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淇河的結果 展開

淇河

海河水系衛河支流

淇河,中國華北地區河流海河水系的南運河水系支流衛河的支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方腦嶺棋子山,流經山西省陵川縣、壺關縣,河南省輝縣市、林州市、鶴壁市淇濱區淇縣、浚縣,在浚縣劉庄與共產主義渠交匯,同時穿越共產主義渠,向南至浚縣新鎮鎮淇門村的小河口東流入衛河,全長161公里,流域面積2248平方公里,屬海河流域徠。

淇河水含沙量小,水流清洌,水味甘甜,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是中國北方污染最輕的河流之一。

幹流概況


淇河,為衛河支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的方腦嶺,流入河南省后,經輝縣、湯陰等縣,在浚縣劉庄與共產主義渠交匯,同時穿越共產主義渠,向南至淇縣淇門鎮西(對面是浚縣新鎮鎮淇門村)的小河口東流入衛河。全長在新村站以上為129.7公里,集水面積2118平方公里。

河源段

據史料記載,淇河有三個源頭,即北源淅水河、中源赤葉河、南源沙窯河,且源頭均在山西省陵川縣境。根據支流最長為源頭的原則,淅河則應為淇河之正源。
北源淅河上游太行山區段
北源淅河上游太行山區段
北源淅河,系淇河的較大支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淅水村(據今人考證,淅河應為浙河。陵川縣有浙水村而無淅水村)。由發源於山西省壺關縣的東井嶺處的王莽河及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六泉鄉的淅水河在橋上村相匯后形成淅河之水,此間還有從河道北邊和南邊多個峽谷中流出的河水匯入。淅河往下注入弓上水庫,在合澗鎮嘴上村西入林州市境,過合澗鎮、經萬泉湖原康鎮桂林鎮,到臨淇鎮河口村與南源匯合為淇河,總長約90公里,在林州境內長約35公里。淅河在枯水季節潛入地下,到桂林鎮千家崗村潛水出露。淅河流域地形複雜,合澗村以上河床較陡,兩岸沖溝發育,合澗村以下河床略為平坦。降水是地表徑流的主要來源,多集中在汛期。淅河兩岸有較多的泉水出露,較大的泉水有石門寺泉、康王泉。由於淅河縱坡差很大,兩岸多山谷,每逢大雨,山洪陡漲陡落,水勢兇猛,行人涉渡困難,當地群眾有“淅河不過膝”之說。
赤葉河下游香磨河山西陵川縣段
赤葉河下游香磨河山西陵川縣段
中源赤葉河,為香磨河上游源頭,香磨河上游由六泉河和赤葉河兩條支流組成。六泉河源出冶頭附近的老牛灣,流經石家坡、西灣、六泉、沙場等地,赤葉河源出冶頭南附近的畈腦嶺(方腦嶺),流經土窯、小垛、井河、高家、赤葉河等地。這兩條支流至隔河相匯,繼續東流,經西掌窪、嘴上、至東雙腦一直進入河南輝縣。在輝縣南寨鎮石門口村西紅色娘子橋西南與南源沙窯河匯合。因該河下游沿岸的居民,自古以來利用水力設置水磨磨粉造像,故而得名香磨河。香磨河在赤葉河東7.5公里的亂石泉,有零點四三秒公方的清水外溢,再向東至香磨、石濤,增為零點四五秒公方,至滴水清增為零點五一秒公方。它的水位季節性很強,旱季水量不大,雨季洪水增多。年經流量共有一千一百八十三萬四千公方,佔全縣年經流量的9.4%。香磨河全長35公里,河床均寬40米.流域面積達119.7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6.8%。這條河的流域境內全部是石質山區,且兩岸山崇峻岭、懸崖壁立、澗深谷險、坡度急彎、水資源豐富。流至東雙腦附近的滴水清,河水從天然落差高達65米的峭壁之處猛瀉而下,形成了著名的“靈泉瀑布”。我縣人民為了開發利用這條河的水力資源,從1975年12月開始動工,興建東雙腦水電站,至1978年7月投產發電,是我縣第一大水電站。
南源沙窯河的上源郭亮河
南源沙窯河的上源郭亮河
南源沙窯河,源頭在山西省陵川縣古郊鄉崑山村西蓮花山下的老潭根。是由源於老潭根的沙窯河、源於王莽嶺北坡的龍潭溝河、源於輝縣市郭亮風景區的郭亮河以及附近山上的山泉匯合而成,統稱沙窯河。在輝縣,過三郊口鄉,在南寨鎮與中源匯合,繼續東流,過要子街村進入林州市境內,過臨淇鎮北流,至河口村匯合北源淅河,為淇河。

幹流段

淇河河南林州市五龍鎮花地村附近
淇河河南林州市五龍鎮花地村附近
在林州市境內,淇河幹流,自臨淇鎮河口村東流,穿越臨淇盆地,到五龍鎮黃花營村東入鶴壁市。在林州市流域面積80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9.4%。有4條較大支流,即淅河、葦澗河、野豬泉河、湘河。流域內有合澗、桂林、原康、東姚、臨淇、五龍、茶店等鄉鎮。年平均徑流量為4.8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變幅在1.4~13.3億立方米之間。淇河兩岸泉水也較多,有欠十步泉、梨林泉等。淇河從河源到李家寨一段,河谷窄陡。李家寨村到五龍鎮花地村,因流經臨淇盆地,河床平緩,易發生水災。淇河水源較充沛,是林州市南部人民飲用水和農業用水的重要水源,新中國成立后,在該流域上游建成石門水庫,起到了消洪、緩洪的作用。
淇河鶴壁市段
淇河鶴壁市段
在鶴壁市境內,於淇濱區大河澗鄉西南部入境,境內長度76.6公里,流域面積288平方公里。淇河自大河澗鄉將軍墓村西入鶴壁市淇濱區境,曲折彎轉向東南流至大賚店鎮堡上村出境,境內全長約44公里,流域面積超過1255平方公里,河面自然落差近120米。淇河鶴壁市郊區段正處於太行山區向華北平原過渡的重要河段,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歷史上兩岸茂林修竹,有竹園、桑園等村名。
在淇縣,過高村鎮,南流進入浚縣境內。
淇河浚縣段
淇河浚縣段
在浚縣,過衛賢鎮與淇縣西崗鎮交界,至淇縣、浚縣、衛輝市交界的上樂村鎮小河口村匯入共產主義渠東入衛河。同時穿越共產主義渠,向南至淇縣淇門鎮西(對面是浚縣新鎮鎮淇門村)入衛河。

河道特徵

賀家村以上,河行於丘陵山區,坡陡流急,河槽多深潭,跌水很多,最大跌水在白王廟西,落差6米,河床比降大,自上而下,由1/200降至1/700。賀家莊以下,河道進入平原,比降驟減,兩岸地勢平緩,逐漸以人工堤防束水,以防山區洪水漫溢。

河道變遷

淇河古時曾為黃河支流,屬黃河水系。古淇河並未注入衛河,而是流至浚縣申店(古宿胥口處)后,折向東北流,經官店、同山、白祀山、枉人山、瓮城、蔣村,再向前行注入古黃河。公元前494年,即晉定公十八年,因黃河改道,淇河南注,申店以下淇河故道斷流。公元204年,即東漢漢獻帝建安九年,曹操率軍遏淇水(即淇河)入白溝(即今衛河),淇河成為衛河支流。

水文特徵


淇河為山區性河流,洪水峰高量大,新村水文站觀測的最大洪峰流量為1956年的3590立米/秒,每逢漲水時,經常因衛河頂托而漫溢。日最小流量為1958年4月29日的0.08立米/秒。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28年的資料,淇河新村站的年平均流量為16.96立米秒,年均天然徑流量為5.35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為1956年的16.46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為1979年的1.38億立米。

主要支流


香磨河,屬南源沙窯河水系。發源於陵川縣東部山區冶頭鄉黃松背、趙迪嶺、棋子嶺一帶。流域面積118.3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長30公里。河床平均寬30多米。流經陵川縣冶頭、六泉兩個鄉鎮,經河南輝縣三交口一帶注入衛河。
北召河,屬南源沙窯河。發源於陵川縣和村、劉家莊等地。流域面積13平方公里。主河道長10公里,河床平均寬50多米,流經陵川縣平城鎮,出境后,流經壺關縣樹掌、神郊、橋上等鄉鎮注入衛河。為季節性河流。
郊溝河,是淇河的一級支流,屬淇河支流(北源)淅河的上源,在山西省境內為獨立水系。郊溝河發源於長治市壺關縣東井嶺鄉嶺后底村西,河流先向東北流過常行、崔家莊,而後朝東經大坪、大會、磨掌、芳岱、西柏板、土谷堆、盤底、橋上、大河、楊家池、東川底、南坡等村,在南坡村東流出山西省境,進入河南省林州市稱為淅河,在流過林州市合澗鎮后,轉向東南,在林州市河口村南注入淇河。郊溝河全長88千米,其中在長治市境內河長55千米,流域面積584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發源於平順縣東南部杏城鄉東坡上村的石河沐河,流域面積125.35平方千米。郊溝河流域各流小溝內多處泉水出露,是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橋后溝又稱"八道水",發源於平順縣杏城鄉西安里,是郊溝河山西省境內清水流量最大的支流,清水流量0.38立方米/秒左右,郊溝河清水流量0.50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量為45.2萬噸。
萬泉山泉:又名石門寺泉,位於臨淇鎮石門寺村附近的萬泉山,為林州最大的一處泉群,出流數十處,匯合涌水量為0.1~0.9立方米/秒,泉水匯入淅河。
康王泉:又名南覓泉,位於原康鎮南覓村康王廟西,涌水量隨季節變化,缺水季節,泉水乾涸,雨季泉水湧出量可達1立方米/秒,泉水匯入淅河。
梨園坪泉:位於石板岩鄉梨園坪村,旱季涌水量較小,約有0.05立方米/秒,雨季涌水量大於10立方米/秒。匯入淇河。
林州萬泉湖
林州萬泉湖
萬泉湖,位於林州市南部重鎮一一臨淇鎮境內,在林州市南30公里處。豫北三大湧泉群之一的石門湧泉在此匯流成湖。是林州主要風景名勝區之一,這裡有豫北最大的湧泉群--石 門湧泉,屬淇河支流。大小泉眼百餘個,匯流成長4000餘米,寬100餘米,深20餘米的湖面,故稱萬泉湖。

水利工程


支流郊溝河流域內有小(1)型水庫1座(磨掌水庫),旱井18147眼,旱池265個,以及七里棧供水工程等4個提水站等水利工程。磨掌水庫位於郊溝河上游樹掌鎮磨掌村,1960年7月竣工,屬小(1)型的,總庫容530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42平方千米。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31米,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標準達300年一遇。
七里棧供水工程,將流域內的七里棧泉水提引到壺關西部濁漳河流域的缺水區域,解決約13萬人飲水困難及部分工業用水,提水流量0.106立方米/秒,是壺關縣較大的供水工程之一。
盤石頭水庫(千鶴湖)
盤石頭水庫(千鶴湖)
盤石頭水庫(千鶴湖),位於海河流域衛河支流淇河中游,是《海河流域規劃》選定的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915平方公里,總庫容6.08億立方米,淹沒面積13.3平方公里,主要建築物有大壩、溢洪道、輸水洞、泄洪洞和電站。大壩壩高102.2米,壩頂長621米。水庫移民涉及鶴壁、安陽兩市三鄉(鎮)15個行政村18000餘人。2000年4月前期工程導流洞開工。2000年12月大壩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參建各方齊心協力,奮力拚搏,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階段性勝利:2001年12月實現截流, 2002年7月輸水洞工程通水,2004年5月通過下閘蓄水階段驗收,2005年底水庫主體工程基本完成,2007年6月29日下閘蓄水。工程累計完成土石方開挖700餘萬立方米,土石方填築565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26萬立方米,鋼筋製作安裝11202噸,金屬結構安裝1251噸,機電設備安裝6台(套)。
石門水庫,位於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葦澗村南1公里處,興建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葦澗村以南的多條山溝里的積水匯聚而成,豐水季節,水面可沿峽谷上溯數公里,水庫上游無工廠企業,故水庫水質良好,2009-2010年,臨淇鎮興建“純潔用水工程”,數十個行政村的自來水源皆來自於該水庫。該水庫亦是淇河南乾渠的引水源之一,灌溉著臨淇鎮、五龍鎮的數十個村子的農田,是淇河上游的重要水庫,哺育著淇南人民。
弓上水庫,弓上水庫位於林州市與山西省交界處,水庫從淇河上游的淅河引水,水源流域在山西省壺關縣、陵川縣等區域。弓上水庫總庫容為3191萬立方米,有效庫容為1562萬立方米,主要供應林州城區用水。
刁公岩水電站,隸屬於林州市五龍鎮河頭村,位於五龍鎮河頭村東淇河北岸的刁公岩。該站1985年開工建設,歷時3年,1988年1月5日,l#、2#機組投產發電。該站設計容量為2台500千瓦機組和1台250千瓦機組。電站動力水源依靠淇河水,採用低壩引水式發電。用10千伏線路送至河口水電站併入系統電網。
共產主義渠
共產主義渠
共產主義渠,1958年開工建設,因冀、魯、豫三省人民弘揚共產主義精神共同修建而得名,原為引黃濟津和引黃灌溉工程。該渠從焦作市武陟縣秦廠起至浚縣王莊鄉老關嘴入衛河,全長156.5公里,其中浚縣境內渠長44.2公里、渠底寬50米、渠口寬80米至100米,沿途建有多個提灌站,天旱時引黃河水灌溉農田。1962年停止引黃后,共產主義渠變成防洪排澇河道。

流域文化


7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已在淇水流域繁衍生息。淇河中下游僅七八十公里長的左右岸,就有新石器時期至東周的古文化遺址65處。漢魏以後的古遺存、古石窟、古墓葬,更是數不勝數,圖案上裸露的典型古陶、鐵殘片俯拾皆是。緊靠淇河西岸的花窩遺址,經碳素測定,距今已有7130年,花窩遺址東南的石河岸遺址,是一處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遺址。與兩遺址隔河相望的大賚店文化遺址及順河向上不遠處的辛村文化遺址,於1932年發掘時,曾轟動國內外考古界。這裡出土的大量文物,被國民黨南京政府於解放前夕運往台灣,1960年,因這些珍貴文物運到美國展出,文化部發表抗議聲明,郭沫若沈雁冰等540名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發表抗議書,在國際文化界掀起軒然大波。
西周時衛國在各個受封的諸侯國中,受封時間早,受封疆域大。朝歌原為商紂王的都城,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眾整體文化素質較高,經濟發展水平也居各國之前,所以整個西周時期,衛國都是相當強盛的,衛為“諸侯之長”,保持了長時間的方伯地位,顯赫一時。與之對應,衛國的文化也比較發達,特別是詩歌和音樂的盛行舉世矚目。
淇河,是一條產詩出歌的河。自古以來,她倍受文人學士、騷人墨客的青睞,歷代描寫和讚美淇河的詩文非常多,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采自淇水衛地一帶的詩歌有近五十篇之多,其中集中在“邶風”“鄘風”“衛風”中的就有39首。康叔被封為國君的衛國,本是由原來的邶、鄘、衛三地合併起來的,因此三地的民歌(風)也就是衛國的民歌。這一點是詩經研究者的共識。清末大學者王國維在《北伯鼎跋》中認為“以衛詩獨多,遂分隸於邶鄘”,就是說衛國的詩歌特別多,而邶、鄘則很少,當初編《詩經》時,把衛詩分給邶和鄘一些。今人金啟華說:“邶、鄘、衛是武王克商后所封的三國,以後邶、鄘為衛所並,故而邶、鄘兩部分的詩,實際上是寫衛國的事”(《詩經全譯》)。他還說:“所以我們說《邶風》、《鄘風》、《衛風》,從地區的毗連和事實的描寫來看,雖然分之為三,但實際上可以說就是衛國的詩。”清代著名的經史學家、訓詁大師孫詒讓在《邶鄘衛考》中也指出:“周公以武庚故地封康叔,實盡得三衛全境,……故采詩者於三衛不復析別”,就是說周公將原來武庚所在的朝歌封給康叔作衛國的都城,而衛國其實包含原來的邶、鄘、衛的全境,所以采編《詩經》的時候,邶鄘衛三地的詩就沒有嚴格的界限和區別。
淇河秀美的風光,引得世世代代的人們讚美她歌頌她。《詩經》中的淇河總是那麼美,詩中表達的思想總是那麼浪漫,展示的民風總是那麼淳樸。詩經,淇河,讓人嚮往,超越時光。
據考證,現存歷代遊覽吟詠淇河的詩文有300多首。古代規模最大的詩集《全唐詩》中有詠淇詩歌近40首。而在《詩經》中,有39篇詩歌是直接描寫淇河風光的。其中的《氓》是我國第一首敘事詩,詩中寫到:“送子涉淇,至於頓丘”。這裡的“淇”,說的就是淇河。我國文學史上除了長江、黃河,沒有哪一條能像淇河這樣的河流在那樣的時代就如此被人垂青並頌詠。淇河的歷史地位和曾有過的影響由此可略見一斑。部分詩句摘錄....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詩經·衛風·淇奧》
瞻彼淇徠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南鄉子》 佚名
淇水千古流,一河詩賦唱九州。潤澤閻浮八千里,忱酬!蔭庇昆黃到永久。
衛武修篁幽,六七賢聖居宸樓。神勇荊軻疏大義,風流!驕子薈萃寫春秋。
淇河不僅是一條清潔的河,更是一條古老而美麗的河。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就有人類在這裡居住,形成了獨具風騷的淇河文化。河水流經太行山脈形成獨特的淇河風光。"水影山光,勝過桃源",享有"北國灕江"之稱。《詩經》有十三篇描寫淇河風光。"淇水悠悠,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其美妙令人神往。
淇河又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一條文化底蘊深厚的河流。它孕育過一代商王朝,哺育過眾多英傑。大禹周文王、鬼谷子、王梵志、花木蘭、許穆夫人、黑山軍首領張燕、唐代詩人王維、文豪羅貫中等都曾在此留足。沿淇河溯流而上,有豐富的文化遺跡、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西周辛村墓地、黑山農民起義軍遺址、羅貫中晚年隱居處、淇河天然太極圖、青岩石窟、白蛇洞、白龍潭、白龍廟、雞冠山、隋唐雙塔寺、盤石頭水庫千佛洞等景點都具有較高的研究、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