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運河

海河的支流之一

北運河,海河的支流之一,幹流通州區至天津也是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古稱白河、沽水和潞河等。其上游為溫榆河,源於軍都山南麓,自西北而東南,至通州北關與通惠河相匯合后始稱北運河。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及海淀區一帶。向南流入通州區,在通州區北關上游稱做溫榆河。然後流經河北省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在天津市大紅橋匯入海河。

向南流入通州區,在通州區北關上游稱全長120公里,流域面積5300平方公里。支流有通惠河、涼水河、鳳港減河、鳳河。漕運咽喉河西務,曾盛極一時。北運河古稱“御河”,是天津重要的一級河道,海河幹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防洪、引灤輸水任務。

名稱由來


北運河,歷史上稱潞水,又有潞河、白河(白漕)、沽河和外漕河之稱。
白河(白漕)是明代的稱謂。北運河開鑿於潮河、白河全流以前,以白河下游為基礎開挖形成,因此,明代稱之為白河。明代亦與南運河等河段一起稱通濟河。沽河也是白河的舊稱。
作為北運河的起點,通州區(原通縣)古稱潞州,故北運河潞州以下古稱潞水,又其為漕運所經,故稱北運河。

幹流概況


北運河,幹流(即京杭大運河北段航道)北起北京市通州區(原通縣)北關閘(上源為溫榆河),於西集鎮牛牧屯東南流出區境,大致自北向南,經河北省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北辰區、紅橋區等,原在金剛橋附近的三岔河口與南運河相匯,民國時期裁彎取直,三岔河口上移至大紅橋,與子牙河(西河)相匯后,注入海河。
幹流全長120公里(《天津通志·水利志稱148公里),流域面積5300平方公里。其中天津市境內河道長89.8公里,其餘上游分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香河縣境內。
其中:
在通州區境內主河道長42公里,堤防長69公里,河床寬200米,河底寬60—100米,流域面積164.5平方公里。流經通鎮、胡各庄、張家灣、侉子店、漷縣、郎府、覓子店和西集等地區。有村莊125個,防洪除澇面積21.2萬畝。
在香河縣境內,自安平鎮魯家務村西北入境,經安平鎮淑陽鎮、鉗屯鄉、五百戶鎮曲道南流,至五百戶鎮東雙街村南出境。境內流程20.38公里,流域面積237.52平方公里。
在武清區境內,由大沙河鄉大友垡村東入境,至黃庄鄉馬家口村東出境,縱貫區境中部,境內長62.3公里,流域面積148平方公里。河寬80至120米。左堤長48.14公里,右堤長58.3公里,堤距為450至1500米,堤頂高6.61至14.64米,河底高程1.0至7.0米。流經村鎮有大友垡、河西務、辛庄、大孟庄、北蔡村、南蔡村、鄭樓、北鄭庄、楊村、黃庄、老米店、馬家口。
在北辰區境內,由小街村進入區境,經雙街、北倉天穆村至霍嘴(勤儉橋)出境,流經3鎮32村,境內段長20公里,流域面積98.8平方公里。
若以現代地理的水系算,北運河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東麓(即溫榆河的源頭),先後流經昌平區、朝陽區、順義區、通州區、河北省香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北辰區、紅橋區等,全長238公里。

水文特徵


北運河流域面積6166平方公里。流域長160公里,平均寬度38公里。山區面積952平方公里。據北運河通州水文站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記載:當年洪峰流量1670立方米每秒,洪水漫溢,沿河各村淹沒殆盡,房倒屋塌,災情十分嚴重。1949年7月31日因降暴雨,8月1日,北運河通州站出現920立方米每秒洪峰,左岸南劉各庄——牛牧屯9處決口,洪水連成一片,加上其它各河決口漫溢,通州區(原通縣)農田受災面積達70餘萬畝。
據天津市水文資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49億立方米,最大6.41億立方米(1956年),最小0.069億立方米(1965年)。

主要支流


上游支流

溫榆河,位於北京市東北部。自沙河水庫至通州區(原通縣)北關攔河閘,是大運河的上游。發源於北京市昌平縣軍都山麓。上游由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條支流匯合而成。全長47.5公里(《通縣水利志》稱63.5公里),其間又有藺溝河、清河、龍道河、壩河、小中河匯入。流域面積2478平方公里。1970年至1972年曾兩次整治,沿河築堤,並建閘4座。藺溝河口以上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藺溝河口以下按20年一遇設計,5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562立方米/秒。灌溉農田20萬畝。溫榆河古稱濕余水、溫余水。
涼水河,屬北運河水系,橫貫通州區(原通縣)中南部,其源於丰台鎮北后泥窪村,流經萬泉寺、大紅門、小紅門進入大興縣,經舊宮於通州區(原通縣)馬駒橋西入縣境。馬駒橋鎮西上游有支流新鳳河匯入,其下游支流有肖太后河匯入。從馬駒橋鎮向東經高古庄,轉向東北,經新河、北姚園、張家灣鎮折向東南於漷縣鎮榆林庄附近入北運河,河道全長53公里,流域面積555平方公里。其中,通州區(原通縣)境內河道長28.38公里,堤防長度其右堤28公里,左堤25公里,河床均寬100米,河底均寬65米。流域面積263平方公里,排洪能力460立方米每秒。流經馬駒橋、次渠台湖、大杜社、牛堡屯、張家灣、漷縣等地區。有村莊210個,防洪除澇面積40萬畝,堤防綠化植樹18萬株。涼水河兩岸有建築物147處,其中進水閘7處,排水閘13處,節制閘3處,橋樑8座,排水涵管27處,揚水站46處,穿堤渠道涵管43處,是通州區(原通縣)境內的一條重要排灌河流。
通惠河,屬北運河水系,亦名通濟河,元時為金水河,又稱大通河,東西走向。發源於崇文區東便門,流經朝陽區高碑店、雙橋,於八里橋入通州區(原通縣)境界向東經城關鎮取中庄、永順村在北關閘下600米處入北運河。河道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其中通州區(原通縣)境內河道長5公里,堤防長5公里,河床均寬50米,河底均寬35米,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河道最大排水能力為350立方米每秒。流經城關鎮、通鎮,有村莊11個。防洪除澇面積3.3萬畝。堤防綠化植樹1000株。通惠河民國以前是京糧自通州入京的漕運通道,漕運停止后,成為北京城區污水排放的主河道,還承擔著農業用水的輸水任務。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沿河有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通惠河道,河水又黑又臭,水源環境遭到嚴重污染。為治理通惠河污染,1960年在高碑店建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3立方米每秒,當污水超過處理能力時,仍溢流入通惠河。1980年污水流量達到4.87立方米每秒,污水溢入河道量逐年增加。
港溝河,位於通州區(原通縣)東南部,屬北運河水系,北起軍屯,經后元化、前元化出境,入武清縣,在牛鎮附近入鳳河。河底寬15米,上口寬40米,流量50立方米每秒。
港溝河形成於清代,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運河右岸蘇庄北河堤決口,洪水直入此河,河口寬大如港,愈遠愈窄,得名港溝河,1914年將河口堵閉。歷史上,港溝河北起張家灣與玉帶河相連,流經漷縣、田村、前元化出境,在通州區(原通縣)長26公里。涼水河匯入港溝河后,流量加大,河床日漸淤高,形成半地上河,涼水河排水受阻,經常為患。為減輕港溝河排水負擔,1955年治理涼水河,將港溝河上段(張家灣至許各庄)做為涼水河下段治理,涼水河於榆林庄入北運河。港溝河的起點南移至許各庄,在通州區(原通縣)境內長18公里,流域面積104.88平方公里。1958年通州區(原通縣)利用港溝河上端河槽修建漷縣水庫,1961年鳳港減河建成后又把港溝河在通州區(原通縣)西黃垡附近截斷,河道用土堵閉,港溝河上段之水與鳳港減河之水匯入北運河。港溝河起點再次南移至軍屯,河道長8.8公里,流域面積85.7平方公里。1970年冬,市東南郊治澇工程指揮部組織通州區(原通縣)民工,疏浚港溝河(即開挖排污河),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相當於20年一遇。為防止污水由鳳港減河流入北運河,在軍屯鳳港減河上建攔污閘,在攔污閘上游右側港溝河起點建污水進水閘,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
鳳河,屬北運河水系,位於通州區(原通縣)南端,是東南郊地區一條主要排水河道。其源出於大興縣南苑地區,於永樂店區臨溝屯入通州區(原通縣)境界。流經永樂店南部地區,在小甸屯村東出通州區(原通縣)境,進入河北省安次縣、天津市武清縣,於大魏庄納入港溝河;然後繼續東南流向,經泗村店西南折入龍鳳新河,后注入北運河。鳳河在北運河入口以上,原河道全長為60公里,流域面積2670平方公里。為減輕下游龍鳳新河的排水負擔,河北省與北京市於1957至1960年,先後開挖了新鳳河,把鳳河上游段改道引入涼水河。鳳河在北京市境內長為45.3公里,流域面積388平方公里。其中,在通州區(原通縣)境內河道長為11公里,堤防長20公里,河床均寬69米,河底均寬45米,流域面積90平方公里。
在歷史上,鳳河為永定河下游多條分支河道之一。因無堤防,洪水經常泛濫,河道不斷變遷南移。鳳河流域是北京市地勢最窪,鹽鹼較重的地區。解放后,先後兩次對鳳河進行整治。1962年的局部治理排水標準較低。1970年冬至1971年汛前,鳳河第二次整治工程,自大興縣采育橋以下至安次縣的堤口村等處河道進行裁彎取直疏浚,較好地解決了鳳河兩岸排水問題,鳳河在通州區(原通縣)境內也只有1.7公里,堤防長3.5公里,河底寬25米,設計排洪能力為165立方米每秒。
玉帶河,屬北運河水系。1970年以前為涼水河支流,位於通州鎮南部,又名護城河。北起通惠河,流經土橋,於張家灣鎮入涼水河。1970年以後改道於梁各庄入北運河。河道全長14.1公里,河床均寬10米,河底均寬4米,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流經通鎮、城關、梨園和張家灣等地區。有村莊13個,防洪除澇面積1.5萬畝,兩岸綠化植樹2萬株,是一條排放城市雨水和下游溉灌的河流。在歷史上,玉帶河為明代所挖的護城河,引通惠河水,自新城西門外南流,經新城西門、南門、舊城南門,與東水關流出的通惠河匯合南流,流經南浦閘,至張家灣與涼水河匯合后入北運河。當時入通州諸倉的漕糧,即循此水道至通州城東的土壩,然後,沿護城河或至舊城南門儲入通州中倉,或到新城南街儲入通州西倉。
小中河,屬北運河水系,溫榆河支流,位於通州區(原通縣)北部。發源於懷柔縣茶塢鄉,經順義縣趙全營馬坡、李家橋,於徐辛庄鎮葛渠村北入通州區(原通縣)境,南流經富豪村東南,在城關鎮北關注入溫榆河。主河道全長55公里,流域面積201平方公里。其中,在通州區(原通縣)境內河道長13.5公里,堤防長27公里,河床均寬35米,河底均寬15米,流域面積18.4平方公里。最大排洪能力為58立方米每秒。流經徐辛庄、城關兩個鎮,有村莊11個,防洪除澇面積近2萬畝。堤防綠化植樹2萬株。小中河是徐辛庄、城關地區的一條重要排灌河道。1965年和1990年對小中河進行兩次疏挖。1976年在城關鎮劉庄處建攔河閘1座,截基流蓄水用於灌溉農田。
中壩河,又稱潮白河故道,屬北運河水系,溫榆河支流,位於通州區(原通縣)北部。北起順義縣界,接潮白引水渠后,南流經大龐村,於城關鎮劉庄閘北匯入小中河。中壩河無上源。河道全長9公里,河床均寬33米,河底均寬25米,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流經徐辛庄、宋庄、城關等地區,有村莊8個,防洪除澇面積近1萬畝。沿河兩岸綠化植樹2萬株。在歷史上,潮白河一直經中壩河入北運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洪水暴漲,潮白河水於順義縣蘇庄大閘處決口,大閘被沖毀,奪箭桿河道南下,而原河道(即今中壩河)河)廢除。因此潮白河故道無上源水而終年乾涸。1958年修建了徐辛庄水庫(後於1961年廢除)。1964年通州區(原通縣)組織全縣民工開挖潮白引水渠,將潮白河水引入故道。自1980年以來,因常年乾旱,水源不足,中壩河斷流。
鳳港減河,屬北運河水系,位於通州區(原通縣)南部,橫貫東西,連接鳳河與港溝河及東部地區的一條人工開挖的排水河道。鳳港減河西起大興縣青雲店地區鳳河左岸的老觀里村,東流經馬駒橋鎮房辛店入通州區(原通縣)境界。經大杜社、永樂店及牛堡屯、漷縣等,於南丁庄村北入港溝河;南流至西黃垡東折,經大柳樹、紀各庄至小屯出通州區(原通縣)境后,於河北省香河縣王家擺村南入北運河。於1960年冬完成上段,1961年冬至1962年汛前完成下段。河道全長41公里,流域面積223平方公里。其中,通州區(原通縣)境內河道長39.2公里,堤防長50.8公里,下遊河床寬50米,河底寬37米,流域面積191.41平方公里,設計排澇能力為148立方米每秒。有村莊66個,防洪除澇面積22萬畝。堤防綠化植樹42萬株。主河道有牛房、於家務、田村和軍屯等4座閘橋,攔截基流蓄水灌溉。涼山河,源出北京西郊,經北京護城河,東流至榆林庄入北運河。
分洪減河
運潮減河,1960年在通州區(原通縣)北關左岸,開挖運潮減河,並在北運河上修建分洪樞紐工程,攔洪閘最大泄量為188立方米/秒,分洪閘為500立方米/秒,經運潮減河至東堡入潮白河。
青龍灣減河,清雍正七年(1729)於土門樓建青龍灣減水壩,清雍正九年(1731)開挖青龍灣減河,1926年在減水壩的基礎上改建為閘,40孔,每孔3米。原青龍灣減河下口為七裏海,大黃鋪窪系狼兒窩決口所形成的分洪區。1950年,曾對河道進行疏浚復堤,在狼兒窩決口處建一分洪口門,分泄青龍灣減河洪水入大黃堡窪,再入金鐘河隨之入海。1973年根治海河時期重建土門樓泄洪閘,10孔,每孔凈寬10米,閘總寬109米,設計流量133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1620立方米/秒。狼兒窩建有分洪涵閘共7孔每孔寬4米,總寬33.4米,設計流量43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720立方米/秒,當土門樓過河流量1330立方米/秒時,全部由青龍灣減河承泄,至狼兒窩分洪入大黃鋪窪,狼兒窩以下青龍灣減河行洪能力設計為900立方米/秒,至八道沽改道穿里自沽窪入潮白新河。
筐兒港減河:由於北運河在筐兒港處接連決口,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開挖減河分流直通塌河淀,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減河下游淤廢,重開一段新河入七裏海與現北京排污河線路相近。

水系變遷


1912年以前,北運河上游原分三支,西支溫榆河,古稱溫榆水;中支白河,古稱沽水;東支潮河,古稱鮑丘水。潮河、白河在密雲縣城西南匯流后稱潮白河,至通州區(原通縣)城北注入溫榆河,成為濟運主流。通州區(原通縣)古稱潞州,故北運河、潞州以下古稱潞水,又其為漕運所經,故稱北運河。
1912年潮白河大水在順義縣李遂鎮決口南流箭桿河匯入薊運河,使北運河失去主要水源,1916年在決口處修建滾水壩一座,至1917年又被洪水沖毀。1925年修建順義蘇庄節制閘和泄洪閘,開挖平家疃引河,引潮白河部分水量入北運河。1939年大水,蘇庄閘未及提起洪水即漫閘而過,沖毀閘門再奪箭桿河入薊運河。因薊運河無法承受兩河洪水,致使薊運河經常泛濫成災。建國後為解除薊運河水患,1950年開闢潮白河新的入海通道,使之直接於北塘入海。從此潮白河與北運河各成河系,北運河上游只剩溫榆河一支。

河流介紹


北運河
北運河
北運河流經北京北部和東部地區。其上游為溫榆河,源於軍都山南麓,自西北而東南,至通縣與通惠河相匯合后始稱北運河。北運河是7世紀初隋朝開鑿的南北大運河的最北段。北京城近郊區的河流,如北面的清河、南面的涼水河等幾乎全注入北運河,是北京最主要的排水河道。北運河是我國南北大運河的北段,自北京通縣至天津入海河處,長186公里,系元朝利用白河下遊河道修竣而成。北運河河身狹窄,洪水期宣洩不暢,故下游多以減流分洪、窪淀放淤,如青龍灣減河、筐兒港減河等分別分洪於七裏海與金鐘河。
上游支流有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在沙河鎮匯流后稱溫榆河,東南向流至通縣北關始稱北運河。南流經通縣牛牧屯村出北京市境,經河北省香河縣進入天津市武清區,於大紅橋匯入海河。全長180公里。流域面積5800平方公里。北京市境內河長38公里。流域面積4423平方公里。河寬一般在50—100米之間。主要支流除上源溫榆河外,有清河、壩河、涼水河、通惠河、鳳港減河等。因上游支流多源於山泉及岩石裂隙 水,一般水量不大,河床平直狹窄,流速平緩。

航道航運


北運河是海河北系四大河流之一,是中國著名京杭大運河的起始段。自隋代大業元年至六年(605~610)疏挖潞水溝通了京杭運河北端,使之直通終點涿郡,金代明昌四年(1193)建都中都(北京),開闢了通州到中都的運河,稱閘河。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命樞密院發軍五千,雇役千人開浚通州水路”。自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水利專家郭守敬主持開挖通惠河,全長20公里,使漕運直抵大都,航運業興盛一時。大運河實現全線通航后,在600多年的時間裡,京杭大運河始終是溝通南北的一條大動脈。漕運給沿岸各地發展與繁榮提供了條件。當年北運河漕運場景宏大。
同時北運河上游的溫榆河、支流壩河、清河、潮白河都曾是重要的航道。特別是通惠河是元、明、清三代皇城與運河聯結的重要航道。明、清時,朝廷消費,軍需民用主要靠漕運供給。
據《北京歷史紀年》載:“清雍正四年(公元1762年),將直隸諸河分為南運河、北運河、畿南諸河等四局,設專官管轄”。北運河曾為溝通北京對外航運,南糧北運以及鞏固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發揮過重大作用。
在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潞水帆檣”曾被列為“武清六景”之一。按照志書的記載,“潞水一河(指北運河),上達七省漕運,每值夏秋,糧艘估舶(商船),晝夜來往,風帆上下,洵邑中一巨閱也。”自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開始,由於海禁大開,加上鐵路開通,河漕受到影響。
隨著鐵路、公路交通的興起與發展,北運河航運事業日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李鴻章奏請廢漕,清政府批准停止漕運,南北漕運終止。“舟車輻輳,萬民攢集”。
漕運廢止后,河道逐漸淤塞並長年得不到維護,加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運河上相繼修建了進水閘和節制閘,致使水流不足,除天津到通州之間尚有小型船隻營運外,大型船舶運輸基本停頓。1928年京津之間北運河水運的情況:“而今也,沿路窒塞,已成枝節片斷之水道。”另據1940年出版的《河北省武清縣事情》一書載,“漕運時代,糧船晝夜往來,帆檣相倚,頗有可觀。但今日已成明日黃花,弗能重觀其盛。不過偶有三兩帆船,點綴郊外風景而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有關部門對北運河進行了規劃、修整,並一度恢復了水上運輸。民間小型船隻也一直從事短途運輸,彌補了公路運輸能力的不足。據《天津公路運輸史》一書載,為解決武清楊村鎮油廠煤炭、油料運輸的需要,1960年5月,武清縣成立了航運站,並配備了45馬力、90馬力拖輪各1艘,另外購置了其它10艘小型船隻,載重總噸位達150砘。上述船隻主要航行於天津至楊村之間,還一度承接過由楊村火車站楊村鎮的短途客運,后因發生過一次事故就停辦了。1964年5月,由於北運河水量不足,加之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增加以及閘涵設施的阻隔,北運河航運遂終止。
2019年10月份,北運河上起北關閘,下止於甘棠閘,全長11.4公里航線正式開通。2020年4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段正式復航。規劃2021年6月,北運河通州段全長40公里的河道將實現全線通航。

引水工程


主要是引灤入津工程沿用了北運河屈店以下河道作為明渠。引灣入津渠道,從灤河流域的潘家口水庫放水,經大黑汀水庫抬高水位,發電後送入引灤總乾渠,由分水樞紐閘分水,一路流向唐山(南線),稱引灤入唐;一路奔向天津(北線),稱引灤入津。引灤入津穿越灤河、黎河分水嶺的引水隧洞,出洞后流入河北省遵化縣的黎河幹流,順流而下注入薊縣於橋水庫,出於橋水庫后循州河迂迴南下入薊運河。在薊運河馬營閘上右岸(南岸)九王莊處的渠首閘引入專用輸水明渠,經寶坻、武清、北郊直達永定新河左岸(北岸)。然後通過明渠經大張庄泵站三次提升注入永定新河南邊毗鄰的新引河,經北郊區屈家店涵洞,順北運河到天津市區入海河。

歷史沿革


北運河
北運河
北運河歷史上是一條通向北京的重要漕運河道。北起北京市通縣,流經天津市武清縣、納龍鳳河,會永定河,至北辰區屈家店匯永定新河,至郭辛庄、千里堤進入紅橋區,流經紅橋區東北邊緣,於新紅橋東匯子牙河,至三岔河口與南運河會合入海河。全長186公里。紅橋區境內河段長約6公里,寬60—70米最大流量為100—184立方米/秒。自西北向東南,為北辰區。河北區與紅橋區的界河。流經咸陽北路、丁自沽、西沽、三條石等地界。沿岸有桃花源和西沽公園等遊覽地。三岔河口有“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沿河右派灘渡口、勤儉橋、北洋橋、辛庄橋、炮台渡口和三條石人行便橋。明永樂年間,漕運大興,天津發展為商埠。運河對當時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該河除航運外也為城鄉人民生活水源。由於華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上游坡陡流急,下游平原河道曲折多泥沙,歷史上多有洪水泛濫。現境內河段為泄洪蓄水之用。
歷史北運河上是一條通向北京的重要漕運河道。它對天津城市的形成和農業、工業及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歷史的、重要的貢獻。隨著天津城市化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長,古老的運河背上了沉重的負擔:民房占堤,河床污染,年久失修,功能銳減,垃圾蚊蠅孳生,嚴重威脅著引灤水質,影響著沿河兩岸百姓的生活,也嚴重損害了天津的城市形象。歷經滄桑的北運河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幾乎成了一條廢河。2000年12月,天津市對北運河進行綜合治理。9個月後,一條充滿生機的新運河又呈現在世人面前。

水利工程


北運河
北運河
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北段,是歷史上始於隋開鑿的人工漕運水道。著名水利科學家郭守敬為提高水量,增大運河的航運能力,曾開引昌平縣白浮泉水至水翁泊,經高果河(今長河)、北護城河、通惠河,使漕運船直達元大都城積水潭一帶的碼頭。后終因水量不足,河道淤淺而廢,並因 河道渲泄不暢而時常泛濫成災。據1939年通縣水文站記載,洪峰流量達1670立方米/秒,使河道溢漫。1959年後在上遊興建了十三陵、響潭、王家園、桃峪口等十多座中小型水庫,基本控制了洪水災害。現為北京城區及郊區主要的排水河道及天津農業用水的輸水河道。1963年又開挖了運潮減河,分減洪水流入 潮白河。1970年進行了疏挖治理,改善了排洪條件,並在北運河上建成了通縣北關、林庄、楊窪等攔河閘,一次可蓄水2 000萬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1.4萬公頃。
北運河集泄洪、引灤輸水、調水等多功能為一體,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道,2001年4月動工改造,9月竣工。治理自屈家店閘至子北匯流口全廠15.017公里,兩岸堤距120米,提線總長度為30.032公里,北運河變清,堤岸翠綠,沿線燈亮,泄洪暢通,交通便捷,環境優雅,是水利工程與景觀工程的有效結合的風景線。

城市建設


北運河
北運河
北運河古承擔著防洪、引灤輸水任務。天津市於2001年實施北運河綜合治理工程,工程總投資4.7億元,修建灤水園、北洋園、御河園、娛樂園4座主題公園,新建橡膠壩1座、橋樑3座、碼頭18個,新增綠地90萬平方米,河道水面和綠化總面積達210萬平方米。經過綜合治理后的北運河,河水清澈,堤岸翠綠,泄洪暢通,環境幽雅,旅遊資源豐富,成為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河道治理


在元、明、清640年間(1271~1912)是航運業發展的極盛時期,對北運河的治理亦多以保漕運為主。據文獻記載:元大德二年(1298)五月,中書省副都水監,對運糧河堤自楊村至河西務三十五處(險工)進行治理,用葦19140束,軍夫2649名,度30日畢,督巡河夫修理了自寺町口(今宋莊子)北至蔡村清口、孫家務(磚廠霍屯一帶),辛庄、河西務堤,修補卑薄,創築月堤,頗有成效。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北運河決武清縣筐兒港,轉年皇帝親臨現場命於衝決處建減水石壩二十丈,開挖引河。夾以長堤而注入塌河淀,由賈家沽道泄入海河。楊村上下百餘里河平堤固,有御制碑文志其事。
因歷代始終未修建過大規模的防洪工程,因此,河道淤塞,堤防殘破,險工較多。據通州區(原通縣)縣誌記載:自明代始,通州區(原通縣)境內的澇災多與此河緊密相關。公元1883~1897年,連續發生15次洪澇災害,為歷史上特大洪澇期。到了民國年間,由於軍閥連年混戰,根本無人過問治理水害。1935年前後,河務局遷出通州區(原通縣),致使殘破的北運河堤防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況。1939年發生特大洪水,北運河堤防潰決,洪水漫溢,通州水文站測定當時最大洪峰流量為1670立方米每秒,造成水淹通州城的悲慘景象。大水過後,通州城外的北運河大堤上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災民,無家可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人民政府為發展經濟建設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開始有計劃地對北運河進行全面治理。1950年春在北運河右岸,自北蔡村至楊村段,在原堤上修築大型子埝,平均高1~1.5米,埝頂寬2米,汛前竣工。由於北運河連年洪水超過限量,部分堤防長時期被洪水浸泡脫坡,甚至漏洞,雖在北蔡村、白疙瘩村等處修筑後戧,但因大部分堤防薄弱,抗洪能力很低無法安流。為加強兩岸堤防,1955年3月底組織民工4229人採取重點加固施工,共完成土方29萬立方米,到6月底全部竣工,提高了行洪與抗洪能力。
1950年至1951年,疏浚了青龍灣減河土門樓至狼兒窩32公里河段,可分泄北運河洪水1200立方米/秒,並於狼兒窩修改臨時分洪口門,開闢口門以下大黃鋪窪為蓄滯洪區。
1963年,海河流域汛期發生大水,11月17日,毛澤東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偉大號召。在前期先治理南線骨幹河道,1971年冬至1973年春又開展南北兩線全面施工,北線開始了對北四河——薊運、潮白、永定、北運河的治理。1971年7月水電部在北京召開了冀、魯、豫、京、津五省市會議,決定對北運河全線的防洪、除澇、輸水進行全面勘測研究,11月提出《北運河補充規劃報告》,1972年6月提出《北運河幹流治理工程初步設計》,自通州區(原通縣)北關至土門樓閘,按二十年一遇設計、五十年一遇校核的防洪標準進行疏浚治理,設計泄量850~1330立方米/秒,校核泄量1155~1845立方米/秒,改建青龍灣減河土門樓分洪閘,洪水全部由青龍灣減河下泄。
土門樓至屈家店之北運河段按輸水河道治理,輸水能力130~100立方米/秒。設計河底高程6.5~-0.13米(黃海高程),設計水位土門樓節制閘上10.29米,閘下10.09米,至屈家店節制閘上2.35米,河底縱坡土門樓閘下至武清縣大孟庄1/24000,大孟庄至屈家店1/10000,設計河底寬土門樓至筐兒港32米,筐兒港至屈家店維持原狀,河槽邊坡1:4,土門樓至屈家店段長74.3公里,一般年份已無泄洪任務,僅供排瀝和輸水使用,如遇超標準洪水除由青龍灣減河下泄外,還可由土門樓閘下泄至筐兒港,經由北京排污河入大黃堡窪蓄滯洪區。
北運河屈家店至大紅橋下子北匯流口段長約15公里,要承泄部分永定河洪水,設計流量400立方米/秒,現堤防高程普遍下降,1985年施測成果與1963年堤防高度相比降低1米左右,最大值下降2.6米。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所1986年計算分析,目前行洪能力為200立方米/秒。
1972年,在北運河治理時,將楊村鎮上灣段進行裁彎,從部隊揚水場向南,穿楊村鎮大禮堂和部分公產房及民房拆遷挖成新河,廢老彎道及原雙龍橋,新建長89米,寬13米,載重量20噸的新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京津公路大橋,調整了河道及公路的走向,使水流順暢,交通運行便利,同時於下游增添新橋對河道兩岸進行護砌,保護了河坡、美化了環境、便利了群眾,促進了楊村鎮的發展。對武清縣、北郊區境內北運河的其它段落亦做適當調整和復堤工程,北運河左堤自武清縣高樓村起至屈家店與永定新河左堤相交段進行了加高復堤工程(個別地段因村莊騎堤沒做復堤工程)。右堤老米店閘以北,北運河改道新築右堤,在黃庄村南與老堤相交,老米店閘以南與原老龍鳳閘相連,抬高了老龍風河閘頂部高程與護路堤相連,形成一道防洪屏障,防止北運河匯永定河后水量驟增而出險。1972年竣工。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北運河亦是波及地帶,據查,右堤震毀6處,全長6公里,均為斷裂,堤腳外噴沙冒水,河床突起。左堤震毀17處,全長2公里,沉落深度0.1~1米。其中大道張庄險工和左堤的大十百戶兩處裂縫寬度最大5~6米,塌陷1.5~2.5米。當時正處大汛,為保度汛安全,關閉了土門樓節制閘,停止北運河行洪,武清縣組織民工6000餘人進行搶修,共做土方44萬立方米,投資14.2萬元,至1977年5月底竣工。
現堤防管理;武清縣負責左堤西王莊~馬家口43.8公里,右堤水牛庄~馬家口61.8公里;北郊區負責左堤小街子~霍嘴20.5公里,右堤屈家店閘~十里橫堤8公里;天津市市政工程局負責左堤霍嘴~子北匯流4.76公里,右堤十里橫堤~子北匯流5.7公里。1949年建國后屈家店閘以下北運河做了些護砌工程,有的屬1963年後做的至1990年還在起作用,歷史稍長的則只留痕迹了。1980~1990年北運河左堤共做漿砌石護坡9處,長4298米,重點在老米店閘以下段。右堤共做3處,長320米(其中1處70米為漿砌石框格內干砌石),位於武清縣界內。

涵閘樞紐


北關攔河閘及分洪閘(北運河北關分洪樞紐),兩閘位於北運河起點處,距通州鎮中心兩公里。攔河閘位於北運河河道上,分洪閘位於運潮減河起點,兩閘相距500米,呈一字形布置,中間以土堤相接,土堤長500米,頂寬20.2米,高9米。以此組成分洪樞紐工程。它是北京市東南郊防洪除澇工程的重要建築物。
北運河榆林庄閘,位於榆林庄北,涼水河入北運河河口的下游,距北關閘22公里。建閘前每年汛前、汛后,當地群眾在這裡臨時築壩攔水澆地。1967年根據市水利局規劃和北京污水出路規劃方案,決定修建榆林庄閘橋,攔蓄北京污水經港溝河入海,防止污染天津飲水水源。1973年在原閘東側修新閘稱東閘,原閘稱西閘,兩閘呈一字形布置,中間以分水尖相連。
楊家窪閘橋,位於通州鎮東南26公里的西集鄉楊家窪村南,距榆林庄閘15公里,是北運河在本市境內最末一個階梯。修建楊家窪閘,主要用來攔蓄榆林庄閘下泄的基流和污水,以補充灌溉用水的不足。楊家窪閘、橋由市水利勘測設計處設計,1972年10月由通州區(原通縣)水利局組織施工,1973年10月竣工蓄水。閘室底板高程9.53米,門頂高程14.23米,該閘按1級建築物設計,正常蓄水位14米,閘型為開敞直起平卧式平板閘,閘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1孔,每孔跨度8米,鋼閘門,門高4.7米,固定卷揚啟閉機,啟閉速度1米每分鐘,閘上設機架橋和公路橋。
北運河筐兒港樞紐工程。筐兒港樞紐建築物包括三孑孔新攔河閘、六孔舊節制閘、十六孔分洪閘、十一孔分洪閘、龍鳳新河六孔節制閘和排污河穿運倒虹吸。筐兒港樞紐工程是水利綜合性建築群體,是中國華北地區所少見的群體工程之一,主要工程效益是防洪、調洪、蓄水、灌溉、供水,防污排污,六孔老閘在1954年汛期曾過流143立方米/秒,最大閘上水位曾達8.28米,超設計流量78立方米/秒,超設計水位1.78米,灌溉實際面積6萬畝。新、老閘在引密雲水庫水時期都起了作用。
老米店節制閘,位於武清縣老米店村北運河上,為防止永定河洪水向北運河倒灌,確保京津鐵路及沿途的安全修建此閘。1971年10月動工,1972年9月竣工。為開敞型式,共7孔,中間一孔高6.5米,寬8米,兩側邊孔6孔,單孔高4米,寬3米,中孔平板翻轉鋼門,邊孔平板直升鋼門。閘底板高程1.7米(黃海高程,本閘同),設計上游水位5.43米,設計下游水位5.23米,設計過閘流量160立方米/秒,校核上游水位7.63米,校核過閘流量200立方米/秒。
北運河屈家店節制閘,屬屈家店水利樞紐的一部分,由於歷史上永定河下泄水流中攜帶大量泥沙匯入北運河,使北運河、海河及天津港口嚴重淤積,影響到海河及天津港的航運業。為此於1930年開始在天津北郊修建屈家店樞紐工程。包括北運河節制閘、船閘、新引河分洪閘。根治海河時期又修建了永定新河分洪閘等。
北運河土門樓樞紐,包括土門樓泄洪閘和木廠節制閘。土門樓泄洪閘位於香河縣西南北運河左岸土門樓村北,為向青龍灣減河分洪而建。明代曾用條石鋪砌滾水壩,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將滾水壩中間一段(長95米)降低一尺。1924年在滾水壩上增建了閘墩閘門,總寬127米,40孔,凈寬110米。1973年重建。根據規劃,土門樓閘按北運河20年一遇洪峰流量1330立方米每秒設計,50年一遇洪峰流量1845立方米每秒、分泄1620立方米每秒校核,其餘洪水由木廠閘下泄。為給天津市送水,1960年9月建成木廠節制閘。

流域概況


北運河水系是海河流域五大支流之一,流域面積為6166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952平方公里,平原面積5214平方公里。流域上游為山區及丘陵區,屬燕山山脈,山區海拔一般在500~100米,最高峰達1000米左右,山區地質除了震旦紀矽質石灰岩和中生代矽質石灰岩外,並具有大片的花崗岩和部分火山岩。中下游平原大部是易澇地區,間有封閉式的低洼鹽鹼地區。
該區氣候屬大陸性季風區,年平均降雨650毫米左右,75%集中7~8月,且常形成暴雨中心。春冬雨少、風多,土壤嚴重失墒,年際降雨變化幅度大,造成春旱秋澇、旱澇交替,河道豐枯流量相差懸殊。據通州區(原通縣)水文站1917年至1963年47年資料記錄,歷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1210立方米/秒(1955年);最小枯水流量為1.88立方米/秒(1919年)。
流域內主要有北京、天津兩座中國一線城市。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北京位於北緯39度56分、東經116度20分,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東面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
天津市,地處太平洋西岸,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成為連接國內外、聯繫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重要樞紐,是鄰近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天津背靠華北、西北、東北地區,經濟腹地遼闊,是中國北方十幾個省區市對外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