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運河

衛運河

衛運河,系指於館陶縣徐萬倉匯合后至四女寺樞紐河段,基本為山東、河北兩省邊界。在水繫上,屬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的一段。

衛運河是一條蜿蜒性河道,有的河段彎曲類似盤繩,如甲馬營河段就有“甲馬營,一盤繩,彎彎曲曲到武城”之說。在1958年治理前,衛運河河道全長213公里,為複式斷面,半地上河,新中國成立后大治理,裁彎縮減成175公里。1972年,衛運河再一次擴大治理后,河長縮短為157公里,彎曲係數為1.35。

衛運河(含衛河)上段是溝通河南、山東的重要航道,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為通航河段。1970年代以後,因水源缺乏始斷航。

基本簡介


臨清衛運河風光
臨清衛運河風光
衛運河是典型的複式斷面蜿蜒型半地上河,形成歷史悠久。秦漢時期稱為清河,為黃河故道,因水清而得名;隋唐兩代是永濟渠的一部分,宋代稱御河,元代臨清到四女寺成為著名京杭大運河的一段,民國后始稱衛運河。
新中國成立后,曾三次進行擴大治理。1956年河道行洪能力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00~400秒立米,提高到800秒立米;1958年又提高到1250秒立米,1963年大水后,按照防禦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標準,於1972至1973年再次進行了擴大治理,設計行洪流量達到了4000秒立米;擴建改建了四女寺樞紐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樞紐,兩座樞紐除具備防洪調度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運等效益。

幹流概況


衛運河,系指漳河、衛河於館陶縣徐萬倉匯合后至四女寺樞紐河段,沿今山東、河北兩省邊界,左岸流經河北省的館陶、臨西、清河、故城等縣,右岸流經山東省的冠縣、臨清、夏津、武城等縣(市)。在水繫上,屬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的一段。全長157公里。
新中國成立前,衛運河河槽彎曲較多,彎曲係數為1.66,最大達1.97,全河段有顯著的彎道70餘處,其中回道彎21處,彎道頂點附近的曲率半徑一般為200米左右。兩岸均有堤防,一般堤防頂寬7米,邊坡1:3;險工段頂寬10米,邊坡1:4。堤頂高程高於設計洪水水位1米,堤身高於背河地面2.5~5.5米。兩岸堤距一般在100~2500米之間,河道通過城鎮處,斷面縮窄,灘地消失,而堤距較寬處有相應較寬的灘地。灘地一般高於堤外地面0.2~2.5米,灘地寬一般在350~800米之間。
衛運河為複式斷面,半地上河,河槽之深,在海河流域各河道中居於首位,灘地與河底的高差一般在7~10米之間,河槽寬在70~200米之間。臨西縣江庄以上河段河槽較寬,以下斷面顯著縮窄,臨清市區及老武城鎮等處河灘狹窄,河槽較深。
新中國成立后,衛運河於1957~1958年進行了第一次擴大治理,裁彎49處,河長縮減成175公里,兩岸堤防均高於當時設計洪水位1.5~1.8米。
1972年,衛運河再一次擴大治理后,現河長縮短為157公里,彎曲係數為1.35,徐萬倉至鄭口段河道縱比降為1:9000~1:10000,鄭口至四女寺河段為1:8000~1:8260,堤頂高程超出設計洪水水位2米。
衛運河
衛運河

水文特徵


衛運河,含沙量大,彎道險工多,灘地高出堤外地面,為半地上河,解放前曾多次決口災害嚴重。解放后歷年歲修,特別是1958年、1971年兩次擴大治理,裁彎取直,切灘退堤,加深展寬河床,培厚加高大堤,建成祝官屯及四女寺樞紐,減少險工29處,搬遷縣城和18個村莊,河道行洪能力由解放初的400秒立米提高到4000秒立米。興建了呂窪引水閘和55處揚水站,控制灌溉面積20萬畝。

主要支流


六五河,上自衛運河土龍頭大閘起,由西南向東北沿陳公堤而下。流經鄭保屯、雙廟、宋樓、城關、李樓、郭寨、后屯、新盛店、蘇留庄、左王莊10個鄉鎮,在蘇留庄鎮范窯村北出境入武城縣。縣境內長48.6公里,流域面積620平方公里。六五河上游底寬10米,下游寬32米,形成上窄下寬流梯型河道。1956年,恩縣建設科為解決舊城區東部和陳公堤上85平方公里的瀝水出路,從李塘坊沿著陳公堤到四女寺減河,開挖了一條排水溝,長18公里,寬10米。因在1956年施工而得名“五六溝”。1961年至1964年大澇,瀝水自臨清向北漫坡滾流,水災搬家,上扒下堵,糾紛四起。1965年德州地區水利局組織夏津、武城兩縣施工,將該溝上提到夏津縣城,再折向衛運河右岸土龍頭,全長35.9公里,流域面積1065平方公里。武城境內長24.3公里,面積445平方公里,沿途接納了舊城河與六六河。1967年興建恩縣窪滯洪工程時擴大了治理標準,排澇流量為149.2秒立米,舊城河口以下底寬39米,六六河口以下底寬43米。因是1965年擴建更名為六五河。
六五河,為排灌兩用河道。當四女寺減河分洪,影響六五河排水時,從堤上舊城河向馬頰河調水40秒立米,壓縮滯澇面積27平方公里。乾旱季節用它向舊城河、六六河、利民河送水,並且供給沿岸揚水站提取,緩解武城鎮、四女寺鎮、李家戶、梁庄、大屯、馬庄、滕庄、董王莊、蔡村、郝王莊10個鄉鎮灌溉水源不足的嚴重局面。
舊城河,是1957年冬,為發展引衛灌溉開闢的一條河道。從衛運河呂窪村北引出,到楊庄以南走蓮花池溝,入沙河折向北去至龍灣。1961年夏津、武城分縣后,從楊庄改道奔石官屯,過沙河到辛王莊入六五河,長29.5公里,流域面積217.1平方公里。過水斷面按引水40秒立米的標準開挖,底寬10米。
該河入六五河下行8公里,在李邦彥節制閘上分出一股,穿越陳公堤,經蘇庄、馬言庄,到平原縣小王莊入馬頰河,全長15.5公里,武城境內長5.2公里,底寬10米。1967年施工,習慣稱謂堤上舊城河。六五河排澇不暢時可向馬頰河相機調水,旱季用其引黃河水,除灌溉兩岸十萬畝作物外,還供給六五河流域的農田用水。
六六河,是1966年開闢的恩縣窪滯洪區南界河。起於王小屯,向東行經果里、劉庄,到李邦彥閘下入六五河,長18.6公里。控制舊城河以北153.4平方公里,排澇流量為39.1秒立米,左側灘地附有地上渠和林帶,總寬50米。沿途建成國營沙東排揚水站等10餘處提水設施,灌溉75000畝。
利民河,原名利民渠,開挖於1592年,寬1.2丈,長20里。上游分東、西兩支,西支由高海至卧虎庄,東支由蔣家佛堂到四女寺村前匯合東支,然後從村西注入衛運河。1948年冀南行署在利民渠入衛運河口修建一座泄水閘,將東支上提到廟留庄,延長西支到胡家窪。1955年重挖利民渠,將南鄭庄大小村之間和朱庄以北的渠道改在村南。1957年興建衛運河四女寺樞紐工程時廢棄泄水閘,引渠至牛角峪入四女寺減河。1963年滯洪后,中央撥款1000萬元治理恩縣窪滯洪區,按照退洪要求疏浚河道,將西支伸到沙虎庄,全長22.73公里,底寬5.5~32米,竣工后命名為利民河。東支延到姜庄,全長16.4公里,底寬4~13.6米。
利民河除負擔排泄恩縣窪內205.5平方公里的瀝澇外,乾旱時還通過六五河,水閘把水引進利民河,灌溉四女寺鎮和滕庄、大屯、馬庄鄉北部的農田。
車庄溝,位於臨清南部陳公堤以東的河漕地,是在黃河故道上經歷代排水疏浚而形成的一條南北溝。原起始於冠縣前肖庄向北經臨清境內的路庄西、薛店西、營子東、唐庄西至車庄東北入衛運河,全長27公里。主要為排除澇水,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1965年進行疏浚,同年修建興隆庄節制閘,1975年改建車庄入衛閘。車庄溝南起路庄鄉的官莊東尚潘渠,流經路庄、唐園、朱庄三個鄉至車庄閘入衛運河,全長16.89公里,控制排澇面積112平方公里。沿溝先後修建橋閘8座,主要支溝5條,長16公里。
長順渠,歷史上長順渠是一條排水溝,叫通渠。據《館陶縣誌》載:“館陶正北偏東二十五里有通渠一道,南起汪堤,迤南北達李圈村北,其水直入衛河,計長十里,寬約二公尺五寸,深二公尺,可泄五百餘畝之積水。清光緒初年,邑宰侖爾爽在入河之處建有水閘,河水盛時,則閉閘以防河水倒漾,河水弱時,則啟閘以泄溝水並涸窪地,后因年久失修該閘無存。”該渠主要排泄原館陶北十八村、汪堤、水坡等一帶村莊澇水,但下游臨清縣郭圈、李圈等一帶村莊則受澇。對此,1948年進行擴大治理,從汪堤大窪向南接長到冠縣的童庄,全長20公里,並由漳衛南河務局投資,在李圈入衛河口建一座泄水閘。1954年省地派員勘察,又在王莊修一處入衛排水涵閘。實行高水高排,減輕長順渠壓力。1957年為引衛灌溉,冠縣在乜村衛運河右岸修一條灌溉渠道,於樊庄南與長順渠相接,又向東北直到官莊叫衛東乾渠。
青年河,原系青年分乾渠的一條支渠,1965年六五河形成后,遂定名為青年河。青年河開挖於1958年,位於縣境北部偏西,上起於六五河左岸范樓村北,向北流經雙廟、李樓、田莊,新盛店、左王莊5個鄉鎮,13個村莊,縱貫拐爾庄大窪,在尤王莊入六五河,全長26.6公里,流域面積116.3平方公里。從首至尾均為兩岸棄土。河底上游寬4米,下游寬13米,為排、灌、蓄三用河道。河道上建李樓、馬辛庄、北馬庄、陳屯4座節制閘,控制水位,分節蓄水;並在新盛店、小辛庄等處建有7座橋涵。青年河可將衛運河、馬頰河兩河之水引入,以灌溉兩岸農田。
七一河,原名七一渠,開挖於1960年夏,1971年擴大治理時,改名為七一河。七一河屬六五河南支,系排灌兩用河道。上起於衛運河白庄閘,東經白庄、九營兩村轉向東南,經過趙溝沿陳公堤而下,從許堤向北,在范樓東與六五河交匯,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115.3平方公里。在祁庄、任堤建有兩座節制閘,以控制水位和分節蓄水;並建有白庄、劉蘆、趙溝、李文庄等10座橋涵。
衛河,是衛運河上游兩大支流之一。源出山西省,大沙河為衛河上游幹流,源於太行山南麓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南嶺。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於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與漳河匯流。從河南省新鄉市合河鎮始至漳衛河匯合口徐萬倉止,全長329公里。流域面積15229平方公里。河系西北部為山區,東南部為平原。
衛河支流繁多,京廣鐵路以西基本上是山區,十餘條山水支流依次呈梳齒狀從左岸匯入衛河。支流中,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有大沙河、淇河湯河安陽河;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有峪河、石門河;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蔣溝、新河、山門河、子房河、黃水河、劉店干河、十里河、滄河、思德河等。衛河右岸均為平原,主要排水河道有大獅澇河、西孟姜女河、東孟姜女河、長虹渠、浚內溝、硝河等。
漳河,是衛運河上游兩大支流之一。其上游有清漳河、濁漳河兩條支流,兩支於河北省涉縣合漳村匯合後為漳河幹流。漳河流域面積19537平方公里,河長460公里。清漳河、濁漳河在合漳村匯流後為漳河幹流,繼續沿河北、河南兩省的邊界經行,兩岸分別是河南省林州市、安陽縣和河北省涉縣、磁縣,自觀台入岳城水庫,岳城水庫以上漳河流域面積18100平方公里。漳河出岳城水庫後進入平原,向東北流經磁縣、臨漳、魏縣、大名等縣,至館陶縣徐萬倉與衛河共同匯入衛運河。漳河幹流長179公里。
漳衛新河,上起四女寺樞紐,下至無棣縣大沽河口入海。河道全長257公里(其中孟家莊至大沽河海口12公里,河道無堤防),左堤長206.87公里,右堤長243.83公里。它是河北、山東兩省的界河,右岸流經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寧津、樂陵、慶雲及濱州市無棣等縣(市),左岸流經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和河北省滄州市吳橋、東光南皮鹽山、海興等縣。
漳衛新河前身為四女寺減河,是經歷代開挖擴建而成,所以一直保持著人工河道特性。
1971~1976年漳衛新河擴大治理后,從四女寺樞紐工程開始,往下有兩個分支,一支從四女寺樞紐北進洪閘至吳橋縣大王鋪,長43.5公里,稱為岔河,主槽底寬60米,主槽縱坡1∶10900,堤距350米,設計行洪流量為2000立方米每秒;一支從四女寺樞紐南進洪閘至大王鋪的老四女寺減河,長53公里,稱為老減河,主槽底寬20~35米,主槽縱坡1∶8600,堤距300~500米,設計行洪流量為1500立方米每秒。兩支於大王鋪匯合,匯合后的河道長160.5公里,主槽底寬70~80米,主槽縱坡1∶8000~1∶9000,堤距400~1000米,設計行洪流量為3500立方米每秒。
堤防斷面:頂寬8米,個別段16米,臨河坡1:4,背河坡1:3,堤頂超出設計洪水位2米,堤身高度4~7米,超過5米者加有戧台。
岔河上建有七里庄和吳橋蓄水閘,老減河上建有袁橋蓄水閘,合流后的漳衛新河上建有王營盤、前羅寨、慶雲蓄水閘和辛集擋潮蓄水閘。
三乾渠(原位臨運河),從陽谷縣張秋鎮的位山閘引水入西沉沙池,西北行,經聊城、臨清,至臨清胡家灣入衛運河,沿程穿徒駭、馬頰河兩條大河,經東阿陽谷、聊城、冠縣、臨清5縣,全程104公里。
衛運河
衛運河

河道變遷


衛河原為黃河故道,因春秋屬衛地而得名,漢代稱白溝。衛運河、南運河的前身為清河,為先秦黃河決流而成。歷史上,衛河、衛運河、南運河是一條河,唐代稱永濟渠,宋代稱御河。曾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衛河、衛運河始見雛形。后經歷代整治維護,才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地理態勢。
衛運河與上游的衛河、下游的南運河曾統稱衛河。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溝、永濟渠演變而來的,並且與黃河的變遷有密切關係。《畿輔安瀾志》載:“衛河,古清、淇二水所導也,漢為白溝,亦曰宿胥瀆,隋為永濟渠,宋元曰御河,明曰衛河。”衛運河的名字出現在漳河1942年於館陶入衛后,據查,1946年3月1日,解放區冀南衛運河河務局成立,是最早使用衛運河名稱的單位。
衛運河在戰國時稱為清河或清水。《水經注》載:“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今河南省輝縣白鹿山東),”“其水瀝澗飛流,清冷洞觀,謂之清水矣。”“東北過獲嘉縣北,又東過汲縣北,又東入於河。”“東過內黃縣南,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即臨清,古城在河北館陶縣清陽城)”,“又東北過廣宗縣東(在今河北省威縣東),又東北過武城西,又北過廣川縣東(今山東省德州市附近),又東北過東光縣西”。
漢代稱屯氏河,曾是黃河故道。《辭海》(1999年版)載:“屯氏河,黃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漢元封后,黃河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流至章武(今河北黃驊市西北)入海”。“隋煬帝時開永濟渠,其今在山東境內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東師範大學安作璋教授在1986年給臨西縣水利局徐登階信中稱“據有關資料,現代的衛運河自臨清經武城至故城一段,應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
衛運河在東漢末年稱白溝。《辭海》(1999年版)載:“原為大河(即黃河)故道,在今河南浚縣西,由宛水分部分淇水為源,東北流下接內黃以下古河。水流微弱。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將進攻袁尚,在淇水入黃河處下大枋木為堰,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此後上起枋堰,下至河北威縣以南的清河,皆被稱為白溝,成為河北地區的水運幹道,至隋煬帝后才為永濟渠所代替。”
衛運河在隋唐時期為永濟渠的一段。衛運河在宋元時稱御河。《辭海》(1999年版)載:“宋元時代所謂‘御河’專指今河南、河北境內的衛河,即隋所開永濟渠的一部分。”
元代開鑿京杭大運河,其中會通河在臨清入衛河,當時將會通河稱漕河,將御河稱衛河。明代仍沿用這一稱謂。
清代將臨清至天津一段稱南運河,臨清以上稱衛河。新中國成立后,於1958年修建四女寺樞紐,將徐萬倉至四女寺一段,稱衛運河。
衛運河
衛運河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1956年復堤工程
1956年1月18日,水利部批准山東省《衛運河歲修工程計劃》。該次治理共安排兩岸復堤工程388公里,總要求是擴大衛運河行洪能力,按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對衛運河堤防進行增高培厚,要求堤頂普遍增高1~1.5米,培厚2米,堤頂寬達到8米,邊坡1∶2~1∶3。該工程由山東省聊城專區的臨清市、館陶縣、平原縣和河北省衡水專區的故城縣參加施工,共出民工9.07萬人,採用人工開挖取土、獨輪小車運輸以及以人力夯為主,機械碾壓為輔的施工方法。土方工程於3月10~29日施工,共完成土方316.04萬立方米。護岸工程於4月中旬至6月中旬施工,共完成83處,砌石34530立方米。
山東省聊城專署承擔了四女寺分洪口門的修建。口門採用漿砌亂石結構,鋪底高程22.50米,寬170米,設計向四女寺減河分洪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1958年春擴大治理
由河北邢台、滄縣兩專區和山東省聊城專區,以及四女寺樞紐工程處負責施工。河北省:邢台專區3月1日成立衛運河春工指揮部。清河、南宮、威縣等三縣施工隊,分別於3月8~16日相繼開工,共出民工2.21萬人,工日87.33萬個。完成土方205.96萬立方米,護岸工程於6月15日開工,6月底完成,共砌石1.01萬立方米,砌磚150餘萬塊。
滄縣專區3月1日至5月底施工,故城、東光、寧津等7縣2.83萬人,完成土方135.6萬立方米,石方2942立方米。山東省聊城專區所屬11個縣,出民工12.28萬人(高峰數),從3月5日開工,至6月10日竣工,共完成工日770.0萬個,土方量2298.41萬立方米。四女寺工程處出工500人,主要承擔樞紐附近的土方工程。本次擴大治理共完成土方2640萬立方米、石方8.7萬立方米,總投資2755萬元。 
1964~1966年左堤復堤工程
1964年8月5日,國務院在解決冀、魯、豫、蘇、皖有關邊界水利問題協商意見中指示:漳衛河還未根治,為確保天津市安全,同意漳河北堤高於漳河南堤,並高於泛區段衛河右堤,衛運河左堤高於右堤1米,頂寬8米。
聊城專區組織臨清民工3萬人、冠縣民工1.5萬人,先後於1965年3月5~15日開工,施工段全長82.175公里,到4月上旬全部完工,共完成土方250.09萬立方米。
1965年12月下旬,河北省邯鄲地區11個縣12萬餘人陸續投入施工。土方工程於翌年3月底完成,涵閘接長於7月分完成。共完成土方784.45萬立方米,接長涵閘10座,投資450萬元。1965年秋末,故城、饒陽兩縣,完成故城縣範圍衛運河左堤71公里復堤工程,計土方147.19萬立方米。1966年3月,邢台專區動員臨西、威縣、南宮、清河4縣3萬餘民工投入衛運河左堤復堤二期工程,6月2日完工,完成土方303.41萬立方米,投資139萬元。1966年冬,邯鄲專區組織勞力進行衛運河二期復堤加固工程,實做土方190.87萬立方米,投資74.97萬元。
協議工程共完成土方工程量為1510萬立方米,接長涵閘9座,購置護堤地5438畝。總投資1031.84萬元,其中土方工程987.28萬元,涵閘接長17.38萬元,購置護堤地27.19萬元。 

1967年右堤復堤工程

衛運河右堤加高工程,由山東省聊城、德州兩地區組織施工。1967年6月下旬,聊城專區調集民工4萬餘人開始施工,8月上旬完工。德州專區1967年10月28日開工,組織夏津、武城、德州3縣、市民工,12月12日完工。兩專區合計完成土方413.88萬立方米,工日381.2萬個,投資294.38萬元。德州地區施工段由於正值冬季,又受“文革”動亂影響,施工質量較差。經檢測78個土樣,幹麼重達到1.5噸/立方米的僅12個,佔15.3%。經次年3月檢查,堤頂普遍降低0.1~0.3米,個別0.4米。針對上述問題,德州地區又組織勞力,填築堤頂,土方14.2萬立方米,投資9.29萬元。
1971~1976年擴大治理
1972年8月11~21日,漳衛河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決定,衛運河施工由冀、魯兩省根治海河指揮部負責。
河道土方工程分兩期施工,1972年冬至1973年春為第一期,完成水上方開挖,並結合填築堤防。以中泓線為界施工,河北省承擔左岸,山東省承擔右岸。河北省邯鄲、邢台、衡水、滄州四專區組織41個縣,14.03萬人參加。山東省由聊城、德州兩專區的11個縣,21.5萬人參加。
1973年冬至1974年春的水下方開挖為第二期工程。為便於場內施工排水和調土安排,兩省商定,改前期左右岸分別施工為分段施工,即上段樁號0+000~110+000及120+900~133+100由河北承擔;下段樁號110+000~129+900及133+100~156+100由山東承擔,河灘清障按行政區劃各自負責,並與土方工程同時完成。
第二期工程於1973年11月中旬動工。河北省衡水、邢台、邯鄲3地區的31個縣,出民工11.68萬人。山東省聊城、德州地區的16個縣,出民工15.5萬人。

灌溉

河段所在流域內,有民有灌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南部,灌區西部與太行山東麓丘陵高地接壤,東至衛運河,南至漳河,北至滏陽河。灌區分佈於京廣鐵路兩側,控制面積2773平方公里,跨越漳衛河、子牙河、黑龍港三大流域,涉及磁縣、臨漳、成安肥鄉、魏縣、廣平曲周、大名、館陶9個縣,105個鄉鎮,土地面積25.48萬公頃,有耕地21.75萬公頃。該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6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0.4萬公頃,實際最大灌溉面積13.93萬公頃(1977年)。

水運航道

古代漕運
漳衛南運河水運歷史悠久。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北征袁尚,“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開闢了衛河航道。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為北征烏桓,又命董昭開挖了平虜渠,溝通了滹沱河與泒水(其河道在今青縣以東,即今南運河的前身)。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又開鑿了利漕渠,曹操開渠引漳水過鄴入白溝(衛河)轉通黃河,打通了漳河與黃河的聯繫。隋統一全國后,為加強邊防,發展漕運,開鑿了聞名於世的南北大運河。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徵用百萬民夫,“引沁水南達於(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南)”,開挖了南北大運河黃河以北的永濟渠,永濟渠南接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挖的通濟渠及邗溝,而達江、淮,止於餘杭,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的南北大運河。
唐代積極修築和加固永濟渠及其附近的河渠堤防,據記載,唐代永濟渠南段水面曾拓寬到5.6~7米。唐初,每年從大運河輸送糧食不過20萬石,但到唐明皇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最多達700萬石。除此,還興修或疏浚了具有漕運能力的溝渠,如長豐渠、無棣溝等。
至宋代,永濟渠仍可通航,但已不能從沁水通黃河。北宋建立后,宋遼以白溝(又稱界河,大體相當於大清河及海河幹流一線)為界,南北對峙,加上黃河多次決口,改道北流,永濟渠淤塞,大運河已遠非隋唐時景況,失去了漕運的價值。
從遼、金開始,北京成為都城。元朝以後,北京更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元朝為大量北調江南物資,因而漕運相應得到發展。元朝統一全國后,至元十九年至元二十一年(1280~1282年),先後開挖了膠萊運河和自濟寧至安山的濟州渠。至元二十年(1281年),又開挖了會通河,溝通了濟州渠和衛河。兩年後,又開挖了通州至大都(今北京)的通惠河。從此,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全線通航,此河比南北大運河縮短約1000公里。當時,臨清至天津稱御河或衛河,至清代才改稱南運河。
元、明、清三代的漕運經歷了一個從海運到河運,又從河運到海運的發展變化過程。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遷至大都,此後漕運問題就迅速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最初的運道有三條,一從淮、黃轉來經衛河至直沽(天津);二由淮、泗經濟州河至安山轉來;三由安山入大清河,再出海轉達直沽。這幾條運道大約使用了五、六年,結果是“勞費不資,卒無成效”。會通河開成以後,內河航運不必再轉陸運,可沿運河直達大都。但會通河“岸狹水淺,不能負重,每歲之運不過數十萬石”,比海運數量(有時每年達三百萬石)要少得多。因北,“終元之世,海運不罷”,河運一直處於次要地位。
明初的幾十年,漕運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洪武年間,以海運為主,主要為北方和遼東輸運軍糧和其他物資,同元朝類似。第二階段是永樂元年至永樂十三年(1402~1415年),海運與內河運輸仍主要為軍用。永樂九年(1411年)重開會通河,並整修了北運河及其他河流,京杭運河的全線通航,使內河水運上升至主導地位,永樂十三年(1415年)罷海運,改以內河為主,運河漕運量達六百餘萬石,遠超元代的漕運量。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至永樂十九年,京杭運河已暢通無阻,且漕糧數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即使遇自然災害或政治動亂,也無明顯變化。如正統十三年(1448年),黃河決口和正統十四年的“土木之變”,仍年達四百萬石。從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開始,向北京運輸漕糧成為定製,每年為四百萬石。
清代初期和中期,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繁榮,漕運沿襲明代,仍以內河航運為主。順治二年(1645年),戶部奏定漕糧數量為每年四百萬石,與明朝的運輸水平大體相當。隨著漕運量的不斷增長,為了維護和擴大運河功能,清代建立健全運輸管理規章制度,加強了運河工程的管理。康熙十六年至康熙二十六年(1677~1687年),在治理黃河的同時,對運河進行了大規模整治。乾隆二年(1737年),在運河上設立了四名巡漕御史,其中之一駐天津,負責巡察天津以南至山東直隸交界處的漕運情況。清中葉以後,政治腐敗,經濟衰退,加上黃河決口的影響,大運河航道狀況每況愈下。道光時,大部分漕運已改走海運。咸豐三年(1853年),漕運停頓。咸豐五年(1855),黃河改道北流,大運河被攔腰截斷,水運就此結束。
衛運河
衛運河
近代水運
19世紀40年代以後,中國逐步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60年,天津被迫開放為商埠,各國商人紛紛在天津建立輪船公司,英國的聚興公司擁有木船250隻、1.2萬噸,在南運河沿岸的重要碼頭德州、臨清、元村等地設立營業組織,基本壟斷了南運河水運。清朝覆滅后,運河逐漸淤淺,雖已無大規模的水運活動,但從天津至德州、臨清、濟寧等處,仍可憑藉帆船進行小量的運輸。
民國時期,雖也有民族輪船公司經營內河航運,但規模很小。1937年,舊政府曾舉辦黃(河)清(淇)聯運工程,在位山附近的牛家莊安置虹吸管,引黃河水入會通河,並修臨清等閘。不久,日寇入侵,虹吸管被日寇封殺,聯運工程也從此中斷。
解放區的水運
20世紀40年代,漳衛南運河河系的水運與海河流域其他河系一樣,由於社會動蕩、戰火連綿處於徘徊不前的狀態。但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新的水運事業在戰火中誕生了。
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為打破日本侵略者的封鎖,發展經濟,始終將發展交通運輸事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1945年4月,邊區政府在河北省涉縣成立了華北地區第一家公營運輸機構——太行運輸公司。1946年1月,更名為裕通轉運股份有限公司。4月,裕通公司下屬的臨清廣華轉運公司成立,經營衛運河水上運輸。5月,裕通公司又在衡水組建了衡水永祥貨棧,利用衡水水陸交通方便的特點,從事滏陽河、子牙河上的水上運輸。這樣,裕通、廣華、永祥一起,開展了中斷已久的衛河、滏陽河和子牙河的水上運輸。1946年12月底,裕通、廣華公司已擁有木船69艘,載重量3485噸;民船1186艘,載重量為53418噸。
1947年12月,冀中行署設立冀中運輸公司,下設航運大隊、馬車大隊和汽車大隊。航運大隊駐地臧橋,往南沿子牙河可進入滹沱河或滏陽河,往北可通達天津,或轉道進入大清河與南運河,交通十分便利。航運大隊共有木船40艘,載重量4000噸,有員工280人。還有一座造船廠。1949年平津戰役勝利后,公司接受支援解放軍南下的任務。在奉命運送第四野戰軍醫院南下任務中,公司派出70多艘木船,把全部人員、設備和藥品及時通過南運河運到臨清。
1948年6月,成立了華北財辦衛運河管理委員會,開始對水上運輸進行初步統一管理。1949年1月,華北地區全部解放,使阻斷多年的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和薊運河的內河運輸得以全線貫通。2月,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衛運河航政管理處成立,並在山東臨清建立了辦事處,將廣華運輸公司改組成衛運河船運公司,駐地德州,並管轄臨清航運公司。4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在衛運河航運管理處的基礎上組建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航運管理局(簡稱華北內河局)。5月6日,華北內河局在德州正式成立,以管理經營衛運河航運為主。5月19日,將衛運河船政處所屬的辦事處、船運公司,劃歸華北內河局管轄,局址由德州遷往天津。接著,在德州、滄州、臨清和天津市設立了船運辦事處,組建了華北內河船運公司,管轄由衡水永祥、臨清廣華公司改組的德州、衡水、臨清船運分公司。隨著華北地區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水運工作逐步由分散管理走向初步的統一。
當代水運
新中國成立初期,衛河、衛運河、南運河仍為海河流域航線最長、航運之利最大的一條河流。為了恢復和發展水運,各級政府加強對民船的管理,組織公私船舶參與每次大的運輸任務。
1949年下半年,水運部門接到一個在3個月內把河北省和平原省3.5萬噸糧食用船運到德州的任務后,立即組成運糧指揮部,除少數公船外共動員民船712艘投入緊張的運輸工作。經過努力,提前44天完成,共調運糧食6萬餘噸。此外,還主動承攬完成6383噸棉花、煤炭、鹽等短途和回程運輸,為河系水運事業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各級人民政府既發揮國營船舶的骨幹作用,又團結、鼓勵和扶植民船從事運輸生產,1950年冬修期間,人民政府向本河系615艘民船發放修船貸款4萬多元;1951年又發放3.8萬多元;1953年發放了3.4萬元。1953年對民船進行了民主改革,按不同港區建立聯合運輸社或分社,這些運輸組織全面推行統一貨源、統一調度、統一運價的政策,實行統一的計劃運輸管理,使水運事業走上了正規。在河系水運航線上,一般相距10公里就有一個碼頭,較大的有滄州、泊鎮、德州、臨清、館陶、龍王廟和新鄉,這些城鎮多為水陸聯運的樞紐,在溝通城鄉物資交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內河水運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新中國成立前,內河水運的主要工具是木船,憑藉人力和風力航行。1952年8月,在南運河航線上進行了首航拖駁試驗。經過試驗后,11月由“河豐”號拖輪拖帶5艘對槽船,載重337噸,從臨清出發沿衛河上行,行程400多公里,抵達新鄉市,至此新鄉至天津914公里航道成為海河流域各大河中首先能全線通行輪船拖帶的航線。1956年,船工們大膽革新,發明了高線拖帶法,這種方式較低纜安全、方便、航行阻力小、纜繩磨損慢,很快得到推廣應用。以1952年輪船拖帶完成的貨運量為基數進行比較,1954年提高4.7倍,1956年提高到12.6倍。
新鄉至天津,每年通航期達300天。新鄉至臨清段,水大時可通行110噸木船,低水時期通行30噸以下木船;臨清到天津,水大時可通行100馬力汽輪和140噸木船,低水時可通行50噸以下木船。1957年衛運河航運由河北、山東、河南分管后,通過定期聯席會議,研究解決航運問題。1960年開始實行水陸聯運,解決了貨物積壓、堵塞水陸等老大難問題,創造了深水拖輪百馬力月產22264噸公里、木船噸船月產1000噸公里的好成績。
衛河、衛運河、南運河河道彎曲,增加了航程,低水時,水源不足,與灌溉用水常發生矛盾。1952、1958年為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的情況,結合航運的要求,先後建成人民勝利渠和共渠。通過引黃濟衛,加上漳河、衛河基流,基本上滿足了灌溉和航運用水。
1957年,衛運河水運工作由原來的條塊管理體制改為塊塊管理體制,將衛運河航道按行政區劃分別划給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實行分段管理,同時運輸船舶也相應分開。
1958年,為緩和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情況,開始考慮南水北調東線引水工程。結合開發京杭運河,在南運河上修建了四女寺和西河閘樞紐工程,分別興建了一座百噸級的船閘。四女寺樞紐船閘設計通航能力,採用船隊頂推運行分式,可通過400~1000噸船隊,年通過能力達36.4萬噸。自1958年4月船閘通航至1973年,過閘船隻共10.708萬隻,運輸物資901.96萬噸。
1959年,開始修建岳城水庫,控制了漳河水源。1962年,引黃濟衛工程停止放水,南運河航運用水更顯不足。1967年,南運河全線停運。1968年初,水電部軍管會與交通部軍管會共同研究並提出了《衛運河臨清至德州段復航規劃報告》,建議首先恢復臨清至德州的航運,在四女寺樞紐上游58.2公里處(現祝官屯)修建水深5米的船閘。鑒此,將祝官屯樞紐列入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項目中。1973年10月29日,山東省計劃委員會將山東省交通廳編製的“衛運河祝官屯樞紐工程設計”報水電部。1974年2月19日,水電部批複同意興建該工程。同年4月12日開工,1977年底竣工。該樞紐配有一座百噸級船閘,但由於建成后河道缺水,船閘一直未予使用。1971年,結合漳衛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計劃在安陵、泊鎮、捷地、馬廠修建四級樞紐,力圖渠化南運河航道。1973年、1976年分別修建了安陵、北陳屯樞紐,各配有1座百噸級船閘。但由於缺乏水源,改善船運效果不大。到1978年,南運河航運全線中斷。1982年德州航運局宣布撤銷。
衛運河
衛運河

供水

引黃、引岳濟津,都經過衛運河將上遊河水送至天津。1972~1983年,共五次引黃(引岳),經漳衛南運河向天津市送水。1973年引黃濟津,送水初期,5月13日,衛河楚旺站流量為22.8立方米每秒,衛運河稱勾灣站為22.7立方米每秒,臨清站為16.9立方米每秒,四女寺樞紐站河干。由於天旱,河道水量損失很大,6月1日四女寺樞紐才見水。6月1日沿河普遍降雨,一般為30毫米左右,整個6月份沿河平均降雨總量約為150毫米,6月10日天津才開始見水。1975~1976年引黃濟津,1975年10月18日開始引黃時的衛河、衛運河河道水情為:衛河楚旺站143立方米每秒,南陶站125立方米每秒,衛運河臨清站131立方米每秒,四女寺樞紐向南運河放水109立方米每秒。送水階段,加入引黃水后,衛河楚旺站最大流量為165立方米每秒,總水量為6.51億立方米;衛運河南陶站最大流量為165立方米每秒。 
引黃濟冀衛運河輸水,建設期間兩次臨時輸水。1991年12月12日,因引黃穿衛樞紐工程尚未修建,此期間輸水在衛運河段臨時採取與衛運河平交方式,即:山東省引黃水經臨清引黃濟津入衛閘入衛運河,利用祝官屯樞紐攔蓄,河北省在祝官屯樞紐上游通過南李庄揚水站及和平閘,將水引入河北省境內。
1993年1月28日,黃河位山閘提閘放水,至2月23日,河北省南李庄揚水站與和平閘共計收黃河水3162萬立方米(輸水期間衛運河斷流無基流),圓滿完成了首次臨時供水任務。
1993年9月9~10日,引黃入衛工程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在1993年12月5日~1994年2月10日再次採取平交方式,經衛運河向河北省供水1.5億立方米(確保1.2億立方米)。后因氣候寒冷,施工困難,山東省引黃入衛工程任務不能按期完成。1994年1月5日,位山閘提閘放水、岳城水庫1月10日提閘放水,至2月1日止,歷時28天,河北省共計收水15972萬立方米,其中,收黃河水7016萬立方米,岳城水庫水6000萬立方米,衛河基流2956萬立方米,圓滿完成了第二次臨時供水任務。

分洪滯洪

恩縣窪(又名四女寺窪)滯洪區,位於山東省武城縣北部。其滯洪範圍為,南至恩武公路(恩城至武城),西至魯權屯,以自然地形為界,東至陳公堤,北至衛運河右大堤,總面積325平方公里,窪內有6個鄉(鎮),157個自然村,根據1997年資料統計,人口13.52萬人。耕地35萬畝(2.33萬公頃)。設計滯洪水位24.82米,設計滯洪量7.00億立方米。在滯洪區的西北部邊緣、衛運河堤防上建有西鄭庄分洪閘,設計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是恩縣窪滯洪區的進洪口門;窪的東北部邊緣、老減河堤防上建有牛角峪退水閘涵,總設計流量378立方米每秒,是恩縣窪滯洪區的退水口門。 

樞紐工程

引黃入衛工程——臨清引黃穿衛樞紐。引黃入衛工程是華北地區跨流域、跨省的大型調水工程。該工程利用山東省聊城地區位山引黃灌區冬季停灌、清淤的間隙時間(11月至翌年2月),自黃河下游位山引黃閘引水,經沉沙池將高含沙量的黃河水澄清后,沿著總乾渠、三乾渠輸水至臨清市南小運河入衛段,經臨清立交穿衛樞紐把黃河水送入河北省,以解決河北省東南部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引黃入衛工程由山東省引黃入衛、臨清立交穿衛樞紐及河北省接水工程三大部分組成。立交穿衛樞紐是銜接山東、河北兩省輸水、接水的重要工程。立交穿衛將黃河水直接送入河北省,避開了衛運河污染源,水質好,輸水損失少,送水有保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引黃入衛臨清立交穿衛樞紐座落在衛運河臨清市水文站以上4公里處,由右堤外明渠,穿右堤涵閘、右灘明渠、穿衛運河主槽倒虹吸、左灘明渠、穿左堤涵閘等建築物組成。設計過水能力75立方米/秒,年設計輸水量5×108立方米。該工程從1993年9月26日開工,1994年10月通水,1995年5月檢收。
衛運河祝官屯樞紐工程,座落在衛運河上,距下游四女寺樞紐48公里,樞紐管理所在山東省武城縣祝官屯村附近。該樞紐包括節制閘和船閘各一座。節制閘按排洪流量設計1150立方米/秒,共9孔,閘門為平板鋼閘門,船閘在節制閘右側,閘室總長140米,寬12米,可通過100噸級的拖輪船隊。該樞紐1974年開工,1977年竣工。祝官屯樞紐攔蓄衛運河水,為河北省衡水地區,山東省夏津、武城等縣提供灌溉用水,從1984年3月起截至1994年共計有十幾億立方米,在引黃濟津,引黃濟冀等輸水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調節作用。
四女寺樞紐工程,從古城德州南行10公里,即到達山東省武城縣四女寺鎮。就在這衛運河上,巍然矗立著一座很有名的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該樞紐於957年興建,1958年竣工。由進洪閘、節制閘、船閘等建築物組成。1972年擴建時,新建一座北進洪閘,同時對原南進洪閘、節制閘改建。以閘多且集中而聞名於國內。樞紐把洶湧的衛運河水一截為三,洪水從南進洪閘下泄至老減河,從北進洪閘下泄至岔河,然後兩河匯合成漳衛新河,入渤海;水經節制閘,走南運河,經德州、滄州,直抵天津入渤海。1963年海河流域發生大洪水,這一樞紐有效地發揮了控制和調節分泄洪水的巨大作用,確保了津浦鐵路和天津市的安全。它也曾多次在引黃濟津、引岳濟津、引黃濟冀中作為輸水線路的樞紐,發揮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四女寺樞紐是個由河道包圍起來的三角洲,佔地約27公頃。
土龍頭引水閘,1970年10月,在衛運河土龍頭險工段興建六五河引水閘。水利局技術幹部黃尊存自己設計並指導這一宏偉工程的施工。該閘為四孔,孔高2.8米,寬2.5米,設計流量35立方米/秒。配用鐵閘門和電動啟閉機。總投資55萬元,其中德州地區撥款32萬元,縣籌23萬元。大閘施工正值嚴寒季節,為確保施工質量,借30塊苫布搭起保溫棚,盤40個煤爐增溫,春節不停工,終於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務。此閘仍在引運灌溉中發揮效益。
白庄閘,此閘位於白庄西南衛運河右岸,因選址不當,三易閘址,耗資69萬元。1958年5月第一次興建,7月底完成,投資17萬元。是位山引黃主體工程,由於引河長,淤積嚴重,引不出水來,遂擱置不用;第二次於1959年在原閘下游50米處重建,投資32萬元,建成四孔引水閘,因運河水量逐年減少,引不出水來,未達預期目的;第三次於1967年投資20萬元,改造首次建造的白庄閘,仍因運河水量太少,達不到設計效益。
范樓船閘,發電站,1960年4月,在范樓村北青年河首耗資40萬元興建水利發電站和船閘,目的是通過衛運河引黃河水行40噸級木船航運,並利用青年渠和青年分干水位落差發電,當年9月底竣工,因引黃工程下馬,從未發揮效益,1970年全部拆除。

尋蹤


隨著梁水鎮運河古船閘的面世,運河聊城段一時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而在人們把目光聚焦於隸屬於元代開鑿的會通河這段運河時候,卻在不經意之間忽視了對流經聊城西北部的另一段歷史更為久遠,與會通河有著承繼關係的運河的關注,那就是人們通常稱之為的衛運河。
來到位於山東與河北接壤之處的冠縣北館陶鎮之前,我們沒有想到,這段古運河依然水流暢通,而正是這段古運河,分界了山東與河北的轄區。兩岸高高的大堤十分開闊,堤上生長著層層的樹木讓我們想到,如果是炎熱的夏季,這裡定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
自小在北館陶鎮長大,以前在鎮政府工作的戴敬仁對家鄉的歷史文化頗有研究。據他介紹,衛運河歷史悠久,它在戰國時稱為清河或清水,漢時為屯氏河。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黃河決於館陶,分出屯氏河一支流。據唐《元和郡縣誌》載,屯氏河在館陶縣西二里。而館陶的古縣城就在冠縣北館陶鎮駐地。東漢時期,曹操遏淇水入白溝。東魏都城自洛陽遷都鄴城,就曾利用黃河、白溝通運,鄴都可由運河直通河北平原北端,屯氏河的部分故道成了黃河以北地區的水運幹道,基本形成了今天航運的態勢。而隋煬帝時開永濟渠,一部分就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戴敬仁說,隋朝以前,原館陶縣治本在今天的冠縣東古城,但和永濟渠相距十幾里地,因此隋大業2年(公元606年)館陶縣城沿永濟渠北遷40華里,也就是今天的北館陶鎮。
據了解,在聊城境內,衛運河流經冠縣和臨清兩個縣市。唐宋時期永濟渠的流經路線,已有近人詳加考證,在聊城境內有永濟(北館陶)和臨清(今臨西)。
衛運河名字的由來,是與隋煬帝開挖大運河有淵源的。隋朝統一中國后,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和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開鑿了規模巨大、縱貫南北溝通中國五大水系長達2700公里的南北大運河。其中,永濟渠是最長的一部分,永濟渠分兩段,一段從沁水入黃河口到今天津市,一段從今天津市到北京市南部,全長1900多公里。此後永濟渠經歷了多次的演變和變化,隋唐稱永濟渠,宋稱御河,元明清稱衛河,近代稱衛運河。
治所在今北館陶鎮的館陶古縣城地處永濟渠漕運碼頭,在唐朝曾改稱永濟縣。隋唐時期,館陶大運河最主要的作用是漕運,當時每年漕船達到2萬多艘,連同水師和商船達到3萬多艘。宋代改稱永濟渠為御河,至北宋初年永濟渠即御河仍能通航。《辭海》1999年版載:“中國封建時代,往往稱皇室御用河道為‘御河’……宋元時代所謂‘御河’,專指今河南、河北境內的衛河,即隋所開永濟渠的一部分。”
元代開鑿京杭大運河會通河,至元19年(公元1282年)開通海運,開創了漕運的新紀元。但是隨著會通河的開通,衛運河漕運日趨衰落。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為解決衛河水源不足,開引漳河之水。明朝,燕王朱棣率兵駐紮館陶,進攻東昌平燕將軍盛庸。永樂18年移都北京,衛運河再次迎來漕運的春天,沿河州縣雇車把貢糧運抵碼頭,由遞運所負責直運北京,衛運河畔,糧倉林立,然後,在館陶衛運河邊上有一個村名字叫徐萬倉。古城之中漕運的水次糧倉就可儲糧萬石,1584年,主管糧運的賦糧監兌所遷到了原館陶縣北門外。
清初,把漕運、河務、三藩列為國家三大要事,咸豐9年(公元1859年),在館陶西街設厘卡,派專人掌管漕運,自館陶城至碼頭的街道商鋪、飯店等林立,衛運河碼頭,商船、漕船來來往往,一片繁忙景象,衛河秋漲,成為館陶8大勝景之一。而在唐代時,館陶曾稱毛州,直到今天,在這一帶,人們常說“走過京(北京),串過衛(天津),趕過三年毛州(館陶)會”,就是形容一個人闖當過江湖,有見識。

特大橋


衛運河特大橋和主線收費站施工已全部完成,待高唐至臨清高速公路完工後,將實現山東、河北兩省高速公路網完全對接,聊城市將為山東西大門再添一條新通道,對促進山東省西進東出橋頭堡建設將發揮重要作用。那年1月6日,根據山東、河北兩省交通運輸廳有關會議紀要精神,市公路局和邢台市高速公路管理處在聊城市簽訂了《邢(台)臨(清)高速公路衛運河特大橋及主線收費站建設管理協議》。
邢臨高速衛運河特大橋全長1052米,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主線收費站設置12個收費車道,採用兩省聯合收費方式。
運河特大橋和主線收費站施工已全部完成,連接邢臨高速的高(唐)臨(清)高速公路已於2009年動工建設,預計今年10月份完工。
屆時,邢臨高速將在高唐實現與青銀高速相連接,實現山東、河北兩省高速公路網的完全對接,“山東西大門”又將開闢一條晉煤東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通道”,對於把聊城打造成為全省西進東出“橋頭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衛運河
衛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