,用犍牛拖拉,壯丁驅趕,耗時三年,才把碑石運抵大名。
傳說,由於大名府城內有這塊神性石碑,加上靈性巨龜馱負,大水淹不了它,泥土淤不住它,水漲碑漲,水落碑落。這年又發大水,水中來了一條泥鰍精,聽說此龜神通廣大,很不服氣。多次想制服巨龜,然而不管如何整風作浪,龜馱負著巨碑穩如泰山,然毫不動。於是它想出了一個非常非常損的主意。趁大龜打盹的時候,猛地一個泥鰍擺尾,把碑帽打落,徑直砸向龜頭。大龜忍受巨痛,支撐巨碑不倒,終因元氣大傷,碑身毀倒,裂為九塊。
相傳,巨碑首上的8條大龍,耐不住寂寞,在一天夜深人靜時嬉戲,做吞吐碰撞龍珠之娛。玩耍正酣時不慎龍珠掉下,正好落到正在伸長脖子向上觀看的龜頭上,龜頭應聲斷裂,沒入土中。從此馱負石碑的大龜便沒有了頭。建罩保護為良策
禮記碑的重要歷史價值、眾多不解之謎及誘人的傳說故事,值得後人研究探尋。五禮記碑早期是豎立著,還有碑樓。梁子美磨碑時,可能是因碑樓掩蓋,碑兩側柳公權寫的字體完好地保留下來。經歷了1100餘年的風雨侵蝕,剩下不多的一些字跡,還可見到剛勁秀麗的柳體風格。除碑首“御制大觀五禮之記”8個大字清晰明顯外,碑身上正面和側面的字跡特別是柳公權的墨跡,破損嚴重。如果不採取措施進行保護,幾十年後,幾百年後,就會消失殆盡,對於這個國家重要保護文物單位來說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