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

中國海河水系南運河的支流

衛河,中國海河水系南運河的支流。因源於春秋時衛地得名,發源於山西太行山脈,流經河南新鄉、鶴壁、安陽、濮陽,沿途接納淇河安陽河等,至河北館陶與漳河匯合稱漳衛河、衛運河。最後再流經山東臨清入南運河,至天津入海河,並在滄縣南又挖成捷地減河,引洪水直接入海。全長400多公里,其中幹流河道長344.5公里,流域面積14970平方公里。

幹流概況


源頭考證

衛河
衛河
通常所說的衛河是指新鄉合河鎮至河北館陶縣稱溝彎一段,《河南省志·地理志》《河南省志·地名志》謂:長347公里,其中在河南省長240公里;《河南省志·水利志》《河南省志·地名志》謂:河道全長344.5公里,流域面積14970平方公里。在河南省境內河長286.5公里,流域面積14580平方公里。另有河南省媒體載:全長394公里,流域面積14970平方公里。衛河在河南流經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等5市8縣區,全長214.2公里。另:《河北省志第3卷 自然地理志》載為388公里。
如以大沙河為上遊河源(河長115.5公里),以《河南省志·地理志》記載幹流長度347公里為準,則衛河全長為462公里。流經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東省4省。

河道走向

關於衛河的發源,業界曾有三種說法。
一說發源於博愛縣之皂角村,這裡是原運糧河(古永濟渠,引沁水的人工河道,在大沙河源頭下游)的起源處。歷史上的運糧河由此東北流匯合新河、沙河、門河、洪水河至新鄉縣合河鄉與衛河相接,這是按“河源唯遠”的觀點而定的衛河河源,後來,隨著運糧河的改道,這種觀點已成為史話。《河南省志·地理志》有此記載。
二說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的奪火鄉。奪火在陵川縣城南35公里處,原名鐸壑,因春秋時為鐸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后訛傳,演變為奪火。此處高山林立,溝壑比比,古為永和隘,是陵川通往河南的咽喉。運糧河改道以後,衛河上游的主要幹流為大沙河。
三說輝縣市百泉為衛河之源。其實百泉只是衛河上游支流百泉河的源頭。在輝縣市境內注入衛河。大沙河上游處於崇山峻岭之中,坡陡、水急,新中國成立前又無固定河槽,災害頻繁。新中國成立后,多次治理,並在上游的太行山中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群英水庫。而群英水庫的上游,正是凈影峽谷。從衛河的所有支流來看,衛河顯然不可能發源於百泉,因為這些支流都處在百泉的上游,而大沙河是衛河的第一個支流,理應成為衛河的源頭。
此外,《河北省志第3卷 自然地理志》載:衛河發源於山西省高平縣,是將黃河支流沁河支流丹河與大沙河混同所致。因兩河在河南省焦作市相鄰且有渠道溝通。
衛河段
衛河,以大沙河為衛河上游的幹流,河源出自山西省陵川縣的奪火鄉南嶺,在陵川縣境內流域面積248.3平方千米,流域內均為山區,流向自北向南,流經奪火鎮南部的槐樹庄、河口、外荒等村莊,在省界附近有另一條小支流紙坊河匯入,此後出山西省境。
大沙河,在博愛縣靈泉碑入河南省境。東流經焦作市的中站區山陽區武陟縣修武縣,新鄉市的獲嘉縣、輝縣、新鄉縣,至合河鎮納百泉河后始稱衛河,分兩支,一支為共產主義渠,另一支為衛河河道,流經新鄉市的鳳泉區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衛輝市(原汲縣)、安陽市的滑縣、鶴壁市的浚縣,共產主義渠和衛河在王莊鄉老關嘴合流。繼續北流,經滑縣、安陽市的湯陽縣、內黃縣濮陽市清豐縣南樂縣等地,在南樂縣大北張集出省。
其中:新鄉合河鎮以上稱大沙河,合河鎮至皂角樹一段100公里,當地稱運糧河。
衛河繼續北流,流入河北省境邯鄲市的大名縣,進入山東省聊城市的冠縣,復入河北省邯鄲市的館陶縣徐萬倉稱溝彎與漳河匯流后叫做衛運河,也叫漳衛河,以上河段就是通常說的衛河。
衛運河段
也有資料將衛運河也歸為衛河,其河道走向是:自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漳、衛匯合處起,入山東省聊城市的冠縣、臨清市,經河北省邢台市的臨西縣和臨清市省界,在臨清市南匯小運河后,經夏津縣、武城縣,至武城縣四女寺樞紐再與南運河相交。此段河道,山東省志記為157公里。(本段主要支流有長順渠,自冠縣乜村閘下至臨清市李圈閘入衛運河,長42公里,流域面積311平方公里。)經四女寺樞紐分流后,經漳衛新河等入渤海;並經南運河連通天津海河河口。

河道特徵

衛河幹流在合河鄉至稱勾彎一段。平均比降1/9600。河道曲折率為1.78,流域不對稱係數為1.34。衛河兩岸支流分佈極不對稱,其明顯特徵是成一側(左側)支流特別發育的梳狀河系。右岸缺少支流,僅一些窪地和溝渠,左岸支流多,其中較大的支流有淇河、安陽河、峪河及沙河等。
衛河水系發源於西部的太行山區,集水區主要在山前洪積平原。幹流是沿著洪積平原和沖積平原轉折地帶的交接窪地,由西南向東北流。衛河的許多支流都是順太行山東坡由西向東流,源短流急,山洪暴發危害較大。
河床比降由上段的1/2000逐漸降低到1/8000,最低為1/10000。衛河左岸支流均來自太行山東麓,源短流急,漲落時間短促,1958年開挖了引黃的共產主義灌溉渠,渠首在人民勝利渠渠口,經新鄉合河鎮,穿衛河、沿衛河左岸至老觀嘴入衛河,后改為排洪河道,全長160公里。衛河右岸均為平原區。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河道4條,流域面積1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41條。衛河的中、下游有柳衛坡、良相坡、長虹渠、白寺坡、小灘坡、任固坡等均為窪地,當衛河漲水較大,渲泄不及時可起滯洪作用。

河道變遷

海河水系形成以後,各支流水系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歷史上水系變遷情況如下:
晉代以前,豫北衛河水系還未形成,當時太行山東麓的清水、淇水和洹水都流入古黃河。衛河前身為白溝,也稱宿胥故瀆,原為黃河故道。清河為南運河前身,也在黃河徙宿胥后形成,因水清而得名,河徙以後水源缺乏。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於枋頭(今浚縣西南頭、西方城村)附近建築渚截河水,使改流入白溝,由此逐漸發展成為一條大河。以後為了保證這條河流的水量,保持航運暢通,歷代不斷開闢水源,致使此河本身隨之不斷引伸和發展變化。如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開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溝,目的是增加白溝的水源以利漕運。至於淇水以西的衛河河道,原名清水。建安年間,仍為黃河支流,但《水經注》記載,不僅清水與淇水會,丹水也向東分出一些支溝注入清水。這是建安以後,為了增加白溝與清水運道的水源而逐漸向西引伸的。《水經注》所記載的清水和白溝基本類同現代的衛河,只是白溝下的清河個別河段與現代南運河不同。晉代又將清水從入黃河改為東會淇水入白溝。隋大業四年(608年),開永濟渠,引沁水入清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又向南北兩端進一步引伸擴展。其南端是引沁河入清河,目的是增加水源,這時的衛河,即海河南界向南擴展得最遠時期。但為時不久,沁河淤廢,不通衛河。唐代的濟渠,宋、金、元的衡河,明以後的衛河,仍以清、淇水為主流。

水文特徵


衛河全部流域面積15290平方公里(在楚旺水文站以上的流域面積為1348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為6280平方公里,平原區為9010平方公里。
衛河流域年降水量一般為600多毫米,西部太行山區可高達700毫米以上。年徑流深在100毫米左右,徑流年際變化較大,年徑流變差系Cv值在0.45-0.67。衛河幹流楚旺水文站28年資料,年平均流量為65.3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20.6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為1963年的64.8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為1979年的7.26億立米。有記錄的最大洪峰流量,幹流西元村站1963年8月10日為1300立米/秒。最小流量,河水乾枯,西元村站1967-1969年連續三年出現斷流,楚旺站1965-1969年連續5年出現斷流。

主要支流


衛河
衛河
衛河及其左岸各支流,均發源於太行山東麓,上游山勢陡峻,水流湍急;下游流經平原,水流平緩,渲泄能力低。汛期常沿共產主義渠、良相坡、長虹渠、白寺坡等坡窪地引洪滯洪,並頂托衛河右岸平原區小支流的澇水排入,造成兩岸洪澇災害頻繁。
大沙河,位於縣城北部,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該河自西向東,流經博愛縣、焦作市、武陟縣、修武縣至新鄉縣(合河鄉)西永康北入共產主義渠,全長115.5公里。在本縣境內長36.5公里,流域面積為450平方公里。上遊河寬15米,下遊河寬為30米,平均河深3米,多年平均徑流深度為150毫米,是本縣一條最主要的防洪排澇河道。由於大沙河發源於山區,支流分散,呈梳狀形匯入。因山坡陡,水流急,歷史上災害嚴重。據1892年、1929年、1939年諸年記載:或因山洪,或因沁河決口,部分地區平地水深超過一米,大水流經修武縣、獲嘉縣直達新鄉,平地可行舟船數里,洪水泛濫面積達60萬畝以上。1959年春治理大沙河以來,最大可過流量650秒立米(包括行洪區)。過水基本流量為80秒立米,枯水期流量一般為1-2秒立米。因焦作市化工廠、焦作市造紙廠、修武縣造紙廠廢水大量注入大沙河,故造成河水污染,水色混濁,含鹼性較大,有礙灌溉農田。河床上游為粉沙壤土,下游為黑色重粘土。大沙河右岸逐步進行了綠化,成為綠色的防護林帶,中間成為交通要道。大沙河治理之後,可灌溉面積為3.8萬畝。排除內澇、改善治理鹽鹼地面積10萬餘畝。
蔣溝,位於縣城西南,全長28.6公里,河寬13米,河深8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發源於博愛縣留村,流經武陟縣,到本縣北高村北注入大沙河。在本縣內的長度為8.5公里,流域面積128平方公里,可過最大流量為100秒立米。一般流量為0.1-0.2秒立米,河床易被水沖刷而決口。因此,培堤、護堤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大獅澇河,在修武縣城南3公里處,河寬15米,深3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發源手武陟縣大樊,流經武陟、修武,到獲嘉縣的獅子營人大沙河,故稱為大獅澇河。自西而東全長49公里。該河原無固定河槽,系沁河大樊處多次決口而形成。據歷史記載,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沁河決口於樊村,之後又多次決口,將大量的泥沙帶入河道,大部分土地被淹,房屋倒塌,給人們造成很大危害。1965年,本縣動員民工新開河床,又經1981年治理,達到設計要求,該河寬20米,深3米,在本縣境內長21.2公里,流域面積3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深110毫米,基本流量為0.5秒立米左右,防洪期過水流量為40-50秒立米,最大可過水流量為80秒立米,水質尚好。大獅澇河治理后,減免內澇災害10萬畝。
新河,位於修武縣境中部,修(武)焦(作)邊界處。全長20公里,河寬10米,河深2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發源於修武縣西的靈泉陂,自西向東到本縣孔村東人大沙河,一般流量為0.5-1.0秒立米,流城面積為158平方公里。該河還擔負著承受白馬門河、閻河、瓮間河三條主要河道的山洪下泄任務。灌溉面積為0.8萬畝,可減免內洪災害2萬畝。
陸村澇河,在修武縣縣城北,全長19公里,河寬10米,深2米。發源於焦作市大陸村西南地的巧婦泉和濁鹿泉,流量為0.6秒立米。歷史上遺有故道。本縣於1953年再次升挖,屬排澇河道,1975年焦作礦務局於大陸村建九衛山煤礦,該礦投產後,將礦井水注入澇河,流量可達1秒立米,流經焦作市安陽城鄉,到本縣五里源鄉朱營村入大沙河。遇旱兩岸群眾攔截提灌,遇澇洪水平槽而下,流域面積23平方公里,灌溉面積為1000畝。為充分利用陸村澇河的水利資源,1984年底,焦作市政府主持召開修武縣、郊區、市水利局局長會議,決定新開挖河槽,引水至五里源鄉,現大部工程竣工。
磨台營澇河,在修武縣城西北,主要是排除磨台營村周圍的澇水以及王母泉、柳樹泉等泉的退水,全長8公里,河寬11米,河深2米。於1955年開挖,一般流量為1秒立米,枯水期僅有流量0.1-0,3秒立米,洪水期可過流量為10秒立米,該河由西北向東南至五里源鄉大堤屯村入大沙河。兩岸群眾遇旱可提灌1000畝。
運糧河,於修武老縣城南遺有故道,現僅長4公里,可引大沙河水從關爺廟至城東養漁塘。宋、元時期,該河曾名豫河。后以九道堰通丹水,又稱小丹河。因其下游入衛河直達天津,以漕運為主,故改稱運糧河。河道流經縣城南門外,又東北流數里,始折而東行入獲嘉境。明萬曆十三年,知縣朱政於東關外建橋河上,以通行旅。歷史上的運河是修武的一條水上交通大動脈,除運送漕糧外,商客可運各種貨物經銷。每到春天到來之際,綠柳沿堤,風景優美,沿岸城鎮商業興隆,時聞舟上談笑之聲陣陣,熱鬧非凡。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張明遠奏准,除航運外許民灌溉田畝。遇旱上游堵截,遇澇泄洪而下,水暴漲則有毀田傷家之患。民國時期,運河在本縣長達17.5公里,流量4秒立米。1953年設立新鄉運河管理局,對博愛、武陟、修武、獲嘉四縣境內的運河進行治理。過水流量30秒立米,本縣的灌溉面積為2萬畝,同時可排除兩岸洪水。1959年冬,本縣因搞引黃工程和開發大沙河工程,使歷史上的千年運糧河失去了排灌能力。
清水河,在修武縣縣城東北30公里。對清水河的發源地歷史上有不同的記載。1983年8月查實,清水河主要發源於輝縣待王廟東北15公里的橫山腳下,流量為5秒立米,流經待王廟時與清水河的第二個發源地修武縣白鹿山澗散水匯合東南而行。歷史上河寬20餘米,水深1米多,夏秋雨季不能行人。這條河稱瑤河,"瑤"、"峪"音近,故又名為峪河,流經輝縣、獲嘉等地。河水清徹透明,故稱為清水河,現清水河被修、輝兩縣利用。
峪河南支,引輝縣峪河總干之水,從輝縣老磨庄起,流經本縣方庄鄉赤庄村、申國、丁村等,全長13公里。該河為地下渠道,部分為漿砌,部分為土石渠床,寬窄不等,一般為1-3米,灌溉面積6,000餘畝。
三道河,位於方庄鄉東北8公里,發源於修武縣岸上鄉斗水村黑山腳下,原屬於清河水的散水,常年基流量為0.2秒立米左右,為開發利用山泉水,1965年秋方庄公社受益大隊出動民工600餘人,大幹一冬一春,全部漿砌渠道一條,全長10公里,渠寬0.8米,高0.6米,修截留壩一處,除解決2,000餘口人的生活用水外,還可灌溉土地1,500畝。
山門河,位於縣城西北,該河為山洪排泄河道,平時無水,平均河床寬度16米,在本縣該河長36.5公里,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
紙坊溝河,位於城北30公里,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境內,在本縣全長65公里,流經雲台山景區,在輝縣市注入清水河(峪河)。為天然河床,流域面積為115平方公里,枯水期仍有流量0.5秒立米。洪水時期流量不等。平時水量被馬鞍石水庫所攔,水庫積滿下泄。該水庫位於紙坊溝境內,黑龍王廟處,庫容水量1,035萬立方米。
大沙河,是衛河的最大最上游支流,屬天然河道,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流經博愛、焦作、武陟、獲嘉、輝縣,經新鄉縣西北入共產主義渠。
百泉河,發源於河南省輝縣市百泉村的百泉湖,湖北岸建有衛源廟,意謂衛河之源,曲折南流,注入衛河。全河均在輝縣境內。
淇河,為衛河支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的方腦嶺,流入河南省后,經輝縣、湯陰等縣,在淇門鎮西的小河口東流入衛河。全長在新村站以上為129.7公里,集水面積2118平方公里。賀家村以上,河行於丘陵山區,坡陡流急,河槽多深潭,跌水很多,最大跌水在白王廟西,落差6米,河床比降大,自上而下,由1/200降至1/700。賀家莊以下,河道進入平原,比降驟減,兩岸地勢平緩,逐漸以人工堤防束水,以防山區洪水漫溢。淇河為山區性河流,洪水峰高量大,新村水文站觀測的最大洪峰流量為1956年的3590立米/秒,每逢漲水時,經常因衛河頂托而漫溢。日最小流量為1958年4月29日的0.08立米/秒。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28年的資料,淇河新村站的年平均流量為16.96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5.35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為1956年的16.46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為1979年的1.38億立米。
安陽河(洹河),是衛河的較大支流之一,源於林縣太行山麓的清泉寺,東流經林縣及內黃西部,於趙莊西注入衛河。河道全長140餘公里,流域面積192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區的流域面積佔70%。幹流流出清泉寺,經善應、高平出山地。在善應以上無可靠水源,乾旱時,經常乾枯斷流;善應以下,有大量泉水自兩岸河床中湧出,過去一般能使水量保持在5立米/秒以上。上遊河道行於丘陵之中,岸坡較陡,河槽深約8米,寬達150米,呈槽狀,坡降在1/400米以上。高平以上左岸北方山有天喜河注入,高平以下,到東麻水,左岸有“粉紅江”河注入。據1952~1979年27年來的資料,安陽河(安陽站)的平均流量為11.23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3.54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為7.62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為1.9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僅為最小徑流量4倍。該河由於泉水補給較多,不管是徑流的年際變化和年內分配,都比其他河流來的均勻。據歷史記載,安陽河最大洪峰流量,1922年曾出現過2070立米/秒,1963年和1956年的最大洪峰流量都超過1000立米/秒。安陽河在考民屯以下,兩岸開始有堤防束水,在洪水較大的年份,河槽遠遠不能容納,洪水漫溢成災時有發生。
衛河
衛河
峪河,是衛河上游左岸的一條山洪性支流,源於山西省陵川縣人都陵,在輝縣峪河口流出太行山後注入衛河上游,全長76公里,流域面積558平方公里。上游切入太行山地內,水流湍急、多谷坎、瀑布,其中最大的黑龍潭瀑布,跌水60餘米,蘊藏水力資源豐富,過去常年流量約3~5立米/秒,可保證供給下游的穩定用水。峪河口站年平均流量為4.06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1.28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為1956年的3.62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1979年的0.441億立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出現的最大洪峰流量為1963年8月8日的2240立米/秒。歷史上曾出現的最大洪峰流量為1929年的3900立米/秒。乾旱季節,河水乾枯,1959、1961、1962等年都出現過斷流。
湯河,也是衛河的支流之一,源於湯陰縣西部牟山東麓,於西元村注入衛河,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1150平方公里。上游流經丘陵區,河谷深8~10米,寬40~80米,坡降由1/400漸降至1/1000,有一定的水力資源。1956年的洪水流量估算為1630立米/秒,一般洪水不漫溢。下游平原區,坡降則為1/1500~1/3000,水流緩慢,雖有堤防,但遇到較大的洪水,有時也發生漫溢現象。
新河,源於山西陵川縣,流入河南省后,經博愛到修武,向東流入衛河上游的運河,在修武水文站以上,河長84公里,流域面積1287平方公里。上游為山區,兩岸陡峻,洪水無漫溢現象。出山以後,河槽寬淺,一般不到2米深,兩岸雖有土堤束水,但排水能力低,遇到稍大的洪峰,就會漫溢成災。近20多年的實測資料,新河在修武站年平均流量為4.03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1.27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1964年為3.14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為1960年的0.395億立米,最大洪峰量不大,1964年7月8日僅有203立米/秒。每年到枯水季節,河水經常乾枯而斷流。
武家灣河屬海河流域衛河水系。發源於陵川縣正東邊緣古郊鄉的窄棱坡、橫水鄉和八犢嶺一帶。流域面積66.79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長50公里,陵川境內河床平均寬約40多米。流經陵川縣橫水河、馬圪當鄉,出境后流經河南省輝縣市平田鄉匯入衛河。
北召河,屬海河流域衛河水系。發源於陵川縣和村、劉家莊等地。流域面積13平方公里。主河道長10公里,河床平均寬50多米,流經陵川縣平城鎮,出境后,流經壺關縣樹掌、神郊、橋上等鄉鎮注入衛河。為季節性河流。
香磨河,屬海河流域衛河水系。發源於陵川縣東部山區冶頭鄉黃松背、趙迪嶺、棋子嶺一帶。流域面積118.3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長30公里。河床平均寬30多米。流經陵川縣冶頭、六泉兩個鄉鎮,經河南輝縣三交口一帶注入衛河。
另外,河南省境內,有兩條引黃灌溉渠道,由於其排水入衛河,因此也視為衛河支流。
人民勝利渠,是在黃河下遊興建的大型引黃灌區,大部位於新鄉市轄區內黃河沖積平原上。灌區於1951年興建,南起黃河,北至衛河,西至共產主義渠,東至柳青河,總面積1422平方公里,轄豫北武陟、獲嘉、新鄉、原陽延津和新鄉市郊區。渠首建在黃河北岸秦廠大壩上,為五孔鋼筋混凝土開敞式閘門,經過幾次加固,正常引水流量已由原設計40立方米/秒擴大為55立方米/秒;加大可達到85立方米/秒。灌溉面積由原設計72萬畝擴大到88.5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3.3萬畝。總乾渠由渠首到衛河全長52.7公里。灌區排水入衛河。
共產主義渠,因冀、魯、豫三省人民弘揚共產主義精神共同修建而得名,原為引黃濟津和引黃灌溉工程。該渠從焦作市武陟縣秦廠起至浚縣王莊鄉老關嘴入衛河,全長156.5公里(另:172.7公里)。
衛河
衛河
郊溝河,是淇河的一級支流,屬淇河支流淅河的上源,在山西省境內為獨立水系。郊溝河發源於長治市壺關縣東井嶺鄉嶺后底村西,河流先向東北流過常行、崔家莊,而後朝東經大坪、大會、磨掌、芳岱、西柏板、土谷堆、盤底、橋上、大河、楊家池、東川底、南坡等村,在南坡村東流出山西省境,進入河南省林州市稱為淅河,在流過林州市合澗鎮后,轉向東南,在林州市河口村南注入淇河。郊溝河全長88千米,其中在長治市境內河長55千米,流域面積584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發源於平順縣東南部杏城鄉東坡上村的石河沐河,流域面積125.35平方千米。郊溝河流域各流小溝內多處泉水出露,是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橋后溝又稱"八道水",發源於平順縣杏城鄉西安里,是郊溝河山西省境內清水流量最大的支流,清水流量0.38立方米/秒左右,郊溝河清水流量0.50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量為45.2萬噸。流域內有小(1)型水庫1座(磨掌),旱井18147眼,旱池265個,以及七里棧供水工程等4個提水站等水利工程。磨掌水庫位於郊溝河上游樹掌鎮磨掌村,1960年7月竣工,屬小(1)型的,總庫容530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42平方千米。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31米,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標準達300年一遇。七里棧供水工程將流域內的七里棧泉水提引到壺關西部濁漳河流域的缺水區域,解決約13萬人飲水困難及部分工業用水,提水流量0.106立方米/秒,是壺關縣較大的供水工程之一。
桑延河發源於壺關縣鵝屋鄉洞上村,經鵝屋、黃崖底村由北向南流入河南輝州市,境內河長11.3千米,流域面積52平方千米。

河道變遷


晉代以前,豫北衛河水系還未形成,當時太行山東麓的清水、淇水和洹水都流入古黃河。東漢建安年間,曹操於淇口作堰遏淇水東北流入白溝,以通漕運。晉代又將清水從入黃河改為東會淇水入白溝。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利用清水和白溝開挖永濟渠。北宋以後,更名御河。元末明初,始稱衛河。
海河水系形成以後,各支流水系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歷史上流經河南省境的水系變遷情況如下:
(一)衛河與南運河,衛河前身為白溝,也稱宿胥故瀆,原為黃河故道。清河為南運河前身,也在黃河徙宿胥后形成,因水清而得名,河徙以後水源缺乏。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於枋頭(今浚縣西南頭、西方城村)附近建築渚截河水,使改流入白溝,由此逐漸發展成為一條大河。以後為了保證這條河流的水量,保持航運暢通,歷代不斷開闢水源,致使此河本身隨之不斷引伸和發展變化。如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開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溝,目的是增加白溝的水源以利漕運。至於淇水以西的衛河河道,原名清水。建安年間,仍為黃河支流,但《水經注》記載,不僅清水與淇水會,丹水也向東分出一些支溝注入清水。這是建安以後,為了增加白溝與清水運道的水原而逐漸向西引伸的。《水經注》所記載的清水和白溝基本類同今天的衛河,只是白溝下的清河個別河段與今南運河不同。隋大業四年(608年),開永濟渠,引沁水入清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又向南北兩端進一步引伸擴展。其南端是引沁河入清河,目的是增加水源,這時的衛河,即海河南界向南擴展得最遠時期。但為時不久,沁河淤廢,不通衛河。唐代的濟渠,宋、金、元的衡河,明以後的衛河,仍以清、淇水為主流。

航道航運


衛河河道
衛河河道
衛河屬海河水系,發源於山西省晉城縣,流經山西、河南、河北、山東4省,由山東省臨清市入南運河后,經天津注入海河,全長966公里,在河南境內貫穿博愛縣、焦作市、修武縣、獲嘉縣、新鄉縣、新鄉市、汲縣、淇縣、浚縣、滑縣、湯陰縣、內黃縣、清豐縣和南樂縣14個縣市。
衛河的前身基本上是隋代大運河的永濟渠,在曹操開鑿白溝的基礎上,利用一些天然河流和早期黃河故道加以聯綴而成。古代,漕運、商運甚繁,帆檣往來,絡繹不絕。近代,仍是豫北地區與天津之間物資交流的重要航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撥款多次整修,在共產主義渠(共產主義渠:1958年建成,由武陟縣引黃河水,在新鄉市合河建閘,穿越衛河,由市北東流,到浚縣屯子入衛河。1963年停止引水)引黃工程未停用前,衛河年運輸量約70萬噸。
新鄉市以上,衛河水淺橋低,不能通航。新鄉以下至淇河口,河槽底寬50米,洪水期水面寬70米,水源主要引自黃河,河岸平緩,有較好的纖道;但泥沙較多,淤積嚴重,每5~7年淤高0.7~1.2米,對航行不利。淇河口至老觀嘴,大部分河段水位深,流速小,航行條件較好。老觀嘴以上10公里處,有段河道為石質底,水流急,稱溜子河。灘大水淺,航行困難,易出事故。1964年,對孤石井、水車井兩灘進行爆破,炸出航槽360米,石塊1560立方米,挖出碎石1000立方米,擴大了通航能力。從老觀嘴至大北張,河槽底寬50米,洪水期水面寬100米,水深流緩適於航運。
衛河水源除來自運糧河、大沙河、安陽河和百泉外,主要由人民勝利渠(人民勝利渠:建於1952年,由武陟縣引黃河水,到新鄉市區入衛河。濟衛水量為23立方米秒,使衛河通航能力提高,客輪直達新鄉市。1958年下半年,濟衛之水轉為共產主義渠輸送)從黃河引進。新鄉市以下,可通行載重40噸以上的木帆船和輪駁船隊,1962年前,客輪定班來往於新鄉市至浚縣間。1963年,引黃濟衛的共產主義渠停止放水,衛河水量大減,部分航段只能季節通航。1969年,衛河航運處撤銷。
安陽河是衛河的重要支流,木帆船常年可由衛河入口航行至安陽市區,隨著衛河航運的停止而終止運輸。
汲縣港
該港位於汲縣城北門外的衛河北岸,緊靠主航道。港區平坦寬闊,停泊區長250米,寬30米,水深1.5米,港內流速緩慢,歷年很少結冰,河堤呈斜坡,裝卸貨物可全年正常作業。這個港距京廣鐵路汲縣站2.5公里,汲縣以下各地的貨物大部由此轉運,是鐵路與航運貨物換裝接轉的主要港口。每年吞吐量均在35萬噸以上。共產主義渠建成后,在離原港1公里處又辟新港,碼頭為共產主義渠堤。大橋以下,北岸長990米,寬20~25米;南岸長172米,寬25米。大橋以上北岸長794米,寬20~30米;南岸長175米,寬30米。通往港區有京廣鐵路汲縣站至碼頭的鐵路專用線1800米。其中連接車站段1350米,寬20米,末段450米,寬100米,到1963年11月,可通車870米。除鐵路專用線外,另有4條集運貨物的道路:小堤路,長490米,寬5米;大橋北側路,長224米,寬4米;排灌機械廠路,長962米,寬6米;閭祖閣路,長1052米,寬8米。汲縣港碼頭及集運貨物的道路,原由汲縣交通科碼頭管理所管理,1963年10月13日,改由省交通廳直接領導。碼頭的收費、維護等事宜,由航運部門負責。同年11月15日辦完交接手續,從此,汲縣港全部由衛河航運管理處管理。
七、新鄉港
該港位於新鄉市,分新老兩個港區。老港區在市區內,即老衛河港區,新鄉航運站設於此,經管港站的運輸裝卸業務。港區內場地狹窄,裝卸作業不便。1959年6月調查,該區有兩處停泊區:第一停泊區從解放橋到華北紀念橋,長350米,河道最寬31米,最窄17米;第二停泊區自華北紀念橋至平原橋,長450米,河道最寬45米,最窄20米。主航道與停泊區沒有明顯劃分,停船數量以能保證航行船隻安全進入碼頭裝卸貨物為限,船舶調度較困難。
該區水勢平緩,最小水深1米左右,可停靠載重40噸木帆船和小型客貨輪船。港區內有斜坡式碼頭2座,一停泊區碼頭長130米,二停泊區碼頭長180米。大部分船隻裝卸貨物是借用河兩岸的河堤。港區有小型倉庫,臨時存放貨物。新鄉至浚縣間,常年有固定客班往返,旅客甚多。1959年貨物吞吐量為33萬噸,運送旅客約6.8萬人次。
港區有大橋4座:解放橋,長33米,通航橋孔30米,凈高3.3米,橋下水深1.9米,船舶通行無阻;華北紀念橋,長28米,通航橋孔10米,凈高2.05米,橋下水深2.7米,船舶通過困難;鐵路橋、平原橋,對船舶通過影響不大。
1958年,衛河共產主義渠建成,在新鄉市白小屯,形成了新港區。該港區停泊區域大,停靠船隻多,裝卸作業場地寬闊,附近有衛河航運管理處新鄉船廠。但自1962年引黃濟衛停止放水后,未能投入使用。

水利概況


河道治理

1949年5月,浚縣培修柴灣、道口、蘇村等6處險堤,做土方1.27萬立方米;汲縣進行了46處險工加固,做土方2.5萬立方米。1950年春,開始修建引黃灌溉濟衛工程,渠首閘位於武陟縣秦廠東南黃河灘地,閘5孔,設計引黃流量40立方米/秒,灌溉、濟衛各半。1952年6月14日正式放水,改善了衛河航運條件。1955年按“淇門至道口段衛河防汛確保左岸,道口至老觀嘴確保右岸”要求,對薄弱堤段進行培修,至1956年春共培修加固堤防土方284萬立方米,投資189萬元。1956年7月28日-8月4日,衛河上游降雨250-570毫米,形成衛河特大洪水,堤防漫決,良相坡、柳衛坡、長虹渠、白寺坡一片汪洋,內黃縣城被洪水圍困半月之久。受災面積609萬畝,死傷349人,塌房16萬餘間。當年冬至1957年春進行修復,完成土方500多萬立方米,國家投資300餘萬元。衛河右岸從浚縣嘴頭村到清豐縣蘇堤村北修建二道防線,堤長592公里,修建后能保護二道防線以東耕地70餘萬畝。為保證新鄉市防洪安全和工業生活用水,1957年冬在新鄉縣合河鎮修建衛河攔河閘2孔,設計下泄流量100立方米/秒。
1958-1960年開挖共產主義渠。渠首閘於1958年6月15日竣工;總乾渠分兩期開挖,自渠首閘至汲縣小河口和由小河口至浚縣老觀嘴村入衛河,全長172.7公里。1960-1963年,在共產主義渠上修建劉庄節制閘1座,共9孔,總凈寬38米。設計過水流量400立方米/秒,校核洪水流量500立方米/秒。共產主義渠開挖后,由於引黃蓄灌造成豫北地區地下水位升高,大面積鹽鹼化、沼澤化。經冀、魯、豫3省協商,1962年3月,關閉共產主義渠首閘,停止引黃后,共產主義渠變成單一排洪河道,使共產主義渠、衛河在小河口以上洪澇分家,減少了渠南岸(包括新鄉市區)的洪水威脅。1963年8月,漳、衛河流域連降特大暴雨,共產主義渠合河水文站出現最大洪峰流量1350立方米/秒,淇縣新村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5590立方米/秒,致使衛河干支堤防漫溢決口330處,長1298公里,平地一片汪洋,京廣鐵路沖斷,停車2天,重災達20個縣市,受災面積90351萬畝。新鄉、安陽兩市區被淹,城內水深0.2-0.5米。1963年11月-1964年7月,堵復55處較大決口,培修加固16處漫溢堤段,退建9處卡水堤段,整修擴建12處較大護岸,整修涵閘22座,新建村圍177處,救生台127處,共完成土方696萬立方米,砌體3.4147萬立方米。
人民勝利渠和共產主義渠多年來引黃大蓄大灌,泥沙大量沉積,使衛河淇門以上平均淤高2米,內澇排泄不暢,地下水位上升1.5-2.5米。沿河鹽鹼地沼澤化面積發展到464萬畝,為原有鹽鹼地面積的2.5倍。1962年完成新鄉縣合河鎮至汲縣下馬營清淤工程,長6337公里和8處裁彎取直工程,縮短距離11.86公里。地處下游的安陽地區,1966-1969年對衛河淇門至老觀嘴81.3公里清淤和3處裁彎工程。兩工程共完成土方1002.2萬立方米。1972-1976年3次經衛河引黃濟津。共引水5.14億立方米,引入沙量630萬噸。輸水后,衛河淤積較重,1978-1979年對衛河西孟姜女河口至小河口清淤69.3公里,做土方430萬立方米。1978年治理浚內溝口至徐萬倉段長117公里,設計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浚內溝口為700立方米/秒,徐萬倉為100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浚內溝口至安陽河口2000立方米秒,安陽河口至徐萬倉段2500立方米/秒;設計堤距400-500米,堤頂寬8米,高出設計水位1.5米。工程由冀、魯、豫3省組織施工,開挖水下土方長68.85公里,裁彎13處,縮短河長23公里,修堤123公里。1978-1980年共完成土方4393萬立方米。1981-1983年,又進行堤防包淤31.5公里,對13處穿老河新堤加築戧台,維修堤防52.6公里,共完成土方141.5萬立方米。建築工程計有新建、改建中型防洪排澇閘11座,排澇閘24座,改建揚水站158處,埋設地下混凝土管29.4公里,新建、接長大橋5座,護岸9處,長1832米,1983年全部完成,共完成混凝土方17817立方米,砌石45409立方米,土方45345萬立方米,國家投資8059.6萬元。1981-1982年,為向天津送水,經衛河引水3.75億立方米,引入沙量477萬噸。1982年6月對西孟姜女河口至老觀嘴長146.5公里衛河清淤。全河工程於1983年汛前竣工,共完成土方882.5萬立方米。
1970年代以後,新鄉管理段共完成歲修工程土方327萬立方米,磚石方2.57萬立方米,錐探灌漿堤防45.2公里,灌入土方2萬立方米。安陽管理段共完成歲修堤防133.95公里,整修險工118處,長28公里,錐探灌漿堤防55.2公里,鑽孔14.3萬個,清除隱患2.76萬處。到80年代,泄洪能力達到上自合河至小河口段,共產主義渠為1500立方米/秒,浚縣淇門至老觀嘴段,共產主義渠和衛河合計為750-1000立方米/秒,老觀嘴至浚內溝口段為1500立方米/秒,浚內溝口以下達2000-2500立方米秒,比1949年前提高3-5倍。
在支流治理方面,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4條,其中淇河、湯河、安陽河3條在大水年後進行了一些堤防培修和險工護岸工程;淅河為淇河支流,全在山區,沒有進行過治理。100-1000平方公里支流41條,50年代治理十里河、淪河,60年代治理蔣溝、新河、大浉澇河、硝河等15條,70年代治理石門河、杏園溝、志節溝等8條,80年代治理東、西孟姜女河、浚內溝等5條,共計已治理30條,一般都達到3年一遇除澇和10年一遇防洪標準
2018年,河南省對衛河共產主義渠進行防洪除澇治理。總投資15.91億元,設計工期2年。治理範圍為衛河、共產主義渠淇門以上河段,治理長度為120.2公里。其中,共產主義渠治理範圍為,大沙河入共渠口至淇門長60公里,包括新鄉段治理長度54.8公里,鶴壁淇縣段治理長度5.2公里。衛河治理範圍為,根據新鄉市衛河治理情況,本次治理長度60.2公里,包括新鄉市58.1公里、鶴壁市浚縣2.1公里。河道疏浚120.2公里,新建圍埝10.5公里,堤防加固86.6公里,堤基灌漿防滲7.1公里,防汛道路硬化167.5公里,新建和改建建築物115座。
2020年1月4日,從河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衛河共產主義渠治理已經開工,待建設完成後,可提高衛河共產主義渠洪水下泄能力,保障流域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蓄水工程

湯河水庫,湯河水庫位於湯陰縣西衛河支流湯河上。庫區為鶴壁市郊區,控制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為淺山丘陵區。1958年動工,1959年基本建成。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27.2米,並同時完成了溢洪道及東西輸水洞。1976年進行了除險加固,防洪標準按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6200萬立方米,大壩增厚並加高1.3米,壩頂高程1221米,做防浪牆高1米。主溢洪道側堰加長至110米,底高1142米。並在大壩左端開副溢洪道,底寬50米,底高103米,建堵壩高9米,遇超5000年一遇洪水時,破堵壩泄洪。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0.6萬畝,實灌7.3萬畝。
小南海水庫彰武水庫小南海、彰武兩水庫是衛河支流洹河(又名安陽河)幹流上的兩座梯級水庫。小南海水庫位於安陽縣西南3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850平方公里,是座防洪調節水庫。彰武水庫在小南海水庫下游10公里,控制區間面積120平方公里,是以灌溉、工業用水為主,結合防洪、發電綜合利用的水庫。因位置重要,按大型水庫管理。
1959年11月由水庫指揮部提出水庫擴大初步設計書,規劃小南海水庫以百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8960萬立方米。彰武水庫按3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3710萬立方米。小南海大壩採用寬粘土斜牆堆石壩。河槽復蓋砂卵石厚3~5米,採用截水槽防滲。壩頂高程183米,壩高49.2米,壩頂防浪牆高1.2米。溢洪道位於左壩頭,傍山開挖,為側堰式陡槽溢洪道。輸水道位於壩右端,壩下埋管,洞身直徑3.05米,馬蹄形,最大泄量128立方米/秒。彰武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主壩長730米,壩高26.3米,壩頂高程135.8米,防浪牆高1.2米。
副壩位於主壩左端,長608米,壩頂高程137米,溢洪道位於右岸壩頭,輸水道位於主壩右端,壩下埋管,洞身直徑2.6米,為蛋形,泄量72立方米/秒,兼做灌溉、發電及泄洪用。水電站裝機兩台,各800千瓦。
兩水庫於1958年由安陽縣組織群眾興建,1959年10月交省水利第二施工總隊施工。因搶進度,彰武大壩採用水中倒土法施工,因排水不善,曾出現兩次較大滑坡,達2萬餘立方米。小南海大壩砂料過渡層掌握不嚴,堆石空隙過大等。當年汛前水庫勉強攔洪。1962年基本完工。
1963年出現大水,兩水庫蓄水位較高,兩大壩均出現較嚴重裂縫,彰武大壩下游承壓水高,台地沼澤化嚴重。後於1964年進行了加固,對兩大壩裂縫進行了開挖回填、彰武大壩增加減壓井41眼,控制了壩基滲流。為發揮兩水庫興利效益,1968年小南海水庫安裝輸水洞閘門,1974年彰武水庫溢洪道增建泄洪閘5孔,閘門高12米,寬8.4米,最大泄量4200立方米秒。
1975年豫南大水后,安陽地區水利局提出兩水庫臨時渡汛保壩工程設計,於1976~1981年施工。小南海大壩加高1.8米,溢洪道泄水陡槽降低,泄量由2900立方米秒增加到6600立方米秒,經核算防洪標準可達千年一遇洪水。
彰武水庫大壩加高1米,防浪牆高1米,總庫容7000萬立方米,可防禦200年一遇洪水。為防禦200年以上洪水,副壩作炸藥室102個,必要時破副壩泄洪。
兩水庫累計完成土方264萬立方米,石方197.2萬立方米,混凝土0.78萬立方米,總投資5577萬元。
兩水庫建成后,發揮了一定效益,1963年8月上旬出現罕見大水,小南海水庫入庫洪峰3230立方米/秒,經兩水庫調蓄后,彰武水庫僅下泄480立方米/秒,削減洪峰85%。
1982年8月上旬,小南海水庫入庫洪峰1618立方米秒,經兩水庫調蓄,彰武水庫下泄819立方米秒,削減洪峰49%,大大減少了下游洪澇災害,並保證了京廣鐵路的安全。水庫灌區是古老的萬金渠灌區,灌溉土地12/8萬畝,庫區已是糧棉之鄉。水庫常年向安陽電廠、鋼廠供水4立方米/秒。
彰武水庫因防洪標準低並存在質量問題被列為全國重點病險水庫。.

流域概況


衛河全部流域面積15290平方公里(在楚旺水文站以上的流域面積為1348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為6280平方公里,平原區為901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