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運河
屬海河流域獨自流入渤海河流
薊運河,屬海河流域獨自流入渤海河流。明清時定名以前,名稱多變,曾名潮河、沽河、薊州河、運糧河、白龍港、北塘河、庚水、泃水等,不一而足。明清以後,因上游通過古薊州(薊州區(原薊縣)),又是古代漕運航道,而命名薊運河。
薊運河,上游有泃、州二河,分別發源於興隆縣境燕山南麓的青灰嶺及羅文峪。泃河、州河在薊州區(原薊縣)青甸窪南張古庄(屬寶坻)匯流后稱薊運河。經寶坻、寧河區、濱海新區北塘鎮入海,幹流長156.8公里。一般以較長支流泃河為源,按《寶坻縣誌》薊運河總長應為336.8公里,但《天津市志》《唐山市地名志》等分別記為316、317公里。
主要支流有金水河、蘭泉河、雙城河、還鄉河、津唐運河和煤河等,流域面積10288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因為上游洪水得不到控制,潮白河的東南穿流和薊運河下遊河道多彎曲,坡度平緩,宣洩不暢,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建國后,1960年代以來在河系內先後修建了海子水庫、楊庄水庫、於橋水庫,從而基本上改變了潮白新河、永定新河、薊運河諸河彙集尾閭不暢的局面。
薊運河,古稱庚水、泃水,位於灤河以西,潮白河以東。上游有泃、州二河,分別發源於興隆縣境燕山南麓的青灰嶺及羅文峪。泃河、州河在薊州區(原薊縣)青甸窪南張古庄匯流后稱薊運河。
薊運河在華北地區的位置
薊運河古稱潮河,系單獨入海的一條河流。上游的主要源流有泃河、州河(亦稱梨水)。泃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將軍關外青灰嶺,全長180公里;州河發源於興隆縣羅文峪,全長112公里。
薊運河幹流,自州河、泃泃河於寶坻區(原寶坻縣)張古庄北匯流后,沿區境東北邊界,經北馬營、北潭、新安鎮、曹家口、寶船窩、寶芝麻窩、焦家莊、南王莊、西走線窩,於張頭窩東出縣境進入寧河區(原寧河縣),再東南流,經蘆台、漢沽,於濱海新區(原屬塘沽區)北塘入海,全長156.8公里。
一般以較長支流泃河為源,按《寶坻區(原寶坻縣)志》薊運河總長應為336.8公里,但《天津市志》《唐山市地名志》等分別記為316、317公里。
2張
薊運河水系分佈
該河流域上游山區是華北的多雨區,河水徑流量較大;下游為平原,河段如九曲迴腸,上、下游落差大。每到雨季,上游各河在山區奔騰咆嘯,水流湍急;進入下游,地勢平坦,坡降銳減,河道寬淺,加之入海口受海潮頂托,河水宣洩困難。因此,該河在歷史上常常決堤泛濫為患。新中國成立后,對該河進行了多次治理,水患基本消除。
薊運河支流泃河上游建有海子水庫,二十年一遇洪水控泄1330立方米/秒,泃河下游當辛撞洪峰流量在五年一遇(830立方米/秒)以下時,全部由引泃入潮下泄。當泃河上游來量大於1080立方米/秒時,引泃入潮分泄830立方米/秒,泃河辛撞閘下充分泄洪后,上游水勢仍繼續上漲時,由南周庄閘分洪;當九王莊水位達9米或泃、州兩河來量大於400立方米/秒時,由嘴頭閘或邵莊子閘分洪;當泃河發生二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時,由辛撞閘上游破堤分洪,分洪順序依次為本窪、南窪、東窪、北窪、西窪。州河上游建有於橋水庫,二十年一遇洪水,控泄泄洪50立方米/秒。河道於1976年震毀后,河北省已按十年一遇洪水設計、二十年一遇洪水校核標準修復;還鄉河上游建有邱庄北庫,二十年一遇洪水控泄洪230立方米/秒。河道下口九丈窩以下經還鄉河分洪道至閻庄入薊運河。分洪道全長31.5公里,行洪能力十年一遇670立方米/秒。大於十年一遇,自還鄉河右堤九丈窩分洪閘向盛庄窪分洪滯蓄。分洪道下行納小新河、津唐運河瀝水至閻庄為734立方米/秒。
泃河,是薊運河上游西支,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大青山南側將軍關外青灰嶺,新集以上匯流面積約1940平方公里,由黃崖關入天津薊州區(原薊縣)境,經下營、羅莊子,在泥河村以下進入北京平谷區(原平谷縣),1960年建有海子水庫,總庫容1.21億立方米。在平谷區(原平谷縣)境內納錯河、金雞河,流經河北三河縣,從薊州區(原薊縣)紅旗庄再入天津寶坻境內。1958年在紅旗庄建攔河閘一座,設計流量350立方米/秒,下行至薊州區(原薊縣)辛撞村於1973年建節制閘1座,設計流量250立方米/秒,同時在右岸開挖引泃入潮分洪道,設計流量830立方米/秒。泃河在天津市境內紅旗庄閘始至張古庄附近與州河匯流入薊運河。全長180公里,流域面積2687平方公里。泃河在有將軍關石河、錯河、金雞河、瀾水河、漳河等支流。
泃河平谷區一段
州河,北魏時稱沽河,明朝叫薊運河,清康熙三十年(1691),改名州河,是薊運河上游東支,上有黎河、沙河、果河、淋河,發源於遷西縣的鹿耳嶺和遵化縣的秋水嶺,於薊州區(原薊縣)東北始入天津薊州區(原薊縣)境,匯合后即進入於橋水庫庫區。下段自薊州區(原薊縣)山下屯閘始至張古庄匯流口止,河道長度48.5公里。全長112公里。1983年“引灤入津”工程竣工后,該河變成了引灤入津的輸水河道。
還鄉河,也名環香河。古稱“浭”(庚水)、巨梁水。《豐潤縣誌》載,相傳宋徽宗北狩至此,有西來庚水自還鄉詩句,故名還鄉河。流域面積1230平方公里,始於遷西縣新集鎮,流經豐潤區、玉田縣,在寧河區(原寧河縣)東丰台進入天津市境內,1973年開挖還鄉新河(還鄉河分洪道),東丰台以下段還鄉河功能變為灌溉排瀝河道,同年於東丰台北還鄉河改道進水口處建豐北閘。還鄉新河於丰台北接還鄉河洪水,上游還鄉河在豐潤區建有邱庄水庫,1960年8月建成,集水面積525平方公里,防洪標準百年設計,五百年校核,總庫容2.04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39億立方米。還鄉新河下行承納小新河、津唐運河至閻庄為734立方米/秒入薊運河。還鄉新河全程均在天津市寧河區(原寧河縣)境內,自豐北閘始至閻庄河道長31.5公里,兩岸堤防總長61.5公里,左堤西淮沽西至閻庄31.5公里,堤防高度6.5~5.2米(黃海高程,下同),右堤豐北閘西至閻庄30公里,高程與左堤同,堤頂寬度左右堤亦均為8米,兩堤距200~300米,控制地點九丈窩,水位4.97米,控泄流量670立方米/秒。
還鄉河豐潤區一段
黎河,亦稱梨河,源於遵化縣內小廠鄉慶峪村三道毛山東麓。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小廠、靠山莊、崔家莊、岳各庄、團瓢庄、山裡各庄、東新莊、劉備寨、平安城等九個鄉鎮入薊具境內,在藏山莊東南與沙河匯合后稱國河。往西注入於橋水庫。全長76公里,流域面積560平方公里。遵化縣境內長74公里,流域面積55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100米、深4米。黎河橋以上河底為砂卵石,下遊河底為泥沙。有三條支流。即小廠河、東黎河、老峪河。均在遵化縣境內,屬季節河。
金水河,舊稱“金水”。發源於玉田縣西北部李家團城鄉石嶺口北部山區。舊志載:“南流四十里至河頭子庄伏入地”。建國后,為減少瀝澇災害,挖通了河頭子庄至林西鄉黃土坎河道,匯入蘭泉河,河底寬6米,堤頂寬3米,與蘭泉河交匯處深2.04米。全長16.7公里(在胡家樓村旁有薊州區(原薊縣)東部的龍潭河上梢改道匯入),流域面積為35.8i平方公里。設計行洪流量83立方米/秒。為低礦化度的軟水。
蘭泉河,也稱藍泉河。古稱藍水,唐水。發源於玉田縣城西北十五里陀頭山下,水從石隙問湧出,清澈見底,其色翠藍故名。舊河道西南流經彩亭橋、渠河頭納螺山水流至西楊家套與榮輝河匯入薊運河。解放后經規劃治理,中游渠河頭到臨河庄段作廢。另從梁莊子西經周家鋪到臨河庄開挖了新河段,至黃土坎有金水河匯入。南流到西迷王會村西改道南下至新安鎮東入薊運河。原至小河口河道廢除。同時也廢除了從薊州區(原薊縣)東部安棋盤匯入蘭泉河的遼運河段。治理后總長34.7公里,流域面積為200.7平方公里。設計流量(新安鎮段)160立方米/秒。年徑流3.339萬立米。河底為黑粘土質。水質是低礦化軟水。沿河建有6座揚水站。基本上杜絕了瀝澇災害,還可灌溉農田。
榮輝河,發源於玉田縣城東北二十里小泉山南麓。舊稱小泉河。清嘉慶二十蘭年(1818年)建行宮於其流經的東八里鋪。賜名榮輝河。舊河道在西楊家套入薊運河。全長30公里。屬季節性河流。河底為粘土質。解放后對雙城河、榮輝河進行統一規劃治理。榮輝河從小泉到小狼虎庄過4.5公里,流入雙城河改道,南下到虹橋北10公里,仍為榮輝河。由虹橋北往南挖通至魏鋪台10公里與雙城河下游匯為一河到盛家莊北注入薊運河。這段為雙城河。原榮輝河下段虹橋至西楊家套15公里段作廢。經過統一規劃治理改道。榮輝河在虹橋以北段有灌溉之利,但由於玉田縣化肥廠廢水流入,污染嚴重,已無魚蝦生長。
雙城河,發源於玉田縣城東北三十里的黃家山(也稱常山)。向南流、因在土城子段兩岸有古雙城遺址故名。舊河道流經土城子、亮甲店,殷家屯、楊家套、散水頭、錢家溝、魏鋪台南下,至盛家莊南入薊運河。長68.1公里。為季節河。雙城河過去常發生洪水為害。解放后對雙城河、榮輝河統一進行了治理。在上游從黃家山至殷家屯注入新開挖的雙城河的改道。在小王莊匯入還鄉河。廢除殷家屯至魏鋪台舊河道。又從虹橋北的榮輝河段開日向南直挖至魏鋪台十公里接雙城河下游段,向南取直展寬挖深至盛家莊南入薊運河。從虹橋北至盛家莊段為雙城河,虹橋北至小泉為榮輝河。並在大定府庄到於家鋪新開闢了截流引河11.5公里,在於家鋪揚水站入雙城河。治理后,河長44.7公里,總流域面積為385.16平方公里。設計流量(大盤龍庄)221.立方米/秒。年徑流量4.765萬立米。河底為粘土。下游有魚蝦生長。
津唐運河,是1959年丰南縣開挖的人工河道,原計劃天津與唐山水路由此河通航,故按兩地名稱中的一字,取名津唐運河。因挖至蘭高庄鄉的白石庄,地下盡悉流沙,不能續挖,故未能挖至唐山溝通陡河而廢止。東起白石庄,西至漢沽農場閻莊子注入薊運河。全長35公里,平均寬度約80米,流域面積284.7平方公里。河身坡度為1:3,堤壩高3米,平均深度約4米,泥沙河床,為常年河,有魚蝦生長。流經丰南縣蘭高庄、唐坊、南孫庄、東田莊4個鄉及漢沽農場北陳庄鄉。丰南縣境內長27.5公里,在丰南縣劉家塹東南有豬龍河注入。在漢沽農場裴庄西南有還鄉河分洪道匯入。計劃蓄水008億立方米,灌溉農田1.82萬餘畝。沿河丰南縣境建有唐坊、孫老莊、南孫庄、董莊子、舊庄、孫茂庄及漢沽農場境內裴庄、八隊、東崔排灌站。在丰南縣的侉子庄、唐坊橋及漢沽農場的裴庄附近有五條人工河道通煤河。
煤河,上游為青龍河支流發源於豐潤區瓦房庄南至丰南縣脊各庄鎮之河頭,往下始稱煤河。系清光緒七年(1881年)開平礦務局為運煤而開挖的一條人工河。東北一西南走向,從丰南縣的河頭流經東田莊的西部入漢沽農境內境。從漢沽農場的裴庄西南流至曹庄入薊運河。全長55公里,流域面積166平方公里。煤河平均寬度約25一30米,深2米。泥沙河床,為河床年河。有少量魚蝦生長。水源大部來源於開灤塌陷坑礦泉水和礦水。煤河中游侉子庄、唐坊橋及裴庄附近有五條與津庸運河貫通的人工河道,故長年有水。最大流量50立方米/秒。煤河是為把開平礦務局唐山礦生產之煤運往天津,由開平自務局山資開挖而成。每隔5公里築大橋一座,可通馬車及汽車。當時所產之煤,是由唐行鐵路運至青各庄,再從河頭裝船經煤河入薊運河轉運天津,因專為運煤之用,故名煤河。該河為唐山市境內第一條人工河。按民國十年《豐潤縣誌》載:煤河開通后引蘆河之水(薊運河)隨潮汐上下,設阿漪蓄波平浪靜,四時不泅,商艘客艦,牆密如林,往來洋輪,疾於奔馬。1902年開平礦務局生產的煤改由鐵路及秦皇島港運出。煤河舟揖日減,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由於河淤水淺,己無舟揖之利,但尚能灌溉兩岸農田。
煤河唐山市區一段
箭桿河,屬薊運河系,為寶坻區(原寶坻縣)內陸河,上游為鮑丘河、窩頭河,兩河於王補庄匯流后稱箭桿河。本河原為古鮑丘水下游故道窩頭河之一段,河床淺窄紆曲,堤埝蜿蜒低薄。清雍正四年(1726),在全面整治鮑丘河、窩頭河的同時,對該段亦進行治理,即由林亭口以下裁彎取直,重挖河槽,另築新堤,經小靳庄、雙庄、尹家莊,於寬江入薊運河。因新調整的大部分河段筆直,形如箭桿,故群眾稱之為箭桿河,遂相沿。箭桿河西起王補庄,流經林亭口,東至寬江村南,全長23.3公里,堤距40米至108米,堤頂高5.5米至4.5米,河底寬25米,河底高程-0.9米至-1.6米,設計流量50秒立方米。
鮑丘河,原為古鮑丘水下游分流故道。古鮑丘水上游為今之潮河,發源於“塞外”,流經密雲、順義、通縣、大廠等縣,於香河縣韓竇庄(原屬寶坻區(原寶坻縣))入寶坻區(原寶坻縣)境,經牛道口、西河務、肖家堼、王補庄入黃庄窪亂流入海。清雍正四年(1726),經怡親王監視勘察監視,對鮑丘河全部疏浚整治,“分段挑挖,或循舊流,或取直,至王補庄匯窩頭河,築以長堤,全長七十里(35公里)”。以後上遊河道逐漸淤廢,僅剩三河縣西北田各庄以下存有河形,並逶迤向東南,經小崔各庄、夏墊、馬店,於龐各庄村南入寶坻區(原寶坻縣)境后,流經牛道口、橋頭、白廟、楊家口等村,於王補庄與窩頭河匯流,入箭桿河。1924年,武河開挖后,將鮑丘河攔腰截為兩段。上段於香河縣韓竇庄(時屬寶坻區(原寶坻縣))北匯入武河;下游一段自武河始,仍循故道,成為無源之水。1972年,開挖“引泃入潮”河道,又將鮑丘河於龐各庄村南處切斷。於是,今之鮑丘河在縣境內起於“引泃入潮”左堤(龐各庄村南處),過北乾渠,經牛道口、橋頭、西河務、前白廟、北堼、楊家口,於王補庄匯窩頭河,入箭桿河,成為縣內季節河,長36.5公里,堤距40米至70米,堤頂高8.2米至3.6米,河底寬4米至15米,河底高程3.2米至—2米,設計流量35秒立方米。
窩頭河,古稱渠水,又有渠河、蒼頭河等諸稱。清雍正四年(1726)全面整治后,統一改稱為窩頭河。窩頭河,本無主源。主要由密雲、順義一帶的丘陵泉水及雨汛潦水彙集而成,因有丘陵泉水所致,常年不竭,涓涓潺流。東漢安帝元初三年(116),漁陽郡太守張堪,為在香河一帶引水灌田種稻,開引水渠,“導狐奴山水(順義縣古稱狐奴縣),灌田數千畝”。這條引水渠道從密雲東南始,沿順義、通縣、三河縣半壁店,再曲流通縣窩頭庄東,經香河縣蒼頭庄、北吳村,過縣城北東流馬家窩、閆胡套,至渠口鎮東散流入寶坻區(原寶坻縣),因系人工開渠引水之道,故時稱“渠水”。
東漢末年,曹操為發展軍事屯田,將張堪引水渠道,按其自然沖刷流勢,加以疏浚寬展深挖,向東延伸,至今寶坻區(原寶坻縣)城北與泉州渠銜接(即今之“百里河”的誕生),時改稱渠河。後唐同光三年(925),大將趙德鈞“開漕運鹽”,將曹操之屯田灌渠(即渠河)向東延伸,穿新倉(今寶坻區(原寶坻縣)城)而過(既原串城河),經今之口東、黑狼口、辛馬頭,過里自沽南窪、爾王莊窪入七裏海,直達蘆台鎮。
清雍正四年(1726),為減輕渠河上游洪水下注淹田之苦,對其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治,即西起通縣窩頭村,經香河縣,並從該縣七里庄入寶坻區(原寶坻縣)境之馬於庄北,再向東至寶坻區(原寶坻縣)史各庄,全部寬展深挖河槽,加固雙堤。史各庄以下裁彎取直,由原河繞寶坻區(原寶坻縣)城北東行,改道縣城南直行,經石橋村北直抵口東、王補庄與鮑丘河匯流。因該河治理後起自窩頭村,故名窩頭河。
20世紀50年代,寶坻區(原寶坻縣)開挖北乾渠,於史各庄鄉郭楊各庄截斷窩頭河,香河以上河段逐漸淤廢。1972年“引泃入潮”河道挖成后,又於史各庄鄉褚庄村西將窩頭河切斷。今之寶坻區(原寶坻縣)境內的窩頭河西起褚庄閘,向東經宋辛庄、石橋、口東至王補庄與鮑丘河匯入箭桿河,長27公里,堤距40米至70米,堤頂高6米至5.5米,河底寬5米至14米,河底高程3.3米至-1.5米,設計流量20秒立方米。
潮白河上游有白河、潮河兩支,白河古稱沽水,潮河古稱鮑丘水。薊運河上游也有二源,一名州河,故稱庚水;一名泃河,古稱泃水。
公元前1萬年以前的晚更新世,白河出山後向南流,經小中河,至通縣北匯入永定河。潮河出山後向南流,循木林、楊各庄、古河道南下,從荊坨開始,循今鮑丘水故道東南流,於侯家營匯入薊運河。公元前1萬年~前3000年的早、中全新世,白河向東改道,潮河向西改道,二河行今潮白河谷地兩側在通縣以東匯入永定河。
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戰國時(公元前476年~前221年),薊運河支流泃水,由平谷經三河、寶坻,以下循今箭桿河河道,到張頭窩北行今薊運河河道,在寧河附近入海。
西漢時期(以元始二年公元2年為例),潮海海水向西北侵入,海岸線上升到寶坻附近,薊運河支流庚水循今河道,在寶坻東南入海。
東漢時期(以永和五年,140年為例),鮑丘水(今潮河),從密雲縣城南下,在通縣東轉而東南流,經大廠至寶坻先後接納泃水和庚水后,循原泃水河道流至寧河附近入海。
三國、西晉時(以魏景元三年262年為例),鮑丘水的河道仍同東漢,但在寶坻附近已有泉州渠、新河運渠從鮑丘水向南和向東分水。從此,薊運河南與海河、東與灤河相溝通。北魏時期(以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為例),鮑丘水在順義北納沽水,在通縣納濕余水(今溫榆河),在香河附近納在寶坻附近接納庚水和泃水后,循今薊運河河道在寧河附近入海。水(今永定河),
隋大業八年(612年)、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時,鮑丘水均曾西遷行今北運河河道。
隋、唐時期,薊運河又專為泃河和沽水(原庚水)所獨行。西漢時期的沽水,從密雲出山後,沿今潮白河河道南流,從燕郊附近別潮白河河道入今北運河。到隋唐時,則在潞縣附近與潞河合,又納鮑丘水入今北運河至天津。
明代時(以萬曆十年(1582年)為例),薊運河仍同前,但鮑丘水仍有一部分余水,循今窩頭河和箭桿河河道入薊運河。天順二年(1458年),始稱薊運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為了北運河的漕運,遏潮河(鮑丘水上游)全由密雲縣城南合於白河,從此鮑丘水又全部入北運河。
清代以來,薊運河一直為泃河、沽河匯流后所經行,而潮白河由於康熙七年(1668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嘉慶六年(1801年)和光緒十六年(1890年)連續發生幾次大水,造成下游地區的漫溢和決口,以致河道左右衝撞、搖擺不定。
民國元年(1912年),潮白河發生大水,在順義縣李遂鎮決口,大水奔流東南,奪箭桿河入薊運河,與薊運河同流入海。1913年春為挽潮白河歸運,乃堵複決口,但同年又遭洪水沖潰。1916年在決口處建一滾水壩,以便分洪入箭桿河,但1917年又遭洪水沖毀。1923年,在順義縣蘇庄潮白河右岸建立進水閘,下挖引河入北運河。1925年,建蘇庄攔河泄洪閘。1939年汛期,蘇庄閘又被沖毀,洪水再次向東南竄流。1946年,在香河縣潮白河右岸新辟牛牧屯引河,入北運河。潮白河素無自己的入海通道,歷史上遇洪水時,除左串薊運、右奪北運河外,只能靠七裏海等窪淀存蓄。
東漢以前,薊運河主源泃泃河州河相匯后(張古庄以下),即漫流入淀,沒有河道。東漢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征烏桓(大本營在今遼寧省朝陽市西南),為利用河道將中原兵將、糧餉等軍需運至無終(今薊州區(原薊縣)),開挖了從青縣至天津的平虜渠和從天津軍糧城至寶坻區(原寶坻縣)三岔口的泉州渠,同時又從泉州渠口東接,按州河、泃泃河匯后漫流自然沖刷形成的渠溝,加以人工疏導整治,開挖“新河”一條,經玉田、唐山、樂亭插入灤水(灤河),轉輸到今朝陽市西南。這條“新河”的西段即今薊運河之最上段(亦即三岔口以東至八門城段)。
唐神龍二年(706),滄州刺史姜師度為了把每年從江南漕運到薊州的數百萬石糧餉由海運轉為內河運輸,減少海難,效魏武帝傍海鑿渠之舉,從曹魏“新河”下口(寶坻區(原寶坻縣)八門城附近)亂流入海處,按其自然流勢,築以長堤,聚水入渠,形成河道入海。此為薊運河的中下段,即薊運河八門城至北塘入海段。至此,薊運河全部形成。
薊運河,明清時定名以前,名稱多變,曾名沽河、薊州河、運糧河、白龍港,庚水、泃水 等,不一而足。概因薊運河河道歷史上與潮白河系的潮河、白河時分時合,在不同時期則或使用潮白河系河道名稱,或使用州、泃河名稱。曾用名中,沽河是白河的故稱,庚水是州河的故稱(還鄉河也曾稱庚水),有資料稱鮑丘水,則是潮河的故稱。也有資料稱北塘河,系以其河口地命名的。
白龍港,為舊地名,在薊州區(原薊縣)南,是州河、泃河匯流處,因而得名。
只有明清以後,這條河道才逐漸才有逐漸有了薊運河的名稱。系因上游通過古薊州(薊州區(原薊縣)),又是古代漕運航道,而命名。同理就有薊州河、運糧河的名稱。薊運河名稱使用的時間,《海河志》稱在明天順二年(1458年), 《寶坻始於稱始於清代。
唐代,軍需物資由南方運達天津軍糧城,再沿海北上,自北塘海口入鮑丘水(薊運河),轉運漁陽。唐神龍三年(707年),滄州刺史姜師度在海河與薊運河之間開平虜渠(今金鐘河故道),抵達天津的糧船不再走海路,而沿新開渠道入薊運河北上,直抵漁陽,保證了水運的安全,薊運河成了重要的軍事供給轉運路線。遼運河開通后,取代了州河及下倉至小河口的薊運河段的航道,縮短40里的航程。
到了元朝,因中、下游淤積嚴重,疏浚頻繁,得不償失,漕運仍沿用州河。薊運河枕山而下,河道曲折,沙土淤積,船隻經常受阻。下倉至薊州城,河路80餘里,淤淺35處,明清兩代多次疏通清淤。明天順二年(1458),復由北塘海口開引新渠,轉天津糧船直達薊州,並立下三年一疏淤的制度。清定都北京后,為滿足京城和馬蘭峪陵寢官兵人役物資消費、軍需供應,更加重視州內河道的整修,派要員通查可達薊州的運糧水道,令沿河道府、州、縣挑挖河道。
清康熙四十年(170D,河水過淺,行船困難。清乾隆三十年(1765),水源枯竭,連年淤塞,官運物資的漕運被迫改為陸運。民國年間,每年6~9月為漲水期,河道全部暢通,冬、春為減水期,行船十分困難,全年通航時間約258天。漲水期,下倉至白龍港河段,水面寬13.8丈,水深0.75丈;上倉至下倉河段,河道彎曲處,水面寬4.5~10.5丈,最淺處水深0.21丈,船隻可達縣城南五里橋,其下游2里處的蔡莊子是外港停舶民船場所,少則十幾隻,多則上百隻,進出物資均在此裝卸。減水期,上倉至下倉的河道,只可通航吃水0.12丈、載重15噸的民船,上倉成為減水期民船的航行終點,兩岸緩坡是良好的停船場。
新中國成立初期,縣內的內河運輸處於時運時停狀態。1958年,縣人委制定重新開闢北起溵溜,經上倉南到新安鎮的68公里河道通航的規劃,在上倉設立航運站,有職工51人。1958~1960年,縣內通航里程50公里。1960年,於橋水庫建成蓄水,薊運河道水位過淺,船隻通航受阻。1961年,航運站遷到下倉。1970年代初,由上倉向南尚有船隻通行。
薊運河,古稱北塘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行洪、排瀝、航運、灌溉等多功能河道。早在唐朝時期即用於漕運,素稱運糧河,由天津直沽經寶坻區(原寶坻縣)上溯至薊州區(原薊縣),得名薊運河。自唐代至清代,薊運河曾漕運華北、東北官用物資並轉運調運朝廷御用俸餉。明天順四年(1460),薊運河攢運糧食24萬石。自清康熙二年(1663)起,清皇室建馬蘭峪陵寢,建築材料和官兵匠役用糧也通過河道運到薊州。當時陵寢官兵人役及綠旗兵丁一年所需立方米.6萬餘石,將山東漕運粟米照數截留,以原船自天津衛運至新河口,自新河口撥天津紅駁船150隻運至薊州五里橋。
民國時期,縣內的水路運輸,對物資的進出口和集散仍起重要作用。每逢夏秋漲水期,來自天津的雜貨、北部山區的水果外運,全都依靠水路運輸。城南蔡莊子為主要碼頭,船只有時直達三岔口。1939~1940年,侵華日軍在白龍港攔河下樁,限制船隻往來,使一向以水運為業者失業。
1958~1960年,水運承擔了縣內沿河地區的生產生活用品的運輸任務。1960年,貨運量2.49萬噸,周轉量196.79萬噸公里。後來
後來由於公路、鐵路相繼發展,運輸條件的改善,薊運河的漕運逐漸減少而終止。
河道治理
薊運河幹流,從九王莊至防潮閘長157公里,兩岸堤防總長319.33公里。右岸堤防156.63公里;左岸堤防162.7公里,(其中薊州區(原薊縣)寧河區(原寧河縣)之間的55公里一段在河北省玉田縣境內)。
薊運河河身多彎曲,多處對頭彎,坡度平緩未治理段河槽縱坡1/30000~1/60000,行洪期為半地上河,九王莊至河口段河寬為60~100米,安全泄量為400立方米/秒,小河口至江窪口段設計行洪能力454立方米/秒,有深水河槽,主槽寬80米,行洪灘地寬500~2500米,左岸沿深水河槽上口築有護麥埝,護麥埝外側至行洪灘地邊緣築有遙堤,行洪灘地內多屬耕地,有部分葦田、村莊行洪時需採取應急措施,為此水利電力部曾頒布過《關於薊運河小河口至江窪口段1978年度汛措施的通知》,河北省、天津市防汛指揮部制訂了關於該段度汛協商紀要。
江窪口至閻庄段設計行洪能力仍為454立方米/秒,主槽寬80~120米,行洪灘地寬2000~3500米,左岸沿深水河槽上口築有護麥埝,護麥埝外側至行洪灘地邊緣築有遙堤,遙堤與護麥埝間有耕地約6萬畝,村莊47處均在寧河區(原寧河縣)境內。在1973年根治海河時期對北嶽庄薊運河大彎道進行了治理。
閻庄至防潮閘段在1973年根治海河時期該段為重點治理段,閻庄設計水位3.72米(黃海基準高程,本段下同),設計行洪能力為1188立方米/秒,相當於二十年一遇標準,設計河底高程-5.42米,河底寬度80米,河槽邊坡1∶4,河底縱坡1/10000,至寧河區(原寧河縣)黃姑庄以下漸變為平坡,河底高程為-6米,河底寬度至漢沽區營城以下為120米。設計堤頂高程5.42米~4.2米,堤距300米,堤頂寬度閻庄至船沽為8米,船沽以下為6米,迎水坡比1∶3,背水坡比1∶4。對張家莊薊運河大彎道進行整治工程。並在原防潮閘上另闢直段直接入渤海灣,同時在入海口建新防潮閘。1976年唐山、丰南發生7.8級地震,對薊運河造成較嚴重的破壞,尤以寧河區(原寧河縣)、漢沽區段為重,在寧河區(原寧河縣)、漢沽區境內薊運河上公路橋、生產橋斷裂坍塌,老防潮閘被震毀,新防潮閘受災嚴重。堤防斷裂下沉,最大裂縫寬達1米多,普遍下沉1.5~2米。1977年至1981年連續五年進行恢復,1987年,實測閻庄至新防潮閘段左堤高程3.91~3.06米,與設計高程仍差1.51~1.14米。右堤高程3.73~4.2米與設計高程差1.69~0米,兩堤均沒有達到設計高程。隨後至1990年前,為了加固堤防,寧河區(原寧河縣)左堤做漿砌石護坡9處,總長4.263公里,右堤12處,總長3.489公里。漢沽區左堤漿砌石護岸4處,總長1.589公里,右堤漿砌石護岸5處,總長2.642公里。
閻庄以上薊運河段落尚未進行全面治理,1982年至1984年馬營至小高庄段長8.3公里,出現大堤橫向裂縫67條,其中縫深貫穿地面以下14條。小高庄至八門城段長40公里,出現大堤橫向裂縫34條,較嚴重的8條,如馮莊子揚水站西北裂縫深達7.4米,縫上口寬20厘米。經現場多次勘測調研,認為石化引水工程大量開採地下水,造成鬆散地層壓縮,地面下沉而發生地表裂縫,從而發展為大堤裂縫。並建議採取四項處理措施:①對大堤裂縫進行逐條開挖、回填、夯實,對較大裂縫增設三七灰土心牆。③由馬營至八門城全段,上段復堤7.5公里,下段採取加戧堤。③在無灘地彎道險段做砌石護坡共10處。④逐年進行壓力充填灌漿直到密實度達標為止。在1982年至1990年用度汛工程費,對薊運河左堤薊州區(原薊縣)段做漿砌石護坡12處,總長2.92公里,復堤18.8公里。右堤寶坻區(原寶坻縣)段干砌護坡3處,總長300米,漿砌石護坡9處,總長1714米,漿砌石牆3處,總長1760米。
涵閘工程
紅旗庄閘(黃旗庄閘),1958年5~10月建於天津市薊州區(原薊縣)黃旗庄泃河河道上,名為黃旗庄攔河閘,后更名為紅旗庄攔河閘。設計、施工單位均為薊州區(原薊縣)水利局。主要用於蓄水灌溉。在1984年因工程陳舊進行改建,為開敞式,共25孔,單孔高3米,寬2米,閘門為平板鋼閘門,採用消力池消能。設計上游水位12米(大沽),設計下游水位7.7米,設計過閘流量350立方米/秒,校核過閘流量830立方米/秒,啟閉型式為門吊車一台,啟閉能力為6噸/台,設計蓄水量6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0.88萬畝,後於1989年河北省三河縣在泃河中游建錯橋攔河閘,致使紅旗庄閘的調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響,薊州區(原薊縣)灌溉受到一定的制約。
辛撞節制閘,建於薊州區(原薊縣)辛撞庄,所在河流為泃河,設計與施工均為薊州區(原薊縣)水利局,施工期為1972年10月至1973年6月,主要用於調洪,為涵洞式水閘,共6孔,單孔高4米,寬3米,閘門型式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閘門,設消力池消能,設計上游水位11.82米(黃海高程),設計下游水位9.71米,設計過閘流量250立方米/秒,校核上游水位12.41米,校核下游水位10.05米,校核過閘流量控泄250立方米/秒,啟閉機為電動卷揚機共6台,啟閉能力30噸。
山下屯節制閘,建於薊州區(原薊縣)山下屯州河河道上,為薊州區(原薊縣)水利局設計並施工,施工期1974年至1975年6月,用於蓄水灌溉。水閘型式為開敞式,共6孔,單孔高5米,寬5.44米,閘門為鋼絲網水泥膜形閘門。消能型式設有消力池。設計上游水位10.5米(大沽高程),下游水位10.25米,設計過閘流量200立方米/秒。校核上游水位11米,設計過閘流量250立方米/秒。為油壓啟閉設備,啟閉力為20噸/台,共6台。
楊津庄節制閘,建於薊州區(原薊縣)楊津庄,所在河流為州河,設計與施工均為薊州區(原薊縣)水利局,1978年6月竣工,主要用於蓄水灌溉。水閘型式為開敞式,共5孔,單孔高5.8米,寬7米,閘門為鋼結構弧形閘門,設計上游水位10.3米(大沽高程),設計下游水位10.2米,設計過閘流量400立方米/秒。啟閉機為電動共5台。工程效益:設計蓄水量8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實灌面積17萬畝。工程管理:設楊津庄閘管理所,職工總數10人,其中行政人員3人,工人7人,上級領導單位為於橋水庫管理處。
豐北閘,建於寧河區(原寧河縣)丰台鎮北,還鄉新河右岸,還鄉河故道進水口處。1973年建成,主要用途通航灌溉,水閘結構型式為鋼結構開敞式,閘門為鋼平板閘門,共1孔,單孔高7.1米,寬8米,設計閘上水位4.85米(黃海基準),設計過閘流量80立方米/秒。啟閉設備為電動卷揚機1台,啟閉力為32噸/台。
魏甸閘,又稱小新河防洪閘,建於寧河區(原寧河縣)小新河下口入還鄉河分洪道處。1973年建成,主要用於防洪、排瀝。水閘結構型式為涵洞式,閘門為鋼平板閘門,共6孔,單孔高4米,寬3米,設計閘上水位4.4米(黃海基準),設計流量150立方米/秒。電動直升啟閉機6台,啟閉力為20噸/台。
薊運河防潮閘,有新、老閘之分,老閘由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丰南縣發生7.8級大地震全部震毀,現只有薊運河防潮新閘。薊運河防潮新閘,位於天津市塘沽區北塘鎮北薊運河入渤海灣處。設計與施工均為天津市根治海河指揮部承辦,建成日期1974年7月,主要用途,泄洪排瀝、防潮蓄水。泄洪流量1200立方米/秒,相應閘上設計水位2.14米(黃海高程,本閘同),閘下設計水位1.91米,擋潮蓄淡最高蓄水水位2米,正常蓄水位1米。該閘系開敞型,井柱樁基礎,分離式底板,閘孔12孔,其中中孔8孔,兩端各有邊孔2孔,中孔閘門尺寸8×9.5米,底板原設計高程—6米;邊孔閘門尺寸8×7.5米,8×4.75米,底板原設計高程-4米,-1.25米。閘門為上、下扇直立鋼閘門,閘門頂部設計高程3.5米。防潮閘左側建有船閘,設計標準按300噸級,最高通航水位2米,最低通航水位-1米,閘門為橫拉式,閘室長130米,閘室寬10.6米,閘室底板設計高程-3.5米。閘體兩側設有魚道,由於上游之淡水補充不足,引魚、過魚受到限制。防潮閘上游一側設有公路橋,設計標準汽13—拖60,橋面高程4.5米,梁底高程3.9米,橋面寬6米,橋長130米。防潮閘下游一側設有工作橋,設計橋面高程4.5米,梁底高程3.9米,橋面寬4.5米,橋長130米。
薊運河防潮閘
1976年唐山、丰南大地震,致使防潮閘受到嚴重震災,大閘兩端橋頭堡傾斜,閘底板脫落,機架橋、岸牆、工作橋、船閘及其附屬設施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影響正常運行。1977年進行震毀修復並對閘底板進行過靜壓灌漿處理。1984年至1986年又對深孔閘底板進行靜壓灌漿,1987年再次進行高壓定噴灌漿。運用原則:汛期閘上一般控制水位0.5米,超過時提閘放水。汛后閘上正常蓄水位1米。防洪效益:年泄洪量6.33億立方米。1977年8月2日,閘上水位1.71米,閘下水位1.41米,過閘流量1590立方米/秒,為歷史最大泄流流量。
滯洪工程
青甸窪蓄滯洪區,位於薊州區(原薊縣)城南,東邊為州河,西南邊為泃河,北邊以5.5米(黃海)等高線為界,總面積150平方公里,設計蓄洪水位5.5米(黃海),設計蓄洪量1.833億立方米。青甸窪內含本窪和東、西、南、北窪。本窪面積32平方公里,設計水位下蓄水量為0.709億立方米;東、西、南、北窪面積118平方公里,設計水位下蓄量為1.124億立方米。青甸窪運用原則是:當泃河上游洪量大於校核流量1080立方米/秒時,由引泃入潮分泄830立方米/秒,其餘由泃河辛撞閘下泄。當上游泃河水位繼續上漲時,由南周庄閘向青甸窪分洪。當九王莊水位達9米(大沽),且泃河水位繼續上漲時,再由邵莊子閘向青甸窪分洪。當泃河洪水流量達到1330立方米/秒時,由辛撞閘上破堤向青甸窪分洪。分洪順序為先本窪,再其它各窪。青甸窪歷史上就是蓄滯泃河、州河洪水並使之錯峰的窪淀。建國后,黨和政府立即進行薊運河治理。1950年,由華北水利工程局施工,開挖由焦康莊至八台港的潮白新河,從而使潮白、薊運河分流,減輕了薊運河的洪水災害。同年春,由薊灤河務局設計,並會同天津、唐山、通縣三個專區及軍工單位共同進行整理潮白河下游工程及薊運河系復堤搶險工程。唐1山專區薊州區(原薊縣)、寶坻、寧河等七縣於1951年春、秋兩季出工,對薊運河系部分堤段進行復堤及搶險,經過治理薊運河九王莊保證流量可達300立方米/秒。1951年對嘴頭泄洪閘進行改建(民國年間為一小型3孔石橋閘,最大過水流量30立方米/秒),改建后,其過水流量達到100立方米/秒,至70年代此閘一直為青甸窪主要排水設施,以後隨著南周庄閘和邵莊子閘相繼建成,以及窪區電力排水設施的增加,該閘已基本不再使用。
盛庄窪,位於天津市寧河區(原寧河縣)和河北省玉田縣境內,總面積12.5平方公里,設計蓄洪水位4.4米(黃海),設計蓄洪量0.26億立方米,其中在寧河區(原寧河縣)境內面積1平方公里,蓄洪量0.027億立方米。盛庄窪蓄滯洪區是薊運河綜合治理防洪體系的組成部分,1970年由水電部牽頭,天津市、河北省、水電部十三局等單位參加,組成薊運河補充規劃小組,該組於1972年編成《薊運河幹流治理規劃補充報告》,劃定盛庄窪為還鄉河分洪道的蓄滯洪區。還鄉河分洪道起自還鄉河下游九丈窩,東南行穿丰台與西棘坨之間,至裴庄與津唐運河相匯,至閻庄入薊運河,全長32.5公里。還鄉河分洪道在玉田縣北單庄按十年一遇洪水670立方米/秒標準開挖,設計水位4.97米(黃海),至西魏甸村匯小新河,流量增至686立方米/秒,在裴庄匯津唐運河洪瀝水,至閻庄流量為734立方米/秒。分洪道於1972年10月開工,至1973年5月竣工。遇超標準洪水,可向盛庄窪及於蠻鋪窪分洪。盛庄窪運用原則:當九丈窩以上來水超過670立方米/秒,九丈窩分洪閘水位超過4.92米(黃海)且繼續上漲危及堤防安全時,則利用九丈窩分洪閘向盛庄窪分洪。
於橋水庫,位於天津市薊州區(原薊縣)城東,壩址坐落在薊運河左支流州河出山口處,壩址區地層為震旦紀標準層薊州區(原薊縣)統霧迷山灰岩。於橋水庫控制州河流域面積2060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96%。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5.06億立方米。州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境內,流經遵化、薊州區(原薊縣),於寶坻區(原寶坻縣)北九王莊與薊運河右支流泃河相匯,入薊運河入海,全長48.5公里,最大過流量400立方米/秒,上游主要支流有沙河、黎河、淋河。由於匯水面積大,且域內常為暴雨出現地段,歷年多在暴雨出現的七、八月份形成洪峰,加之河道狹窄,泄洪不暢,幾乎年年洪水泛濫成災。據《順天府志》和《薊州志》載:水災時,曾出現“民有父子相食者”的悲慘狀況。千百年來,州河兩岸人民飽嘗了水災之害,早就盼望徹底根治。
於橋水庫
海子水庫,是平谷區(原平谷縣)最大水庫,位於韓庄鄉海子村東北,距縣城15公里,座落在泃河主河道上。1959年初建,1968年續建,1974年擴建,總庫容1.21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443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發電、養魚和旅遊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庫。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賽艇、皮划艇項目比賽在此舉行。
海子水庫
邱庄水庫,位於河北省豐潤區城北20公里的左家塢、黃昏峪兩鄉與遵化縣交界處。因水庫大壩建在邱庄附近,故名邱庄水庫。1959年11月始建,1960年建成。水庫大壩建於還鄉河中上游,胡岩山與果峪之間,匯水面積525平方公里,總庫容2.04億立方米。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長930米,最大壩高28米,初建時壩頂寬7米。壩左端為放水洞,最大泄水量為252立方米/秒。庫區水面向左右延伸,形如一對牛角。1966年至1968年間,又在大壩左岸續建了溢洪道,最大泄洪量3373立方米/秒。由於水庫壩基滲漏嚴重,蓄水量不足,未能充分發揮設計效益。1977年3月開始對大壩進行加高和防滲加固,1984年底竣工。
般若院水庫,位於唐山市遵化市城東北10公里、薊運河支流州河支流沙河上游峽口處,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庫於1972年7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30平方公里,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按現狀調度運行時的保壩標準,水庫總庫容545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585萬立方米,實際灌溉面積5.6萬畝。
引灤入津工程完成後,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津市水利局、天津市電力開發公司、薊州區(原薊縣)人民政府共同集資,在於橋水庫興建一座水力發電站,以充分發揮水庫的興利效益。於橋水庫電站設計由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完成,1985年完成工程初步設計補充報告,1987年12月完成技術施工設計。選定設計水位條件:電站發電最高水位21.16米。電站運行最大水頭13米,最小水頭7米,設計水頭9.4米。建築物等級:電站廠房、混凝土壓力管及尾水漸變段工程等級為4級建築物;壓力引水道、壓力引水洞、泄水閘工程等級為Ⅰ級建築物。電站土方工程用機械施工,在1986年3月15日至4月完成。尾水池、尾水渠於1986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完成。放水洞改造於1987年5月19日至11月21日竣工。電站主副廠房圍封混凝土分期澆築,廠房頂部用桁架鋼樑,大型混凝土槽板全部用預製吊裝,廠房內設備吊裝使用廠房內吊車安裝,電站全部工程於1986年6月破土動工,1988年12月工程結束,歷時2年半。
引河灌溉。1958年開始興建州河和泃河兩項引水灌溉工程。1975年州河引水灌溉工程建成,自山下屯村西引州河水至科科村,沿遼運河故道南下至下倉,灌溉沿線翠屏山、禮明庄、上倉、楊津庄、大堼上、下倉等7個鄉10萬畝農田。州河引水渠全長40公里,最大過水流量50立方米/秒。泃河引水灌溉工程於1958年在桑梓鄉紅旗庄建了攔河閘,引泃河水經西旅庄至黑豆河全長7公里,過水流量5立方米/秒。灌溉桑梓、西塔、劉家頂、尤古庄、侯家營、東施古等6個鄉的5萬畝農田。1983年進行改建,在改建后的紅旗庄閘下,建橡膠壩1座,以提高泃河水位,引水灌溉。改建后的泃河引水灌溉工程,可使桑梓、劉家頂、西塔、侯家營、尤古庄等鄉7.5萬畝小麥灌兩次水。1969年,開始建漳河引水工程,次年建成,于山下屯引州至漳,灌溉青甸窪內漳河兩岸5萬畝農田。上述引水工程均以民辦公助方法配套渠系工程,形成自流灌區。
水庫灌溉。於橋水庫位於薊州區(原薊縣)山丘區的於橋盆地。於橋盆地東臨出頭嶺、龍接峪,西界鳳凰山、翠屏山,北依六子山、桃花山,南靠塔山、丘子峪,總面積250平方公里。沙河、黎河、淋河、果河、州河流入盆地,匯水面積2060平方公里。工程由河北省主持興建,原設計主要是攔洪灌溉,1959年12月開始施工,1960年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完成後,壩頂高程27.38米,總庫容13億立方米,正常蓄水量2.05億立方米。從1976年5月到1981年又進行了大壩加固和泄水洞的基礎處理,並配套興建了溢洪道工程。從建庫到1980年共攔洪19次,1969年至1980年累計蓄水量22.4億立方米,除支援城市用水外,平均每年灌溉農田31.95萬畝。1982年至1983年,天津市在興建引灤入津工程中,對於橋水庫又進行了擴建,實施了加高壩頂、加固壩基、截滲等工程措施,總庫容由13億立方米增加到15.5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由2.05億擴大到3.85億立方米。水庫除保持防洪和農業供水功能外,主要已變為引灤入津調蓄水庫。
海子水庫灌渠,包括總乾渠,乾渠和支渠三個部分。原總乾渠建於1960年,從主壩北頭至分水閘由東往西,總長573米,過水流量8立方米每秒,是下游乾渠與水庫之間的樞紐工程。由海子水庫初建工程指揮部負責設計和施工。1971年擴建,過水流量12立方米每秒。1987年在溢洪道正西利用水庫擴建工程中的倒虹吸工程重新修建一條總乾渠,與舊總乾渠的下游渠段銜接,總長835米,其中舊總乾渠287米。原總乾渠上游渠段及其建築物作廢。新總乾渠為矩形斷面,兩側直牆為塊石水泥漿砌,渠底澆築凝土澆注。渠底縱坡為1/1000的的渠段有548米,底寬6米,渠深2.3米;渠底縱坡為1/2000的渠段有287米,底寬6米,渠深2.7米。過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比擴建前的舊總乾渠過水量增加7立方米每秒。海子水庫灌渠的總乾渠分水閘下曾建3條幹渠,即“三·八”渠、北乾渠和南乾渠。“三·八”渠和北乾渠建於水庫之前,引泃河河套基流水灌溉洵河北岸農田。水庫建成后都改為海子水庫乾渠。80年代,水庫灌渠只保留北乾渠和南乾渠,“三·八”渠由乾渠降格為支渠,仍從總乾渠引水。
薊運河位於灤河以西,潮白河以東,由泃河、州河、還鄉河和還鄉新河,組成一單獨入海水系。泃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將軍關外;州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羅文峪;還鄉河發源於河北省遷西縣新集鎮,均處於燕山山脈南麓。總流域面積1028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42%,平原佔58%。山區地質構造屬燕山緯向構造體系,平原地質構造屬新華夏構造體系。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乾燥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多風沙,秋季天高氣爽,四季分明。流經地區薊州區(原薊縣)因地處燕山向風坡,據1957年至1984年統計,汛期降水量平均值為566.3毫米,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汛期降水主要集中的時段,在一般年份薊州區(原薊縣)汛期降水量多於中下游沿河地區。流經行政區劃分屬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
薊運河
薊運河
薊運河
薊運河宛如一條綴滿珍珠的飄動銀河帶,被列為“寧河八景”之首,沿途沼澤港岔星羅棋布,眾水相聚通補,水脈相連,有四淀二十一沽,引來鷗、禽鳥逐其翔鳴;盛產四十多種美味的魚蝦蟹,冬天在冰面穿凌網,更有頗豐的收入,捕獲的銀魚、紫蟹,是薊運河產的珍品,明清兩代的貢品;兩岸萬頃鬱鬱蔥蔥的蘆葦,緊緊護衛著九曲十八彎的河兩岸,抗擊著狂風暴雨掀起的浪濤擊打,抵禦著因潮汐形成的漩渦、水流對兩岸的猛烈衝撞;交錯生長的萬絲千縷的根須,為水中生物、魚蝦蟹等構築了堅實的安樂窩,為多種珍禽野鳥小動物等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避風的港灣;東岸百里鹽田盛產馳名華夏的長蘆鹽;西岸數萬畝的小站稻及種植梁黍菜果的園田享受著薊運河甘露的滋潤;修建於1888年京山(初為唐胥)鐵路,橫跨薊運河,為國內最早;四十多種美味的魚蝦蟹,是上蒼對其兒女的恩賜。冬天在冰面穿凌網,更有頗豐的收入,捕獲的銀魚、紫蟹,是水產之珍品,薊運河的鎮河之寶,也是明清朝代的貢品。
工程將為薊運河河道兩岸恢復自然堤岸,斜坡種植喜水植被,實行喬灌草結合以增強堤岸抗洪能力,在沿岸堤腳建設親水棧橋。同時,避免不適宜的土地利用對河流產生污染和視覺破壞,保留更多的河岸生態綠地空間,為市民提供濱水休閑空間和聯繫城鄉的濱水休閑場所。此外,還將開闢薊運河兩岸具有歷史文化、景觀意義的主題公園,提升薊運河的品質形象。
2017年7月22日,北京市公布河長制“加強版”,並公示18名北京市市級河長名單:張延昆為薊運河(泃河)市級河長。
薊運河入海處水深、地形複雜,彎多岔多,河、海兩水潮汐相交受阻形成急流漩渦,有小“百慕大”稱謂,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家鄉的先祖們藉助其的天然優勢,早在明朝時就為防禦日倭海盜入侵,在其兩岸築有炮台。清咸豐九年的1858年,大沽口海戰第一次失敗后,又在此地重新修築兩壘高五丈的大炮台和兩壘小炮台,中間水域沉降鐵籠一部,用粗鋼絲纜、鐵棍纏繞成各型圈套和各種形態的尖、鉤、鏈等狀,阻止英法聯軍船隻順河北上。1859年6月,在第二次抗擊英法聯軍的防禦戰中,薊運河炮台,以攻敵不備,出敵不意之動,取得了振我雄威的偉大勝利,一洗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