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灤入津工程

位於河北省遷西縣灤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庫

引灤入津工程將河北省境內的灤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水源地位於河北省遷西縣灤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庫,向天津供水10億立方米/a。由潘家口水庫(參見潘家口水利樞紐)放水,沿灤河入大黑汀水庫調節。引灤工程總乾渠的引水樞紐工程為引灤入津工程的起點,穿越分水嶺之後,沿河北省遵化市境內的黎河進入天津市境內的於橋水庫調蓄,再沿州河、薊運河南下,進入專用輸水明渠,經提升、加壓由明渠輸入海河,再由暗涵、鋼管輸入芥園、凌庄、新開河3個水廠,引水線路全長234千米。

1982年5月11日,引灤入津工程開工。1983年9月11日通水。

工程簡介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Luanhe River to Tianjin City)是中國大型供水工程,工程於1982年5月11日動工,於1983年9月11日建成。整個工程由取水、輸水、蓄水、凈水、配水等工程組成。工程自大黑汀水庫開始,通過輸水乾渠經遷西、遵化進入天津市薊縣於橋水庫,再經寶坻區至宜興埠泵站,全長234千米。分兩路進入天津市:一路由明渠入北運河、海河;另一路由暗渠、暗管入水廠。輸水總距離為234千米,年輸水量10億立方米,最大輸水能力60-100立方米/秒。主要工程包括河道整治、進水閘樞紐、提升和加壓泵站、平原水庫、大型倒虹吸、明渠、暗渠、暗管、凈水廠,公路橋,以及農田水利配套、供電、通訊工程等。工程緩解了天津市的供水困難,改善了水質,減輕了地下水開採強度,使天津市區地面下沉趨於穩定。
依據國務院文件精神,引灤入津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等由天津市負責審定,組織實施。初步設計及概算的審批由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

輸水路線


批准的北線方案,即從潘家口水庫放水,經大黑汀水庫抬高水位,發電後送入引灤總乾渠,由分水樞紐閘分水,一路流向唐山(南線),稱引灤入唐;一路奔向天津(北線),稱引灤入津。引灤入津穿越灤河、黎河分水嶺的引水隧洞,出洞后流入河北省遵化縣的黎河幹流,順流而下注入薊縣於橋水庫,出於橋水庫后循州河迂迴南下入薊運河。在薊運河馬營閘上右岸(南岸)九王莊處的渠首閘引入專用輸水明渠,經寶坻、武清、北郊直達永定新河左岸(北岸)。明渠沿途與12條河渠相交,均採用倒虹吸穿越。在明渠上設置潮白河、爾王莊、大張庄三級提升泵站,在明渠的、中部地區寶坻縣爾王莊附近修建爾王莊調蓄水庫一座。灤河水經潮白河泵站進行第一次提升,經明渠入爾王莊泵站再進行二次提升之後,分三路輸水。第一路由爾王莊明渠泵房提升后,通過明渠經大張庄泵站三次提升注入永定新河南邊毗鄰的新引河,經北郊區屈家店涵洞,順北運河到市區入海河;第二路由爾王莊暗渠泵站加壓提升,通過鋼筋混凝土暗渠送至宜興埠加壓泵站,以輸水鋼管分別送至芥園、凌莊子水廠及西河預沉池和新開河水廠;第三路向塘沽區送水,由爾王莊附近的高莊戶泵站提取引灤專用明渠水,途經寶坻、寧河兩縣,中途經北淮淀泵站送到塘沽區的北塘水庫和塘沽水廠。爾王莊水庫由爾王莊暗渠泵站補水,起調蓄水作用。
引灤入津工程自大黑汀水庫壩下引灤總乾渠0+500處起,至天津市區西河水廠預沉池,輸水線路全長234公里。其中隧洞及上下游連接全長12.4公里,黎河輸水57.6公里,於橋水庫庫區長26公里,州河輸水52公里,薊運河2公里,九王莊至爾王莊明渠47.2公里,爾王莊至宜興埠泵站暗渠26公里,宜興埠至西河預沉池10.8公里。

建設背景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
天津歷史上水資源比較豐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初期,天津城市用水及農業用水汲用上游各河的基流就能滿足。隨著城市的擴大和工農業生產以及上游水利建設的發展,天津水資源發生了由豐到缺的變化。進入1970年代以來,海河流域出現了持續乾旱,使天津市遭到嚴重水荒。國家為了解決天津用水危機,曾於1972年、1981年、1982年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引黃河水解濟天津市缺水之急,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天津市水源問題。
那時天津面臨水源斷絕,城市用水量由原來的每天180萬立方米降到100萬立方米,后又壓縮到70萬立方米。人民生活用水由原來每人每天70公升降到65公升,並且還是每公升含1000多毫克氯化物的苦澀鹹水。工業生產用水由原來日用77萬立方米降到45萬立方米,天津第一發電廠被迫停止發電,紡織、印染、造紙等用水大戶隨時面臨停產威脅。
天津的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其優劣影響著全國的市場供應和出口任務的完成,還影響著有關省市的工業生產。且天津具有多種發展優勢,只是因水的匱乏制約著其發展。對此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注和重視。早在1972年中央領導就高瞻遠矚地指出把豐富的灤河水提蓄起來,以解決天津和唐山地區用水問題。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就是在黨中央的關懷下開始興建的。
1981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興建引灤入津工程。灤河在距天津幾百裡外的河北省遷西縣和遵化地區,引灤入津就是把灤河上游、河北省境內的潘家口和大黑汀兩個水庫的水引進天津市。引水渠全長234千米,中間還要在灤河和薊運河的分水嶺處開鑿一條逾12千米長的穿山隧洞,需治理河道100多千米,開挖64千米的專用水渠,全部工程開鑿出的岩石達140萬立方米。為了早日造福天津人民,天津市委、市政府下令:1983年必須把灤河水引到天津。

技術數據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由引水樞紐、引水隧洞、河道整治工程、於橋水庫、爾王莊水庫、泵站、輸水明渠及其渠系建築物等215項工程組成。
引水樞紐含人津、人還2個水閘,引水流量分別為60立方米/秒與80立方米/秒,分別向天津市和河北省唐山地區輸水。
引水隧洞及進出口工程總長12.39千米,其中洞長9.66千米,設計流量6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75立方米/秒;隧洞凈寬5.7米,凈高6.25米,圓拱直牆型,無壓輸水,隧洞圍岩為片麻岩,節理裂隙發育,隧洞穿過罕見的特大斷層長達212米。為保證工程質量,借鑒當代地下工程設計、施工的先進經驗,採用新奧法並結合實際的新型設計與施工工藝。
整治河道108千米,開挖輸水明渠64千米,修建倒虹吸12座、涵洞5座、水閘7座。
已建的於橋水庫加高加固後作為引灤入津工程的控制性調蓄樞紐,總庫容15.59億立方米,均質土壩長2222米,壩體加高1.2米,壩基採用混凝土防滲牆及灌漿進行加固。
爾王莊平原水庫為引灤入津工程的月調節水庫,庫容4500萬立方米。
泵站4座,主要技術特徵及主機型參見引灤入津泵站工程。
雙孔(2—3.35米×3.35米)鋼筋混凝土暗涵長26千米。直徑2.5米的鋼管10.8千米,直徑1.8米的鋼管3.7千米。
變電站3座,架設通信線路360千米。
主要工程量:土方3460萬立方米,石方166.7萬立方米,混凝土63.7萬立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安裝設備2776台(件)。工程總投資11.34億元。

建設情況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
1982年5月11日,引灤入津工程正式開工。引水線路施工中最艱難的是要穿越中國地質年齡最古老的燕山山脈,在200多條斷層中修建一個12394米長的引水隧洞,這是中國最長的一條水利隧洞,也是引灤入津的“卡脖子”工程。鐵道兵第八師和天津駐軍198師擔負其中7210米的施工任務。
1981年8月1日水利部批複引灤入津工程北線的設計任務書後,天津市立即著手組織設計隊伍,先後有18個單位參加了設計工作。許多設計工作要和勘測、施工交叉進行,設計入員克服各種困難,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在正常情況下設計周期至少需要兩年才能完成的任務。據統計,引灤入津工程共提出設計任務書1份,選線報告2份,方案報告1份,初步設計報告33份,完成圖紙9115張。
時任鐵道兵第八師師長的劉敏說,在當時的條件下,如果按正常挖掘速度,即便兩頭同時挖也需要15年時間才可以挖通,但官兵們用了1年零4個月就將隧洞打通,創造了當時全國日掘進6.8米的最高記錄。在整個引灤工程中共有22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就有17名戰士在打通引水隧洞時犧牲。
在引灤工程最關鍵的時刻,當時天津市700萬人民也紛紛行動起來,以自己的行動來支持引灤工程。原天津市水利局引灤管理局局長趙連銘老先生說,據資料統計,僅當年參加義務勞動的就有20萬人。
1983年9月5日上午8時,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和引灤樞紐閘依次提閘放水,全長234千米的引灤入津工程正式向天津送水。9月11日,人們打開自來水管,甘甜清澈的灤河水流進千家萬戶,天津人民結束了喝鹹水的歷史,這一天也成為引灤通水紀念日。
2014年4月10日9時,2014年引灤入津春季供水工作正式開始。此次供水計劃由海委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向天津市供水4億立方米,用於滿足近期天津市城市生活及工業用水需求。此次供水工作預計14年6月下旬結束。

工程意義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工程建成通水一舉結束了天津人民喝鹹水、苦水的歷史,至2009年9月11日已經安全運行26個年頭,累計向天津供水192.2億立方米。天津城市飲用水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全國飲用水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工業生產缺水的被動局面得到扭轉,不僅使用水較多的缺水企業全部恢復生產,而且使天津港獲得了新生,新港船閘得以重新開啟使用,停產三年之久的內河港區碼頭恢復了生產;同時為新建企業提供了可靠水源,加速了工業發展,改善了投資環境,成為天津經濟和社會發展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天津市還大大提高引灤輸水保證率,減輕水體污染,保證入市引灤水質量,確保城市供水安全。與此同時,天津還結合水源保護工程建設,實施了綠化、美化工程。他們把“古有都江堰,今有引灤線”作為奮鬥目標,從而使引灤入津這條“生命線”成為天津市又一條靚麗的文化生態“風景線”。
30多年過去,南水北調等多重引水工程的實施,灤河水已不再是天津唯一的用水來源,但引灤精神及其區域協同的治理經驗,在津冀人民心中,是一筆珍貴而永久的財富。

工程維護


為高標準管理維護好引灤入津工程,從1983年至2002年,國家累計投資4億多元,先後組織實施了明渠護砌、黎河整治、隧洞補強加固、三大泵站機電設施更新改造、暗渠檢修加固等數百項維修配套工程,使引灤入津工程不斷得以完善。從2002年起,啟動了總投資23.994億元的引灤入津水源保護工程,2005年9月,全長34.14公里的新建暗渠工程全部完工,明渠27.63公里護坡、61.89公里護底、95.26公里封閉隔離網帶架設提前告竣,明渠全線綠化面積達449.4萬平方米,明渠兩側形成了寬35米、長64.2公里的蜿蜒的綠化帶,配上坡頂筆直伸展的硬化路面,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引灤精神


1983年6月30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表揚引灤入津工程是全國重點建設的榜樣,要求大家研究這個工程的經驗。他還讚揚參加建設的解放軍完成任務又快又好又省。
同年7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挑選得力幹部是重要的一招》,稱讚引灤工程為全國重點建設做出了榜樣。8月16日發表了《人民軍隊打天下又建天下》社論,讚揚解放軍為加快引灤入津工程建設所做的重大貢獻。9月12日發表了《重點建設工程的榜樣》社論、高度讚揚了“引灤精神”。10月1日發表了《扎紮實實,奮發向前》,號召各條戰線的人們,按照黨的十二大提出的宏偉奮鬥目標,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同時提到引灤入津工程提前勝利完成是個很好的榜樣。
中共天津市委員會、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市內三岔河口立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
時任李瑞環市長在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作《關於勝利完成引灤入津工程的報告》中總結了引灤通水勝利實現的經驗,把引灤施工中,用群眾智慧創造出來的引灤精神概括為六句話:為民造福的偉大思想,頑強拼搏的革命鬥志,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勇於創新的進取精神、團結協作的高尚風格,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水源現狀


水庫竟成養殖基地
“引灤入津”工程從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開始,通過輸水乾渠經遷西、遵化進入天津市薊縣於橋水庫,全長234公里。5月17日,記者從北京出發,全程考察引灤入津工程的現狀。記者首先到達的是潘家口水庫與大黑汀水庫,這是引灤入津工程的起點,記者在庫區的水面上,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養魚網箱,大量養魚的飼料,每天都在進行拋灑。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農民張中勐告訴記者,漁民每天給魚餵食飼料兩次,以後還要增加到一天四次。
研究顯示,網箱養魚過程中投放的餌料和產生的魚類糞便沉在水底,會導致氮磷升高,加劇水庫富營養化。而一份調研報告也顯示:大黑汀水庫每年網箱養魚餌料和排泄物中總氮、總磷排放量已佔水庫總污染負荷的近1/3,如此重要的水源地,卻有著大大小小多個導致水源污染的網箱。由於網箱的數量眾多,當地的居民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記者在水面上見到,每一個網箱的面積都很大,村民們說,水裡養的這些魚,是村裡最掙錢的產業。一位村民指著自己最大的花鰱箱告訴記者,裡面裝了7000斤花鰱,預計產出價格在1萬5左右。
根據記者調查發現,當地管理部門不僅不對水源地的網箱養殖進行制止,反而要向漁民徵收費用,一個網箱需要向當地漁政繳納50元錢。國家水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從事網箱養殖、旅遊、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但當地人透露,只要你繳納一定的費用,你就可以在這個水庫里隨意養魚,記者在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庫採訪兩天的時間裡也看到,岸邊沒有任何水源保護區的界標和標誌,相關的法律法規,這裡的百姓也毫不知情。至於監管部門的身影,記者在三天的採訪過程里,也始終沒有見到過。
依託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河北的遷西縣已成為華北地區第二大淡水養殖基地。對於灤河水源地的水質問題,遷西縣忘得乾乾淨淨。採訪中,當地百姓說得最多的是養殖的效益,天津千萬戶家庭的用水安全,始終無人提及。
尾砂流入生命水源
沿河行進,記者進入了位於河北省遵化市境內的黎河段,黎河河道全長76千米,引灤入津工程在這裡借用了50多千米河道進行輸水。5月18日,記者結束了大黑汀水庫的採訪之後,進入了遵化市的黎河區域,進入河道之後,更多看到的,是兩岸密布的採礦點和精選鐵礦廠,而且,面積大小不一的尾礦砂庫緊鄰著河道。
這位老闆告訴記者,由於當地政府的整治,這裡的鐵選廠關門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了,但是,對於尾礦的礦砂該如何處置,當地政府和礦場負責人都無動於衷。
可見,雖然礦廠被叫停整頓,但兩岸堆積的尾礦,是懸在灤河水質上最大的威脅。除了礦廠,黎河兩岸6萬多沿河居住的村民,也把黎河當作了垃圾場,污水池,這讓引灤入津的水質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水庫敲響生態警鐘
儘管果河橋就在天津市重點管理的於橋水庫周邊,魚販子們依舊在熱火朝天的做著生意,熱鬧的橋頭,豎立著一塊於橋水庫的管理規定,嚴禁在河流內捕魚,但這些規定,魚販子們絲毫不放在眼裡。一名魚販子告訴記者,基本每天都要到橋上賣魚。時值中午,有些魚販已經將魚賣掉,回家吃飯,而他們的交通工具則是破舊的柴油船。
果何橋下游幾公里就是於橋水庫,引灤入津兩百公里引來的水,就是從這裡,正式的流入到了天津市唯一的湖庫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根據《天津市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規定:在這個區域里,禁止使用炸藥、有毒物質或者電網捕殺魚類以及使用機動船隻進行水產捕撈;禁止飼養畜禽和從事集約化水產養殖;但是站在果何橋上,放眼望去,不時有柴油船往返,水面上還有養殖的鴨子。
除此之外,記者還在果河橋的橋下見到了令人趕到沉重萬分的畫面。引水渠被各種建築垃圾、生活垃圾所包圍,甚至還能見到腐爛惡臭的動物屍體,記者在引水渠邊走了不到一百米,腐爛的動物屍體,記者就看到了好幾處。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讓人相信,這竟然就是天津市1300萬市民的飲用水生命線。
在橋的兩側,各種警示標語標寫得非常清楚,禁止在於橋水庫境界區水域內釣魚、毒魚、電魚、炸魚或者游泳,但就在這些牌子的下面,違反規定的各種行為,就這樣爭鋒相對的進行著。就在距離這個牌子不到30米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有一個養魚的圍欄,打魚的漁船穿梭其中。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在準保護區內採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濕地、水源涵養林等生態保護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飲用水水體,確保飲用水安全。但記者在村莊里發現,水庫兩側,布滿了農田和村舍,眼前的這條小河溝,成了村子里的排污溝,沿著這條小河向水庫方向走去,記者看到了河岸的右側,盡然出現了一個大型的養鴨廠,很多個花花綠綠的瓶子,堆積在河岸邊。
公開數據和研究顯示,於橋水庫位於天津市薊縣的東面,庫區周邊涉及7個鄉鎮,161個村莊,人口137073人,耕地面積將近13萬畝,依據國家的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脅供水安全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採取停止或者減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水庫周邊的大量殘留化肥農藥和畜禽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已經讓水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源,這裡的水質僅僅只能附合國家四類水質的標準。勉強能夠得上農田的灌溉使用。

工程管理


引灤入津工程,自隧洞分水樞紐閘下至宜興埠泵站段,由天津市引灤工程管理局管理。其管理體制,全線實行集中調度、分段管理。引灤工程管理局與天津市水利局合署辦公,派出常設管理機構職能處——引灤工程管理處。負責引灤各處的技術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各項工作,協調、安排完善配套項目和調水等項管理事宜,同時兼管引灤通訊、招待所以及地方防汛除澇等工作。引灤沿線分段設隧洞、瀑河、於橋水庫、潮白河、爾王莊、宜興埠6個管理處,處下屬分設科室及泵站、渠庫閘所。各處均建立黨政工團組織。引灤編製1212人,到1990年底實有職工1007人。
引灤工程自1983年通水以來,逐步安排工程的維修及完善配套。8年間安排維修工程1309項,投資累計5768.63萬元;機電維修374項,投資843.67萬元;房屋維修44項,投資119.785萬元;綠化工程投資233.624萬元,植樹233.124萬株。
引灤沿線設置13個水文站、13個觀測點,以獲得工程各項水文數據。為了監測引灤沿線水質,在引灤工程管理處建立化驗室(后交於橋水庫管理處管理、工管處內設立水質保護科。沿線設立13個定期監測點,定期觀測水質,並採取措施,保證引灤水質良好,達到國家二級水飲用標準)。
引灤輸水調度工作由市局統一領導,分兩級調度管理。市局水源處負責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向於橋水庫調水及向海河與市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計劃。引灤工程管理處設水情調度科,負責引灤隧洞入口至大張庄泵站區間的二級輸水調度工作。引灤各處設水調科,負責本處管範圍內的輸水調度工作。引灤管理處根據輸水情況,將指令及時下達各處水調科(或專人)執行。
為使引灤管理實現現代化、制度化、科學化,充分發揮輸水功能,確保機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引灤各處結合自己工作範圍內業務實際,均分別制定出一系列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和輸水運用辦法,以保證各項工作依章進行。
按照規章要求對各項工程進行了必要的觀測。主要有:隧洞觀測。對其除做水文觀測外,尚有隧洞本身原型觀測。隧洞在建設期,內設7個觀測斷面,埋設119支感測器,進行鋼筋應力、外水壓力、測縫、圍岩溫度等4個項目觀測。通過長系列觀測資料分析發現,隨著溫度的變化,在停水期間,鋼筋應力數值變化較小,而在通水期間數值變化較大。總的趨勢是襯砌內側鋼筋應力隨溫度的升高拉應力增加,壓應力減小,溫度降低則相反。通過資料分析,鋼筋最大拉應力值和最大壓應力值,均在允許值範圍內,且應力值變化不大,處於比較穩定狀態;另外是對於橋水庫大壩進行了大壩變型、固結及滲透觀測。據資料分析,1960年至1961年建庫初期,土壩沉陷最快,自1963年基本趨於穩定,以後逐年減少,壩體逐漸趨於穩定,實際最大累計垂直位移量417毫米,實測最大累計水平位移量118毫米。觀測資料顯示,大壩固結量逐年減小,年固結率逐年降低,大壩趨於穩定狀態。大壩滲流量及各測壓管水位具有逐年減小趨勢。
引灤入津工程各管理單位把微型計算機技術逐步引入工程管理和生產實踐,先後建成了於橋水庫水文自動測報系統,於橋水庫大壩測壓管水位遙測系統,三大泵站微機監測控制系統,引灤輸水調度微機管理系統,隧洞原型微機觀測系統,閘門啟閉微機控制系統,財務管理也逐步實現微機化。

運行問題


引灤入工程通水以後,經過運行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黎河為引灤入津輸水的一條重要河道,該河原為行洪排瀝天然河道,屬山區型,坡陡流急,河床寬窄,深淺變化大。引灤入津工程輸水后,出現河床下切,兩岸沖刷,多段護坡、建築物基礎遭破壞。管理、科研和設計部門經試驗研究找出了河道水流規律,並逐步採取治理措施,穩定了輸水水流流態,使河床的破壞情況得到緩解。
引灤入津工程全長234公里,沿線佔用了黎河、州河兩條行洪排瀝河道,由於歷史原因,沿線居民、企事業單位的生產、生活污水和新建工業企業廢水均處理不當或不加處理就排入兩河,引灤入津工程投入運行后對此進行嚴格控制,使向天津市供水水質標準達到:氯化物<80毫克/升,氨氮<0.5毫克/升,其它均不超標。 
潘家口水庫與大黑汀水庫,引灤入津工程的起點,也是天津和唐山的城市水源地。根據水利部2011年頒布的《關於公布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的通知》,潘家口水庫與大黑汀水庫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水源地。然而在大黑汀水庫,養魚網箱,大量養魚的飼料,每天都在進行拋灑。對水源形成了污染。
河北省遵化市境內的黎河段,黎河河道全長76千米,引灤入津工程在這裡借用了50多千米河道進行輸水。河道兩岸的採礦點和精選鐵礦廠對灤河水質形成威脅。
於橋水庫是天津市唯一的湖庫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產捕撈、水產養殖也影響著下游水質。 
2017年6月,天津市正式與河北省簽訂了《關於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根據《協議》內容,2016年至2018年,河北省、天津市各出資3億元共同設立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專項用於引灤入津水污染防治工作。此後,津冀兩地還將持續探索流域治理的區域協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